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A.淋巴结 B.吞噬细胞C.垂体 D.溶菌酶2.关于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成熟的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3.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两种B.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C.免疫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都是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D.树突状细胞自身虽然没有吞噬功能,但具有呈递抗原功能4.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某些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B.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中的抗体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C.非特异性免疫也属于免疫能力的一部分D.第一、二道防线是长期进化形成的知识点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5.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身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三道防线都能针对特定病原体发挥高效免疫功能B.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但不是越强越好C.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容易患自身免疫病D.免疫系统通过免疫自稳功能清除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6.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120 min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被消灭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皮肤的汗腺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的生长C.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D.皮肤、黏膜分泌的多种物质如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7.某患者被确诊为宫颈癌,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的哪项功能低下有关(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 D.免疫识别8.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中的胃酸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清扫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 ⑦体液中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A.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⑦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⑦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人体免疫系统的有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 ,其中淋巴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 (2)免疫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其根本原因是 。 (3)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其中人体胃壁细胞分泌的胃酸杀死食物中细菌的过程属于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的特点是 ,而是 ,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0.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它可启动T细胞增殖分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低B.树突状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C.树突状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D.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1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这些现象都与免疫系统有关。下列关于免疫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既能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又能进行特异性免疫B.扁桃体、淋巴结为免疫器官,内含免疫细胞阻止和消灭病原体,具有免疫防御功能C.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是淋巴细胞,该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开始分裂分化形成的D.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等三类,它们都是由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的12.随着年龄的增长,负责维持骨骼质量和免疫功能的细胞变得枯竭。最新研究发现,运动或跑步产生的力量会被成骨细胞感知,并诱导其增殖形成新的骨细胞。同时,成骨细胞还能分泌一种生长因子,促使淋巴样祖细胞增殖,进而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成骨细胞和淋巴样祖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B.运动可强身健体与新的骨细胞形成及免疫力提高有关C.淋巴样祖细胞增殖产生的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D.负责维持骨骼质量和免疫功能的细胞枯竭实质是发生了细胞衰老、凋亡13.人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Tc)依赖于细胞膜表面具有的糖蛋白(CD8)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c和Th均在免疫器官中分化、发育成熟B.Tc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C.Tc和Th中编码CD8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D.Tc和Th都不是抗原呈递细胞14.树突状细胞(DC)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DC与T细胞的作用模式图(S1、S2表示信息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DC接受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 的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呈递,由此推测DC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 细胞类似。 (2)DC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 。 (3)DC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后,可将 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 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息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 (4)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抵御和抑制作用,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科学家将肿瘤患者的单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诱导生成DC,并制成负载肿瘤抗原的DC,再将这些DC注入患者体内后刺激体内的肿瘤杀伤性淋巴细胞增殖,进而恢复患者免疫系统的 功能。上述DC治疗相比传统药物治疗的优点是 。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C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等;免疫细胞是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垂体属于内分泌腺。2.A 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A错误;吞噬细胞、B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形成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中,B、C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溶菌酶和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D正确。3.C 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两种,A错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各种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B错误;免疫细胞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C正确;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D错误。4.B 皮肤、黏膜及附属腺体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故非特异性免疫也属于免疫能力的一部分,C正确;第一、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是长期进化形成的,D正确。5.B 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不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但不是越强越好,反应过强会导致自身组织损伤,B正确;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容易患自身免疫病,C错误;清除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6.A 皮肤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具有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大多数病菌生长的最适pH接近中性,皮肤的汗腺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的生长,B正确;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呈酸性,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C正确;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蛋白水解酶能够催化蛋白质水解,因此皮肤、黏膜分泌的物质如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D正确。7.C 肿瘤是由于细胞癌变,而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属于免疫监视,C正确,A、B、D错误。8.C ①胃液中的胃酸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③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⑤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⑥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⑦体液中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综上所示,①②④⑤属于第一道防线,③⑦属于第二道防线,⑥属于第三道防线,A、B、D错误,C正确。9.(1)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胸腺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解析:(1)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又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其中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2)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很大区别。(3)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到体外的杀菌物质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胃壁细胞分泌的胃酸存在于消化道中,所以其杀死食物中细菌的过程属于第一道防线。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10.A 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细胞,其吞噬的病毒、细菌、自身变异的细胞的降解都需要溶酶体参与,由此可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高(或正常),A错误。11.B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只能进行非特异性免疫,不能进行特异性免疫,A错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是免疫细胞,该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开始分裂分化形成的,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等三类,它们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合成分泌,D错误。12.C 成骨细胞和淋巴样祖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都为有丝分裂,A正确;由题意可知,运动或跑步产生的力量会被成骨细胞感知,并诱导其增殖形成新的骨细胞。同时,成骨细胞还能分泌一种生长因子,促使淋巴样祖细胞增殖,进而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据此可推测,运动可强身健体与新的骨细胞形成及免疫力提高有关,B正确;淋巴样祖细胞增殖产生的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负责维持骨骼质量和免疫功能的细胞枯竭,即数量减少,实质是这些细胞发生了细胞衰老、凋亡,D正确。13.C Tc和Th属于T细胞,均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A正确;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B正确;根据题意只能判断Tc中编码CD8的基因正常表达,C错误;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Tc和Th都不具备此功能,都不是抗原呈递细胞,D正确。14.(1)胞吞 巨噬 (2)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有利于DC呈递抗原 (3)抗原信息 (特异性)受体 (4)免疫监视 特异性强、副作用小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特异性免疫中与DC功能相似的是巨噬细胞,其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取并进行处理、呈递。(2)DC可以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其长的突起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有利于DC呈递抗原。(3)DC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后,可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特异性)受体结合。(4)负载肿瘤抗原的DC可特异性刺激相关淋巴细胞,使其识别肿瘤抗原信息,进而恢复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这种治疗特异性强,而且不会损伤正常细胞。4 / 4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导学 聚焦 1.通过归纳法,梳理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结合实例,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解释常见的免疫现象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器官3.免疫细胞(1)来源: 。(2)种类(3)抗原呈递细胞(APC)4.免疫活性物质(1)定义:由 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实例: 、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等。(3)抗原与抗体概念 特性抗原 能与 结合,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大分子性和特异性,一般是外来异物抗体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 ,一种抗体只能与特定抗原结合小提醒:(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2)溶菌酶≠溶酶体。溶菌酶是一种蛋白质,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内含多种水解酶。(3)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质,如纤维素、多糖等。5.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2)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4)抗原、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5)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都能呈递抗原。( )探讨一 结合实例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许多人因感染某病毒而患病,甚至死亡。医学专家发现,很多康复者体内出现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对该病毒有很好的免疫效应。材料二 斯坦曼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材料三 “NSI第三代免疫缺陷技术”通过基因敲除使小白鼠失去免疫能力,这项技术对人类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所说的病毒属于 。康复者体内的这种蛋白质是 。(2)材料二说明D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与此功能相似的细胞还有 ,它们统称为 细胞,作用是 。(3)材料三中,若敲除免疫基因的目的是让小白鼠不能产生淋巴细胞,则小白鼠体内主要会缺少什么细胞?若敲除了免疫基因的小白鼠无法产生免疫细胞,那么小白鼠体内还会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吗?探讨二 分析病原体、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理解能力2.病毒、细菌等表面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称为抗原。每种抗原表面都有特定的化学集团,称之为抗原决定簇。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根据图1所示,描述病原体和抗原之间的数量关系。(2)根据图2、3所示,描述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数量关系。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C.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泪腺分泌,因此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2.下列关于抗原、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入人体后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天花病毒、花粉都是抗原B.特定的抗原只与适合的受体结合C.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不具有特异性D.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抗原匹配知识点(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3)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 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 免疫。2.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3.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溶菌酶一定属于第一道防线。( )(2)非特异性免疫是遗传下来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3)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我调节。( )(5)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探讨 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理解能力1.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 对 起作用 对 (或异物)起作用基础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特点 联系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机体的防御功能2.下图为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据图思考讨论:(1)这种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方式和结构基础分别是什么?(2)泪液、胃液和唾液都具有杀菌作用,它们属于第几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防线有哪些?(3)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什么功能?巧用“三个依据”判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下列叙述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抗毒素(一种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2.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抗体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1)免疫系统由 组成,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2)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是抗原呈递细胞,它们的作用是 。(3)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 三大基本功能。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免疫细胞指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C.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巨噬细胞 ⑦抗原 ⑧淋巴结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⑧3.扁桃体是储存T细胞的重要场所。慢性扁桃体炎会降低患者的细胞免疫,切除扁桃体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扁桃体、胸腺都是T细胞成熟和分布的场所B.扁桃体发炎时,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三道防线C.扁桃体反复发炎可能使其部分组织遭到破坏,造成T细胞数量增多D.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卫作用4.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B.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C.免疫监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D.免疫自稳功能、免疫防御功能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核心要点·巧突破】知识点(一)自主学习1.胸腺 骨髓 细胞因子2. 淋巴细胞 消灭 新的血细胞 衰老的血细胞3.(1)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2) 辅助性 细胞毒性 淋巴器官 吞噬 呈递抗原 (3)B细胞 树突状细胞表面4.(1)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2)抗体 细胞因子 溶菌酶 (3)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 异物体 蛋白质 特异性5.(1)× 提示: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不产生免疫细胞。(2)× 提示:T细胞、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不是淋巴细胞。(3)× 提示: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4)× 提示: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5)√互动探究1.(1)提示: 抗原 抗体(2)提示:B细胞、巨噬细胞 抗原呈递(APC) 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3)提示:小白鼠体内缺少的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会,因为除了免疫细胞,其他细胞也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2.(1)提示:图1所示冠状病毒表面所携带的三种蛋白质即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E)、膜糖蛋白(M)都属于抗原,由此说明一种病原体可以携带多种抗原。(2)提示:图3所示抗原表面有三种抗原决定簇,每种抗原决定簇可以结合一种抗体,所以一种抗原可以结合多种抗体,再结合图2可知,一种抗体只能和特定抗原结合。学以致用1.B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T淋巴细胞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B正确;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分泌,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不包括溶酶体,D错误。2.C 天花病毒、花粉进入人体后可以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属于抗原,A正确;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抗原匹配,所以抗体能和抗原特异性的结合,B、D正确;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C错误。知识点(二)自主学习1.(2)杀菌 (3)针对特定的抗原 特异性2. 抗原性异物 清除衰老 损伤 突变3.(1)× 提示: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2)√ (3)√(4)× 提示: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5)× 提示:体内衰老细胞和损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自稳。互动探究1.多种病原体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无特异性、范围广 有特异性、范围小2.(1)提示:胞吞;细胞膜的流动性。(2)提示:泪液、唾液和胃液等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属于第一道防线;第二、三道防线。(3)提示:免疫监视。学以致用1.D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属于竞争,不属于免疫,C不符合题意;体液中的抗毒素属于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2.D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淋巴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网络构建 (1)提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2)提示: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3)提示: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课堂演练1.A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A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其中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B错误;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如骨髓、脾、胸腺、扁桃体)、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组成,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溶菌酶,D错误。2.D 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骨髓属于免疫器官,①正确;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②正确;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③正确;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④正确;红细胞属于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⑤错误;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⑥正确;抗原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⑦错误;淋巴结属于免疫器官,⑧正确。3.D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分布的场所,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扁桃体、胸腺都是T细胞分布的场所,A错误;扁桃体发炎时,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B错误;扁桃体是储存T细胞的重要场所,当扁桃体反复发炎可能使部分组织遭到破坏时,造成T细胞数量减少,C错误;扁桃体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分布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卫作用,D正确。4.B 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B正确,A、C、D错误。5 / 6(共76张PPT)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导学 聚焦 1.通过归纳法,梳理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2.结合实例,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解释常见的免疫现象核心要点·巧突破01过程评价·勤检测02课时训练·提素能03目录CONTENTS核心要点·巧突破01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 免疫系统的组成2. 免疫器官3. 免疫细胞(1)来源: 。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2)种类(3)抗原呈递细胞(APC)4. 免疫活性物质(1)定义:由 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实例: 、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等。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抗体 细胞因子 溶菌酶 (3)抗原与抗体概念 特性抗原 能与 结合,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大分子性和特异性,一般是外来异物抗体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 ,一种抗体只能与特定抗原结合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 异物体 蛋白质 特异性 (2)溶菌酶≠溶酶体。溶菌酶是一种蛋白质,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内含多种水解酶。(3)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质,如纤维素、多糖等。小提醒:(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5.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 )提示: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不产生免疫细胞。(2)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 × )提示:T细胞、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不是淋巴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 × )提示: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4)抗原、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 )提示: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5)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都能呈递抗原。( √ )×√探讨一 结合实例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许多人因感染某病毒而患病,甚至死亡。医学专家发现,很多康复者体内出现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对该病毒有很好的免疫效应。材料二 斯坦曼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材料三 “NSI第三代免疫缺陷技术”通过基因敲除使小白鼠失去免疫能力,这项技术对人类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所说的病毒属于 。康复者体内的这种蛋白质是 。提示: 抗原 抗体(2)材料二说明D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与此功能相似的细胞还有 ,它们统称为 细胞,作用是 。提示:B细胞、巨噬细胞 抗原呈递(APC) 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3)材料三中,若敲除免疫基因的目的是让小白鼠不能产生淋巴细胞,则小白鼠体内主要会缺少什么细胞?若敲除了免疫基因的小白鼠无法产生免疫细胞,那么小白鼠体内还会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吗?提示:小白鼠体内缺少的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会,因为除了免疫细胞,其他细胞也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探讨二 分析病原体、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理解能力2. 病毒、细菌等表面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称为抗原。每种抗原表面都有特定的化学集团,称之为抗原决定簇。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根据图1所示,描述病原体和抗原之间的数量关系。提示:图1所示冠状病毒表面所携带的三种蛋白质即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E)、膜糖蛋白(M)都属于抗原,由此说明一种病原体可以携带多种抗原。(2)根据图2、3所示,描述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提示:图3所示抗原表面有三种抗原决定簇,每种抗原决定簇可以结合一种抗体,所以一种抗原可以结合多种抗体,再结合图2可知,一种抗体只能和特定抗原结合。1.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 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C. 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泪腺分泌,因此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 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解析: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T淋巴细胞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B正确;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分泌,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不包括溶酶体,D错误。2. 下列关于抗原、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进入人体后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天花病毒、花粉都是抗原B. 特定的抗原只与适合的受体结合C. 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不具有特异性D. 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抗原匹配解析: 天花病毒、花粉进入人体后可以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属于抗原,A正确;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抗原匹配,所以抗体能和抗原特异性的结合,B、D正确;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C错误。知识点(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1.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3)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 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 免疫。杀菌 针对特定的抗原 特异性 2. 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3.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溶菌酶一定属于第一道防线。 ( × )提示: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2)非特异性免疫是遗传下来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 )(3)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 √ )×√√(4)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我调节。( × )提示: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5)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 )提示:体内衰老细胞和损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自稳。××探讨 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理解能力1. 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 对 起作用 对 (或异物)起作用多种病原体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基础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特点 联系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机体的防御功能 无特异性、范围广 有特异性、范围小 2. 下图为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据图思考讨论:(1)这种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方式和结构基础分别是什么?提示:胞吞;细胞膜的流动性。(2)泪液、胃液和唾液都具有杀菌作用,它们属于第几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防线有哪些?提示:泪液、唾液和胃液等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属于第一道防线;第二、三道防线。(3)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什么功能?提示:免疫监视。 巧用“三个依据”判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 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下列叙述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 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 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 体液中的抗毒素(一种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解析: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属于竞争,不属于免疫,C不符合题意;体液中的抗毒素属于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2. 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抗体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 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 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解析: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淋巴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02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1)免疫系统由 组成,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提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2)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是抗原呈递细胞,它们的作用是 。提示: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3)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 三大基本功能。提示: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1.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 免疫细胞指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 成熟C. 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D.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解析: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A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其中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B错误;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如骨髓、脾、胸腺、扁桃体)、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组成,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溶菌酶,D错误。2. 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巨噬细胞 ⑦抗原 ⑧淋巴结A. ①③④⑤⑥ B. ③④⑥⑦⑧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⑥⑧解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骨髓属于免疫器官,①正确;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②正确;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③正确;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④正确;红细胞属于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⑤错误;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⑥正确;抗原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⑦错误;淋巴结属于免疫器官,⑧正确。3. 扁桃体是储存T细胞的重要场所。慢性扁桃体炎会降低患者的细胞免疫,切除扁桃体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扁桃体、胸腺都是T细胞成熟和分布的场所B. 扁桃体发炎时,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三道防线C. 扁桃体反复发炎可能使其部分组织遭到破坏,造成T细胞数量增多D. 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卫作用解析: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分布的场所,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扁桃体、胸腺都是T细胞分布的场所,A错误;扁桃体发炎时,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B错误;扁桃体是储存T细胞的重要场所,当扁桃体反复发炎可能使部分组织遭到破坏时,造成T细胞数量减少,C错误;扁桃体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分布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卫作用,D正确。4. 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A. 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B. 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C. 免疫监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D. 免疫自稳功能、免疫防御功能解析: 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B正确,A、C、D错误。课时训练·提素能03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 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A. 淋巴结 B. 吞噬细胞C. 垂体 D. 溶菌酶解析: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等;免疫细胞是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垂体属于内分泌腺。12345678910111213142. 关于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细胞、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成熟的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 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解析: 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A错误;吞噬细胞、B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形成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中,B、C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溶菌酶和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3.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两种B.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C. 免疫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都是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D. 树突状细胞自身虽然没有吞噬功能,但具有呈递抗原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两种,A错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各种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B错误;免疫细胞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C正确;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4. 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某些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B. 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中的抗体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C. 非特异性免疫也属于免疫能力的一部分D. 第一、二道防线是长期进化形成的解析: 皮肤、黏膜及附属腺体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故非特异性免疫也属于免疫能力的一部分,C正确;第一、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是长期进化形成的,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知识点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5. 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身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三道防线都能针对特定病原体发挥高效免疫功能B. 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但不是越强越好C.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容易患自身免疫病D. 免疫系统通过免疫自稳功能清除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不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但不是越强越好,反应过强会导致自身组织损伤,B正确;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容易患自身免疫病,C错误;清除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6.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120 min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被消灭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皮肤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 皮肤的汗腺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的生长C. 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D. 皮肤、黏膜分泌的多种物质如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皮肤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具有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大多数病菌生长的最适pH接近中性,皮肤的汗腺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的生长,B正确;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呈酸性,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C正确;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蛋白水解酶能够催化蛋白质水解,因此皮肤、黏膜分泌的物质如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7. 某患者被确诊为宫颈癌,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的哪项功能低下有关( )A. 免疫防御 B. 免疫自稳C. 免疫监视 D. 免疫识别解析: 肿瘤是由于细胞癌变,而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属于免疫监视,C正确,A、B、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中的胃酸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清扫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 ⑦体液中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A. ②③④⑤ B. ②④⑤⑦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⑦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①胃液中的胃酸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③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⑤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⑥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⑦体液中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综上所示,①②④⑤属于第一道防线,③⑦属于第二道防线,⑥属于第三道防线,A、B、D错误,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9.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人体免疫系统的有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 ,其中淋巴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 解析: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又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其中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1234567891011121314(2)免疫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其根本原因是 。 解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到体外的杀菌物质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胃壁细胞分泌的胃酸存在于消化道中,所以其杀死食物中细菌的过程属于第一道防线。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其中人体胃壁细胞分泌的胃酸杀死食物中细菌的过程属于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的特点是 ,而是 ,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0.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它可启动T细胞增殖分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低B. 树突状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C. 树突状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D. 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细胞,其吞噬的病毒、细菌、自身变异的细胞的降解都需要溶酶体参与,由此可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高(或正常),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这些现象都与免疫系统有关。下列关于免疫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A. 皮肤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既能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又能进行特异性免疫B. 扁桃体、淋巴结为免疫器官,内含免疫细胞阻止和消灭病原体,具有免疫防御功能C. 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是淋巴细胞,该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开始分裂分化形成的D.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等三类,它们都是由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的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只能进行非特异性免疫,不能进行特异性免疫,A错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是免疫细胞,该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开始分裂分化形成的,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等三类,它们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合成分泌,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 随着年龄的增长,负责维持骨骼质量和免疫功能的细胞变得枯竭。最新研究发现,运动或跑步产生的力量会被成骨细胞感知,并诱导其增殖形成新的骨细胞。同时,成骨细胞还能分泌一种生长因子,促使淋巴样祖细胞增殖,进而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成骨细胞和淋巴样祖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B. 运动可强身健体与新的骨细胞形成及免疫力提高有关C. 淋巴样祖细胞增殖产生的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D. 负责维持骨骼质量和免疫功能的细胞枯竭实质是发生了细胞衰老、凋亡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成骨细胞和淋巴样祖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都为有丝分裂,A正确;由题意可知,运动或跑步产生的力量会被成骨细胞感知,并诱导其增殖形成新的骨细胞。同时,成骨细胞还能分泌一种生长因子,促使淋巴样祖细胞增殖,进而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据此可推测,运动可强身健体与新的骨细胞形成及免疫力提高有关,B正确;淋巴样祖细胞增殖产生的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负责维持骨骼质量和免疫功能的细胞枯竭,即数量减少,实质是这些细胞发生了细胞衰老、凋亡,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3. 人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Tc)依赖于细胞膜表面具有的糖蛋白(CD8)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c和Th均在免疫器官中分化、发育成熟B. Tc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C. Tc和Th中编码CD8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D. Tc和Th都不是抗原呈递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Tc和Th属于T细胞,均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A正确;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B正确;根据题意只能判断Tc中编码CD8的基因正常表达,C错误;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Tc和Th都不具备此功能,都不是抗原呈递细胞,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4. 树突状细胞(DC)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DC与T细胞的作用模式图(S1、S2表示信息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DC接受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 的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呈递,由此推测DC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 细胞类似。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特异性免疫中与DC功能相似的是巨噬细胞,其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取并进行处理、呈递。胞吞巨噬1234567891011121314(2)DC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 。 解析:C可以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其长的突起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有利于DC呈递抗原。(3)DC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后,可将 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 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息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 解析:C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后,可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有利于DC呈递抗原抗原信息(特异性)受体1234567891011121314(4)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抵御和抑制作用,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科学家将肿瘤患者的单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诱导生成DC,并制成负载肿瘤抗原的DC,再将这些DC注入患者体内后刺激体内的肿瘤杀伤性淋巴细胞增殖,进而恢复患者免疫系统的 功能。上述DC治疗相比传统药物治疗的优点是 。 解析:负载肿瘤抗原的DC可特异性刺激相关淋巴细胞,使其识别肿瘤抗原信息,进而恢复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这种治疗特异性强,而且不会损伤正常细胞。免疫监视特异性强、副作用小1234567891011121314感 谢 观 看!12345678910111213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docx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pptx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