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章 体液调节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知识点一 激素的发现和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如图是胰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分泌后,进入血液,运至胰腺,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同时否定了机制1C.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则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D.若切断通往小肠的神经后肠道内的盐酸仍能引起胰液分泌,则可证明机制2的存在2.如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胃酸器官X促胰液素器官Y胰液A.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B.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C.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D.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也可促进胰液分泌3.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管让胰腺萎缩,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下列推测的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 )A.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了B.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有胰岛C.当时研磨技术比较落后,研磨不充分D.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紧密结合,不容易分离4.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保持完好 不出现糖尿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B.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C.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B.给切除甲状腺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小鼠耗氧量会增加C.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形成6.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7.某成年人智力正常,但身高只有93 cm,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下丘脑病变,导致甲状腺素分泌过量B.下丘脑病变,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量C.垂体病变,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垂体病变,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8.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9.用动物实验法研究某腺体的功能,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用腺体分泌物制剂饲喂蝌蚪 a.发育加快,体型较小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 b.食欲不振,身体臃肿 c.行动呆笨,精神萎靡摘除幼龄狗的该腺体 d.除b和c外,还停止发育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健康小白鼠体内 e.身体消瘦,食欲旺盛 f.躁动不安,情绪紧张 g.心跳和呼吸加快①根据实验结果a、d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 的生理作用。 ②根据实验结果b、e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 的生理作用。 ③根据实验结果c、f、g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 的生理作用。 ④该腺体是 ,所分泌的物质是 ,该物质的合成需要的特殊元素是 。 10.研究发现,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小鼠的饱食中枢。研究发现,小鼠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脂解作用(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由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B.促胰液素运输到BAT细胞,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C.若给食源性肥胖小鼠注射促胰液素可能会提高其能量的消耗D.小鼠进食后血液中促胰液素升高,同时大脑皮层细胞中SCTR基因表达11.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如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迷走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可控制胰腺的分泌活动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内环境参与食物的消化C.图中促胰液素的作用体现了细胞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D.图中的迷走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可控制胰腺的分泌活动12.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某动物的提取液注射到健康小鼠体内,下列关于该小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高血糖素B.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C.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肾上腺素D.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含胰高血糖素13.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脂肪酶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斯他林和贝利斯将小肠黏膜分泌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称作 。 (2)1869年,在胰腺组织中发现胰岛。1889年科学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糖尿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具有 功能的某种物质的假说。 (3)1916年科学家将胰岛产生的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为证实胰岛素的存在,大多数实验都集中于制备胰腺提取物,然后注射给患糖尿病的狗,但收效甚微。有研究表明,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会导致胰腺萎缩,但胰岛无变化,狗不患糖尿病。科学家根据以上信息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1),请完善实验思路:科学家摘除健康狗(甲)的胰腺,使该狗患有① 。 将另一健康狗(乙)的胰总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制备② ,并注射入甲狗体内。 一段时间后,检测甲狗的血糖含量。 若③ ,则证明胰腺中的胰岛分泌了胰岛素。图1① ;② ; ③ 。 (4)生化学家指出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该说法的理论依据是 。 (5)在一般的饥饿状态下,图2中a、b两处比较,血糖含量高的是 处(填“a”或“b”),胰岛素含量低的是 处(填“a”或“b”)。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B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的存在,但并没有否定机制1的存在,B错误;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证明机制1在促进胰液分泌中起作用,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C正确;若切断通往小肠的神经后肠道内的盐酸仍能引起胰液分泌,则可证明存在化学物质的调节,即机制2的存在,D正确。2.D 分析题图可知,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A正确;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胰腺),B正确;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C正确;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胰腺)不能促进胰液分泌,D错误。3.A 由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在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胰蛋白酶能把胰岛素分解,导致实验失败,A正确;科学家在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不可能都正好不含有胰岛,B错误;胰岛素合成并分泌后进入血液,失败的原因与研磨不充分关系不大,C错误;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不发生结合,D错误。4.B a和b实验形成对照,变量是有无胰岛素,a组切除了胰腺,胰岛随着被切除,不能分泌胰岛素,出现了糖尿,b组结扎了胰管,胰腺萎缩,不能产生胰液,但胰岛保持完好,能够分泌胰岛素,没有出现糖尿,说明胰岛素可以防止糖尿的产生,故B错误。5.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部位是垂体,垂体切除后,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故其代谢不可恢复,A错误;切除甲状腺,注射垂体提取液后,提取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不能起作用,甲状腺激素不能产生,故小鼠耗氧量不会增加,B错误;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C正确;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D错误。6.B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雄激素由睾丸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由卵巢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7.C 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则成年时期会引起甲亢等症状,A错误;肾上腺素分泌过量,则会提高代谢水平,出现产热增多等症状,不会出现题干的症状,B错误;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促进个体生长,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出现智力正常,但身高不足的现象,C正确;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会引起血糖调节失衡,但不会出现题干所示现象,D错误。8.D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巢产生更多的卵细胞。9.①促进生长和发育 ②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④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碘解析:通过对不同实验处理的结果分析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对动物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神经活动都有影响,综合分析可知,该腺体是甲状腺,分泌的是甲状腺激素。10.D 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液分泌,是在胃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激素,作用于胰腺,A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经血浆运输到BAT细胞,再由组织液进入细胞,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B正确;由题意可知,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后,激活脂解作用,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故给食源性肥胖小鼠注射人促胰液素,可能会提高其能量的消耗,C正确;SCTR是促胰液素受体,存在于褐色脂肪组织(BAT)中,D错误。11.B 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直接进入消化道,参与食物的消化,不进入内环境,B错误。12.D 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高血糖素,A正确;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B正确;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素,C正确;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低血糖的情况下,小鼠会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D错误。13.(1)促胰液素 (2)降低血糖(或抗糖尿病) (3)①糖尿病 ②胰岛提取液 ③甲狗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 (4)胰岛素是蛋白质,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可以避免胰岛素被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 (5)b b解析:(1)斯他林和贝利斯将小肠黏膜分泌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2)在胰腺组织中发现胰岛,根据切除胰腺的狗会患糖尿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或抗糖尿病)功能的某种物质的假说。(3)分析题干可知,为证实胰岛素的存在,大多数实验都集中于制备胰腺提取物,然后注射给患糖尿病的狗,但收效甚微,根据研究表明,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会导致胰腺萎缩,但胰岛无变化,狗不患糖尿病;为了进一步验证,应摘除健康狗(甲)的胰腺,使该狗患糖尿病,将另一只健康狗(乙)的胰腺总管结扎,使其胰腺萎缩,制备胰岛提取液,并注射入甲狗体内;一段时间后,检测甲狗的血糖含量。若甲狗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则证明胰腺中的胰岛分泌了胰岛素。(4)胰岛素是蛋白质,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可以避免胰岛素被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故生化学家指出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5)分析图2可知,a是动脉端肝脏毛细血管入口,b是出口,在一般的饥饿状态下,肝脏细胞识别胰高血糖素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图2中a、b两处比较,血糖含量高的是b,胰岛素含量低的是b处。4 / 4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导学 聚焦 1.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了解激素调节方式,感悟不迷信权威,大胆尝试的科学精神。 2.分析实例,运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掌握激素研究的思路和科学方法。 3.归纳总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各类激素的功能知识点(一) 激素的发现和激素研究的实例1.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比较2.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 调节。(2)斯他林和贝利斯(3) 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激素调节。3.激素调节的定义:由 分泌的化学物质—— 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4.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①实验者:加拿大的班廷和贝斯特②实验过程③进一步实验:抑制 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 ,治疗糖尿病。④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 ,可以 。(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①实验过程公鸡雄性性征消失特征恢复②经过不断实验,科学家从动物睾丸中提取出睾酮,经证实,睾酮就是睾丸分泌的 。5.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 )(2)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3)在睾丸分泌激素的研究中,采取的摘除法和移植法,分别利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4)研磨胰腺无法直接提取到胰岛素是因为胰岛素含量太少。( )(5)睾酮在维持雄性第二性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探讨一 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1.沃泰默的实验(小肠如何把盐酸到来的消息传给胰腺)(1)①②形成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对照组分别是什么?(2)根据①②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①③对照能够说明什么?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稀盐酸+小肠黏膜提取液狗的血液→胰腺分泌胰液(1)如何排除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本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写出实验思路。(2)总结:促胰液素是在受到稀盐酸的刺激后,在 (场所)产生的,通过 运输到胰腺,使其分泌胰液。(3)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与沃泰默实验相比,巧妙之处在哪里?探讨二 分析激素研究的实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胰岛素的发现(1)如图为胰腺结构示意图,科学家试图向实验性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物来证明胰岛素的存在,但收效甚微。请将原因标注在右边流程图中。(2)加拿大助教班廷查阅资料时了解到,胆结石阻塞胰管或以实验方法结扎胰管,都会引起胰腺萎缩,而胰岛却保持完好,这样的机体不会患糖尿病。请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思路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4.根据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1)本实验设置了何种方式的对照?实验结果能够说明什么问题?(2)本实验中将公鸡的睾丸摘除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体现了控制变量的“加法原理”还是“减法原理”?(3)本实验中将公鸡的睾丸重新移植回去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体现了控制变量的“加法原理”还是“减法原理”?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①与②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从以上四个实验可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促胰液素C.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实验证明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2.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从中制备粗提取液。随后,将粗提取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B.胰岛素是由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C.乙组待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D.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3.科学研究表明,幼鼠注射或口服睾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啼鸣,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些事实说明(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B.被摘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啼鸣C.睾酮属于雄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4.对胰岛素和睾丸分泌的雄激素的研究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的研究都利用了前后对照的实验设计思路B.实验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观察现象,应用了“减法原理”C.实验中摘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现象,应用了“加法原理”D.两实验的实验方法为后来激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5.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实验组应设为( )A.用一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实验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用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实验,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 :由内分泌细胞聚集在一起构成。(2)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如在小肠黏膜上有分泌促胰液素的细胞。(3) 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2.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小提醒: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3.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维持 的稳定;(2)调节 代谢;(3)调控 和生殖等。4.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垂体既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分泌生长激素。( )(2)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 )(3)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4)由于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所以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会引起呆小症。( )(5)内分泌系统能调节机体活动,如维持内环境稳定。( )探讨一 通过内分泌失调症的临床表现认识激素的功能1.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归纳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功能。资料一: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身体矮小,智力正常),分泌过多又会导致巨人症。青春期之后,骨干和骨端之间的软骨组织已经生成骨组织,骨不再生长,如果此时出现垂体瘤等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罹患肢端肥大症,表现为面容粗犷,手足肥大,甚至内脏器官也会异常肥大。(1)结论:生长激素是对 有调节作用的一种激素。它主要通过促进 起到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资料二:如果在幼年时期就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导致儿童生长停滞、智力低下,俗称呆小症。成年人虽然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全,但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也会出现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甲减症状。而与此相反的另外一个群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甲亢,表现出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2)结论:甲状腺激素不仅可以促进 ,对幼年时期 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提高 ;它对体内的 也是有调节作用的。资料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人的基础胰岛素水平(即餐前或者餐后2小时以后)比健康人大约高出10%,按理说,血糖含量应该很低,但是他们的血糖却始终很高。其原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有关。(3)结论: 。资料四: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紧张、恐惧等),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似乎拥有了“超能力”。在比赛中反应更加快速、考试时思维更加活跃,甚至“超常发挥”,在遭遇危险时会跑得异常的快来逃离危险,这些都是肾上腺素的功劳。(4)结论:肾上腺素会使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快,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提高机体的 。探讨二 分析激素的化学本质2.激素类药物中,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口服,大分子有机物不能口服,只能注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能被蛋白酶分解而失活,但不能被其他酶分解,说明这些激素的化学本质为 。(2)雄激素和雌激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可自由穿过细胞膜,说明这些激素的化学本质为 。(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均为小分子化合物,且由氨基酸通过一系列反应化合而成,说明这些激素的化学本质为 。(4)补充激素时,肽类、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下丘脑、胰岛细胞分泌产生)一般采用 (填“注射”“口服”或“注射和口服”,下同)法。类固醇(性激素)和氨基酸类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激素可采用 法。 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1)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等。(2)氨基酸类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3)多肽或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生长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激素A、B、C依次是(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B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激素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A.肾上腺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2.专家提醒:“号称口服的增高类药品一般不可信,由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患者,在13岁以前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进行有效的治疗。”下列有关生长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专家提出上述观点的原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有关B.生长激素在人体的代谢及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C.分泌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只能分泌生长激素D.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腺体相同 (1)激素调节是 。(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3)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D.盐酸刺激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2.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大胆地作出假设,最终发现了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小肠黏膜提取液静脉促进胰腺分泌②A.①表示稀盐酸,其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B.注入静脉的提取液中起作用的化学物质是促胰液素C.②表示胰液,胰液中含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D.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调节3.家鸡受激素等影响偶尔会发生雌鸡雄性化的性反转现象。雌鸡发生性反转会表现出鸡冠增大、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与此有关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雌鸡雄性化转化B.雄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C.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羽毛生长变鲜艳D.肾上腺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鸡冠等雄性特征形成4.现有体重相似、发育正常且处于相同阶段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对丁狗不做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表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雄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甲 3.8 0.1 5.8乙 3.6 2.8 0.1丙 0.8 3 5.5丁 4 3 6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行动呆笨、精神萎靡、食欲不振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缓慢或停滞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丁狗基本处于处理前状态,乙、丙狗不断长大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核心要点·巧突破】知识点(一)自主学习1. 有 激素 导管 血液2.(1)神经 (2)化学 小肠黏膜 (3)促胰液素3.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激素4.(1)② 胰岛 胰腺 实验性糖尿病 恢复正常 ③胰蛋白酶 胰岛素 ④胰岛素 降低血糖浓度 (2)②雄激素5.(1)× 提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2)√ (3)√(4)× 提示: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破坏。(5)√互动探究1.(1)提示:自变量是稀盐酸的作用部位,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对照组是①组。(2)提示:稀盐酸不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胰腺,直接接受稀盐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肠。(3)提示:小肠上神经的有无,不影响胰液分泌。2.(1)提示:稀盐酸→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小肠黏膜提取液→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2)小肠黏膜 血液(3)提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将小肠黏膜在体外与稀盐酸一起研磨,获得提取液,与沃泰默的实验相比,直接排除了神经调节的影响,结果分析更让人信服。3.(1)提示:(2)提示: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注射到实验性糖尿病狗体内,定性观察糖尿病症状与定量测定血糖、尿糖含量。4.(1)提示:自身前后对照,说明睾丸与公鸡雄性特征的维持有关。(2)提示:切除(阉割)法;减法原理。(3)提示:移植法;加法原理。学以致用1.B ①与②对比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A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胰液中不含促胰液素,B错误;①与③对比说明小肠内神经的有无不影响胰腺分泌胰液,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正确;②与④对比说明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其随血液流动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D正确。2.C 该实验证明了胰岛素是可以降血糖的激素,但不能证明是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A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产生的,B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消化酶中包含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催化胰岛素水解,对实验结果有干扰,C正确;乙组的粗提取液中含有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若饲喂,则会被消化道中的相关蛋白酶分解而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故饲喂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D错误。3.A 分析题干中两个实例可推知,雄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A正确;被摘除睾丸的公鸡雄性第二性征消失,并没有变成母鸡,B错误;雌性体内也有雄激素,C错误;题中信息不能直接说明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与神经调节有关,D错误。4.C 对胰岛素和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过程都采用了前后对照的设计思路,通过比较激素的有无来分析实验,A正确;实验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观察现象,应用了“减法原理”,B正确;实验中摘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现象,应用了“减法原理”,C错误;两实验的实验方法为后来激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激素,D正确。5.D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由于实验组是对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并缝合后进行观察,所以对照实验应是用一组相似的幼年家兔摘除甲状腺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符合题意。知识点(二)自主学习1.(1)内分泌腺 (3)下丘脑2. 甲状腺激素 性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 垂体 生长发育 甲状腺 性腺 肾上腺皮质 有机物代谢 ⑩生长和发育 神经的兴奋性 水盐 应激 生殖器官 精子细胞 ご第二性征 升高 降低3.(1)内环境 (2)物质和能量 (3)生长发育4.(1)× 提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3)× 提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4)× 提示: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5)√互动探究1.(1)个体生长发育 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2)生长和发育 脑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有机物代谢 (3)胰高血糖素发挥着和胰岛素正好相反的作用,它们共同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4)应激能力2.(1)蛋白质(或多肽) (2)脂质(或类固醇) (3)氨基酸类衍生物 (4)注射 注射和口服学以致用1.C 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是肾上腺素的作用。2.C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此外垂体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等,C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网络构建 (1)提示: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2)提示: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提示:调节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课堂演练1.D 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B正确;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D错误。2.C 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中,①表示稀盐酸,其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A正确;注入静脉的提取液中起作用的物质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B正确;②表示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酶,不含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错误;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3.B 雌鸡出现的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是其体内的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的。雄激素具有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4.D 甲狗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远低于正常值,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甲狗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症状,A正确;乙狗体内生长激素含量很低,而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特别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故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缓慢或停滞,B正确;雄激素可激发并维持雄性动物的第二性征,丙狗体内雄激素含量很低,因而性情可能变得温顺,C正确;丁狗不做处理,应正常生长,甲、乙狗个体均较小,基本处于处理前状态,丙狗体内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正常,应该能正常生长,D错误。8 / 8(共94张PPT)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导学 聚焦 1.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了解激素调节方式,感悟不迷信权威,大胆尝试的科学精神。2.分析实例,运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掌握激素研究的思路和科学方法。3.归纳总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各类激素的功能核心要点·巧突破01过程评价·勤检测02课时训练·提素能03目录CONTENTS核心要点·巧突破01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知识点(一) 激素的发现和激素研究的实例1. 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比较2. 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 调节。(2)斯他林和贝利斯神经 (3) 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激素调节。促胰液素 3. 激素调节的定义:由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4. 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①实验者:加拿大的班廷和贝斯特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激素 ②实验过程③进一步实验:抑制 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 ,治疗糖尿病。④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 ,可以 。胰蛋白酶 胰岛素 胰岛素 降低血糖浓度 (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①实验过程公鸡 雄性性征消失 特征恢复②经过不断实验,科学家从动物睾丸中提取出睾酮,经证实,睾酮就是睾丸分泌的 。雄激素 5.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 ( × )提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2)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 √ )(3)在睾丸分泌激素的研究中,采取的摘除法和移植法,分别利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 √ )×√√(4)研磨胰腺无法直接提取到胰岛素是因为胰岛素含量太少。( × )提示: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破坏。(5)睾酮在维持雄性第二性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 √ )×√探讨一 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1. 沃泰默的实验(小肠如何把盐酸到来的消息传给胰腺)(1)①②形成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对照组分别是什么?提示:自变量是稀盐酸的作用部位,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对照组是①组。(3)①③对照能够说明什么?(2)根据①②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稀盐酸不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胰腺,直接接受稀盐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肠。提示:小肠上神经的有无,不影响胰液分泌。2.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稀盐酸+小肠黏膜 提取液 狗的血液→胰腺分泌胰液(1)如何排除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本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写出实验思路。提示:稀盐酸→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小肠黏膜提取液→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2)总结:促胰液素是在受到稀盐酸的刺激后,在 (场所)产生的,通过 运输到胰腺,使其分泌胰液。小肠黏膜 血液 (3)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与沃泰默实验相比,巧妙之处在哪里?提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将小肠黏膜在体外与稀盐酸一起研磨,获得提取液,与沃泰默的实验相比,直接排除了神经调节的影响,结果分析更让人信服。探讨二 分析激素研究的实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 胰岛素的发现(1)如图为胰腺结构示意图,科学家试图向实验性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物来证明胰岛素的存在,但收效甚微。请将原因标注在右边流程图中。提示:(2)加拿大助教班廷查阅资料时了解到,胆结石阻塞胰管或以实验方法结扎胰管,都会引起胰腺萎缩,而胰岛却保持完好,这样的机体不会患糖尿病。请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思路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提示: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注射到实验性糖尿病狗体内,定性观察糖尿病症状与定量测定血糖、尿糖含量。4. 根据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1)本实验设置了何种方式的对照?实验结果能够说明什么问题?提示:自身前后对照,说明睾丸与公鸡雄性特征的维持有关。(2)本实验中将公鸡的睾丸摘除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体现了控制变量的“加法原理”还是“减法原理”?提示:切除(阉割)法;减法原理。(3)本实验中将公鸡的睾丸重新移植回去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体现了控制变量的“加法原理”还是“减法原理”?提示:移植法;加法原理。1.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 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 ①与②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 从以上四个实验可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促胰液素C. 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 实验证明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解析: ①与②对比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A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胰液中不含促胰液素,B错误;①与③对比说明小肠内神经的有无不影响胰腺分泌胰液,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正确;②与④对比说明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其随血液流动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D正确。2. 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从中制备粗提取液。随后,将粗提取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B. 胰岛素是由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C. 乙组待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D. 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解析: 该实验证明了胰岛素是可以降血糖的激素,但不能证明是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A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产生的,B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消化酶中包含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催化胰岛素水解,对实验结果有干扰,C正确;乙组的粗提取液中含有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若饲喂,则会被消化道中的相关蛋白酶分解而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故饲喂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D错误。3. 科学研究表明,幼鼠注射或口服睾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啼鸣,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些事实说明( )A. 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B. 被摘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啼鸣C. 睾酮属于雄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D. 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 结果解析: 分析题干中两个实例可推知,雄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A正确;被摘除睾丸的公鸡雄性第二性征消失,并没有变成母鸡,B错误;雌性体内也有雄激素,C错误;题中信息不能直接说明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与神经调节有关,D错误。4. 对胰岛素和睾丸分泌的雄激素的研究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者的研究都利用了前后对照的实验设计思路B. 实验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观察现象,应用了“减法原理”C. 实验中摘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现象,应用了“加法原理”D. 两实验的实验方法为后来激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解析: 对胰岛素和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过程都采用了前后对照的设计思路,通过比较激素的有无来分析实验,A正确;实验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观察现象,应用了“减法原理”,B正确;实验中摘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现象,应用了“减法原理”,C错误;两实验的实验方法为后来激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激素,D正确。5.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实验组应设为( )A. 用一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实验B. 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C. 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 用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实验,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由于实验组是对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并缝合后进行观察,所以对照实验应是用一组相似的幼年家兔摘除甲状腺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符合题意。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 :由内分泌细胞聚集在一起构成。(2)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如在小肠黏膜上有分泌促胰液素的细胞。(3) 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内分泌腺 下丘脑 2. 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小提醒: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3.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维持 的稳定;(2)调节 代谢;(3)调控 和生殖等。内环境 物质和能量 生长发育 4.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垂体既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分泌生长激素。( × )提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 ( √ )(3)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提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4)由于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所以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会引起呆小症。 ( × )提示: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5)内分泌系统能调节机体活动,如维持内环境稳定。( √ )×√探讨一 通过内分泌失调症的临床表现认识激素的功能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归纳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功能。资料一: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身体矮小,智力正常),分泌过多又会导致巨人症。青春期之后,骨干和骨端之间的软骨组织已经生成骨组织,骨不再生长,如果此时出现垂体瘤等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罹患肢端肥大症,表现为面容粗犷,手足肥大,甚至内脏器官也会异常肥大。个体生长发育 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1)结论:生长激素是对 有调节作用的一种激素。它主要通过促进 起到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资料二:如果在幼年时期就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导致儿童生长停滞、智力低下,俗称呆小症。成年人虽然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全,但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也会出现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甲减症状。而与此相反的另外一个群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甲亢,表现出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2)结论:甲状腺激素不仅可以促进 ,对幼年时期 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提高 ;它对体内的 也是有调节作用的。生长和发育 脑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有机物代谢 资料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人的基础胰岛素水平(即餐前或者餐后2小时以后)比健康人大约高出10%,按理说,血糖含量应该很低,但是他们的血糖却始终很高。其原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有关。(3)结论: 。胰高血糖素发挥着和胰岛素正好相反的作用,它们共同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资料四: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紧张、恐惧等),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似乎拥有了“超能力”。在比赛中反应更加快速、考试时思维更加活跃,甚至“超常发挥”,在遭遇危险时会跑得异常的快来逃离危险,这些都是肾上腺素的功劳。(4)结论:肾上腺素会使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快,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提高机体的 。应激能力 探讨二 分析激素的化学本质2. 激素类药物中,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口服,大分子有机物不能口服,只能注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能被蛋白酶分解而失活,但不能被其他酶分解,说明这些激素的化学本质为 。(2)雄激素和雌激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可自由穿过细胞膜,说明这些激素的化学本质为 。蛋白质(或多肽) 脂质(或类固醇) (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均为小分子化合物,且由氨基酸通过一系列反应化合而成,说明这些激素的化学本质为 。(4)补充激素时,肽类、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下丘脑、胰岛细胞分泌产生)一般采用 (填“注射”“口服”或“注射和口服”,下同)法。类固醇(性激素)和氨基酸类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激素可采用 法。氨基酸类衍生物 注射 注射和口服 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2)氨基酸类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3)多肽或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生长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1)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等。 1.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激素A、B、C依次是(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B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激素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A. 肾上腺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C. 胰岛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D. 生长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解析: 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是肾上腺素的作用。2. 专家提醒:“号称口服的增高类药品一般不可信,由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患者,在13岁以前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进行有效的治疗。”下列有关生长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专家提出上述观点的原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有关B. 生长激素在人体的代谢及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C. 分泌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只能分泌生长激素D. 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腺体相同解析: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此外垂体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等,C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02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1)激素调节是 。提示: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提示: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 。提示:调节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1.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B.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 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D. 盐酸刺激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解析: 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B正确;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D错误。2. 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大胆地作出假设,最终发现了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小肠黏膜 提取液 静脉 促进胰腺分泌②A. ①表示稀盐酸,其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B. 注入静脉的提取液中起作用的化学物质是促胰液素C. ②表示胰液,胰液中含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D. 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调节解析:C 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中,①表示稀盐酸,其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A正确;注入静脉的提取液中起作用的物质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B正确;②表示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酶,不含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错误;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3. 家鸡受激素等影响偶尔会发生雌鸡雄性化的性反转现象。雌鸡发生性反转会表现出鸡冠增大、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与此有关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雌鸡雄性化转化B. 雄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C.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羽毛生长变鲜艳D. 肾上腺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鸡冠等雄性特征形成解析:B 雌鸡出现的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是其体内的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的。雄激素具有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4. 现有体重相似、发育正常且处于相同阶段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对丁狗不做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表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雄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甲 3.8 0.1 5.8乙 3.6 2.8 0.1丙 0.8 3 5.5丁 4 3 6A. 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行动呆笨、精神萎靡、食欲不振B. 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缓慢或停滞C. 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D. 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丁狗基本处于处理前状态,乙、丙狗不断长大解析:D 甲狗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远低于正常值,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甲狗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症状,A正确;乙狗体内生长激素含量很低,而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特别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故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缓慢或停滞,B正确;雄激素可激发并维持雄性动物的第二性征,丙狗体内雄激素含量很低,因而性情可能变得温顺,C正确;丁狗不做处理,应正常生长,甲、乙狗个体均较小,基本处于处理前状态,丙狗体内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正常,应该能正常生长,D错误。课时训练·提素能03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知识点一 激素的发现和激素研究的实例1. 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如图是胰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A. 促胰液素分泌后,进入血液,运至胰腺,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同时否定了机制1C. 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则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D. 若切断通往小肠的神经后肠道内的盐酸仍能引起胰液分泌,则可证明机制2的存在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的存在,但并没有否定机制1的存在,B错误;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证明机制1在促进胰液分泌中起作用,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C正确;若切断通往小肠的神经后肠道内的盐酸仍能引起胰液分泌,则可证明存在化学物质的调节,即机制2的存在,D正确。123456789101112132. 如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胃酸モ器官Xモ促胰液素モ器官Yモ胰液A. 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B. 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C. 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D. 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也可促进胰液分泌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A正确;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胰腺),B正确;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C正确;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胰腺)不能促进胰液分泌,D错误。123456789101112133. 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管让胰腺萎缩,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下列推测的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了B. 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有胰岛C. 当时研磨技术比较落后,研磨不充分D. 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紧密结合,不容易分离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在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胰蛋白酶能把胰岛素分解,导致实验失败,A正确;科学家在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不可能都正好不含有胰岛,B错误;胰岛素合成并分泌后进入血液,失败的原因与研磨不充分关系不大,C错误;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不发生结合,D错误。123456789101112134. 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保持完好 不出现糖尿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12345678910111213A. 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B. 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C. 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 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解析: a和b实验形成对照,变量是有无胰岛素,a组切除了胰腺,胰岛随着被切除,不能分泌胰岛素,出现了糖尿,b组结扎了胰管,胰腺萎缩,不能产生胰液,但胰岛保持完好,能够分泌胰岛素,没有出现糖尿,说明胰岛素可以防止糖尿的产生,故B错误。12345678910111213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 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B. 给切除甲状腺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小鼠耗氧量会增加C. 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 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形成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部位是垂体,垂体切除后,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故其代谢不可恢复,A错误;切除甲状腺,注射垂体提取液后,提取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不能起作用,甲状腺激素不能产生,故小鼠耗氧量不会增加,B错误;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C正确;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D错误。123456789101112136. 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 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D.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雄激素由睾丸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由卵巢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123456789101112137. 某成年人智力正常,但身高只有93 cm,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下丘脑病变,导致甲状腺素分泌过量B. 下丘脑病变,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量C. 垂体病变,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 垂体病变,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12345678910111213解析: 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则成年时期会引起甲亢等症状,A错误;肾上腺素分泌过量,则会提高代谢水平,出现产热增多等症状,不会出现题干的症状,B错误;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促进个体生长,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出现智力正常,但身高不足的现象,C正确;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会引起血糖调节失衡,但不会出现题干所示现象,D错误。123456789101112138.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 甲状腺激素 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解析: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巢产生更多的卵细胞。12345678910111213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用腺体分泌物制剂饲喂蝌蚪 a.发育加快,体型较小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 b.食欲不振,身体臃肿c.行动呆笨,精神萎靡摘除幼龄狗的该腺体 d.除b和c外,还停止发育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健康小白鼠体内 e.身体消瘦,食欲旺盛f.躁动不安,情绪紧张g.心跳和呼吸加快9. 用动物实验法研究某腺体的功能,实验结果如下:12345678910111213①根据实验结果a、d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 的生理作用。 ②根据实验结果b、e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 的生理作用。 ③ 根据实验结果c、f、g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 的生理作用。 ④该腺体是 ,所分泌的物质是 ,该物质的合成需要的特殊元素是 。 解析:通过对不同实验处理的结果分析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对动物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神经活动都有影响,综合分析可知,该腺体是甲状腺,分泌的是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和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碘1234567891011121310. 研究发现,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小鼠的饱食中枢。研究发现,小鼠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脂解作用(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由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B. 促胰液素运输到BAT细胞,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C. 若给食源性肥胖小鼠注射促胰液素可能会提高其能量的消耗D. 小鼠进食后血液中促胰液素升高,同时大脑皮层细胞中SCTR基因表达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液分泌,是在胃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激素,作用于胰腺,A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经血浆运输到BAT细胞,再由组织液进入细胞,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B正确;由题意可知,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后,激活脂解作用,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故给食源性肥胖小鼠注射人促胰液素,可能会提高其能量的消耗,C正确;SCTR是促胰液素受体,存在于褐色脂肪组织(BAT)中,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1. 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如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的迷走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可控制胰腺的分泌活动B.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内环境参与食物的消化C. 图中促胰液素的作用体现了细胞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D. 图中的迷走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可控制胰腺的分泌活动12345678910111213解析: 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直接进入消化道,参与食物的消化,不进入内环境,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2. 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某动物的提取液注射到健康小鼠体内,下列关于该小鼠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高血糖素B. 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C. 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肾上腺素D. 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含胰高血糖素12345678910111213解析: 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高血糖素,A正确;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B正确;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素,C正确;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低血糖的情况下,小鼠会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3. 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脂肪酶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斯他林和贝利斯将小肠黏膜分泌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称作 。 解析:斯他林和贝利斯将小肠黏膜分泌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促胰液素12345678910111213(2)1869年,在胰腺组织中发现胰岛。1889年科学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糖尿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具有 功能的某种物质的假说。 解析:在胰腺组织中发现胰岛,根据切除胰腺的狗会患糖尿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或抗糖尿病)功能的某种物质的假说。降低血糖(或抗糖尿病)12345678910111213(3)1916年科学家将胰岛产生的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为证实胰岛素的存在,大多数实验都集中于制备胰腺提取物,然后注射给患糖尿病的狗,但收效甚微。有研究表明,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会导致胰腺萎缩,但胰岛无变化,狗不患糖尿病。科学家根据以上信息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1),请完善实验思路:12345678910111213将另一健康狗(乙)的胰总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制备② ,并注射入甲狗体内。 一段时间后,检测甲狗的血糖含量。 若③ ,则证明胰腺中的胰岛分泌了胰岛素。图1科学家摘除健康狗(甲)的胰腺,使该狗患有① 。 12345678910111213① ② ③ 。 糖尿病胰岛提取液甲狗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为证实胰岛素的存在,大多数实验都集中于制备胰腺提取物,然后注射给患糖尿病的狗,但收效甚微,根据研究表明,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会导致胰腺萎缩,但胰岛无变化,狗不患糖尿病;为了进一步验证,应摘除健康狗(甲)的胰腺,12345678910111213使该狗患糖尿病,将另一只健康狗(乙)的胰腺总管结扎,使其胰腺萎缩,制备胰岛提取液,并注射入甲狗体内;一段时间后,检测甲狗的血糖含量。若甲狗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则证明胰腺中的胰岛分泌了胰岛素。12345678910111213(4)生化学家指出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该说法的理论依据是 。 解析:胰岛素是蛋白质,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可以避免胰岛素被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故生化学家指出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胰岛素是蛋白质,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可以避免胰岛素被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12345678910111213(5)在一般的饥饿状态下,图2中a、b两处比较,血糖含量高的是 处(填“a”或“b”),胰岛素含量低的是 处(填“a”或“b”)。 解析:分析图2可知,a是动脉端肝脏毛细血管入口,b是出口,在一般的饥饿状态下,肝脏细胞识别胰高血糖素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图2中a、b两处比较,血糖含量高的是b,胰岛素含量低的是b处。bb12345678910111213感 谢 观 看!123456789101112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docx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pptx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