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西藏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西藏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西藏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曲线 = ( )在 = 5 处的切线方程是 = 2 + 8,则 (5)与 ′(5)分别为( )
A. 3,3 B. 3, 1 C. 1,3 D. 2, 2
2.一个袋子中装有 3 个红球和 3 个黑球,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差异.现采用有放回的方式从袋中任意摸出两球,
设 =“第一次摸到黑球”, =“第二次摸到红球”,则 与 的关系为( )
A.互斥 B.互为对立 C.相互独立 D.相等
3 2.在二项式( )
5的展开式中,含 项的二项式系数为( )
A. 10 B. 5 C. 10 D. 40
4.国庆长假过后学生返校,某学校为了做好防疫工作组织了 6 个志愿服务小组,分配到 4 个大门进行行李
搬运志愿服务,若每个大门至少分配 1 个志愿服务小组,每个志愿服务小组只能在 1 个大门进行服务,则
不同的分配方法种数为( )
A. 65 B. 125 C. 780 D. 1560
5.设 0 < < 2,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2
1 1 1

2 3 6
当随机变量 的方差 ( )取得最小值时, =( )
A. 1 B. 13 2 C.
2
3 D.
3
4
6.( 2 + 1)( 2)10 = ( 1)12 + ( 1)110 1 + … + 11( 1)1 + 12,则 0 + 1 + … + 11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4
7.排球比赛实行“五局三胜制”,根据此前的若干次比赛数据统计可知,在甲、乙两队的比赛中,每场比
2 1
赛甲队获胜的概率为3,乙队获胜的概率为3,则在这场“五局三胜制”的排球赛中乙队获胜的概率为( )
A. 14 B. 1 C. 1781 3 81 D.
16
81
8 .对于函数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 = 1处取得极大值 B. (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C. (2) < ( ) < (3) D.若 ( ) < 1 在(0, + ∞)上恒成立,则 > 1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页,共 7页
9.下面几种概率是条件概率的是( )
A.甲、乙两人投篮命中率分别为 0.6,0.7,各投篮一次都投中的概率
B.猎人打猎时,有一猎物在 100 米处,第一次击中的概率是 50%,在第一次没有击中的情况下,猎物逃跑
到 150 米处,第二次击中的概率
C.一个家庭有两个小孩,假设生男生女是等可能的,则这个家庭在有一个小孩是女孩的条件下,另一个是
男孩的概率
D. 2小明上学路上要过四个路口,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5,小明在一次上学路上遇到红灯的概率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设随机变量 等可能取 1,2,3, , ,如果 ( < 4) = 0.3,则 = 10
B. 3若随机变量 的概率分布为 ( = ) = ( +1) ( = 1,2,3,4),且 是常数,则 = 4
C.已知 3 = 4 ,则 = 27
D. 1已知随机变量 ~ (4, 4 ),则 (2 + 3) = 5
11 2 .对于函数 ( )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 = 1在 处取得极大值
B. ( )只有一个零点
C. ( ) > (2)
D. ( ) < 1若 2在(0, + ∞)上恒成立,则 >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已知函数 ( ) = 3 2 ,那么 ( )在点(1, (1))处的切线方程为 .
13.在(3 3 ) 的二项式中,所有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256,则常数项等于______.
14.已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1
3
其中 > 0, > 0 1 1,若 ( ) = 1,则 + 的最小值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 2页,共 7页
15.(本小题 13 分)
有 4 名男生和 2 名女生排成一排,下列各种情况分别有多少种排法?
(Ⅰ)男生甲不站排头和排尾.
(Ⅱ)两名女生必须相邻.
(Ⅲ)甲、乙、丙三名同学两两不相邻.
(Ⅳ)甲不站排头,乙不站排尾.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函数 ( ) = .
(1)当 = 0 1时,求函数 ( )在[ 2 , 2]上的极值;
(2)当 = 2 时,求函数 ( )的单调区间.
17.(本小题 15 分)
在一个盒子中有大小与质地相同的 10 个球,其中 5 个红球,5 个白球,两人依次不放回地各摸个 1 球,求:
(1)在第一个人摸出个红球的条件下,第二个人摸出个白球的概率;
(2)第一个人摸出个红球,且第二个人摸出个白球的概率.
18.(本小题 17 分)
某学校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全体志愿者进行学分考核,因该批志愿者表现良好,学校决定考核只有
合格和优秀两个等次,若某志愿者考核我合格,授予 1 个学分;考核为优秀,授予 2 个学分,假设该校志
4 2
愿者甲、乙、丙考核为优秀的概率分别为5 , 3 ,
2
3,他们考核所得的等次相互独立.
(1)求在这次考核中,志愿者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名考核为优秀的概率;
(2)记在这次考核中甲、乙、丙三名志愿者所得学分之和为随机变量 ,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9.(本小题 17 分)
已知函数 ( ) = 1 ( ∈ ).
(1)若 = 2,求 ( )在[ 1 ,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 = 1,当 > 1 时,证明: > ( )恒成立;
(3)若函数 ( )在 = 1 处的切线与直线 : = 1 垂直,且 ( ) + + > 1 对任意的 ∈ (1, +
∞)恒成立,求 的最大整数值.
第 3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0
13.252
14.1 + 2 23
15.解:(Ⅰ) ∵甲不站排头也不站排尾,
∴甲要站在除去排头和排尾的四个位置,
余下的五个位置使五个元素全排列,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 1 54 5 = 480 种;
(Ⅱ)两名女生必须相邻,利用捆绑法,有 2 52 5 = 240 种;
(Ⅲ) ∵甲、乙、丙不相邻,
∴可以采用甲,乙和丙插空法,
首先排列除去甲,乙和丙之外的三个人,有 33种结果,
再在三个元素形成的四个空中排列 3 个元素,共有 34,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 3 33 4 = 144 种.
(Ⅳ)甲不站排头,乙不站排尾.利用间接法,可得有 66 2 55 + 44 = 504 种.

16.(1)因为函数 ( ) = ,

所以,当 = 0 时,函数 ( ) = [ 1 , 2] ( ) = ( 1) ,其定义域为 2 ,则 ′ 2 (
1
2 ≤ ≤ 2),
令 ′( ) = 0,解得 = 1,
第 4页,共 7页
1
当2 < < 1 时, ′( ) < 0,当 1 < < 2 时, ′( ) > 0,
1
所以 ( )在( 2 , 1)单调递减,在(1,2)单调递增,
所以 ( ) 1在[ 2 , 2]上的极小值为 (1) = ,无极大值;
(2) 2当 = 2 时,函数 ( ) = 2 ,其定义域为(0, + ∞),
( ) = (
2)( 1)
则 ′ 2 ,
( 2)( 1)
令 ′( ) = 2 = 0,解得 = 2 或 = 1,
当 0 < < 2, ′( ) > 0, ( )在(0, 2)上单调递增,
当 2 < < 1 时, ′( ) < 0, ( )在( 2,1)上单调递减,
当 > 1 时, ′( ) > 0, ( )在(1, + ∞)上单调递增,
综上: (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2),(1, + ∞),单调递减区间为( 2,1).
17.解:(1)设事件 表示:第一个人摸出红球, 表示:第二个人摸出白球,
第一个人摸出 1 个红球后,盒子中还有 9 个球,其中 4 个红球,5 个白球,
5
故在第一个人摸出 1 个红球的条件下,第二个人摸出 1 个白球的概率 ( | ) = 9;
(2)设事件 表示:第一个人摸出红球, 表示:第二个人摸出白球,
事件:第一个人摸出 1 个红球,且第二个人摸出 1 个白球即事件 ,
15
15 5
所以 ( ) = 2 = . 10 18
18.解:(1)记“甲考核为优秀”为事件 ,“乙考核为优秀”为事件 ,
“丙考核为优秀”为事件 ,“甲、乙、丙至少有一名考核为优秀”为事件 .

则 ( ) = 1 ( ) = 1 ( ) ( ) ( )
1 1 1
= 1 5 × 3 × 3
= 4445.
(2)由题意,得 的可能取值是 3,4,5,6.

因为 ( = 3) = ( ) = ( ) ( ) ( ) = 145,

( = 4) = ( ) + ( ) + ( ) = 845,
第 5页,共 7页

( = 5) = ( ) + ( ) + ( ) = 49,
( = 6) = ( ) = ( ) ( ) ( ) = 1645,
所以 的分布列为:
3 4 5 6
1 8 4 16
45 45 9 45
( ) = 3 × 1 8 4 16 7745 + 4 × 45 + 5 × 9+ 6 × 45 = 15.
19.(1)解:当 = 2 时, ( ) = 2 1 , 2 1′( ) = ( > 0),
当 ∈ (0, 12 )时, ′( ) < 0, ( )在(0,
1
2 )单调递减;
当 ∈ ( 12 , + ∞)时, ′( ) > 0, ( )在(
1
2 , + ∞)单调递增;
故 ( ) 1 1 1 1在[ , ]上的递减区间为[ , 2 ],递增区间为[ 2 , ],
函数 ( ) 1的极小值 ( 2 ) = 2 是唯一的极小值,无极大值.
( 1 ) = 2又 , ( ) = 2 2 > (
1
),
∴ ( )在[ 1 , ]上的最大值是 2 2,最小值是 2;
(2)证明:当 = 1 时,令 ( ) = ( ) = + + 1,
′( ) = + 1 ( > 0).
当 > 1 时, ′( ) > 0,则 ( )在(1, + ∞)上单调递增,
∴当 > 1 时, ( ) > (1) = 0,∴ > ( )恒成立.
(3)解:∵函数 ( )的图象在 = 1 处的切线与直线 : = 1 垂直,
∴ ′(1) = 0,即 1 = 0,解得 = 1,
∴ ( ) = 1 .
∵对 ∈ (1, + ∞), ( ) + + ≥ 1 恒成立,
∴对 ∈ (1, + ∞), ( 1) + > 0 恒成立.
设 ( ) = ( 1) + ,则 ′( ) = + 2 ,
令 ′( ) = 0,得 = 2.
当 2 ≤ 1,即 ≤ 2 时, ∈ (1, + ∞), ′( ) > 0, ( )在(1, + ∞)上单调递增,
第 6页,共 7页
∴ ( ) > (1) = 1 > 0,符合题意.
当 2 > 1,即 > 2 时,
由 ′( ) < 0,得 1 < < 2;由 ′( ) > 0,得 > 2,
∴函数 ( )在区间(1, 2)上单调递减,在区间( 2, + ∞)上单调递增,
∴ ( ) 2 = ( ) = 2,需 2 > 0,得 > 2.
当 = 3 时,3 > ,成立;当 = 4 时,4 > 2,不成立;当 ≥ 5 时, > 2都不成立,
∴实数 的最大整数值为 3.
综上,实数 的最大整数值为 3.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