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2.5逆命题和逆定理
第2章
特殊的三角形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学 习 目 标
理解逆命题的概念,掌握命题的逆命题构造方法
能准确区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互换位置构造逆命题。
注意:逆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无关,需独立判断。
识别并证明逆定理,理解互逆定理的关系
知道逆定理是逆命题为真时的特殊情形,掌握教材中的经典逆定理(如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应用逆命题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能分析几何问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关系,灵活运用逆定理判定图形性质(如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课堂导入
考虑两个命题:“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两个命题有
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它们都是真命题吗?
条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结论:它是轴对称图形
条件: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这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相反的
真命题
假命题
新知探究
请仔细阅读表中的四个命题,填写并思考:命题(1)和命题(2),命题(3)和命题(4),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命题 条件 结论 真假
①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能被2整除。 一个数是偶数 它能被2整除 真命题
②如果一个动物是鸟,那么它会飞。 一个动物是鸟 它会飞 假命题
③如果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它的四条边相等。 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它的四条边相等 真命题
④如果今天是晴天,那么地面是湿的。 今天是晴天 地面是湿的 假命题
新知探究
把下面四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一下,分别写出条件和结论,并判断真假
命题 条件 结论 真假
⑤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它是偶数。 一个数能被2整除 它是偶数 真命题
⑥如果一个动物会飞,那么它是鸟。 一个动物会飞 它是鸟 假命题
⑦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那么它是正方形。 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 它是正方形 假命题
⑧如果地面是湿的,那么今天是晴天。 地面是湿的 今天是晴天 假命题
新知探究
每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但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就称之为原定理的逆定理,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作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就叫作它的逆命题。
上表中①⑤为互逆命题
例1 已知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的平分线重合.证明这个命题,并写出它的逆命题,逆命题成立吗?
典例分析
解: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BAD=∠CAD
证明:∵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
在△ABD和△ACD中,,∴△ABD≌△ACD(SSS)
∴∠BAD=∠CAD,当AD是∠平分线时
∴BD=C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的平分线重合
它的逆命题是“一边上的中线和该边所对角的平分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逆命题成立
变式训练
已知命题“如果a=b,那么|a|=|b|.”
(1)写出此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2)写出此命题的逆命题;
(3)判断此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进行说明.
条件:a=b
结论:|a|=|b|
逆命题:如果|a|=|b|,那么a=b
当a=2,b=-2时,|2|=|-2|,但是2≠-2
例2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典例分析
A
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五边形是多边形
C.如果a>0,b>0,则a+b>0. D.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逆命题: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多边形是五边形


逆命题:如果a+b>0,则a>0,b>0

逆命题: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变式训练
已知命题甲: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命题乙:如果|a|=|b|,那么a=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A.命题甲的逆命题的题设是两个角相等 B.命题乙是假命题
C.命题甲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D.命题乙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逆命题: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逆命题:如果a=b,那么|a|=|b|



新知探究
说出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证明:(1)当点P在线段AB上时,结论显然成立。
(2)当点P不在线段AB上时,如图所示,
作PC⊥AB于点O。
由PA=PB,PO⊥AB,可得OA=OB,
故PC是AB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点P 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个定理的逆命题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已知:AB是一条线段,P是一点,且PA=PB。 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D
A.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
B.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
C.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逆命题: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直角

逆命题: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逆命题: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它们相等

逆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课堂练习
2.下列 4 个命题中,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有( )
A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D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④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逆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逆命题:如果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三个角都是60°

逆命题: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逆命题: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课堂练习
3.如图,E是AB,CD外一点,∠D=∠B+∠E.求证:AB∥CD.
证明:∵∠D=∠B+∠E_________
∠BFD=∠B+∠E_________,
∴∠D=∠BFD(等量代换).
∴AB∥CD_________.
(已知)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此题考查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证明,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
课堂练习
4 .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根据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补充写出“已知”和“求证”.
∵AB=AC,∴∠ABC=∠ACB
∵BD和CE是△ABC的角平分线
∴∠DBC=∠ABC,∠BCE=∠ABC,∴∠DBC=∠BCE
在△DBC和△ECB中,,∴△DBC≌△ECB(ASA)
∴BD=CE∴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已知:在△ABC中,______,BD和CE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______
证明:
AB=AC
BD=CE
课堂练习
5.求证:不等边三角形一边的两端到这边的中线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要求:根据命题,画出图形,再写出已知、求证,完成证明)
证明:分别过B点和C点作BE⊥AD于E,CE⊥AD于F
∵∠BED=∠CFD=90°
∵AD是不等边△ABC的中线
∴BD=CD,又∵∠BDE=∠CDF
∴△BDE≌△CDF(AAS)
∴BE=CF
∴B点和C点到AD的距离相等
D
E
F
已知:如图,AD是不等边三角形ABC的中线
求证:点B和点E到AD的距离相等
课堂练习
6.给出命题p:“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
(1)写出命题p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命题p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请直接判断命题p的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只举例,不必详细说明理由).
条件: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面积相等
逆命题: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它们全等

长宽分别为4和9的长方形面积为36,边长为6的正方形,不全等
课堂练习
7.如图,△ABC 中,点D,F在边AB上,点G,E分别在边AC,BC上,连接DG,DC,EF.①EF⊥AB,CD⊥AB;②∠DGA=∠BCA;③DG平分∠ADC;④∠B=∠BEF,请你从上面四个选项中任选出三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你选择的条件;________,结论:_____(填序号).
证明:∵∠DGA=∠BCA,∴DG∥BC
∴∠ADG=∠B,∠GDC=∠BCD,
∵DG平方∠ADC,∴∠ADG=∠GDC
∴∠B=∠DCB,∵EF⊥AB,CD⊥AB
∴EF∥CD,∴∠BCD=∠BEF
∴∠B=∠BEF
①②③

课堂小结
实际应用:
利用逆定理简化证明(如通过角平分线逆定理确定点在角平分线上)。
互逆命题与定理的逻辑关系
定义: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得到的新命题称为逆命题。
示例:
原命题 "若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逆命题 "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关键点:
逆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无关(原命题为真,逆命题可能为假,反之亦然)。
需通过逻辑推理或反例验证其真假。
逆命题的构造与真假判断
定义:若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该逆命题可称为逆定理(即原定理与逆定理互为逆命题)。
逆定理的识别与证明
01
03
04
02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