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军神课件(共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军神课件(共4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11 军 神
重庆 诊所 沃克 年龄
土匪 绷带 审视 麻醉剂
施行 吭声 崭新 由衷
堪称 慈祥
我会读
初读课文

fěi
bēnɡ
zhōnɡ
kān
由衷:发自内心
衷:内心。
可以称得上
qìnɡ
zhěn
línɡ
shěn

shī
kēnɡ
zhǎn
cí xiánɡ
重庆 诊所 沃克 年龄
土匪 绷带 审视 麻醉剂
施行 吭声 崭新 由衷
堪称 慈祥
惊疑
惊讶疑惑。
勉力
努力;尽力。
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一针见血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
镇定
肃然起敬
指由于受感动而钦佩恭敬。
初读课文
谁是军神?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流利。
军神
谁称他为军神?
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二十四岁。”
“什么病?”
“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 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1
军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谁是军神?
刘伯承
谁称他为军神?
沃克医生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因为刘伯承不打麻醉剂做眼球割除手术,还数出了手术一共七十二刀。
刘伯承(1892—1986):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市开州区)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语文百宝箱
把刚才的问题串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了当时任川东支队将领刘伯承同志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眼球割除手术的事。在手术过程中,他因惊人表现而被德国医生高度称赞为军神。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事情发展的顺序
1-15自然段
16-17自然段
18-26自然段
沃克医生:“你叫什么名字?”
刘伯承:“刘大川。”
沃克医生:“年龄?”
刘伯承:“二十四岁。”
沃克医生:“什么病?”
刘伯承:“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你是干什么的?”
刘伯承:“邮局职员。”
沃克医生:“你是军人!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刘伯承:“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准备手术。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刘伯承:“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刘伯承:“试试看吧。”
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
刘伯承受重伤;
刘伯承做右眼眼球摘除手术,但拒绝使用麻醉剂;
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刘伯承为什么要说自己叫刘大川?
刘伯承一开始为什么说自己是邮局职员?
刘伯承为什么说自己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1915年袁世凯称帝,引起全国人民反对。1915年12月25日,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中旬,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丰都城。战斗中,刘伯承连中两弹,一弹擦伤颅顶,一弹从右太阳穴射入,透右眼而出。由于缺医少药,加上经此一役后各地都在悬赏追捕护国军将士,刘伯承在年底才几经辗转,来到重庆临江门外德国医生沃克开的诊所。
时代背景:
因为当时护国军将士遭到追捕,刘伯承在不知道沃克医生是敌是友的情况下,只能隐瞒姓名和身份。
你心中对军神刘伯承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刘伯承为什么要说自己叫刘大川?刘伯承一开始为什么说自己是邮局职员?
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边看一边圈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沃克医生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
病人微微一笑,说……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
病人平静地回答……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
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
沃克医生
态度发生变化
刘伯承
从容镇定
刘伯承从容镇定。
沃克医生态度发生变化,由开始的冷淡——愣住——惊疑——目光柔和——生气——再一次愣住、口吃。
课文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
第二次愣住是因为刘伯承要求做眼球摘除手术时不打麻醉剂,口吃是因为他太震惊了。
第一次愣住是因为沃克医生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后发现病人受的伤太严重了。
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惊疑什么?
他看到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如此从容镇定。
沃克医生为什么断定刘伯承是军人的?
根据自己多年军医的经验断定,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1)此时此刻,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
为了今后的革命事业,我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大脑,为了人民打胜仗,过上好日子,什么样的痛都能忍受。我一定能战胜它!一刀,两刀,三刀……
(2)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
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
认真朗读课文(第16~17自然段),说一说:手术是否顺利进行?
手术中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从对沃克医生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紧张
担心刘伯承因痛晕过去 因心生敬意想救刘伯承
刘伯承忍受得住这钻心的疼痛吗?请圈出体现刘伯承非常痛的词句。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感受到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楚,感受到刘伯承具有惊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
一声不吭
内心想法:一定要咬牙坚持到最后。
手术后
默读课文(第18~26自然段)用红笔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真正
的男子汉

会说话的钢板

军神

刘伯承和一般的军人有哪些不同呢?请快速浏览手术中和手术后两部分内容,找一找哪些事情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而他做到了的。请你一边看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
刘伯承
不是一般军人
手术后这一部分中的哪些词可以体现出他忍受了剧烈的疼痛?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刘伯承
不愧是军神
体现了整个手术过程给他带来的剧烈的疼痛,证明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脸色苍白、勉力一笑”体现了整个手术过程给他带来的剧烈的疼痛。经受了七十二刀,虽然脸色苍白,但他勉力一笑,将这个痛忍过去了。这证明了他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不愧是军神。
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或是一个普通军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称赞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这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怎样的感情?
敬佩 赞美
求治——平静如常——一一作答
术中
术后——默数刀数 力挺过关
英雄壮举惊鬼神
铁骨钢筋铸军魂
军神
一声不吭
抓破床单
术前——拒绝麻醉
就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刘伯承的表现
沃克医生的表现
沃克医生的内心
冷漠、赞许
生气、吃惊
震撼、心疼
赞叹、钦佩
伤势严重
拒用麻药
强忍剧痛
表明身份
冷冷地问
眼睛里闪过一丝惊疑
目光柔和下来
眉毛扬了起来
愣住了
说话竟有点儿口吃
双手有些颤抖
额上汗珠滚滚
忍不住开口叫病人哼叫
惊呆了
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肃然起敬
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1.沃克医生发现刘伯承伤势很重,可是他不但不慌张,甚至还很镇定,根据自己当过军医的经验,沃克医生判断出刘伯承是一名军人;
2.手术中,没有使用麻醉剂的刘伯承不但没有大喊大叫,甚至还清楚地数出了沃克医生的刀数,沃克医生觉得这份毅力简直不可思议,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称刘伯承为“军神”。
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再有感情地朗读。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描写的是刘伯承默认军人身份时的神态和语言。
前文写到沃克医生说自己当过军医,十分肯定地下了判断,因此,在被沃克医生识破身份时,刘伯承心里可能会想:“这位医生不简单,居然能看出我军人的身份,看来经验非常丰富,我就不和他争辩了吧。”所以他“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描写的是刘伯承忍受剧痛接受手术的样子。抓住“一声不吭”这一细节,对比“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及抓破床单等描写,再联系下文刘伯承和医生的对话“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想象手术中刘伯承可能出现的心理活动:“我可以忍受得住,我一定能战胜它!一刀、两刀、三刀……”
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再以他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
课文对沃克医生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
一开始,沃克医生是“冷冷地问”;当发现伤势严重,并判断出刘伯承其实是名军人时,沃克医生“目光柔和下来”;在刘伯承拒用麻醉剂并说出理由时,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手术过程中,沃克医生忍不住对刘伯承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手术后,当刘伯承说出刀数时,沃克医生不仅“惊呆了”,而且还“大声嚷道”,接着“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最后,当知道病人的真实身份时,沃克医生则是“肃然起敬”。这一系列的描写,表现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冷漠到赞许,再到关心、钦佩、敬仰的内心变化。
讲故事思路点拨:
①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故事,要注意人称的转换,把“沃克医生”转换成“我”,把“刘伯承”转换成“他”来讲,人物的语言要转换成描述性的话。要注意语言的调整及语气的变化,还要注意不能遗漏情节。
②要想把故事讲得更生动,可以适当加上表情、动作,有的地方还可以加上人物的独白,把人物的内心表现得更加鲜明。
③可以按照以下开头来讲。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示例:我叫沃克,是一个德国人,我在重庆临江门外开了一家诊所。这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年轻人,我问他叫什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阅读链接”内容见教材)
阅读链接
《丰碑》一文原作在《解放军报》发表。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却冻死在严寒之中,赞扬了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人物的内心:①侧面描写。课文具体细致地写了军长感情发生的变化。以军长感情变化为线索,讲述了军需处长这个管理棉衣的人没有棉衣,最终被冻死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表达了对这位红军战士深深的崇敬之情。
②外貌、神态描写体现人物内心。如,“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军需处长从容镇定、不怕牺牲、大公无私的品质。
文章最后写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对这句话要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对于当时的环境,冰雪本身是晶莹的,而联系军需处长的做法和军长及其他战士的表现(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我们又可以感受到“晶莹的丰碑”指的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军长和战友们对这位伟大的红军战士的无比崇敬,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后来者,对军需处长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永远的缅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