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章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资源简介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2022·浙江6月选考2题)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涩。若将柿子与成熟的苹果一起放入封闭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利用苹果产生的(  )
A.乙烯 B.生长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2.下列现象或事例对应激素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早春低温时清水浸泡的种子早发芽——脱落酸
B.顶端优势——生长素
C.果实成熟——乙烯
D.无子西瓜的培育——生长素
3.(2022·全国甲卷3题)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
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
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
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
4.脱落酸素有“胁迫激素”之称,在植物响应环境胁迫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干旱胁迫下,有关脱落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促进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作用
B.促进种子休眠,适应干旱环境
C.调节赤霉素的合成,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D.与其他激素一样,脱落酸也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各自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复杂的途径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命活动
B.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
C.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D.生长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协同合作,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6.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如图表示某植物组织或器官发育的某一阶段中一些激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对该植物发育阶段及激素种类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
选项 发育阶段 激素种类
甲 乙 丙
A 果实成熟 乙烯 脱落酸 生长素
B 插条生根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C 茎秆伸长 生长素 赤霉素 乙烯
D 种子萌发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7.酚类物质(植物激素的一类)是山楂种子发芽的抑制物,多酚氧化酶可以将其氧化,如图表示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的种仁、种皮后,测得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除赤霉素以外,植物体内的植物激素主要还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    等。
(2)多酚氧化酶主要在    处发挥作用,这可能与胚将来发育成植株有关。
(3)从图中可推测出赤霉素可能具有     的生理作用,其中浓度为    的赤霉素溶液效果最好。
(4)有人认为,图示体现了赤霉素的作用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
(5)有研究发现,脱落酸能抑制上述酶的活性,这表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需要                       。
8.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比正常水稻的根系发达
B.生长素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
C.水稻插秧前用生长素处理可提高其成活率
D.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会按照次序出现高峰
9.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某科研探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含有(+)或者不含(-)1 nmol/L BL的琼脂培养基上,利用不同IAA浓度处理培养拟南芥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具有调节生长发育作用的有机物
B.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的BL与IAA都可促进侧根的形成
C.从图中(+BL)曲线趋势可知,IAA对侧根的形成也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
D.IAA、BL是非蛋白质类植物激素,但其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仍需要基因组控制
10.以南瓜为实验材料,运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变体南瓜可能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B.高浓度生长素具有抑制正常南瓜茎生长的作用
C.生长素和赤霉素对突变体南瓜茎的生长都没有促进作用
D.由图可知,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的生长均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
11.独脚金内酯是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可在根部合成后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为进一步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和生长素处理拟南芥植株,进行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请回答:
(1)独脚金内酯作为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    作用的      有机物。
(2)实验处理时,生长素应加在固体培养基   (填“A”或“B”)中,原因是                       
                       。
(3)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独脚金内酯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生长素对侧枝生长起    作用。综合图2的结果,推测独脚金内酯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制是                       
                       。
(4)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科研人员采用图1的切段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组:用生长素处理主茎,在侧芽处施加一定量具有放射性的    (填“生长素”或“独脚金内酯”),在固体培养基    (填“A”或“B”)中施加适量的    (填“生长素”或“独脚金内酯”),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
②对照组:用生长素处理主茎,在侧芽处施加与实验组等量的相同物质,相应的固定培养基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
若该假设正确,则预期结果为:                      
                       。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1.A 已经成熟的苹果产生的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
2.D 早春低温时,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减少脱落酸的含量,可以使种子早发芽,A正确;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附近积累,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B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与生长素无关,D错误。
3.A 由题中信息“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可推出,该种植物激素可促进该矮生突变体生长,进而推出该矮生突变体中该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受阻,但该种植物激素的受体正常,又知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而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A项符合题意,B项、C项和D项不符合题意。
4.C 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作用,A正确;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休眠,适应干旱环境,B正确;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抑制植物生长发育,C错误;植物激素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脱落酸亦可,D正确。
5.D 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通过复杂的途径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生长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五种植物激素之间有些是协同合作,有些作用效果相反,D错误。
6.D 果实成熟期间,乙烯浓度应增加,A错误;插条生根过程中,生长素含量应上升,B错误;茎秆伸长过程中,生长素含量应上升,C错误。
7.(1)乙烯 脱落酸 (2)种仁 (3)促进种子萌发 200 mg·kg-1 (4)不对,因为图示并没有出现酶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 (5)多种植物激素的协调作用
解析:(1)植物激素主要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2)题图显示多酚氧化酶在种仁处活性较高,这表明该酶主要在种仁处起作用,这可能与种子的萌发有关。(3)赤霉素能促进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可以氧化酚类物质,促进种子萌发。(4)题图中没有体现促进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5)此例可以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不是一种植物激素单独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的协调作用。
8.A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可降解细胞分裂素,当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降解受阻,细胞分裂素含量高,可抑制根系生长,因此正常水稻的根系比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的发达,A错误;生长素含量上升可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分裂素分解,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可解除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因此能促进根系生长,B正确;根据B项分析可知,水稻插秧前用生长素处理后,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从而提高其成活率,C正确;由图可知,生长素含量上升后,可调节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因此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会按照次序出现高峰,D正确。
9.C 由题意,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具有调节生长发育作用的有机物,A正确;图中随IAA浓度的增加,加入BL培养拟南芥时侧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BL时,说明适宜浓度的BL与IAA可协同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B正确;本实验中随IAA浓度的增加,拟南芥侧根形成率增加,无法得出IAA对侧根的形成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C错误;IAA、BL是非蛋白质类植物激素,其在植物体内的产生也受到基因组控制,D正确。
10.D 由题图可知,赤霉素和生长素对突变体南瓜茎的生长都不起作用,因此突变体南瓜可能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A、C正确;由题图可知,低浓度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正常南瓜茎的生长,但题图中只体现出赤霉素促进正常南瓜茎生长的作用,未体现其高浓度抑制南瓜茎生长的作用,B正确,D错误。
11.(1)调节 微量(高效) (2)A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通过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3)抑制 通过促进生长素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4)①生长素 B 独脚金内酯 ②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于对照组
解析:(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故实验处理时,生长素应加在固体培养基A中。(3)分析图2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独脚金内酯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生长素对侧枝生长起抑制作用;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同时使用,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由此可推知,独脚金内酯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4)本实验是要验证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自变量为是否施加独脚金内酯,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可以显示激素的运输情况。因此①实验组:用生长素处理主茎,在侧芽处施加一定量具有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B中加入适量的独脚金内酯。②对照组:用生长素处理主茎,在侧芽处施加与实验组等量的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B中不加入独脚金内酯。若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于对照组,则说明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
4 / 4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导学 聚焦 1.运用图表法归纳识记各种植物激素的区别。 2.尝试构建模型(曲线)结构,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间的相关性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赤霉素的发现
(1)发现问题:水稻感染    出现植株疯长现象。
(2)作出假设:赤霉菌产生的      能促进植物增高,从而使水稻患恶苗病。
(3)实验过程:将赤霉菌培养基的    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出现    的症状;从赤霉菌的       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为赤霉素。
(4)得出结论:    能引起植物疯长,且在植物体内发现并成功提取赤霉素。
2.其他植物激素的比较
小提醒: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果实的成熟
(1)生长素或赤霉素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即主要是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实及果实体积的增大。
(2)乙烯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主要是使果实的含糖量、口味等果实品质发生变化。
3.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
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                     等方式实现的。
4.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
(2)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
(3)密封储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
(4)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  )
(5)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
(6)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芽的分化。(  )
探讨 分析各种激素的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1.阅读教材P96~P97,对其他植物激素作用进行分析,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除此之外,科学家发现在黑暗条件下,它可延缓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这说明细胞分裂素还具有什么作用?
(2)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据此,请解释“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
(3)生长素和乙烯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2.下表中是有关油菜素内酯(BL)研究的实验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1)上述资料中,第2、6两组,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相同,BL对芹菜幼苗生长的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相同。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L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    (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归纳总结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以及细胞分化,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具有维持种子休眠的作用
C.乙烯和赤霉素均具有促进开花的作用,植物失水过多时脱落酸的含量增加
D.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芽的分化、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与脱落酸作用相反
2.(2021·山东高考9题)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B.乙可通过发酵获得
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相互关系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      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      ;同时,多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共同调控植物的      和对环境的适应。
(2)实例
①生长素主要促进    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    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
②种子萌发的过程中,    促进萌发,    抑制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
③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如   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含量升高,反过来会    生长素的作用。
2.含量与作用的关系
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     ,而是不同激素的     。
3.激素分泌的顺序性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调控的。
4.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等共同控制草莓的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  )
(2)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
(3)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具有协同作用。(  )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
(5)各种植物激素孤立地起作用,不需要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
探讨一 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原理
1.生长素和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
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       ,但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     ,而    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如图:
2.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资料一:豌豆幼苗实验: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中G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资料二:GA对IAA水平的影响
通过资料一、二,请你概括生长素和赤霉素协同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什么?
探讨二 植物激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变化
3.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如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
(2)脱落酸在果实发育的过程中含量如何变化?能起到什么作用?
(3)由上述各种激素变化能得出什么结论?
比较法理解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协同作用
(2)相抗衡
  
1.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缺乏赤霉素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2.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B.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1)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为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            。
(2)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
(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     ;促进气孔关闭、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   。
(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和根尖
B.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芽
C.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D.乙烯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发育中的种子
2.赤霉素作用于植物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除植物外,某些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赤霉素
C.赤霉素与脱落酸调节种子萌发起协同作用
D.植物细胞膜上赤霉素受体的活性降低,会导致植株矮化
3.植物激素甲、乙、丙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最可能代表乙烯和赤霉素
B.甲、乙、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C.正在生长的部位没有合成乙烯
D.丙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苹果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曲线a、b、c分别代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阶段,生长素都起主要作用
C.b在果实发育前两个阶段主要发挥了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的作用
D.苹果树的生长发育也是图中四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5.科学家进行探究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赤霉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C.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D.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因为侧芽内生长素浓度不同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1)赤霉菌 (2)某种物质 (3)滤液 恶苗病 培养基滤液 (4)赤霉素
2. 细胞伸长  种子萌发  根尖  细胞分裂  侧枝
衰老和脱落  果实成熟
3.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4.(1)× 提示: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 提示: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相对较多。
(3)× 提示: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
(4)√
(5)× 提示: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
(6)√
互动探究
1.(1)提示: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衰老。
(2)提示: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没有了脱落酸,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了。再遇到大雨天气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上萌发。
(3)提示:不相同。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发育的实质是子房形态发生改变,由小到大,形成果实。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的实质是果实品质的改变,如颜色、硬度、甜度等,而不是大小的改变。
2.(1)促进 (2)赤霉素
学以致用
1.D 乙烯和赤霉素均具有促进开花的作用,脱落酸具有促进气孔关闭的作用,C正确;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芽的分化、叶绿素的合成,与脱落酸作用相反,D错误。
2.B 据题干分析可知,物质甲是细胞分裂素,物质乙是赤霉素,物质丙是生长素,物质丁是脱落酸。物质甲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错误;物质乙是赤霉素,可通过在发酵罐中培养赤霉菌获得,B正确;物质丙是生长素,而成熟的果实中乙烯的作用增强,C错误;物质丁是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夏季炎热条件下,脱落酸易降解,导致小麦种子易发芽,D错误。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1)适应环境 发生变化 生长发育 (2)①细胞核 细胞质 ②赤霉素 脱落酸 ③生长素 乙烯 抑制
2.绝对含量 相对含量
3.顺序性 调节网络
4.(1)√
(2)× 提示: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3)√
(4)× 提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是变化的。
(5)× 提示: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需要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互动探究
1.细胞的伸长 乙烯的合成 乙烯 抑制
2.提示:由资料一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可提高赤霉素的水平;由资料二可知,赤霉素可提高生长素的水平。二者相互促进,因此表现为协同作用。
3.(1)提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前期含量升高的意义是这些激素能较好的促进果实的生长和膨大。后期含量处于低水平有利于果实成熟。
(2)提示:脱落酸在开花初期含量较高,其能促进花瓣的脱落,有利于果实的发育。后期含量升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衰老和脱落。
(3)提示: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水平有如下变化特点:
①每种激素的含量都会发生变化;
②不同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学以致用
1.C 根据题干信息,题图中a过程应该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A正确;生长素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B正确;据题图分析,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而促进生长的,并不是缺乏赤霉素的植物体就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C错误;根据题干中“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可知,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影响生长素的合成量,进而影响细胞伸长,控制茎秆高度,D正确。
2.A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激素在苹果生长发育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对浓度最大,之后迅速减少接近于零;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含量仅次于甲激素,在细胞伸长期相对浓度最高,但在成熟、衰老期减少甚至接近于零;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和细胞伸长期含量接近于零,成熟、衰老期相对浓度增加,达到最大值。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激素可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乙激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果实成熟,而是促进细胞伸长,B错误;苹果在成熟期除了受丙激素的影响,还受乙激素等的影响,C错误;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而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D错误。
【过程评价·勤检测】
网络构建
(1)提示:促进细胞伸长 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2)提示: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
(3)提示:细胞分裂 种子的休眠
(4)提示:果实成熟,开花,叶、花、果实脱落
课堂演练
1.C 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A错误;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B错误;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C正确;植物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D错误。
2.C 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A正确;除植物外,赤霉菌也可以产生赤霉素,B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二者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作用效果相反,C错误;植物细胞膜上赤霉素受体的活性降低,从而使赤霉素的作用效果下降,会导致植株矮化,D正确。
3.D 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是抑制种子休眠,故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A错误;丙能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且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丙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甲和乙没有,B错误;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产生乙烯,C错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和单侧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4.C 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A错误;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的各阶段,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发挥作用,但不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激素不同,B错误;b(赤霉素)在果实发育前两个阶段即细胞分裂阶段和细胞伸长阶段含量均较高,故主要发挥了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的作用,C正确;该图只能说明苹果果实的生长发育是图中四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但不能说明整个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是图中四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错误。
5.B 比较曲线1、2、4,可得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A正确;比较曲线4与5,可以知道赤霉素能促进侧芽生长,但不能得出赤霉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B错误;比较1、3、4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C正确;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因为侧芽内生长素浓度不同,D正确。
7 / 7(共84张PPT)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导学 聚焦 1.运用图表法归纳识记各种植物激素的区别。
2.尝试构建模型(曲线)结构,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间的相关性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目录
CONTENTS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 赤霉素的发现
(1)发现问题:水稻感染 出现植株疯长现象。
(2)作出假设:赤霉菌产生的 能促进植物增高,从
而使水稻患恶苗病。
赤霉菌 
某种物质 
(3)实验过程:将赤霉菌培养基的 喷施到水稻幼苗上,
也出现 的症状;从赤霉菌的 中分
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为赤霉素。
(4)得出结论: 能引起植物疯长,且在植物体内发现
并成功提取赤霉素。
滤液 
恶苗病 
培养基滤液 
赤霉素 
2. 其他植物激素的比较
小提醒: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果实的成熟
(1)生长素或赤霉素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即主
要是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实及果实体积的增大。
(2)乙烯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主要是使果实的
含糖量、口味等果实品质发生变化。
3. 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
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
等方式实现的。
细胞分
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4.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 × )
提示: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
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 × )
提示: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相对较多。
×
×
(3)密封储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 × )
提示: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
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
(4)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 ( √ )
(5)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 × )
提示: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
(6)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芽的分化。 ( √ )
×

×

探讨 分析各种激素的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1. 阅读教材P96~P97,对其他植物激素作用进行分析,思考并讨论下
列问题。
(1)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除此之外,科学家发现在黑暗
条件下,它可延缓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这说明细胞分裂素
还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衰老。
(2)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据此,请解释“小麦、
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再遇大雨的
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
提示: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
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没有了脱落酸,
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了。再遇到大雨天气又
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
上萌发。
(3)生长素和乙烯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否相
同?为什么?
提示:不相同。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发育的实质是子
房形态发生改变,由小到大,形成果实。乙烯可以促进果实
成熟,成熟的实质是果实品质的改变,如颜色、硬度、甜度
等,而不是大小的改变。
2. 下表中是有关油菜素内酯(BL)研究的实验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1)上述资料中,第2、6两组,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相同,BL
对芹菜幼苗生长的 (填“促进”或“抑制”)作
用相同。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L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
(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促进 

霉素 
 归纳总结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以及细胞分化,也可以促进
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 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具有维持种子休眠的作用
C. 乙烯和赤霉素均具有促进开花的作用,植物失水过多时脱落酸的含
量增加
D.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芽的分化、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与脱落酸作用
相反
解析: 乙烯和赤霉素均具有促进开花的作用,脱落酸具有促进
气孔关闭的作用,C正确;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芽的分化、叶绿素
的合成,与脱落酸作用相反,D错误。
2. (2021·山东高考9题)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
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则抑
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
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B. 乙可通过发酵获得
C. 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D. 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解析: 据题干分析可知,物质甲是细胞分裂素,物质乙是赤霉
素,物质丙是生长素,物质丁是脱落酸。物质甲是细胞分裂素,合
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错误;物质乙是赤霉素,可通过在发酵罐中
培养赤霉菌获得,B正确;物质丙是生长素,而成熟的果实中乙烯
的作用增强,C错误;物质丁是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夏季炎热
条件下,脱落酸易降解,导致小麦种子易发芽,D错误。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相互关系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 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
素的含量会 ;同时,多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
立地起作用,而是共同调控植物的 和对环境
的适应。
适应环境 
发生变化 
生长发育 
①生长素主要促进 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
进 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
出协同作用。
②种子萌发的过程中, 促进萌发, 抑
制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
③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如 浓度升
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含量升高,反
过来会 生长素的作用。
细胞核 
细胞质 
赤霉素 
脱落酸 
生长素 
乙烯 
抑制 
(2)实例
2. 含量与作用的关系
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
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 ,而是不同激素的

3. 激素分泌的顺序性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调控的。
绝对含量 
相对含
量 

序性 
调节网
络 
4.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等共同控制草莓的果实的生长、发
育、成熟。 ( √ )
(2)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 × )
提示: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3)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具有协同作用。
( √ )

×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 × )
提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是变化
的。
(5)各种植物激素孤立地起作用,不需要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
调节。 ( × )
提示: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需要多种激素相
互作用共同调节。
×
×
探讨一 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原理
1. 生长素和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
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 ,但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
时,就会促进 ,而 含量的升高,反过来
会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如图:
细胞的伸长 
乙烯的合成 
乙烯 
抑制 
2. 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资料一:豌豆幼苗实验: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定幼
苗中G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通过资料一、二,请你概括生长素和赤霉素协同促进生长的原理是
什么?
提示:由资料一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可提高赤霉素的水平;由资
料二可知,赤霉素可提高生长素的水平。二者相互促进,因此表现
为协同作用。
资料二:GA对IAA水平的影响
探讨二 植物激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变化
3. 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如何变化?这种变化有
什么意义?
提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前期含量升高的意义是这些激素能较好的促进果实的生长和
膨大。后期含量处于低水平有利于果实成熟。
(2)脱落酸在果实发育的过程中含量如何变化?能起到什么作
用?
提示:脱落酸在开花初期含量较高,其能促进花瓣的脱落,
有利于果实的发育。后期含量升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衰
老和脱落。
(3)由上述各种激素变化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水平
有如下变化特点:
①每种激素的含量都会发生变化;
②不同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比较法理解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协同作用
(2)相抗衡
  
1. 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遗传
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
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
果不明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 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 缺乏赤霉素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 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题图中a过程应该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
抑制,A正确;生长素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
的特性,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B正确;据题图分析,
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而促进生长的,并不是缺乏赤霉素
的植物体就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C错误;根据题干中“赤霉素
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
显”可知,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
关,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影响生长素的合成量,进而影响细
胞伸长,控制茎秆高度,D正确。
2. 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
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B. 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 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 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激素在苹果生长发育的细胞分裂时
期相对浓度最大,之后迅速减少接近于零;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含
量仅次于甲激素,在细胞伸长期相对浓度最高,但在成熟、衰老期
减少甚至接近于零;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和细胞伸长期含量接近于
零,成熟、衰老期相对浓度增加,达到最大值。由以上分析可知,
甲激素可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乙激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果实
成熟,而是促进细胞伸长,B错误;苹果在成熟期除了受丙激素的
影响,还受乙激素等的影响,C错误;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
胞衰老,而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D错误。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
(1)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为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             。
提示:促进细胞伸长 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2)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
                      
提示: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
(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      ;促进气孔关闭、叶和果
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      。
提示:细胞分裂 种子的休眠
(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
提示:果实成熟,开花,叶、花、果实脱落
  
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和根尖
B.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芽
C. 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D. 乙烯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发育中的种子
解析: 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A错
误;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B错误;脱落酸的合成部
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C正确;植物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
烯,D错误。
2. 赤霉素作用于植物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
株增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 除植物外,某些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赤霉素
C. 赤霉素与脱落酸调节种子萌发起协同作用
D. 植物细胞膜上赤霉素受体的活性降低,会导致植株矮化
解析: 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
幼芽,A正确;除植物外,赤霉菌也可以产生赤霉素,B正确;赤霉
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二者在调节种子萌发过
程中作用效果相反,C错误;植物细胞膜上赤霉素受体的活性降
低,从而使赤霉素的作用效果下降,会导致植株矮化,D正确。
3. 植物激素甲、乙、丙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
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最可能代表乙烯和赤霉素
B. 甲、乙、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C. 正在生长的部位没有合成乙烯
D. 丙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解析: 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是抑制种子休
眠,故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A错误;丙能促进无子果实的形
成且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丙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
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甲和乙没有,B错误;植物体的
任何部位都可以产生乙烯,C错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和单
侧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4. 苹果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变
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 曲线a、b、c分别代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
B. 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阶段,生长素都起主要作用
C. b在果实发育前两个阶段主要发挥了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的
作用
D. 苹果树的生长发育也是图中四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 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A错
误;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的各阶段,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发挥作
用,但不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激素不同,B错误;b(赤霉素)在果
实发育前两个阶段即细胞分裂阶段和细胞伸长阶段含量均较高,故
主要发挥了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的作用,C正确;该图只能
说明苹果果实的生长发育是图中四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但
不能说明整个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是图中四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
果,D错误。
5. 科学家进行探究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 赤霉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C. 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D. 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因为侧芽内生长素浓度不同
解析: 比较曲线1、2、4,可得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对侧芽的
生长有抑制作用,A正确;比较曲线4与5,可以知道赤霉素能促
进侧芽生长,但不能得出赤霉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
作用,B错误;比较1、3、4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
芽的抑制作用,C正确;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因为侧芽内生长素
浓度不同,D正确。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 (2022·浙江6月选考2题)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涩。若将柿子与成
熟的苹果一起放入封闭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
利用苹果产生的(  )
A. 乙烯 B. 生长素
C. 脱落酸 D. 细胞分裂素
解析: 已经成熟的苹果产生的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下列现象或事例对应激素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早春低温时清水浸泡的种子早发芽——脱落酸
B. 顶端优势——生长素
C. 果实成熟——乙烯
D. 无子西瓜的培育——生长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早春低温时,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减少脱落酸的含量,可
以使种子早发芽,A正确;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
在侧芽附近积累,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B正确;乙烯能促进
果实成熟,C正确;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与生长
素无关,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2·全国甲卷3题)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
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
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
B. 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
C. 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
D. 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题中信息“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
体长高”可推出,该种植物激素可促进该矮生突变体生长,进而推出该
矮生突变体中该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受阻,但该种植物激素的受体正
常,又知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而脱落酸的主要
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A项符合题意,B
项、C项和D项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脱落酸素有“胁迫激素”之称,在植物响应环境胁迫过程中发挥调控作
用,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干旱胁迫下,有关脱落酸作用的描述错误
的是(  )
A. 促进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作用
B. 促进种子休眠,适应干旱环境
C. 调节赤霉素的合成,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D. 与其他激素一样,脱落酸也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植物的生
长发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作用,A
正确;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休眠,适应干旱环境,B正确;脱落酸能够抑
制细胞的分裂,抑制植物生长发育,C错误;植物激素可通过调节基因
的表达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脱落酸亦可,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5.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各自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复杂的途径共同
调节着植物的生命活动
B. 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
C. 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
激素的相对含量
D. 生长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协同合作,共同调节
植物的生命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通过复杂的途径共同调
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生长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五
种植物激素之间有些是协同合作,有些作用效果相反,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如图表示某植物组织或器官
发育的某一阶段中一些激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对该植物发育阶
段及激素种类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 发育阶段 激素种类
甲 乙 丙
A 果实成熟 乙烯 脱落酸 生长素
B 插条生根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C 茎秆伸长 生长素 赤霉素 乙烯
D 种子萌发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解析: 果实成熟期间,乙烯浓度应增加,A错误;插条生根过程中,生
长素含量应上升,B错误;茎秆伸长过程中,生长素含量应上升,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酚类物质(植物激素的一类)是山楂种子发芽的抑制物,多酚氧化酶可
以将其氧化,如图表示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的种仁、种皮后,测
得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乙烯
脱落酸 
(1)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除赤霉素以外,植物体内的植物激素主要
还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 等。
解析:植物激素主要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
脱落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多酚氧化酶主要在 处发挥作用,这可能与胚将来发育成
植株有关。
解析:题图显示多酚氧化酶在种
仁处活性较高,这表明该酶主要在
种仁处起作用,这可能与种子的萌
发有关。
种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从图中可推测出赤霉素可能具有 的生理作用,
其中浓度为 的赤霉素溶液效果最好。
解析:赤霉素能促进多酚氧化酶
的活性,从而可以氧化酚类物质,促
进种子萌发。
促进种子萌发
200 mg·kg-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有人认为,图示体现了赤霉素的作用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
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解析:题图中没有体现促进和抑
制两方面的作用。
不对,因为图示
并没有出现酶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有研究发现,脱落酸能抑制上述酶的活性,这表明植物生命活动的
调节需要 。
解析:此例可以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不是一种植物激素单独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的协调作用。
多种植物激素的协调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生长素与细胞
分裂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比正常水稻的根系发达
B. 生长素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
C. 水稻插秧前用生长素处理可提高其成活率
D. 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会按照次序出现
高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可降解细胞分裂素,当细胞分裂素氧
化酶缺失突变体降解受阻,细胞分裂素含量高,可抑制根系生长,因
此正常水稻的根系比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的发达,A错
误;生长素含量上升可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细
胞分裂素分解,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可解除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
用,因此能促进根系生长,B正确;根据B项分析可知,水稻插秧前用
生长素处理后,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从而
提高其成活率,C正确;由图可知,生长素含量上升后,可调节细胞分
裂素的含量,因此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
量会按照次序出现高峰,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某科研探究小组进行了如下
实验,在含有(+)或者不含(-)1 nmol/L BL的琼脂培养基上,利用不同
IAA浓度处理培养拟南芥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具有调节生长发育作用的有机物
B. 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的BL与IAA都可促进侧根的形成
C. 从图中(+BL)曲线趋势可知,IAA对侧根的形成也具有浓度较低时促
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
D. IAA、BL是非蛋白质类植物激素,但其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仍需要基
因组控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题意,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BL是植物
体内合成的具有调节生长发育作用的有机物,A正确;图中随IAA浓度
的增加,加入BL培养拟南芥时侧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BL时,说明适
宜浓度的BL与IAA可协同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B正确;本实验中随
IAA浓度的增加,拟南芥侧根形成率增加,无法得出IAA对侧根的形成
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C错误;IAA、
BL是非蛋白质类植物激素,其在植物体内的产生也受到基因组控
制,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以南瓜为实验材料,运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突变体南瓜可能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B. 高浓度生长素具有抑制正常南瓜茎生长的作用
C. 生长素和赤霉素对突变体南瓜茎的生长都没有促进作用
D. 由图可知,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的生长均具有低浓度促进
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题图可知,赤霉素和生长素对突变体南瓜茎的生长都不
起作用,因此突变体南瓜可能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A、C正
确;由题图可知,低浓度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
度生长素会抑制正常南瓜茎的生长,但题图中只体现出赤霉素促进
正常南瓜茎生长的作用,未体现其高浓度抑制南瓜茎生长的作用,B
正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独脚金内酯是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可在根部合成后向上运输,影
响侧枝生长。为进一步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人
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和生长素处理拟南芥植株,进行图1所示实验,
结果如图2。请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独脚金内酯作为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
作用的 有机物。
解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
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实验处理时,生长素应加在固体培养基 (填“A”或“B”)中,原
因是

解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
态学下端,故实验处理时,生长素应加在固体培养基A中。
调节
微量(高效)
A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通过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
态学下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单
独使用独脚金内酯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生长素对
侧枝生长起 作用。综合图2的结果,推测独脚金内酯影
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制是

抑制
通过促进生长素的作用进而抑制侧
枝生长
解析:分析图2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独脚金内酯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生长素对侧枝生长起抑制作用;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同时使用,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由此可推知,独脚金内酯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
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科研人员采用图1的切段设计了如
下实验:
①实验组:用生长素处理主茎,在侧芽处施加一定量具有放射性
的 (填“生长素”或“独脚金内酯”),在固体培养
基 (填“A”或“B”)中施加适量的 (填“生长
素”或“独脚金内酯”),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
生长素
B
独脚金内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②对照组:用生长素处理主茎,在侧芽处施加与实验组等量的相同
物质,相应的固定培养基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
射性强度。
若该假设正确,则预期结果为:

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
于对照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4)本实验是要验证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制
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自变量为是否施加独脚金内酯,放射性
标记的生长素可以显示激素的运输情况。因此①实验组:用生长
素处理主茎,在侧芽处施加一定量具有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在固
体培养基B中加入适量的独脚金内酯。②对照组:用生长素处理
主茎,在侧芽处施加与实验组等量的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在固体
培养基B中不加入独脚金内酯。若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
于对照组,则说明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制侧芽的
生长素向主茎运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