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质量检测(四)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4小题每小题2分,15~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成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均有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2.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然后运送至相应器官B.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均可促进种子的萌发C.植物失水时气孔的关闭受脱落酸的调控D.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可能不同3.下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个实验的自变量依次是有无重力、IAA的浓度和材料托的倾斜程度B.实验1可说明重力使根尖处的生长素向远地侧运输,而茎尖处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C.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D.实验3中几个琼脂块所含生长素的量的关系是A3>A2>A1=a1>a2>a34.切除玉米胚芽鞘的尖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后,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测定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馏水中浸泡B.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不同C.图乙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D.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放在胚芽鞘横切面的一侧5.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调节剂α 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生长素要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α 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生长素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B.α 萘乙酸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差别较大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α 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D.α 萘乙酸原料广泛、容易合成6.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描述部位与P点相对应的是( )A.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B.植株横置时,茎生长部位的近地侧C.植株横置时,根生长部位的背地侧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7.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B.赤霉素和脱落酸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C.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农作物种植经验。《齐民要术》种植白杨篇记载:“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捋心则科茹不长。”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有一段论述:“当知稻花见日方吐,阴雨则收,正当其盛吐之时,暴雨忽至,卒不能收,被雨所伤,遂至白飒(白飒指瘪粒)之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成栋梁之材B.种植棉花或果树时需要及时采叶心,以便更多的侧芽长成侧枝确保产量C.“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授粉,不能形成种子有关D.在稻花授粉期遇到阴雨天气后,可以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避免减产9.如图表示根冠分泌抑制物对根生长方向的影响,其中图甲根冠不切除,图乙根冠左侧切除,图丙右侧根冠上部横插入金属薄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根冠分泌抑制物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B.根冠分泌抑制物作用与生长素对根的作用相反C.把图甲幼根水平放置,则根向上弯曲生长D.图示实验过程必须保持相同的光照条件10.如图表示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某种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是( )A.IAA对根和茎生长均表现出了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B.GA对根和茎生长均表现出了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C.不同器官对IAA的敏感程度不同D.不同器官对GA的敏感程度不同11.在菜豆未成熟的种子中,赤霉素含量较高,但也达不到种子质量的亿分之一。1 kg向日葵新鲜叶片中,只含有几微克的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茎、叶细胞的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油菜素内酯与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在某些生理作用中有协同作用B.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C.当受粉受到影响时,喷施生长素类调节剂可提高向日葵的产量D.多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会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2.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可使用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使用乙烯利促进果实发育B.黄瓜开花后可通过提高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来诱导雌花的形成进而提高黄瓜产量C.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为防止玉米粒在穗上发芽可以喷洒适量的脱落酸类调节剂D.在玫瑰葡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结果率,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13.研究人员使用乙烯利处理拟南芥植株叶片,30 min后洗脱乙烯利,连续测量叶片的气孔开度(气孔的大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照组未使用乙烯利处理,因而叶片细胞内不含有乙烯B.乙烯利对叶片气孔开度有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C.乙烯利能促进气孔逐渐关闭,之后促进气孔逐渐打开D.在0~30 min,乙烯利的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4.下表为研究光照和赤霉素(GA)对某种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GA缺陷型是基因突变造成不能合成GA的植株)。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条件 A组:植 株的种子 GA缺陷型植株的种子B组:加适宜浓度的GA C组:加等量的蒸馏水黑暗 不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适宜光照 萌发 萌发 不萌发A.光照能促进种子萌发B.光照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C.光照和赤霉素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D.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15.市场上有许多无子果实,比如无子脐橙、无子西瓜、香蕉等。这些果实无子的生物学原理不尽相同,比如无子脐橙的无子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源于染色体变异等。不考虑基因工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子脐橙能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利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α-萘乙酸(NAA)、苯乙酸处理未受粉的番茄的子房可得到无子果实C.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所需的生长素来源于发育中的种子D.用低浓度的2,4-D浸泡较长时间脐橙的插条不利于插条的存活16.科学家研究了番茄的花、根和叶片组织中脱落酸对水分持续亏缺的响应,发现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中脱落酸合成的关键酶表达量大幅增加,而花和根组织中该酶的表达量依然很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以使番茄植株适应干旱B.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合成脱落酸的量低于花和根组织C.番茄不同部位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基因组在不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番茄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17.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的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赤霉素有利于开花B.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C.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D.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18.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进行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图乙代表图甲③中胚芽鞘的弯曲角度(α)与琼脂块上放置胚芽鞘尖端的数目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特分离并命名了生长素,开辟了植物研究的新领域B.图乙实验的自变量为胚芽鞘弯曲角度,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生长C.图甲各组是否接受单侧光处理,会影响实验现象D.若增加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的数量,预测图乙曲线将逐渐下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9.(12分)图1为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图2为横置根部时生长素的分布和生长素作用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IAA和GA都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的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的代谢。 (2)图1中“ ”的处理方式应是 ,该实验设置该组的目的是 。实验时,每组至少重复三次,并将结果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少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3)图1中信息显示,GA和IAA对玉米胚芽鞘的生长都表现出 作用,B组中起这种作用最为显著的处理方式是 。GA单独处理的两组中,A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玉米胚芽鞘中自身的IAA含量较 (填“高”或“低”)。 (4)图2显示根部b侧生长素作用为 ,对应浓度为 (用图2中字母表示)。 (5)若图2曲线为胚芽鞘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E,则背光侧对应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 20.(12分)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C标记IAA和ABA并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其生理作用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 (2)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填序号);若琼脂块③和④中 ,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 (3)综合以上描述,极性运输是指 。 21.(12分)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番茄是富含番茄红素的植物,其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随成熟度的差异而不同,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为了探究油菜素甾醇(BR)对番茄红素积累的影响及BR是否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科研人员分别对野生型(PSN)和乙烯不敏感突变体(Nr,乙烯信号途径受损)外施BR处理,并检测番茄红素含量,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分析 (填组别)可知,BR可以 (填“促进”“不影响”或“抑制”)番茄红素的积累,得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2)实验结果 (填“支持”或“不支持”)BR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的假设,理由是 。 (3)若想进一步探究在番茄红素积累的调节中BR与乙烯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还应增设的实验组是 。 22.(14分)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人类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 作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是由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 (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据图分析, 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 ;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 调节。 (3)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组别 水稻种类 检测指标1 a 根的平均长度2 普通水稻(野生型) b①请补充上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 ;b. 。 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 ,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 (4)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根据上图分析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并简述理由: 。 23.(10分)研究表明,拟南芥中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与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代谢途径相互作用。phy B突变体水稻无法合成光敏色素,利用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变体水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对ABA生物代谢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实验,phy B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体内内源ABA含量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是图中的OsABAOX (填数字),在phy B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 野生型,而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 (填“1”“2”或“3”)。 (2)另有实验表明,外源ABA明显抑制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且外源ABA对phy B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据此推测,在野生型水稻体内光敏色素通过感受光信号 (填“削弱”或“增强”)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3)ABA的生理作用除了抑制种子萌发外,还可以 (至少答出两点)。 章末质量检测(四)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B 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引起的,单侧光照射引起的是植物向光生长,A错误;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成,B正确;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方,使尖端下方的细胞伸长,C错误;一般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则会抑制生长,D错误。2.B 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主要是根尖,作用部位是分裂旺盛的部位,A正确;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植物失水时脱落酸能引起气孔关闭,从而削弱蒸腾作用,以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C正确;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可能不同,如根对生长素反应比较敏感,茎对生长素反应比较迟钝,D正确。3.B 实验1可说明重力使根尖处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茎尖处的生长素也是向近地侧运输,B错误。4.B 由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能感应光照,故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相同,B错误。5.C 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及生长素类调节剂时,用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效果明显高于天然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类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生理作用,但植物体内无分解α-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C符合题意。6.A 图中P点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所需时间长,说明是高浓度抑制了生长,A符合题意。7.C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A正确;赤霉素和脱落酸传递信息,但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因此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维持较高的脱落酸含量,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8.D “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促进主干生长,A正确;棉花或果树时及时采叶心,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或侧枝生长,从而提高棉花或果实的产量,B正确;“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授粉,不能形成种子,而影响产量,C正确;玉米授粉期遇上阴雨天气,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不能减少损失,因为玉米收获的是种子,必须经过受精作用才能形成种子,D错误。9.D 形态学的上端通常是尖端部位,据图中箭头方向可知,根冠分泌抑制物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错误;图甲中根冠保留,而图乙根冠左侧切除,左侧抑制物少,根尖向右弯曲生长,图丙中右侧根冠上部横插入金属薄片,右侧分泌抑制物的极性运输被阻断,导致右侧分泌抑制物含量低于左侧,根尖向左侧弯曲生长,因此该作用与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相同,B错误;由于重力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而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生长,故把图甲幼根水平放置,则根向下弯曲生长,C错误;为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影响,实验过程必须保持相同的光照条件,D正确。10.B 据图分析可知,IAA对根和茎生长均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A正确;GA对根和茎生长均是促进作用,B错误;由图可知,相对于茎而言,根对IAA和GA更敏感,C、D正确。11.C 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故三者在某些生理作用中有协同作用,A正确;向日葵产量指的是收获种子的产量,当受粉受到影响时,喷施生长素类调节剂不可提高向日葵的产量,C错误;激素是信号分子,与受体细胞特异性结合后,激活靶细胞的有关代谢,能影响到靶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12.A 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A符合题意;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从而提高产量,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在玉米穗发芽时喷洒适量的脱落酸类调节剂可以抑制其萌发;合理施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能够促进细胞分裂,缩短细胞周期,从而达到提高葡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的目的;B、C、D不符合题意。13.D 乙烯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故叶片细胞内含有乙烯,A错误;乙烯利对叶片气孔开度有影响,洗脱后气孔开度逐渐恢复,说明这种影响是可逆的,B错误;处理组使用乙烯利处理叶片,洗脱乙烯利后气孔逐渐打开恢复正常,验证了乙烯利促进气孔关闭而非促进气孔打开,C错误;在实验前的30 min内,气孔开度逐渐减小,说明乙烯利的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D正确。14.B 表中信息显示,光照、赤霉素均可促进种子萌发,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无证据表明光照是否是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来促进种子的萌发,B错误。15.A 无子脐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所以能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苯乙酸是植物激素,不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B错误;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不能产生正常种子,C错误;用低浓度的2,4-D浸泡处理较长时间脐橙的插条,可促进插条生根,进而有利于插条存活,D错误。16.B 脱落酸主要在成熟的绿叶和果实中合成。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生长,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故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以使番茄植株适应干旱,A正确;结合题意“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中脱落酸合成的关键酶表达量大幅增加”可知,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合成脱落酸的量高于花和根组织,B错误;题干信息可知,番茄叶片中脱落酸合成的关键酶表达量大幅增加,而花和根组织中该酶的表达量依然很少,番茄叶片、花和根组织等细胞中基因相同,由此可知番茄不同部位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基因组在不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故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番茄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D正确。17.C 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的DEL蛋白的降解,而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能促进开花,因此赤霉素有利于开花,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A、B正确;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因此不是开花的激活因子,C错误;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因此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D正确。18.A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A正确;图乙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上放置胚芽鞘尖端的数目,该实验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会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B错误;图甲中各组去除尖端,由于尖端是感光部位,故图甲各组是否接受单侧光处理,不会影响实验现象,C错误;若增加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的数量,则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增加,考虑生长素作用的特性,图乙曲线可能上升,也可能逐渐下降,D错误。19.(1)信息 (2)加等量蒸馏水 作为空白对照 实验的误差 (3)促进 IAA+GA 高 (4)抑制 D (5)大于E、小于B解析:研究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实验可以分为四组,一组加入适量蒸馏水,一组只加GA,一组只加IAA,一组加GA和IAA,实验的因变量是玉米胚芽鞘的长度。(1)IAA和GA都是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的代谢。(2)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 ”的处理方式应是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实验时,为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每组至少重复三次,并将结果取平均值。(3)分析图1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A和IAA对玉米胚芽鞘的生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B组中IAA+GA促进作用最为显著。A组将胚芽鞘培养至第1天,B组将胚芽鞘培养至第8天,GA单独处理的两组中,A组的效果更为明显,且与IAA+GA共同作用的那一组相差不大,推测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玉米胚芽鞘中自身的IAA含量较高。(4)图2显示由于受重力影响,根部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b侧生长素作用为抑制,对应浓度为D。(5)若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E,则背光侧对应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E、小于B。20.(1)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② 均出现较强放射性 (3)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解析:(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其表现之一是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吲哚乙酸(IAA)的极性运输是指IAA只能从形态学上端(B)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在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若琼脂块③和④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ABA)既能从形态学上端(B)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又能从形态学下端(A)运输到形态学上端(B),所以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3)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21.(1)“乙组和甲组”或“丁组和丙组” 促进 乙组(丁组)番茄红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甲组(丙组) (2)不支持 乙烯不敏感突变体中乙烯信号途径受损,但BR处理后仍然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据此得出,BR可以不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 (3)野生型+乙烯、野生型+乙烯+BR解析:实验探究BR对番茄红素积累的影响及BR是否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自变量为BR和植株类型(是否为乙烯不敏感突变体),因变量为番茄红素的含量。(1)甲组和乙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BR,丙组和丁组的自为量是有无BR,实验结果是用BR处理后的番茄红素的含量更高,说明BR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因此对比分析“乙组和甲组”或“丁组和丙组”,根据乙组(丁组)番茄红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甲组(丙组)即可判断BR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2)丙组和丁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BR,两组的乙烯信号途径均受损,但丁组的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丙组,说明BR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而且可以不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3)若想进一步探究在番茄红素积累的调节中,BR与乙烯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自变量为BR和乙烯,总共四组实验,野生型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组已有野生型+BR,所以还增设的实验组是野生型+乙烯、野生型+BR+乙烯。22.(1)调节 色氨酸 非极性 (2)生长素 生长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 (负)反馈 (3)①水稻突变体 根的平均长度 ②1组水稻根的平均长度短于2组 (4)不需要,因为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23.(1)2、3 高于 1 (2)削弱 (3)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气孔关闭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图b中显示phy B突变体的OsABAOX2基因和OsABAOX3基因的表达水平都高于野生型,导致phy B突变体的叶片和幼苗中内源ABA含量都高于野生型;而phy B突变体的OsABAOX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说明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1。(2)根据题意分析,外源ABA明显抑制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且外源ABA对phy B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说明在野生型水稻体内光敏色素通过感受光信号削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2 / 8(共66张PPT)章末质量检测(四)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4小题每小题2分,15~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B. 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成C. 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均有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引起的,单侧光照射引起的是植物向光生长,A错误;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成,B正确;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方,使尖端下方的细胞伸长,C错误;一般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则会抑制生长,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然后运送至相应器官B. 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均可促进种子的萌发C. 植物失水时气孔的关闭受脱落酸的调控D. 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可能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主要是根尖,作用部位是分裂旺盛的部位,A正确;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植物失水时脱落酸能引起气孔关闭,从而削弱蒸腾作用,以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C正确;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可能不同,如根对生长素反应比较敏感,茎对生长素反应比较迟钝,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 下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实验1可说明重力使根尖处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茎尖处的生长素也是向近地侧运输,B错误。A. 三个实验的自变量依次是有无重力、IAA的浓度和材料托的倾斜程度B. 实验1可说明重力使根尖处的生长素向远地侧运输,而茎尖处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C. 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D. 实验3中几个琼脂块所含生长素的量的关系是A3>A2>A1=a1>a2>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4.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尖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后,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测定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由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能感应光照,故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相同,B错误。A. 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馏水中浸泡B. 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不同C. 图乙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D.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放在胚芽鞘横切面的一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5. 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调节剂α 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生长素要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 α 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生长素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B. α 萘乙酸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差别较大C. 植物体内没有分解α 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D. α 萘乙酸原料广泛、容易合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及生长素类调节剂时,用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效果明显高于天然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类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生理作用,但植物体内无分解α-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C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6.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描述部位与P点相对应的是( )A. 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B. 植株横置时,茎生长部位的近地侧C. 植株横置时,根生长部位的背地侧D.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解析: 图中P点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所需时间长,说明是高浓度抑制了生长,A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7. 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B. 赤霉素和脱落酸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C. 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D.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A正确;赤霉素和脱落酸传递信息,但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因此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维持较高的脱落酸含量,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8.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农作物种植经验。《齐民要术》种植白杨篇记载:“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捋心则科茹不长。”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有一段论述:“当知稻花见日方吐,阴雨则收,正当其盛吐之时,暴雨忽至,卒不能收,被雨所伤,遂至白飒(白飒指瘪粒)之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A. “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成栋梁之材B. 种植棉花或果树时需要及时采叶心,以便更多的侧芽长成侧枝确保产量C. “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授粉,不能形成种子有关D. 在稻花授粉期遇到阴雨天气后,可以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避免减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促进主干生长,A正确;棉花或果树时及时采叶心,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或侧枝生长,从而提高棉花或果实的产量,B正确;“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授粉,不能形成种子,而影响产量,C正确;玉米授粉期遇上阴雨天气,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不能减少损失,因为玉米收获的是种子,必须经过受精作用才能形成种子,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9. 如图表示根冠分泌抑制物对根生长方向的影响,其中图甲根冠不切除,图乙根冠左侧切除,图丙右侧根冠上部横插入金属薄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根冠分泌抑制物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B. 根冠分泌抑制物作用与生长素对根的作用相反C. 把图甲幼根水平放置,则根向上弯曲生长D. 图示实验过程必须保持相同的光照条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形态学的上端通常是尖端部位,据图中箭头方向可知,根冠分泌抑制物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错误;图甲中根冠保留,而图乙根冠左侧切除,左侧抑制物少,根尖向右弯曲生长,图丙中右侧根冠上部横插入金属薄片,右侧分泌抑制物的极性运输被阻断,导致右侧分泌抑制物含量低于左侧,根尖向左侧弯曲生长,因此该作用与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相同,B错误;由于重力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而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生长,故把图甲幼根水平放置,则根向下弯曲生长,C错误;为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影响,实验过程必须保持相同的光照条件,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0. 如图表示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某种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是( )A. IAA对根和茎生长均表现出了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B. GA对根和茎生长均表现出了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C. 不同器官对IAA的敏感程度不同D. 不同器官对GA的敏感程度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IAA对根和茎生长均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A正确;GA对根和茎生长均是促进作用,B错误;由图可知,相对于茎而言,根对IAA和GA更敏感,C、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1. 在菜豆未成熟的种子中,赤霉素含量较高,但也达不到种子质量的亿分之一。1 kg向日葵新鲜叶片中,只含有几微克的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茎、叶细胞的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油菜素内酯与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在某些生理作用中有协同作用B. 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C. 当受粉受到影响时,喷施生长素类调节剂可提高向日葵的产量D. 多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会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故三者在某些生理作用中有协同作用,A正确;向日葵产量指的是收获种子的产量,当受粉受到影响时,喷施生长素类调节剂不可提高向日葵的产量,C错误;激素是信号分子,与受体细胞特异性结合后,激活靶细胞的有关代谢,能影响到靶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2. 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 可使用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使用乙烯利促进果实发育B. 黄瓜开花后可通过提高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来诱导雌花的形成进而提高黄瓜产量C. 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为防止玉米粒在穗上发芽可以喷洒适量的脱落酸类调节剂D. 在玫瑰葡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结果率,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A符合题意;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从而提高产量,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在玉米穗发芽时喷洒适量的脱落酸类调节剂可以抑制其萌发;合理施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能够促进细胞分裂,缩短细胞周期,从而达到提高葡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的目的;B、C、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3. 研究人员使用乙烯利处理拟南芥植株叶片,30 min后洗脱乙烯利,连续测量叶片的气孔开度(气孔的大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照组未使用乙烯利处理,因而叶片细胞内不含有乙烯B. 乙烯利对叶片气孔开度有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C. 乙烯利能促进气孔逐渐关闭,之后促进气孔逐渐打开D. 在0~30 min,乙烯利的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乙烯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故叶片细胞内含有乙烯,A错误;乙烯利对叶片气孔开度有影响,洗脱后气孔开度逐渐恢复,说明这种影响是可逆的,B错误;处理组使用乙烯利处理叶片,洗脱乙烯利后气孔逐渐打开恢复正常,验证了乙烯利促进气孔关闭而非促进气孔打开,C错误;在实验前的30 min内,气孔开度逐渐减小,说明乙烯利的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4. 下表为研究光照和赤霉素(GA)对某种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GA缺陷型是基因突变造成不能合成GA的植株)。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条件 A组:植株的种子 GA缺陷型植株的种子 B组:加适宜浓度的GA C组:加等量的蒸馏水黑暗 不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适宜光照 萌发 萌发 不萌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A. 光照能促进种子萌发B. 光照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C. 光照和赤霉素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D.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解析: 表中信息显示,光照、赤霉素均可促进种子萌发,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无证据表明光照是否是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来促进种子的萌发,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5. 市场上有许多无子果实,比如无子脐橙、无子西瓜、香蕉等。这些果实无子的生物学原理不尽相同,比如无子脐橙的无子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源于染色体变异等。不考虑基因工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无子脐橙能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 利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α-萘乙酸(NAA)、苯乙酸处理未受粉的番茄的子房可得到无子果实C. 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所需的生长素来源于发育中的种子D. 用低浓度的2,4-D浸泡较长时间脐橙的插条不利于插条的存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无子脐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所以能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苯乙酸是植物激素,不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B错误;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不能产生正常种子,C错误;用低浓度的2,4-D浸泡处理较长时间脐橙的插条,可促进插条生根,进而有利于插条存活,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6. 科学家研究了番茄的花、根和叶片组织中脱落酸对水分持续亏缺的响应,发现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中脱落酸合成的关键酶表达量大幅增加,而花和根组织中该酶的表达量依然很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以使番茄植株适应干旱B. 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合成脱落酸的量低于花和根组织C. 番茄不同部位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基因组在不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番茄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解析: 脱落酸主要在成熟的绿叶和果实中合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生长,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故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以使番茄植株适应干旱,A正确;结合题意“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中脱落酸合成的关键酶表达量大幅增加”可知,在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合成脱落酸的量高于花和根组织,B错误;题干信息可知,番茄叶片中脱落酸合成的关键酶表达量大幅增加,而花和根组织中该酶的表达量依然很少,番茄叶片、花和根组织等细胞中基因相同,由此可知番茄不同部位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基因组在不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故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番茄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7. 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的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赤霉素有利于开花B. 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C. 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D. 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的DEL蛋白的降解,而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能促进开花,因此赤霉素有利于开花,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A、B正确;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因此不是开花的激活因子,C错误;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因此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8. 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进行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图乙代表图甲③中胚芽鞘的弯曲角度(α)与琼脂块上放置胚芽鞘尖端的数目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A. 温特分离并命名了生长素,开辟了植物研究的新领域B. 图乙实验的自变量为胚芽鞘弯曲角度,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生长C. 图甲各组是否接受单侧光处理,会影响实验现象D. 若增加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的数量,预测图乙曲线将逐渐下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A正确;图乙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上放置胚芽鞘尖端的数目,该实验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会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B错误;图甲中各组去除尖端,由于尖端是感光部位,故图甲各组是否接受单侧光处理,不会影响实验现象,C错误;若增加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的数量,则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增加,考虑生长素作用的特性,图乙曲线可能上升,也可能逐渐下降,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9. (12分)图1为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图2为横置根部时生长素的分布和生长素作用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IAA和GA都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的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的代谢。 解析:研究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实验可以分为四组,一组加入适量蒸馏水,一组只加GA,一组只加IAA,一组加GA和IAA,实验的因变量是玉米胚芽鞘的长度。(1)IAA和GA都是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的代谢。信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图1中“ ”的处理方式应是 ,该实验设置该组的目的是 。实验时,每组至少重复三次,并将结果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少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误差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 ”的处理方式应是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实验时,为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每组至少重复三次,并将结果取平均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图1中信息显示,GA和IAA对玉米胚芽鞘的生长都表现出 作用,B组中起这种作用最为显著的处理方式是 。GA单独处理的两组中,A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玉米胚芽鞘中自身的IAA含量较 (填“高”或“低”)。 促进IAA+GA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分析图1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A和IAA对玉米胚芽鞘的生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B组中IAA+GA促进作用最为显著。A组将胚芽鞘培养至第1天,B组将胚芽鞘培养至第8天,GA单独处理的两组中,A组的效果更为明显,且与IAA+GA共同作用的那一组相差不大,推测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玉米胚芽鞘中自身的IAA含量较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4)图2显示根部b侧生长素作用为 ,对应浓度为 (用图2中字母表示)。 解析:图2显示由于受重力影响,根部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b侧生长素作用为抑制,对应浓度为D。抑制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5)若图2曲线为胚芽鞘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E,则背光侧对应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 解析:若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E,则背光侧对应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E、小于B。大于E、小于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0. (12分)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C标记IAA和ABA并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其生理作用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 解析: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其表现之一是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填序号);若琼脂块③和④中 ,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 ②均出现较强放射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吲哚乙酸(IAA)的极性运输是指IAA只能从形态学上端(B)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在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若琼脂块③和④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ABA)既能从形态学上端(B)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又能从形态学下端(A)运输到形态学上端(B),所以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综合以上描述,极性运输是指 。 解析: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1. (12分)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番茄是富含番茄红素的植物,其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随成熟度的差异而不同,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为了探究油菜素甾醇(BR)对番茄红素积累的影响及BR是否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科研人员分别对野生型(PSN)和乙烯不敏感突变体(Nr,乙烯信号途径受损)外施BR处理,并检测番茄红素含量,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对比分析 (填组别)可知,BR可以 (填“促进”“不影响”或“抑制”)番茄红素的积累,得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乙组和甲组”或“丁组和丙组”促进乙组(丁组)番茄红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甲组(丙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析:实验探究BR对番茄红素积累的影响及BR是否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自变量为BR和植株类型(是否为乙烯不敏感突变体),因变量为番茄红素的含量。(1)甲组和乙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BR,丙组和丁组的自为量是有无BR,实验结果是用BR处理后的番茄红素的含量更高,说明BR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因此对比分析“乙组和甲组”或“丁组和丙组”,根据乙组(丁组)番茄红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甲组(丙组)即可判断BR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实验结果 (填“支持”或“不支持”)BR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的假设,理由是 。 不支持乙烯不敏感突变体中乙烯信号途径受损,但BR处理后仍然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据此得出,BR可以不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解析:丙组和丁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BR,两组的乙烯信号途径均受损,但丁组的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丙组,说明BR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而且可以不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若想进一步探究在番茄红素积累的调节中BR与乙烯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还应增设的实验组是 。 解析:若想进一步探究在番茄红素积累的调节中,BR与乙烯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自变量为BR和乙烯,总共四组实验,野生型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组已有野生型+BR,所以还增设的实验组是野生型+乙烯、野生型+BR+乙烯。野生型+乙烯、野生型+乙烯+BR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2. (14分)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人类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生长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 作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是由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 (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调节色氨酸非极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据图分析, 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 ;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 调节。 生长素生长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负)反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组别 水稻种类 检测指标1 a 根的平均长度2 普通水稻(野生型) b①请补充上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 ;b. 。 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 ,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 水稻突变体根的平均长度1组水稻根的平均长度短于2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4)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根据上图分析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并简述理由: 。 不需要,因为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3. (10分)研究表明,拟南芥中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与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代谢途径相互作用。phy B突变体水稻无法合成光敏色素,利用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变体水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对ABA生物代谢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分析实验,phy B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体内内源ABA含量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是图中的OsABAOX (填数字),在phy B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 野生型,而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 (填“1”“2”或“3”)。 2、3高于1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图b中显示phy B突变体的OsABAOX2基因和OsABAOX3基因的表达水平都高于野生型,导致phy B突变体的叶片和幼苗中内源ABA含量都高于野生型;而phy B突变体的OsABAOX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说明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另有实验表明,外源ABA明显抑制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且外源ABA对phy B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据此推测,在野生型水稻体内光敏色素通过感受光信号 (填“削弱”或“增强”)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削弱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外源ABA明显抑制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且外源ABA对phy B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说明在野生型水稻体内光敏色素通过感受光信号削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ABA的生理作用除了抑制种子萌发外,还可以 (至少答出两点)。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气孔关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质量检测(四)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章末质量检测(四)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