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文明特征:前4000年前3000年前2000年前1000年500年独立发展,表现出多元特征古代文明为什么会由独立发展变成对外扩展、连成帝国?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学习要点】1.古代文明扩张的方式与影响。2.古代世界帝国的建立与帝国的对外扩张和影响。3.希腊化时代的定义和希腊化的影响。4.文明之间的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帝国制度建设情况和区域性影响;2.认识古代文明的扩展与大帝国的产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世界的帝国古代文明的交流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约前18世纪3约前14世纪4约前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赫梯王国亚述帝国2约前15世纪埃及新王国时期约1-2世纪,罗马帝国5约前6世纪波斯帝国6约前4世纪马其顿帝国时间定位0301古代文明的扩展02古代世界的帝国目录Contents文明的交流就社会发展看,第一批文明都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族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刘景华:《人类六千年》(上)古代文明为什么会由独立发展变成对外扩展、连成帝国?资源有限,人地矛盾(扩展的动力)1.扩展的前提: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一、古代文明的扩展2.扩展的表现(1)农耕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古代埃及扩张示意图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埃及新王朝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农耕文明的扩展:②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亚述:统一两河流域、小亚细亚的一部分,一度征服埃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疆域图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帝国疆域武力战争一、古代文明的扩展(2)海洋文明(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古希腊人采用什么方式扩张?移民(殖民)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前后,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3.扩展的影响农耕文明的扩展潜能武力征服海外殖民根源结果途径帝国形成文明交流一、古代文明的扩展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扩张存在哪些不同?文明类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扩展区域 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 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扩展方式 武力战争(征服) 移民(殖民)特点影响因素 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自身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的优势;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商业的发达程度扩张影响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 促进了大国的兴起 被征服者服从征服者殖民城邦独立自主,不受母邦控制既是农耕文明又是大河文明【名词解释】帝国狭义: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形容国力强大、向外扩张、疆域辽阔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古代世界的帝国基本上都是奴隶制大帝国。前16C-前11C埃及新王国前8世纪亚述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晚期波斯帝国前336年—前323年亚历山大帝国前27年—1453年罗马帝国赫梯帝国前17C-13C末早期帝国地跨三洲1、波斯帝国……靠阿胡拉玛兹达(袄教或拜火教的神,代表光明与幸福)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李铁匠选译《古代伊朗史料选辑》1.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兴起,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前4世纪末,因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而灭亡。(1)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许多省,由国王委派总督 (萨特拉匹)治理…… (2)制定统一的贡赋制度…… (3)军事改革…… (4)制定统一的货币制度…… (5)修筑驿道……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根据材料分析大流士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概括波斯帝国的主要制度有哪些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依据材料分析波斯帝国统治措施有什么特点?产生怎样影响?【参考答案】:向被征服地区学习,促进了波斯帝国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目的:加强君主专制,巩固波斯人君主专制。主要制度:政治上:中央实行君主专制,君权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制约;经济上: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大流士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最长的一条称为“御道”,起自小亚细亚海岸的以弗所,东至伊朗高原的苏萨,全长2400公里……大流士还统一币制…… 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贝希斯敦铭文1、波斯帝国二、古代世界的帝国2.马其顿帝国(又称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末兴起,建立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前301年,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开启了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每到一地自认为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匐礼,对他敬若神明。——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依据材料,结合教材P10页,分析亚历山大帝国统治的特点。亚历山大帝国:在政治上:信奉君权神授,在中央实行君主专制;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思想文化上:推行希腊文化。2、亚历山大帝国二、古代世界的帝国【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 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她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陈恒《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当地人若要在新政府中任职,或要与希腊人交往,都必须学会希腊....以至于各地原来的语言文字逐渐弃而不用……巴勒斯坦就连他们自己民族的经典都需要先翻译成希腊文,然后才能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②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2、亚历山大帝国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早期的各帝国几乎完全被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内,看起来就像尚处于汪洋大海般未开化状态中的几座小岛。不过,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接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 ,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前6世纪末兴起,建立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2世纪安敦尼王朝时期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313年,基督教成为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亡。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3、罗马帝国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紧密;对外贸易发达。根据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的什么信息?奥古斯都屋大维斯巴达克起义(前73年-前71年)3、罗马帝国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总督在有关辖区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以及对外交往中,享有非常大的自主权,有些时候,与一个独立的君主无异……在波斯行省之下,并无县、乡等更基层的行政体系(与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基层完备的宜僚体系形成对照)随着地方总督世袭变得越来越普遍,总督的独立性有所增强。——晏绍祥《波斯帝国的“专制”与“集权”》罗马对行省的统治……没有整齐划一的地方行政制度,从原则上讲行省的居民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臣服于罗马……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有自治权,罗马帝国得以使用较少的官吏来统治广大的疆域。(其官吏是同时期中国的二十分之一)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根据材料,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行省制有何特点 与我国元朝的行省制有何不同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何在 3、罗马帝国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总趋势: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的交往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文明不断扩展,区域性大帝国形成,促进文明的交流。早期的各帝国几乎完全被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内,看起来就像尚处于汪洋大海般未开化状态中的几座小岛。不过,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全球通史》三、文明的交流结合课本,自主概况总结古代文明交流的趋势与具体表现。文明成果 传播表现农耕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非洲冶铁技术 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神话故事 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雕刻艺术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 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创造了22个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它向 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 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三、文明的交流材料基督教起源于帝国东部的巴勒斯坦,其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后来这一宗教成为帝国的国教,是罗马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始的基督教其实是犹太教内部的一个宗教运动……这一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设问:根据材料,简述基督教的形成及特点。形成:起源于罗马帝国东部,原来是犹太教内部的宗教运动,在1世纪形成基督教,后发展成帝国国教。特点:希腊语是其宗教语言,其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相结合,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三、文明的交流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 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它全长 2 400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设一驿站,驿 站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 条,分别通向波斯另一都城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通向中亚的驿道的长度不在“御道”之下,为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前身。思考: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国有 “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为什么古代世界的大国都要修建大通道?①政治:实现或巩固对辽阔疆域统治的需要(利于军队调动、政令畅达);②军事:进行征服和扩张,保证后勤补给的需要;③经济文化: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文明的交流铁器丝绸瓷器漆器中 国西方养蚕缫丝\中医药核桃良种马香料宝石玻璃苜蓿石榴葡萄胡豆胡瓜中 国西方佛教、祆教、犹太教等宗教; 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促进了地区间的物种交换,丰富了物质生活;推动了中西之间文化交流;推动了沿途的民族间融合;沿途商贸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知识拓展:欧亚大陆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习近平三、文明的交流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