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第一单元 爱的赞颂(大单元教学课件)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第一单元 爱的赞颂(大单元教学课件)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共65张PPT)
人教新版 九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九上语文情境课堂教学课件嵌视频
大单元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爱的赞颂
主题情境·公众号诗歌投稿
1.学习鉴赏诗歌作品,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2.把握诗作的感情基调,揣摩诗人情感的发展脉络,能够在朗诵时通过重音、停连、节奏等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歌借景或借物表达情志的写法,尝试小诗创作。
重点
难点
生活如诗,诗如生活,让我们慢慢地品味每─个瞬间。我们也许不会成为诗人,但我们要让诗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班级公众号“爱的赞颂——为你读诗”板块,面向全班征集诗歌。请同学们鉴赏第一单元六首诗歌,破解诗歌创作的密码,为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创作一首以“我爱你祖国”为主题的诗歌,录制朗读音频,班级将选取优秀作品,发布在班级公众号上。
核心任务
(建议课时安排:3课时)
目 录
任务二:诗歌朗诵
2
任务三:创作新诗
3
任务一:学习鉴赏
1
自主阅读诗歌,借助参考资料,用表格或思维导图梳理诗人基本信息。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感情基调并记录下来。
通过了解意象、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学会鉴赏诗歌作品。
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学习任务
诗歌是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实现自身的,因此,探究诗歌技艺是写诗的第一步。
学习资源
沁园春·雪
周总理,你在哪里
我爱这土地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乡愁
我看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课前预习中你了解到作家作品的哪些信息?
毛泽东
沁园春·雪
艾青
我爱这土地
林徽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穆旦
我看
余光中
乡愁
柯岩
周总理,你在哪里
1
2
3
4
5
6
活动任务:请同学们独立阅读每首诗,将你的初读感受记录下来,在班级分享。
初读感知
1.你觉得这几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
参考分享形式:
在_______这首诗中,_______一句/节中的_______(词),我感受到了_______的感情基调。
知识卡片
◎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是指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者说情感态度。感情基调或悲哀或欢快,或忧愁或喜悦,或寂寞或热烈,或深沉或奔放,或闲适或昂扬……深入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能够更好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2.深入分析诗歌词句及形式,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意象雄伟;从南到北,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意境大气磅礴,显示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所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豪迈、雄壮、奔放、激昂。
这首诗歌歌颂了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抒发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之情,感情基调是崇敬、悲痛与深沉。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创作背景:1977年,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发地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以各种形式寄托哀思与深情,这首诗就发表在这一天。
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悲愤的,也是深沉、悲壮的。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每节都反复出现的“乡愁”这一词语中读出了作者的愁绪,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愁的。
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营造出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明亮的暖色,让人感到温暖、生机与希望,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温暖、欢快喜悦、充满希望的。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意象中读出了生命的新绿,读出了作者对生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愉悦的。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诗歌 感情基调
《沁园春·雪》
《周总理,你在哪里》
《我爱这土地》
《乡愁》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看》
豪迈、雄壮、奔放、激昂
深沉、思念、崇敬
深沉、悲壮、忧郁、悲愤
忧愁、低回怅惘
温暖、欢快喜悦、充满希望
欢快、愉悦
通过前面的阅读与分析,相信同学们对这几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了深刻的理解,请将你的理解梳理成表格。
比读分类
活动任务:
1.结合注释、旁批等,读诗歌。
2.尝试从体裁、押韵、句式、情感的角度给这6首诗歌分类,并阐述分类理由。
3.自由分组,4-6人为一组。每组选一首诗歌分析,组员分工进行,最后组内整合。
再读六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情感。
朗诵
诗体
《沁园春·雪》
古体词:有规定的格式、句数、字数、平仄等。
《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看》
新诗(现代诗)
形式自由,不拘格律与韵律
押韵
《我爱这土地》
不押韵
《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乡愁》《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看》
每一小节或整篇有押韵
句式
《周总理,你在哪里》
《乡愁》
句式整齐,或部分小节句式一致,或整首诗句式完全一致
《沁园春·雪》《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看》《我爱这土地》
各小节句式不一致
情感
《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
《乡愁》
蕴含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周总理,你在哪里》
《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看》
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
细读赏析
同学们参考示例,根据以下问题提示,赏析其余五首诗歌。
诗歌中有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活动任务: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赏析,分工进行,最后推选一位组员将你们的分析结果分享给大家。
同学们还记得意象和意境分别是什么吗?
知识卡片
◎意象,就是包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包括作者主观方面的情感、情绪、意识、思想;“象”则指各种客观物象。
◎意境,是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
示例:《沁园春·雪》(诗歌)用雪、长城、黄河、高原、冰、山、晴日(意象)书写爱,这些意象广阔、磅礴、充满生机活力(特点),营造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丽的北国雪景(画面/意境),我读出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情感)。
《周总理,你在哪里》用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书写爱,这些意象高大、辽阔,描绘出周总理风尘仆仆、奔走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前沿的伟大形象,我读出了诗人对立下丰功伟绩的周总理的怀念,对鞠躬尽瘁的周总理的爱戴。
《我爱这土地》用土地、鸟书写爱,这些意象多灾多难、充满悲愤、充满希望,描绘出山河破碎、风雨飘零的祖国与为之奋斗献身的人民,我读出了诗人对祖国灾难的悲愤痛苦,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
《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书写爱,这些意象具体化、遥远、有距离感,我读出了诗人的故乡之思、家国之思、对祖国的热爱。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四月天、笑响、风、春、云烟、黄昏、风、星子……书写爱,这些意象美丽、温暖、灵动、梦幻、新鲜、充满生机、充满希望,我读出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与热爱。
《我看》用春风、青草、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树木……书写爱,这些意象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自由、美丽、欢快,我读出了诗人敬畏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六首诗风格不一,表达也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主题——爱,爱祖国、爱土地、爱故乡、爱生命。爱的对象不同,但六首诗中的爱意却是一样的浓郁动人。
这几首诗歌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是什么?
研读诗语
从课文中选出你认为写的最妙的诗句,说一说该诗句妙在何处。
诗歌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
——车尔尼雪夫斯基。
参考角度:
·语言凝练性
·多种表现手法
·语言陌生化
语言的凝练性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用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概括了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必将超越历史创造空前伟业的英雄气概。
语言的凝练性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描绘了无限的空间距离,并在其中填满了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语言的凝练性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四个数量词和四个叠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中,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互文,千万里冰封雪飘,写出了诗人视野开阔,远达万里;画面广袤无垠,气魄宏大。
千里
万里
“封”,写的是一种静态,显得凝然安静;“飘”是动态,显得舞姿轻盈——动静结合,使得雪景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生动。
封飘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拟人,赋予了群山、高原以人的品格,生动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与天相接的壮阔之景,突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高原活泼奔放的特点。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反复,直抒胸臆,抒发人民对总理无比强烈的思念之情。
设问,反复呼唤,虽直白,却见出诗人的痛彻肺腑。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反复。与前面的“在哪里”相呼应,突出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在人民的心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内心的惊喜、激动之情,以及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的怀念与哀思。
在这里
在这里
在这里
在这里
在这里
在一起
在一起
在一起
在一起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象征。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其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作者在语言运用上与之前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语言的陌生化
资料卡片
◎陌生化: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和变形,或常用古字、冷僻字、外来语、典故,或使词性发生变化,就句法来看,常用一些不合规范的语法,使得句式发生变异;或使语序发生变化。
什么是陌生化?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将触觉和听觉通用,采用了通感的手法,使语言陌生化。
“黄昏吹着风的软”本应该是“软的风在黄昏吹着”,属于偏正短语倒装,强调风柔软的特点。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本应该是“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柔嫩白莲,喜悦”,语言陌生化,读起来比较新颖别致。
陌生化语言可以使诗歌更加新颖别致,更能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看》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找一找并赏析
语言的陌生化有怎样的好处呢?
语言的陌生化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好像人的轻轻揉动而使青草“丰润”起来,“揉”字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季节把花朵“燃起”又“吹熄”,虽然看似不合事理,但却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花朵的自然荣枯,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语言的陌生化增强了表意的丰富性。

燃起
吹熄
综合实践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课外诗歌,从意象、语言、感情角度入手,运用课堂学到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可以结合具体诗句鉴赏,制作讲解PPT,晚自习讲给大家听。
回顾语速、语调、重音、强弱、停连等朗读技巧。
运用所学朗读技巧及符号,结合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选择本单元任意一首诗歌为其设计朗读脚本。
根据朗读脚本在组内朗诵,相互评价交流。
学习任务
朱自清先生在《朗读与诗》中说:“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读而存在的。”要在朗诵中准确表现语调,充满感情地朗读,我们就要学习朗读技巧,设计朗读脚本。
朗读技巧
资料卡片
(1)重音:重读(“·”) 、尾音拖长(“───”);
(2)停连:短停顿(“∕”)、长停顿(“∕∕”)、
连读(“⌒”);
(3)语调:升调(“↗”)、调降(“↘”)、渐强(“<”)、
渐弱(“>”)(平调不用标),韵脚(“△”);
(4)节奏和感情基调用文字说明。
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朗读技巧呢?
设计朗读脚本
观看《沁园春·雪》名家朗诵视频;依示例,对《沁园春·雪》其他部分进行朗读标注。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精神饱满,昂首挺胸)
(豪迈,高而慢)
(声音拉长)
(高昂)
(低沉)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高昂)
(豪迈,高而慢)
示例: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豪迈)
(低沉)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高昂)
(慢,声音拉长)
(慢)
(慢)
(低,慢)
(高昂,坚定)
诵读诗歌:朗读本诗应用____________的感情基调。
激昂雄壮
诵读展示,交流评价
在交流评价时,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角度。
读音是否准确
语速是否恰当
停连是否合理
重音是否恰切
语调是否自然
强弱是否得当
感情是否到位
选择一个对象,模仿借鉴所学诗歌写作方法,尝试创作一首以“我爱你祖国”为主题的诗歌作品。
为自己创作的诗歌设计朗读脚本,在班级朗诵。
实践任务
学习完前两个任务内容,相信同学们对诗歌的写作方法和朗诵技巧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对本单元诗歌抒发的情感也有自己的感悟。接下来同学们自由创作,抒发自己的诗情。
学习写作技巧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写诗有哪些技巧呢?
韵律、节奏和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基本上三句形成一小节,整体节奏舒缓、明快;在韵律上,“天、烟、前、圆、鲜、莲、燕、暖”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
语言简洁、凝练。《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有渴望,有无奈……令人难忘。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沁园春·雪》运用拟人修辞,赋予了群山、高原以人的品格,生动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与天相接的壮阔之景,突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进行描绘,能形象、生动、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意。
1.下面是一位同学还没有写完的诗作,请依据前两节所写内容与情感,续写完这首诗,注意与前文的风格保持一致。
十四岁生日那天,
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
是一架望远镜,
还是一个崭新的足球?
我摇了摇头,
爸爸,
我什么都不要,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下棋,
和我一起郊游,
…………
礼 物
初试创作
和我一起下棋,
和我一起郊游,
和我一起滑冰,
和我一起遛狗。
续作维持了四句一节的格式,不仅注意了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体现出了灵活的语言建构能力。
我更想让您和我一起,
读很多很多的书,
走很远很远的路,
毕竟,您才是我一生最好的礼物。
最后一节很好地升华了主题,深化了“陪伴”的意义,突出表现孩子渴望父亲守护和引领自己成长的强烈愿望。
最后一句以“礼物”作结,巧妙点题,并实现了由“物”到“人”、由“物质”到“情感”的转化,从而表达了对爸爸纯真、深切的爱,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打动人心,让人深受感染。
2.参照本单元所学诗歌中的任意一首进行同题仿写,如《我爱这土地》《乡愁》;或模仿其形式和内容,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乡愁》《我看》等,自创一首。
后来啊
乡愁是一本厚厚的书籍
我在这头
理想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相片
我在这头
回忆在那头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个小小的风筝
我在这头
童年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拨暖暖的电话
我在这头
朋友在那头
我爱这世界
假如我是一束光
我也应该用这萤火之光去照亮
这被黑暗所笼罩着的世界
这永远遮挡着我们的光芒的天空
这永不停歇的滂沱的雨水
和那来自山间无比璀璨的群星
——然后我消散了
连身体都融进了空气里
为什么我的心中常见光明
因为我对这世界满怀憧憬……
创写佳作
实践活动:
①赏析国庆主题照片,以“我爱你祖国”为主题创作诗歌作品。
②设计朗诵脚本,在班级朗诵诗歌。
③请同学们根据评分标准,通过比较进行评价打分。
④最终前三名作品上传班级公众号。要求将诗歌和朗诵音频文件同时上传。
评分等级 A B C
诗歌主题鲜明(10分) 主题鲜明,寓意深刻(8-10分) 主题较为鲜明,有寓意(5-7分) 主题不够鲜明(0-4分)
诗歌内容积极(10分) 内容健康、向上、充实、生动(8-10分) 内容比较健康、向上、充实、生动(5-7分) 内容不够健康、向上(0-4分)
诗歌情感到位(10分) 感情真实(8-10分) 有一定感情(5-7分) 感情较欠缺
(0-4分)
朗诵口齿清晰,语言流畅(10分) 口齿清晰,表达自然流畅(8-10分) 口齿较为清晰,表达比较流畅(5-7分) 口齿不太清晰,表达不够流畅(0-4分)
朗诵语气、语调、节奏控制恰当(10分) 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节奏优美(8-10分) 语速较恰当、声音较洪亮,节奏较鲜明(5-7分) 语速过快或过慢、声音较小,没有节奏(0-4分)
评分标准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