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4章 神奇的透镜
4.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温故而知新
透镜的三条重要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
过光心方向不变(即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平行必过焦点(即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或其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
3.通过透镜焦点的光线
过焦点必平行(即入射光线或其延长线经过焦点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靠近课本,透过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
正立的放大的像
移动凸透镜的位置,透过凸透镜看到窗外远处的景物:
倒立的缩小的像
物体经凸透镜能成像。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规律可循?
活动
在桌上放一块凸透镜,在凸透镜的一侧点燃一支蜡烛,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像。
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
在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
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实像



F
F
S
画出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像的位置。
S

认识物距、像距
F
F
2f
2f
物距u
像距v
探究实践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u)。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v)。
物距
像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倒立的缩小的像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已有经验:
探究实践
思考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本P76探究
提 出 问 题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建 立 猜 想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
跟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有关。
图2-67 凸透镜成像探究
光屏
凸透镜
蜡烛
光具座
设 计 实 验
选择1块凸透镜,在阳光下或利用平行光源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 = 厘米。用1支蜡烛作物体,研究蜡烛所成的像;用1块白色硬纸板做光屏,来承接蜡烛的像。
探究思考
1.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探究呢?
通过改变物距(u)的大小,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对凸透镜的了解,有没有哪些特殊的物体位置
值得我们去探究呢?
凸透镜的焦点(也即一倍焦距)处。
1.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成像装置上,调节它们的高低使它们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焰心、光心、光屏中心
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实验操作
2.点燃蜡烛,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逐次移近凸透镜,每次都需要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①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②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③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④当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蜡烛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
试一试,蜡烛正立、放大的能成在光屏上吗?
不能成在光屏上,是虚像。
4. 记录实验数据:
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 2-6中。
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倒立、缩小的像 1
2
倒立、等大的像 1
倒立、放大的像 1
2
正立、放大的像 1
2
32 13.5
25 16.5
20 20
18 20.4
15 21.3
8.5
7.5
探究实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得 出 结 论
当u 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 像。
当u 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 像。
当 f u 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放大的 像。
当u f 时,不成像。
当u f 时,可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 像。
>2 实
=2 实
< <2 实
=
< 虚
F
F
2f
2f
u>2f
F
F
2f
2f
u=2f
F
F
2f
2f
fF
F
2f
2f
u=f(不能成像)
F
F
2f
2f
u(1)你从下表中还可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哪些特点?
物距(u)与焦距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与焦距关系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②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①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③物距大于像距成缩小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成放大的实像。
实验反思
④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
(2)什么情况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情况下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
u f,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u>f,成实像时物像异侧;
(4)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什么情况下光屏上得不到像?
①没有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
(3)为什么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
烛焰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不会会聚成像。
②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
③蜡烛在焦点以内成的像是虚像;
④成像太远,光具座不够长。
探究实践
(1)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
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 。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
实验拓展
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成像稳定、形状直观、亮度高、减少污染等
便于比较像的大小
(2)若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光屏上能否看到像
(3)当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时,对掉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还能成像吗
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能。根据光路可逆,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4)实验时,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为了使烛焰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中央,那么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
将蜡烛向上调(或凸透镜向下调)
(5)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撤去光屏,还能看到像吗 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

能。眼睛在光屏原来位置后侧某一区域向凸透镜方向看。
(6)利用现有器材,如何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否左右颠倒。
用嘴轻轻的吹烛焰使其向左或向右摆动,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
探究实践
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体温计刻度部分为三棱体,为了便于读数,其正面做成圆弧形。
体温计
u放大镜:
原理:
放大镜和照相机
原理:
照相机:
镜头
影像传感器
凸透镜
光屏
物距u
像距v
影像传感器会将这些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器处理,形成特定的图像文件,保存到存储器中。
u>2f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大镜和照相机
放大镜和照相机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凸透镜还有哪些用处。
生活中用到凸透镜的地方,比如投影仪、望远镜、显微镜等。
1.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A
2.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  )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
A
迁移应用
课堂练习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D
迁移应用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迁移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