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合成、运输和分布(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合成、运输和分布(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资源简介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合成、运输和分布
知识点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B.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D.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
2.生长素的发现应该追溯到达尔文父子,他们所做实验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对照组,②~⑥是实验组
B.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
C.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
D.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3.如图为有关生长素的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①直立生长
B.实验2中生长素的含量为a=b>c
C.实验1中②向左侧弯曲生长
D.实验2可证明单侧光能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4.下图是利用某些单子叶植物幼苗完成的几组经典实验。
实验一: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二:鲍森·詹森的实验(甲与乙)和拜尔的实验(丙与丁)
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问题:
(1)依据达尔文的实验,可以得出两点推论:
①该单子叶植物幼苗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                   。
②这种刺激能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其原因是                   。
(2)鲍森·詹森的实验结论是                       。
如果在黑暗条件下重复鲍森·詹森的实验,对单子叶植物幼苗胚芽鞘的处理方法,结果将会怎样
甲组胚芽鞘     ;乙组胚芽鞘     。
(3)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                        。
知识点二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
5.下列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只能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的种子中产生
B.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中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抑制剂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是因为呼吸抑制剂影响其运输
B.成熟的叶片和根尖成熟区产生的生长素很少
C.在成熟的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7.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D.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
8.吊兰根在单侧光照射下会背光弯曲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单侧光影响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需Ca2+参与。为验证该发现,不需要对吊兰根进行的处理是(  )
A.单侧光照射
B.单侧光照射并用Ca2+处理
C.单侧光照射并用钙通道阻断剂处理
D.无光条件下用Ca2+处理
9.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a、b、c、d、e、f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依次是α1、α2、α3、α4、α5、α6角(图中用α代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α角的形成是由于去顶胚芽鞘切段左侧细胞分裂速度快于右侧
B.若将甲组置于黑暗中,则琼脂块所引起的α1=α2
C.若将c和d同时放在同一去顶胚芽鞘切段顶端的两侧,则胚芽鞘不弯曲
D.比较α1、α2、α3、α4、α5、α6角的大小,α2=α6>α4=α3>α1=α5
10.已知燕麦幼苗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科研人员将燕麦幼苗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幼苗甲和乙的一侧,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都能促进生长
B.本实验不能证明单侧光促使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
C.若图1改为从顶端垂直光照,则图2中的甲和乙都将直立生长
D.乙弯曲的角度大于甲,说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B大于A
11.取燕麦胚芽鞘切段若干,随机均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Suc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的长度并统计胚芽鞘伸长率,结果发现:3组>2组>1组。用KCl代替Suc进行上述实验可得到相同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KCl可提高胚芽鞘细胞的吸水能力
B.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C.IAA在胚芽鞘中能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12.某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长素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设计示意图如下:
(1)根据实验设计示意图1结果可知,切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其生长素最终来自                       。
(2)如果实验设计图1是为了研究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进胚芽鞘下端生长,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                       。
(3)实验设计示意图2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                       。
(4)如果实验设计3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请将实验设计示意图中的甲、乙两图画图补充完整。
甲 乙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合成、运输和分布
1.D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A、C正确;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B正确;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D错误。
2.C ①是无光照或者四周光照,为对照组,②~⑥是施加实验变量的各组,为实验组,A正确;①无光照或四周光照,幼苗直立生长,②单侧光照射,幼苗向光弯曲生长,③切去尖端,幼苗不生长不弯曲,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B正确;④⑤⑥的结果证明幼苗尖端能够感受光照,在单侧光照射下,幼苗能弯向光源生长,但是不能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C错误;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也可能是某种影响导致幼苗弯向光源生长,D正确。
3.B 琼脂块中有生长素,①生长素分布均匀,会直立生长,A正确;实验2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a=b+c,b>c,B错误;琼脂块中有生长素,②的琼脂块放置偏右,则右侧生长素多,会使其向左侧弯曲生长,C正确;实验2中的③琼脂块生长素分布均匀,在光的照射下④的b琼脂块生长素多于c琼脂块生长素,可证明单侧光能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正确。
4.(1)①胚芽鞘尖端 ②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向光面比背光面生长慢 (2)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不弯曲不生长 直立生长 (3)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的下部分布不均匀
解析:(1)达尔文的实验中,丙组胚芽鞘尖端无法接受单侧光刺激,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甲、丁组胚芽鞘尖端能接受单侧光刺激,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幼苗向光弯曲生长。实验对照表明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2)鲍森·詹森的实验中,乙组胚芽鞘的尖端和下部之间隔着琼脂片,甲、乙两组对比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能透过琼脂片传递到尖端下部。在黑暗条件下,重复鲍森·詹森的实验,甲组不弯曲不生长,乙组由于缺少单侧光照,直立生长。(3)拜尔的实验中,尖端不对称放置,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说明放置尖端一侧的下部受到的“影响”更多,生长快。
5.D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B错误;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正确。
6.D 生长素从合成部位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需消耗能量,而呼吸抑制剂影响能量的供应,故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A正确;细胞分裂越旺盛,生长素合成量越大,所以成熟的叶片和根尖成熟区产生的生长素很少,B正确;在成熟的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错误。
7.D 根据题图所示的实验分析可知,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因变量是上胚轴切段有无直立生长。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
8.D 由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为验证实验,需要在单侧光照射下,分组进行实验,即单侧光照射并用Ca2+处理和单侧光照射并用钙通道阻断剂处理,两组实验可形成对照。
9.A 图中α角的形成是由于去顶胚芽鞘切段左侧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速度大于右侧,A错误;甲组置于黑暗中,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均匀,a与b所含生长素相同,因此琼脂块所引起的α1=α2,B正确;乙组由于胚芽鞘尖端放置云母片,阻挡生长素的运输,因此c和d生长素相同,同时放在同一去顶胚芽鞘切段顶端的两侧,则胚芽鞘不弯曲,直立生长,C正确;据分析可知,生长素的含量大小关系为f=b>d=c>a=e,因此弯曲角度为α2=α6>α4=α3>α1=α5,D正确。
10.C 图1中的胚芽鞘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都能促进生长,A正确;本实验不能证明单侧光促使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因为有可能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了,B正确;若图1改为从顶端垂直光照,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A、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则图2中的甲和乙都将弯曲生长,且弯曲角度相同,C错误;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大,弯曲程度越大,D正确。
11.B KC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氯离子,经过主动运输被胚芽鞘细胞所吸收,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从而提高胚芽鞘细胞的吸水能力,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B错误;IAA在幼根、芽、胚芽鞘中能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且消耗能量,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12.(1)胚芽鞘尖端 (2)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右侧(对照组为空白琼脂块,其他与实验组相同) (3)实验结果预测为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4)如图
解析:(1)实验1中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生长所需的生长素来源于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即生长素最终来自胚芽鞘尖端。(2)若需完善实验,应以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做对照,以排除琼脂块本身的作用。(3)实验2中的单侧光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起作用,所放置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右侧的生长素较多,应该向左弯曲生长。(4)在探究单侧光对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时,可将切下的尖端放在A、B两个琼脂块上,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之后将两个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观察两个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情况,所得现象应该是若将琼脂块放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放置背光侧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程度较大。
3 / 4第1节 植物生长素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合成、运输和分布
导学 聚焦 1.构建模型分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和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2.分析生长素发现中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和方向
知识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实验
(2)鲍森·詹森的实验
(3)拜尔的实验
(4)温特的实验
小提醒:(1)对温特的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进行描述时,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因为当时并不清楚产生的“影响”是生长素。
(2)温特命名“生长素”,但没有分离出生长素,分离出生长素的是后来的科学家。
2.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小提醒:植物向光性生长,也可能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植物激素
4.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达尔文父子通过实验提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
(2)达尔文发现胚芽鞘向光弯曲是由于促进生长的“影响”分布不均。(  )
(3)单侧光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导致其分布不均。(  )
(4)温特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
(5)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  )
探讨一 分析“生长素的发现”的相关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分析:请分析下列组别的自变量和实验结论,并完善表格。
组别 自变量 结论
①和②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有关
①和③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有关
①和④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无关
2.达尔文的推测中遗留了三个问题,分别是:①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产生了某种“影响”,这种“影响”是什么?②这种“影响”能否向下传递?③为什么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科学家们继续进行了实验探索,请继续分析其他科学家的研究:
(1)鲍森·詹森的实验无法排除“琼脂片本身导致胚芽鞘生长的可能”,如何完善实验进行证明?鲍森·詹森实验的贡献是什么?
(2)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该实验分析“某种影响”的产生是否需要光照?
(3)拜尔实验的贡献是什么?
(4)鲍森·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都是在有尖端的情况下植物出现了向光性,温特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排除了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而不是尖端本身。温特设计的实验自变量是什么?对照组的作用是什么?
探讨二 分析向光性生长的原因,提高理解能力
3.关于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解释:
解释1: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转移。
解释2: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解释3:单侧光照射下,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若解释1正确,则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      。
若解释2正确,则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      。
若解释3正确,则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      。
4.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用不能透过生长素的薄玻璃片分割,放在琼脂切块上,实验处理及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含量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说明光照没有影响      ,但单侧光照射促使          。
1.胚芽鞘系列实验的六个结论
2.归纳总结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1)原因分析
(2)归纳总结
  
1.如下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
B.实验二证明顶端产生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生长素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这一反应的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b.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c.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知识点(二)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1.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2.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
(2)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是单向的,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3)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较多的生长素。(  )
(4)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
(5)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
(6)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在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
探讨 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1.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问题:
(1)植物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形态学上、下端为什么相反?
(2)极性运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是怎样的运输方式?如何证明?
(3)若植物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中,其体内的生长素还能发生极性运输吗?
2.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得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图a)。根据实验设计及结果,此同学得出以下结论:①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
(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
(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归纳总结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2)非极性运输:发生于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运输。
(3)横向运输:外界某些刺激使生长素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刺激因素有单侧光、重力、离心作用等。
①单侧光
②重力:当植物横放时,重力使生长素由远地侧横向运输至近地侧,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
③离心作用:旋转时,由于离心作用,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外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
  
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故生长素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根尖合成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伸长区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C.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均匀分布
D.植物的向光生长都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2.如图表示的是某同学做的两个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实验证明,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后,部分生长素分解
B.图甲中置于黑暗处的胚芽鞘尖端不能进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图乙所示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
D.图乙中根处的生长素运输需要消耗ATP,但茎处的生长素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植物激素?
(3)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             ,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分             两种。
1.下列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利用胚芽鞘做的不同实验示意图,其中能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由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是(  )
2.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B.在太空中,横向放置的植物的根不会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特性
C.如果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正中间,并给予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会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
D.在存在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极性运输会受到抑制
3.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与自身的载体分布有关,也受光照、重力等外界影响。在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不会发生的是(  )
A.a→b  B.a→c  C.b→d  D.c→d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都由内分泌器官分泌
B.都含量微少,但作用明显
C.都是蛋白质类的物质
D.都有明显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5.下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⑥中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琼脂块①②中都有IAA,①≈②
B.琼脂块③④中都有IAA,③>④
C.琼脂块⑤⑥中都有IAA,⑤≈⑥
D.琼脂块③④中含有的IAA分别与⑤⑥中的相等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合成、运输和分布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1)单侧光 背光面 快 (2)尖端 (3)不均匀 (4) 对照  琼脂块  化学物质  生长素
2. 单侧光照射  背光  向光  两侧生长不均匀
3. 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生长发育  有机物
4.(1)× 提示:达尔文所在时期还没有提出生长素的概念。
(2)× 提示:拜尔发现胚芽鞘向光弯曲是由于促进生长的“影响”分布不均。
(3)× 提示:单侧光只是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4)× 提示:温特没有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5)√
互动探究
1.胚芽鞘尖端的有无 尖端的存在 胚芽鞘尖端是否遮光 尖端受单侧光刺激 胚芽鞘尖端下部是否遮光 尖端下部是否受光刺激
2.(1)提示:可以增设一组: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放一块与实验组相同的空白琼脂片。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2)提示: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内因是什么,需要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不需要。
(3)提示: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初步证明了“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4)提示:自变量是琼脂块有无接触过胚芽鞘尖端;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以便更有力地说明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中的某种化学物质。
3.c>a=b>d c=a=b>d a=b=c=d
4.生长素的总量 生长素向背光面转移
学以致用
1.C 图中实验一条件下,两个胚芽鞘都发生了生长,但是尖端见光的胚芽鞘发生了向光弯曲生长,该实验证明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A错误;实验二中无尖端的胚芽鞘没有放琼脂片,有尖端的胚芽鞘放置了琼脂片,因此并不能证明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也有可能是琼脂片中的,B错误;实验三的自变量为尖端所处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匀,C正确;实验四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D错误。
2.A f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当有a单侧光照射胚芽鞘的尖端时,b胚芽鞘感受单侧光的刺激;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后,导致c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运输到胚芽鞘尖端的下部;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分布的多,e背光侧细胞生长得快,向光侧细胞生长得慢,结果向光弯曲生长,使d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A正确。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 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色氨酸  上端
输导组织
2.(1)√ (2)√
(3)× 提示:生长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而不是大量;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生长素。
(4)× 提示:生长素在尖端下面的一小部分发生效应。
(5)√
(6)× 提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互动探究
1.(1)提示:因为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方向相反,地上部分向上生长,地下部分向下生长。
(2)提示: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可通过抑制植物的细胞呼吸来验证,加入呼吸抑制剂,该运输方式受阻。
(3)提示:极性运输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即使在太空中也会发生极性运输。
2.(1)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的情况。
(2)提示: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如图b。
学以致用
1.B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而不是蛋白质或多肽,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极性运输是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由形态学上端(根尖分生区)向形态学下端(伸长区)运输的过程,根尖合成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伸长区,促进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B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C错误;植物的向光生长一般认为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但是有的植物可能是由于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错误。
2.C 图甲中,在黑暗条件下和光照条件下,生长素的总量相同,说明光照不会使生长素分解,A错误;黑暗处的胚芽鞘尖端仍能进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图乙中,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上运输,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说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C正确;根处和茎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均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D错误。
【过程评价·勤检测】
网络构建
(1)提示: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2)提示: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3)提示: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旺盛的部分 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课堂演练
1.D D项实验中琼脂块因为接触了尖端之后引起了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据此能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由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D正确。
2.C 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A正确;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性,但能进行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进出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光照不会使生长素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C错误;极性运输以主动运输形式进行,在缺氧或有呼吸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能量供应不足,主动运输会受到抑制,从而使极性运输受到抑制,D正确。
3.D 由于单侧光的照射,生长素可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即a→b,A不符合题意;在胚芽鞘部位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既可a→c,也可b→d,B、C不符合题意;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在胚芽鞘的下部不会发生,故不能由c运输到d,D符合题意。
4.B 动物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植物激素由一定部位分泌,无特定的内分泌腺,A错误;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性,B正确;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是信息分子,但并不都是蛋白质类物质,如性激素主要是类固醇,C错误;动物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而植物激素只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
5.A 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虽然有单侧光照射,但由于尖端插入的云母片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①≈②,A正确;由于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B错误;由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故⑤⑥琼脂块无生长素,C、D错误。
8 / 8(共91张PPT)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合成、运输和分布
导学 聚焦 1.构建模型分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和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2.分析生长素发现中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和方向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目录
CONTENTS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实验
(2)鲍森·詹森的实验
(3)拜尔的实验
(4)温特的实验
(2)温特命名“生长素”,但没有分离出生长素,分离出生长素
的是后来的科学家。
小提醒:(1)对温特的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进行描述时,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因为当时并不清楚产生的“影响”是生长素。
2. 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小提醒:植物向光性生长,也可能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
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 植物激素
4.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达尔文父子通过实验提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 × )
提示:达尔文所在时期还没有提出生长素的概念。
(2)达尔文发现胚芽鞘向光弯曲是由于促进生长的“影响”分布
不均。 ( × )
提示:拜尔发现胚芽鞘向光弯曲是由于促进生长的“影响”
分布不均。
×
×
(3)单侧光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导致其分布不均。
( × )
提示:单侧光只是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4)温特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 × )
提示:温特没有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5)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的所有生命活动。 ( √ )
×
×

探讨一 分析“生长素的发现”的相关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1.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分析:请分析下列组别的自变量和实验结论,
并完善表格。
组别 自变量 结论
①和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有

①和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有关
①和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无关
胚芽鞘尖端的有
无 
尖端的存在 
胚芽鞘尖端是否遮
光 
尖端受单侧光刺
激 
胚芽鞘尖端下部是
否遮光 
尖端下部是否受
光刺激 
2. 达尔文的推测中遗留了三个问题,分别是:①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
刺激后产生了某种“影响”,这种“影响”是什么?②这种“影
响”能否向下传递?③为什么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在达
尔文实验的基础上科学家们继续进行了实验探索,请继续分析其他
科学家的研究:
(1)鲍森·詹森的实验无法排除“琼脂片本身导致胚芽鞘生长的
可能”,如何完善实验进行证明?鲍森·詹森实验的贡献是
什么?
提示:可以增设一组: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放一块与
实验组相同的空白琼脂片。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尖端产生
的某种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2)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该实验分析
“某种影响”的产生是否需要光照?
提示: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内因是什么,
需要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不需要。
(3)拜尔实验的贡献是什么?
提示: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
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初步证明了“影响”可能是一种
化学物质。
(4)鲍森·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都是在有尖端的情况下植物出现了向
光性,温特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排除了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
生长的是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而不是尖端本身。温特设计的
实验自变量是什么?对照组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自变量是琼脂块有无接触过胚芽鞘尖端;对照组的作
用是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以便更有力地说明
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中的某种化学物质。
探讨二 分析向光性生长的原因,提高理解能力
3. 关于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解释:
解释1: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转移。
解释2: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解释3:单侧光照射下,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若解释1正确,则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

若解释2正确,则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

若解释3正确,则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

c
>a=b>d 
c
=a=b>d 
a
=b=c=d 
4. 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
用不能透过生长素的薄玻璃片分割,放在琼脂切块上,实验处理及
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含量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说明光照没有影响 ,但单侧光照射促
使 。
生长素的总量 
生长素向背光面转移 
1. 胚芽鞘系列实验的六个结论
2. 归纳总结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1)原因分析
(2)归纳总结
  
1. 如下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一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
B. 实验二证明顶端产生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
C. 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
D. 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生长素
解析: 图中实验一条件下,两个胚芽鞘都发生了生长,但是尖
端见光的胚芽鞘发生了向光弯曲生长,该实验证明胚芽鞘感受光刺
激的部位是尖端,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A错误;实
验二中无尖端的胚芽鞘没有放琼脂片,有尖端的胚芽鞘放置了琼脂
片,因此并不能证明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也有可能是琼脂片中
的,B错误;实验三的自变量为尖端所处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对
侧弯曲生长,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分
布不均匀,C正确;实验四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
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D错误。
2.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这一反应的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b.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c.生长素
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e.背光一侧细胞生
长较快 f.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解析: f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当有a单侧光照射胚芽鞘的尖
端时,b胚芽鞘感受单侧光的刺激;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后,导
致c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运输到胚芽鞘尖端的下部;胚芽
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分布的多,e背光侧细胞生长得
快,向光侧细胞生长得慢,结果向光弯曲生长,使d胚芽鞘表现出
向光性,A正确。
知识点(二)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1.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2.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 √ )
(2)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是单向的,只能从形态
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 )
(3)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较多的生长素。 ( × )
提示:生长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而不是大量;发育中的
种子产生生长素。


×
(4)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 × )
提示:生长素在尖端下面的一小部分发生效应。
(5)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
端”。 ( √ )
(6)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在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属于主
动运输。 ( × )
提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

×
探讨 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1.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问题:
(1)植物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形态学上、下端为什么相反?
提示:因为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方向相反,地
上部分向上生长,地下部分向下生长。
(2)极性运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是怎样的运输方
式?如何证明?
提示: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可通过抑制植物的细胞呼
吸来验证,加入呼吸抑制剂,该运输方式受阻。
(3)若植物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中,其体内的生长素还能发生极
性运输吗?
提示:极性运输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即使在太空中也会
发生极性运输。
2. 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得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
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
验(图a)。根据实验设计及结果,此同学得出以下结论:①下端
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
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
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的情况。
(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
提示: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
到形态学上端。
(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如图b。
 归纳总结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2)非极性运输:发生于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运输。
(3)横向运输:外界某些刺激使生长素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刺激
因素有单侧光、重力、离心作用等。
①单侧光
②重力:当植物横放时,重力使生长素由远地侧横向运输至近
地侧,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
③离心作用:旋转时,由于离心作用,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
外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
  
1.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故生长素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
反应
B. 根尖合成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伸长区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C.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均匀分布
D. 植物的向光生长都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解析: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而不是蛋白质或多肽,不
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极性运输是生长素通过主
动运输由形态学上端(根尖分生区)向形态学下端(伸长区)运输
的过程,根尖合成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伸长区,促进伸长
区细胞的伸长生长,B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C错误;植物的向光生长一般
认为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但是有的植物可能是由于某些
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错误。
2. 如图表示的是某同学做的两个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的实验证明,受到单侧
光的照射后,部分生长素分解
B. 图甲中置于黑暗处的胚芽鞘尖端不能进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图乙所示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
D. 图乙中根处的生长素运输需要消耗ATP,但茎处的生长素运输不需
要消耗ATP
解析: 图甲中,在黑暗条件下和光照条件下,生长素的总量
相同,说明光照不会使生长素分解,A错误;黑暗处的胚芽鞘尖
端仍能进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图乙中,根尖产生的生
长素向上运输,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都是从形态学上
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说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
响,C正确;根处和茎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均属于主动运输,需
要消耗ATP,D错误。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
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
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2)什么是植物激素?
提示: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
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3)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              ,相对
集中地分布在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分              两种。
提示: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旺盛的部分 极性
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1. 下列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利用胚芽鞘做的不同实验示意图,其中能
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由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是(  )
解析: D项实验中琼脂块因为接触了尖端之后引起了切去尖端
的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据此能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由某种化
学物质引起的,D正确。
2. 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B. 在太空中,横向放置的植物的根不会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特性
C. 如果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正中间,并给予单
侧光照射,生长素会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
D. 在存在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极性运输会受到抑制
解析: 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
极性运输,A正确;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横向运
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性,但能进行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
进出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光照不会使生长素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
运输,C错误;极性运输以主动运输形式进行,在缺氧或有呼吸抑
制剂存在的条件下,能量供应不足,主动运输会受到抑制,从而使
极性运输受到抑制,D正确。
3. 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与自身的载体分布有关,也受光照、重力
等外界影响。在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不会发生
的是(  )
A. a→b
B. a→c
C. b→d
D. c→d
解析: 由于单侧光的照射,生长素可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
输,即a→b,A不符合题意;在胚芽鞘部位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既可a→c,也可b→d,B、C
不符合题意;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在胚芽鞘的下部不会发生,故
不能由c运输到d,D符合题意。
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都由内分泌器官分泌
B. 都含量微少,但作用明显
C. 都是蛋白质类的物质
D. 都有明显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解析: 动物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植物激
素由一定部位分泌,无特定的内分泌腺,A错误;植物激素和动物
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性,B正确;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是
信息分子,但并不都是蛋白质类物质,如性激素主要是类固醇,C
错误;动物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
靶细胞,而植物激素只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
5. 下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
琼脂块①~⑥中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琼脂块①②中都有IAA,①≈②
B. 琼脂块③④中都有IAA,③>④
C. 琼脂块⑤⑥中都有IAA,⑤≈⑥
D. 琼脂块③④中含有的IAA分别与⑤⑥中的相等
解析: 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虽然有单侧光照射,但由于尖
端插入的云母片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①≈②,A正确;由于
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B错
误;由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故⑤⑥琼脂
块无生长素,C、D错误。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 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B. 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
C.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D. 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
解析: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
端,A、C正确;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B正确;生长
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生长素的发现应该追溯到达尔文父子,他们所做实验如图,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 ①是对照组,②~⑥是实验组
B. 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
C. 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
D. 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
下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①是无光照或者四周光照,为对照组,②~⑥是施加实验变量
的各组,为实验组,A正确;①无光照或四周光照,幼苗直立生长,②单侧
光照射,幼苗向光弯曲生长,③切去尖端,幼苗不生长不弯曲,①②③的
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B正确;④⑤⑥的结果
证明幼苗尖端能够感受光照,在单侧光照射下,幼苗能弯向光源生长,
但是不能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C错误;该一系列实验
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也可能是
某种影响导致幼苗弯向光源生长,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如图为有关生长素的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1中①直立生长
B. 实验2中生长素的含量为a=b>c
C. 实验1中②向左侧弯曲生长
D. 实验2可证明单侧光能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琼脂块中有生长素,①生长素分布均匀,会直立生长,A正确;
实验2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a=b+c,b>c,B错误;琼脂块中有生长素,②
的琼脂块放置偏右,则右侧生长素多,会使其向左侧弯曲生长,C正确;
实验2中的③琼脂块生长素分布均匀,在光的照射下④的b琼脂块生长
素多于c琼脂块生长素,可证明单侧光能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
不均匀,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下图是利用某些单子叶植物幼苗完成的几组经典实验。
实验一: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二:鲍森·詹森的实验(甲与乙)和拜尔的实验(丙与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问题:
(1)依据达尔文的实验,可以得出两点推论:
①该单子叶植物幼苗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

②这种刺激能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其原因是


胚芽鞘尖

胚芽鞘尖端接受
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向光面比背
光面生长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达尔文的实验中,丙组胚芽鞘尖端无法接受单侧光刺激,胚
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甲、丁组胚芽鞘尖
端能接受单侧光刺激,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幼
苗向光弯曲生长。实验对照表明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
尖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鲍森·詹森的实验结论是

如果在黑暗条件下重复鲍森·詹森的实验,对单子叶植物幼苗胚芽
鞘的处理方法,结果将会怎样
甲组胚芽鞘 ;乙组胚芽鞘 。
解析:鲍森·詹森的实验中,乙组胚芽鞘的尖端和下部之间隔着琼
脂片,甲、乙两组对比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能透过琼脂片传递到
尖端下部。在黑暗条件下,重复鲍森·詹森的实验,甲组不弯曲不生
长,乙组由于缺少单侧光照,直立生长。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
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不弯曲不生长
直立生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

解析:拜尔的实验中,尖端不对称放置,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
生长,说明放置尖端一侧的下部受到的“影响”更多,生长快。
尖端产生的“影响”在
尖端的下部分布不均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二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
5. 下列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只能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的种子中产生
B. 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中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
C.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
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B错
误;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
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
盛的部位,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抑制剂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是因为呼吸抑制剂影响其运输
B. 成熟的叶片和根尖成熟区产生的生长素很少
C. 在成熟的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生长素从合成部位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是通过主动运输
完成的,需消耗能量,而呼吸抑制剂影响能量的供应,故会影响生长素
的分布,A正确;细胞分裂越旺盛,生长素合成量越大,所以成熟的叶片
和根尖成熟区产生的生长素很少,B正确;在成熟的植物组织中,生长
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
C.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D. 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根据题图所示的实验分析可知,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因
变量是上胚轴切段有无直立生长。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吊兰根在单侧光照射下会背光弯曲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单侧光影
响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需Ca2+参与。为验证该发现,不需要对吊兰根
进行的处理是(  )
A. 单侧光照射
B. 单侧光照射并用Ca2+处理
C. 单侧光照射并用钙通道阻断剂处理
D. 无光条件下用Ca2+处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为验证实验,需要在单侧光照射下,
分组进行实验,即单侧光照射并用Ca2+处理和单侧光照射并用钙通道
阻断剂处理,两组实验可形成对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
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a、b、
c、d、e、f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
的弯曲程度依次是α1、α2、α3、α4、α5、α6角(图中用α代表),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图中α角的形成是由于去顶胚芽鞘切段左侧细胞分裂速度快于右侧
B. 若将甲组置于黑暗中,则琼脂块所引起的α1=α2
C. 若将c和d同时放在同一去顶胚芽鞘切段顶端的两侧,则胚芽鞘不弯曲
D. 比较α1、α2、α3、α4、α5、α6角的大小,α2=α6>α4=α3>α1=α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图中α角的形成是由于去顶胚芽鞘切段左侧生长素促进细
胞伸长的速度大于右侧,A错误;甲组置于黑暗中,胚芽鞘尖端生长素
分布均匀,a与b所含生长素相同,因此琼脂块所引起的α1=α2,B正确;乙
组由于胚芽鞘尖端放置云母片,阻挡生长素的运输,因此c和d生长素
相同,同时放在同一去顶胚芽鞘切段顶端的两侧,则胚芽鞘不弯曲,直
立生长,C正确;据分析可知,生长素的含量大小关系为f=b>d=c>a=e,因
此弯曲角度为α2=α6>α4=α3>α1=α5,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已知燕麦幼苗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科研人员将燕麦幼苗
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
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幼苗甲和乙的一侧,结果如图
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都能促进生长
B. 本实验不能证明单侧光促使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
C. 若图1改为从顶端垂直光照,则图2中的甲和乙都将直立生长
D. 乙弯曲的角度大于甲,说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B大于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图1中的胚芽鞘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琼脂块A和B中的生
长素都能促进生长,A正确;本实验不能证明单侧光促使生长素从向
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因为有可能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了,B正确;
若图1改为从顶端垂直光照,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A、B琼脂块
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则图2中的甲和乙都将弯曲生长,且弯曲角度
相同,C错误;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大,弯曲程度越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取燕麦胚芽鞘切段若干,随机均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
糖(Suc)溶液中(Suc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
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
鞘的长度并统计胚芽鞘伸长率,结果发现:3组>2组>1组。用KCl代替
Suc进行上述实验可得到相同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KCl可提高胚芽鞘细胞的吸水能力
B. 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C. IAA在胚芽鞘中能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D. 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KC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氯离子,经过主动运输被胚芽鞘细
胞所吸收,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从而提高胚芽鞘细胞的吸水能力,A正
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
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
作用效果,B错误;IAA在幼根、芽、胚芽鞘中能进行极性运输,极性
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且消耗能量,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
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IAA+Suc组胚芽鞘伸长
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
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长素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设计示意图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根据实验设计示意图1结果可知,切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向左
弯曲生长,其生长素最终来自 。
解析:实验1中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生长所需的生长素来源于放
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即生长素最终来自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如果实验设计图1是为了研究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
进胚芽鞘下端生长,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


解析:若需完善实验,应以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做
对照,以排除琼脂块本身的作用。
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
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右侧(对照组为空白琼脂
块,其他与实验组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实验设计示意图2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

解析:实验2中的单侧光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起作用,所放置
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右侧的生长素较多,应该
向左弯曲生长。
实验结果预测
为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如图
(4)如果实验设计3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
均匀,请将实验设计示意图中的甲、乙两图画图补充完整。
甲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在探究单侧光对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时,可将切
下的尖端放在A、B两个琼脂块上,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之
后将两个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观察两个胚芽鞘
弯曲生长的情况,所得现象应该是若将琼脂块放于去尖端的胚芽
鞘一侧,则放置背光侧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程度较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感 谢 观 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