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免疫失调知识点一 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触过敏原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2.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等。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D.若对某种花粉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花粉3.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细胞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4.假性过敏是机体内稳态部分失调的结果,在临床上的症状类似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红肿、刺痛等症状,但缺乏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关于假性过敏的描述,错误的是( )A.假性过敏可能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的B.患者的血液中浆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C.患者皮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D.人体初次接受抗原就能诱发假性过敏知识点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5.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构相似,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相关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能与链球菌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也能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合C.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出现相应症状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过弱D.该病的致病机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均相似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7.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过度激活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细胞毒性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8.“迪格奥尔格综合征”是由22号染色体区域缺失,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导致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病。对于有严重T细胞缺陷的该病患者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细胞的数量与正常人相比急剧减少B.该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相同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缺陷D.通过移植骨髓可以对病情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9.糖尿病有多种病因,如图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不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不同受体主要分布在胰岛B细胞和靶细胞的 (结构名称)上。 (2)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造成胰岛B细胞对 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②所示的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 ,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4)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 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5)从免疫失调病的角度来说,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均属于 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为 (填数字)。 10.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11.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12.人的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受伤的眼球,则另一只健康的眼睛也可能失明。在此类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对此现象的推导,正确的是( )A.这是机体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B.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会刺激T细胞产生抗体C.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的晶状体蛋白也进入血液D.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引起另一只健康眼睛失明属于自身免疫病13.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对患者采用的基因治疗方法是:取出患者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转入正常ADA基因,再将这些淋巴细胞转入患者体内,使其免疫功能增强,能正常生活。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正常ADA基因替换了患者的缺陷基因B.正常ADA基因通过控制ADA的合成来影响免疫功能C.淋巴细胞需在体外扩增后再转入患者体内D.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14.某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辅助性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 组成。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 细胞。 (2)CD4是HIV识别辅助性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 。AIDS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 。 (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够成为“陷阱细胞”,是因为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它不具备 等结构,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被HIV入侵后的红细胞衰老后将成为 ,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4)目前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HIV的抗体来判断人是否已经感染了HIV,你是否认可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 第3节 免疫失调1.A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①③正确。2.C 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C错误。3.B 人体产生过敏反应是由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A错误;浆细胞只能产生和分泌抗体,不能分泌细胞因子,C错误;自身免疫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组织细胞、器官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已免疫的机体对外来无害物质进行攻击属于过敏反应,D错误。4.D 假性过敏可能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的,A正确;假性过敏缺乏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所以浆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B正确;假性过敏在临床上的症状类似过敏反应,患者皮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增强,C正确;假性过敏是机体内稳态部分失调的结果,不是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产生的,D错误。5.C 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相关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A正确;由于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上某物质的结构相似,所以能与链球菌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也能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合,B正确;当免疫系统攻击链球菌时,往往连同肾小球基底膜也一同攻击,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病,这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造成的,C错误;题述急性肾小球肾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D正确。6.D HIV感染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故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确;HIV的高度变异性,使原疫苗对变异后的HIV不能起到免疫预防的作用,B正确;HIV蛋白是抗原,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C正确;HIV感染初期,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分泌抗HIV抗体,直到病发时,机体仍会继续分泌该抗体,抗体检测目前仍是HIV检测的重要依据,D错误。7.A 由细胞毒性T细胞过度激活攻击自身的胰岛B细胞死亡而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方式是直接与靶细胞(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导致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下降,B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不具有传递抗原给靶细胞的作用,C错误;患者由于细胞毒性T细胞过度激活,免疫功能异常增强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因此不能使用免疫增强剂治疗该病,D错误。8.C 该患者是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细胞的成熟,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故该患者的B细胞数量应该不会急剧减少,A错误;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而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B错误;该患者是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细胞成熟,辅助性T细胞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作用,因此该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缺陷,C正确;T细胞的成熟场所是胸腺,移植骨髓不能产生正常的成熟T细胞,对于病情的缓解作用不大,D错误。9.(1)蛋白质 细胞膜 (2)葡萄糖 (3)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 (4)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5)自身免疫 ①②解析:(5)题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均属于自身免疫病。图中①②型糖尿病都是由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10.C 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11.B 由流程图可知,物质a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由此可推知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A正确;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而清除,B错误;由图示知,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的重症肌无力,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图示可知,抗a抗体与突触后膜的AChR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与AChR结合减少,D正确。12.D 由“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可知,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同时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属于自身免疫病。13.A 正常ADA基因并没有替换患者的缺陷基因,A错误。14.(1)免疫活性物质 骨髓的造血干 (2)糖蛋白 血液传播 (3)细胞核和核糖体 抗原 (4)是 HIV病毒侵入人体会引起体液免疫产生抗体4 / 4第3节 免疫失调导学 聚焦 1.通过免疫失调的类型及产生症状建立调节稳态观。 2.通过学习免疫失调产生的机理及危害,做好预防措施知识点(一) 过敏反应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 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 的免疫反应。2.过敏反应的原理3.过敏反应的特点和预防(1)特点①过敏反应有 之分。②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 和 。(2)主要预防措施:找出 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 。4.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过敏反应一定会引起组织损伤。( )(2)过敏反应过程中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 )(3)过敏反应时,不同体质的人过敏反应的程度是不同的。( )(4)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5)过敏原是抗原,能引起免疫系统分泌抗体。( )探讨 过敏反应及其和体液免疫的关系1.如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据图思考讨论:(1)抗原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过敏原,过敏原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抗原。(2)比较抗原和过敏原,并完善表格。项目 抗原 过敏原性质 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感染 对象 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不同过敏体质的过敏原不同来源 不一定是外源物质(3)某人出现过敏性哮喘反应,则他之前 (填“一定”或“不一定”)接触过过敏原,理由是过敏反应是 。(4)过敏反应是由 (填“免疫防御”“免疫自稳”或“免疫监视”)功能过强引起的。2.在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中都有抗体的产生,在这两个过程中产生的抗体的分布及作用相同吗? 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1.(2023·北京高考10题)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下对过敏的正确理解是( )A.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正常反应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过敏症状C.过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2.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D.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知识点(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1.自身免疫病(1)概念: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 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2)实例:风湿性心脏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2.免疫缺陷病(1)概念由机体免疫功能 而引起的疾病。(2)类型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 而生来就有免疫缺陷的,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如艾滋病。(3)艾滋病3.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免疫自稳失调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2)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抗原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4)HIV主要攻击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免疫基本丧失。( )(5)艾滋病(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探讨一 分析自身免疫病的致病原理,提高理解能力1.如图表示人体某种病的致病机理,据图讨论:(1)说出a细胞的名称及产生的物质。(2)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吗?为什么?(3)该病应是哪种免疫失调病?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探讨二 分析HIV的感染2.分析“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A阶段,HIV的浓度为什么上升后又快速下降?(2)B阶段,为什么辅助性T细胞浓度下降?(3)C阶段,辅助性T细胞的浓度持续下降,但不为“0”,原因是什么?(4)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引起的严重感染吗?如果不是,那直接死因是什么?(5)检测是否为HIV携带者,常用的方法是抽取待检者血液,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若为阳性,则确诊,该检测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对比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与异常 功能 免疫 正常 异常功能过高 功能过低免疫 防御 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 过敏反应 免疫 缺陷病免疫 自稳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 监视 消灭突变细胞 (如肿瘤细胞) — 肿瘤形成 1.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下列关于艾滋病(AIDS)及其病原体(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侵入人体后会攻击免疫系统,使辅助性T细胞浓度一直减少B.AIDS不会通过拥抱、握手等常规行为传染,也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染C.HIV的RNA进入人体细胞后将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染色体DNA上D.AIDS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不同2.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免疫学角度分析,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F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C.患者C分泌量多,是因为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作用D.长期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与Graves病患者血液中激素A、B含量均偏高 (1)生活中常有人发生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湿疹。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为什么?(2)试从遗传物质和侵染细胞的方面比较HIV与流感病毒的异同。 1.下列人体反应依次属于正常免疫、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过敏反应的是( )①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②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③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④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3.(2021·辽宁高考10题)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4.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骨髓中大量生成T细胞的结果5.常见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病重程度与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B.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原理是提高乙酰胆碱浓度C.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主要分布在肥大细胞表面第3节 免疫失调【核心要点·巧突破】知识点(一)自主学习1.再次 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2. 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及血液中 组胺 扩张 增强 收缩 增多3.(1)①快慢 ②遗传倾向 个体差异 (2)过敏原 过敏原4.(1)× 提示:过敏反应不一定会引起组织损伤。(2)× 提示: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该过程中没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3)√ (4)√ (5)√ 互动探究1.(1)不一定 一定 (2)具有 一定是外源物质 (3)一定 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4)免疫防御2.提示:不相同。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中,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会发生免疫反应。其作用结果是消灭抗原;过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并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才产生免疫反应,作用结果是引起过敏反应。学以致用1.C 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异常反应,A错误;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B错误;过敏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正确;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D错误。2.C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而过敏原可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故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正确;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错误;由于过敏反应与组胺等物质的释放有关,故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正确。知识点(二)自主学习1.(1)组织和器官 (2)类风湿关节炎2.(1)不足或缺乏 (2)①遗传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辅助性T细胞 性接触 血液 母婴3.(1)√ (2)√ (3)√ (4)× 提示:HIV主要攻击人的辅助性T细胞。(5)√ 互动探究1.(1)提示:a是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2)提示:不能,b细胞吞噬的是抗原—抗体复合物,b细胞应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3)提示:该病是自身免疫病,因为该病是自身抗体对自身成分的破坏。2.(1)提示:在HIV侵入人体后初期迅速增殖,由于此时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大量病毒被消灭,因此浓度又快速下降。(2)提示:因为HIV主要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3)提示: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依然可以增殖分化为T细胞。(4)提示:不是。直接死因是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5)提示:HIV作为抗原可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学以致用1.A HIV侵入人体后会攻击免疫系统,但免疫系统也能识别并尽量清除HIV,刚开始侵入时辅助性T细胞浓度急剧增加,A错误;AIDS主要通过精液和血液传染,一般不会通过拥抱、握手等常规行为传染,也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染,B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HIV的RNA进入人体细胞后,将逆转录形成DNA并整合到染色体上,C正确;AIDS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是免疫能力弱,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是免疫能力强,D正确。2.D Graves病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活,产生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所致,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F代表B细胞分裂、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B正确;Graves病患者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比正常人更多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与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C正确;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与Graves病患者相比,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由于缺碘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较弱,从而使得TSH(激素B)、TRH(激素A)的含量偏高,而Graves病患者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较多,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使得TSH(激素B)、TRH(激素A)的含量偏低,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网络构建(1)提示:不会,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过敏原而产生的反应。(2)提示:二者都是RNA病毒,不同之处是HIV是逆转录病毒,流感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流感病毒主要侵染呼吸道的细胞。课堂演练1.B ①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过敏反应;②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免疫缺陷;③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自身免疫病;④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属于正常免疫。因此属于正常免疫、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过敏反应的依次是④③②①。2.C 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B细胞,最终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故过敏反应有淋巴细胞参与,A错误,C正确;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反应,即由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B错误;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的刺激才能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即过敏反应,D错误。3.D 根据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过敏反应参与的是体液免疫,A错误;细胞①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②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错误;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是B细胞分化出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错误;由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4.B HIV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A错误;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中,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消灭,B正确;CD段,体内HIV逐渐增多,而辅助性T细胞逐渐减少,由于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故随着辅助性T细胞的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降低,C错误;辅助性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是其需要转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D错误。5.D 过敏反应中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而该患者是自身免疫病,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中,D错误。2 / 6(共75张PPT)第3节 免疫失调导学 聚焦 1.通过免疫失调的类型及产生症状建立调节稳态观。2.通过学习免疫失调产生的机理及危害,做好预防措施核心要点·巧突破01过程评价·勤检测02课时训练·提素能03目录CONTENTS核心要点·巧突破01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知识点(一) 过敏反应1. 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 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 的免疫反应。再次 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 过敏反应的原理3. 过敏反应的特点和预防(1)特点①过敏反应有 之分。②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 和 。快慢 遗传倾向 个体差异 (2)主要预防措施:找出 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 。过敏原 过敏原 4.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过敏反应一定会引起组织损伤。 ( × )提示:过敏反应不一定会引起组织损伤。(2)过敏反应过程中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 ( × )提示: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该过程中没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3)过敏反应时,不同体质的人过敏反应的程度是不同的。( √ )××√(4)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 )(5)过敏原是抗原,能引起免疫系统分泌抗体。 ( √ )√√探讨 过敏反应及其和体液免疫的关系1. 如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据图思考讨论:(1)抗原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过敏原,过敏原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抗原。不一定 一定 (2)比较抗原和过敏原,并完善表格。项目 抗原 过敏原性质 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感染 对象 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不同过敏体质的过敏原不同来源 不一定是外源物质 具有 一定是外源物质 (3)某人出现过敏性哮喘反应,则他之前 (填“一定”或“不一定”)接触过过敏原,理由是过敏反应是 。(4)过敏反应是由 (填“免疫防御”“免疫自稳”或“免疫监视”)功能过强引起的。一定 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免疫防御 2. 在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中都有抗体的产生,在这两个过程中产生的抗体的分布及作用相同吗?提示:不相同。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中,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会发生免疫反应。其作用结果是消灭抗原;过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并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才产生免疫反应,作用结果是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1. (2023·北京高考10题)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下对过敏的正确理解是( )A. 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正常反应B. 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过敏症状C. 过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 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解析: 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异常反应,A错误;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B错误;过敏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正确;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D错误。2. 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B. 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 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D.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解析: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而过敏原可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故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正确;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错误;由于过敏反应与组胺等物质的释放有关,故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正确。知识点(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1. 自身免疫病(1)概念: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 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2)实例:风湿性心脏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组织和器官 类风湿关节炎 (1)概念由机体免疫功能 而引起的疾病。(2)类型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 而生来就有免疫缺陷的,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如艾滋病。不足或缺乏 遗传 2. 免疫缺陷病(3)艾滋病3.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1)免疫自稳失调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 √ )(2)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抗原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 √ )(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 )(4)HIV主要攻击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免疫基本丧失。( × )提示:HIV主要攻击人的辅助性T细胞。(5)艾滋病(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 √ )√√√×√探讨一 分析自身免疫病的致病原理,提高理解能力1. 如图表示人体某种病的致病机理,据图讨论:(1)说出a细胞的名称及产生的物质。提示:a是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2)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吗?为什么?提示:不能,b细胞吞噬的是抗原—抗体复合物,b细胞应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3)该病应是哪种免疫失调病?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提示:该病是自身免疫病,因为该病是自身抗体对自身成分的破坏。探讨二 分析HIV的感染2. 分析“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A阶段,HIV的浓度为什么上升后又快速下降?提示:在HIV侵入人体后初期迅速增殖,由于此时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大量病毒被消灭,因此浓度又快速下降。(2)B阶段,为什么辅助性T细胞浓度下降?提示:因为HIV主要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3)C阶段,辅助性T细胞的浓度持续下降,但不为“0”,原因是什么?提示: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依然可以增殖分化为T细胞。(4)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引起的严重感染吗?如果不是,那直接死因是什么?提示:不是。直接死因是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5)检测是否为HIV携带者,常用的方法是抽取待检者血液,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若为阳性,则确诊,该检测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提示:HIV作为抗原可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对比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与异常 功能 免疫 正常 异常 功能过高 功能过低免疫防御 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免疫自稳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消灭突变细胞 (如肿瘤细胞) — 肿瘤形成1.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下列关于艾滋病(AIDS)及其病原体(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 HIV侵入人体后会攻击免疫系统,使辅助性T细胞浓度一直减少B. AIDS不会通过拥抱、握手等常规行为传染,也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染C. HIV的RNA进入人体细胞后将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染色体DNA上D. AIDS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不同解析: HIV侵入人体后会攻击免疫系统,但免疫系统也能识别并尽量清除HIV,刚开始侵入时辅助性T细胞浓度急剧增加,A错误;AIDS主要通过精液和血液传染,一般不会通过拥抱、握手等常规行为传染,也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染,B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HIV的RNA进入人体细胞后,将逆转录形成DNA并整合到染色体上,C正确;AIDS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是免疫能力弱,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是免疫能力强,D正确。2.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 F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C. 患者C分泌量多,是因为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作用D. 长期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与Graves病患者血液中激素A、B含量均偏高解析: Graves病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活,产生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所致,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F代表B细胞分裂、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B正确;Graves病患者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比正常人更多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与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C正确;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与Graves病患者相比,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由于缺碘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较弱,从而使得TSH(激素B)、TRH(激素A)的含量偏高,而Graves病患者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较多,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使得TSH(激素B)、TRH(激素A)的含量偏低,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02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1)生活中常有人发生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湿疹。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为什么?提示:不会,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过敏原而产生的反应。(2)试从遗传物质和侵染细胞的方面比较HIV与流感病毒的异同。提示:二者都是RNA病毒,不同之处是HIV是逆转录病毒,流感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流感病毒主要侵染呼吸道的细胞。 1. 下列人体反应依次属于正常免疫、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过敏反应的是( )①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②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③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④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A. ①③④② B. ④③②①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解析: ①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过敏反应;②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免疫缺陷;③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自身免疫病;④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属于正常免疫。因此属于正常免疫、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过敏反应的依次是④③②①。2. 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 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 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解析: 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B细胞,最终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故过敏反应有淋巴细胞参与,A错误,C正确;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反应,即由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B错误;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的刺激才能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即过敏反应,D错误。3. (2021·辽宁高考10题)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B. 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 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 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解析: 根据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过敏反应参与的是体液免疫,A错误;细胞①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②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错误;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是B细胞分化出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错误;由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4.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 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 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骨髓中大量生成T细胞的结果解析: HIV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A错误;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中,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消灭,B正确;CD段,体内HIV逐渐增多,而辅助性T细胞逐渐减少,由于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故随着辅助性T细胞的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降低,C错误;辅助性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是其需要转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D错误。5. 常见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病重程度与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B.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原理是提高乙酰胆碱浓度C. 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主要分布在肥大细胞表面解析: 过敏反应中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而该患者是自身免疫病,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中,D错误。课时训练·提素能03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知识点一 过敏反应1. 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触过敏原A. ①③ B. ②④C. ①④ D. ②③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①③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2. 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等。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 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 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D. 若对某种花粉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花粉解析: 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3.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B. 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 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细胞因子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人体产生过敏反应是由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A错误;浆细胞只能产生和分泌抗体,不能分泌细胞因子,C错误;自身免疫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组织细胞、器官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已免疫的机体对外来无害物质进行攻击属于过敏反应,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4. 假性过敏是机体内稳态部分失调的结果,在临床上的症状类似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红肿、刺痛等症状,但缺乏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关于假性过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假性过敏可能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的B. 患者的血液中浆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C. 患者皮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D. 人体初次接受抗原就能诱发假性过敏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假性过敏可能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的,A正确;假性过敏缺乏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所以浆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B正确;假性过敏在临床上的症状类似过敏反应,患者皮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增强,C正确;假性过敏是机体内稳态部分失调的结果,不是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产生的,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知识点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5.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构相似,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相关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 能与链球菌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也能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 结合C. 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出现相应症状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过弱D. 该病的致病机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均相似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相关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A正确;由于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上某物质的结构相似,所以能与链球菌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也能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合,B正确;当免疫系统攻击链球菌时,往往连同肾小球基底膜也一同攻击,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病,这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造成的,C错误;题述急性肾小球肾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 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 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 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HIV感染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故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确;HIV的高度变异性,使原疫苗对变异后的HIV不能起到免疫预防的作用,B正确;HIV蛋白是抗原,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C正确;HIV感染初期,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分泌抗HIV抗体,直到病发时,机体仍会继续分泌该抗体,抗体检测目前仍是HIV检测的重要依据,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7. 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过度激活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 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 细胞毒性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 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细胞毒性T细胞过度激活攻击自身的胰岛B细胞死亡而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方式是直接与靶细胞(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导致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下降,B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不具有传递抗原给靶细胞的作用,C错误;患者由于细胞毒性T细胞过度激活,免疫功能异常增强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因此不能使用免疫增强剂治疗该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 “迪格奥尔格综合征”是由22号染色体区域缺失,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导致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病。对于有严重T细胞缺陷的该病患者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细胞的数量与正常人相比急剧减少B. 该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相同C.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缺陷D. 通过移植骨髓可以对病情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该患者是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细胞的成熟,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故该患者的B细胞数量应该不会急剧减少,A错误;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而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B错误;该患者是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细胞成熟,辅助性T细胞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作用,因此该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缺陷,C正确;T细胞的成熟场所是胸腺,移植骨髓不能产生正常的成熟T细胞,对于病情的缓解作用不大,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9. 糖尿病有多种病因,如图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不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不同受体主要分布在胰岛B细胞和靶细胞的 (结构名称)上。 蛋白质细胞膜1234567891011121314(2)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造成胰岛B细胞对 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②所示的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 ,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4)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 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葡萄糖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1234567891011121314(5)从免疫失调病的角度来说,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均属于 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为 (填数字)。 解析:题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均属于自身免疫病。图中①②型糖尿病都是由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自身免疫①②123456789101112131410.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123456789101112131411.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 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 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流程图可知,物质a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由此可推知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A正确;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而清除,B错误;由图示知,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的重症肌无力,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图示可知,抗a抗体与突触后膜的AChR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与AChR结合减少,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2. 人的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受伤的眼球,则另一只健康的眼睛也可能失明。在此类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对此现象的推导,正确的是( )A. 这是机体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B. 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会刺激T细胞产生抗体C. 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的晶状体蛋白也进入血液D. 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引起另一只健康眼睛失明属于自身免疫病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可知,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同时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属于自身免疫病。123456789101112131413. 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对患者采用的基因治疗方法是:取出患者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转入正常ADA基因,再将这些淋巴细胞转入患者体内,使其免疫功能增强,能正常生活。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正常ADA基因替换了患者的缺陷基因B. 正常ADA基因通过控制ADA的合成来影响免疫功能C. 淋巴细胞需在体外扩增后再转入患者体内D. 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解析: 正常ADA基因并没有替换患者的缺陷基因,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4. 某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辅助性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 组成。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 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骨髓的造血干(2)CD4是HIV识别辅助性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 。AIDS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 。 糖蛋白血液传播1234567891011121314(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够成为“陷阱细胞”,是因为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它不具备 等结构,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被HIV入侵后的红细胞衰老后将成为 ,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4)目前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HIV的抗体来判断人是否已经感染了HIV,你是否认可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 细胞核和核糖体抗原是HIV病毒侵入人体会引起体液免疫产生抗体1234567891011121314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 第3节 免疫失调.pptx 第3节 免疫失调(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