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人教2024版)(共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人教2024版)(共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图中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 先看看,再用尺子量一量。我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人们常常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为了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很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尺、钟表、温度计、秤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导入新课
长度的单位
1.测量的意义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人们常常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 、 、 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钟表
温度计
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作 单位制(简称 )。
2.单位与国际单位制
长度、时间等可定性或定量描述的属性称为 。测量物理量的过程实际上是 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 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是 。
物理量
比较
公认
单位
国际
SI
3.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 。物理量的单位有国际通用的符号,在国际单位制中,米的符号是 。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

m
1.5 m
0.75 m
规定:光在真空中s内经过的路程长度定义为1m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比米大的单位有 ,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 dm )、厘米( cm)、毫米( mm)、 等。它们同米的关系是:
1km = 1000 m = m
1dm = 0.1m = m
1cm = 0.01m = m
1mm = 0.001m = m
1μm = 0.000 001 m = m
1nm = 0.000 000 001 m = m
千米 ( km )
微米( um )、纳米( nm)
单位换算使用的是等量代换法,换算时要保证等式两边相等。
km m dm cm mm μm nm
进率
×10=
10 × ×=
大单位换小单位:×进率
小单位换大单位:÷进率
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3)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步骤
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 保持不变,乘(或除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 ,将原单位改为 单位即可。
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如:12m= dm
1.2m=1.2 × dm= dm
数值
进率
目标
10
12
第1步,写原数
第2步,大单位换小单位,乘进率
第3步,换单位
第4步,再运算
[小练习]:
某人高 1.67( )
头发丝直径约 0.07( )
一层楼房高约 30( )
地球半径约 6 400( )
珠穆朗玛峰高约 8 844.43( )
钢笔长约 0.15( )
m
mm
dm
km
m
m
为了准确测量长度,人们设计、制造出了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刻度尺
直尺
游标卡尺
卷尺
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皮尺
长度的测量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
螺旋测微器
激光测距仪
游标卡尺
①会选 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测量范围、分度值合适的工具
观:测量范围、分度值、零刻度线
例:测量立定跳远长度需用________。
[选填“卷尺(5 m,1 cm)”或“米尺(1 m,1 cm)”]
卷尺
2、长度的测量
②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注意:刻度尺有厚度时,把它侧立起来。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另选某个整数刻度线为测量的起点。
③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0
1
2
3
4
5
6
7
8
cm
④会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0
1
2
3
4
cm
分度值:0.1cm
读数:2.63cm(或2.64cm)
⑤会记: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如图,物体长:4.75cm,准确值:4.7cm,估读值:0.05cm
进行实验 :
1.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记录测量结果。
2.测量你想测量的物体。
实验记录:
测量对象 长度 宽度
课本 作业本 活动:小组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要求:写出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
______小组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
方法1
方法2
……
长度的估算
活动:用下面的尺去量一量身边的物品,并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
一拳
一指
一拃
一步
你知道1纳米(nm)有多大吗?
 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七万分之一。
天文测量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
 1光年 ≈9.461×1015 m。
小资料
国际制单位:秒(s)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h = 60 min
1 min = 60 s
问:
1 h = s
3600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1h= 60min 60×60s
=3600s


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工具
在古代,人们用日晷(guǐ)、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
日晷
原理: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
沙漏
现代用的是钟表、停表、电子表等,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秒表的读数方法
长针为秒针,短针为分针
先读分针,看其是否过半
再读秒针,过半读30以上,
没过半读 30以下,不估读
使用秒表测量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如果分针未超过半分钟时,秒钟按0~30s读数。若分钟数已过半刻度线,秒钟按30~60s读数
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秒钟数
(整数) (不估读)
3×60s+37.5s=217.5s
分钟数
秒数
例 如图所示是测量时间常用的机械停表,该机械停表的分度值是 s,此时停表的读数是 .
337.5s
【详解】[1]小盘为分针表盘,大盘为秒针表盘,大盘一大格表示1s,一大格分为十格,一小格表示0.1s,所以停表的分度值为0.1s。
[2]停表小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9和10之间,偏向10,示数为9min,大盘示数应大于30s,大盘分度值为0.1s,示数为47.3s,所以,停表读数为t=9min47.3s=587.3s
0.1
思考:一把量程为0~1m的直尺,它的长度真的是1m吗?
它可能比真正规定的1m多一点点,也可能少一点点,只要是人制造的工具,就不会是真正精确的。
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造成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
错误是人为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4.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仪器
改进测量方法
产生原因 能否避免
误差
错误
想一想: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测量工具的精密度
测量人的估读习惯
测量方法和环境
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
不遵守工具使用规则
读数、记录时粗心
可以避免
1.如下图中用三角板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正确的是( )
B
课堂练习
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误差可以尽量减小,但不可避免
C.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永远存在差异
D.误差太大就成了错误,所以有时误差其实就是错误
D
3. 停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0.1s
0.5min(或30s)
5min38.5s(或338.5s)
注:算平均值一定要四舍五入,保留相同的分度值
4.某同学先后4次测量一木块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1.41cm、1.41cm、1.42cm、1.43cm,该木块的长度应记为 cm。
5.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注:求平均值时,需要先删去错误数据
1.42
12.35
7.由于铜的热胀冷缩,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冬天比夏天的测量结果(此处忽略玻璃的尺寸变化) (选填“长”“短”或“一样”)

8. 某同学测得一本书的厚度是8.0毫米,他数了一下,封面和插页共为5张纸,正文部分没有数。他翻到最后看了一下,正文共150页。这本书的每张纸的平均厚度为______毫米,相当于______微米。
0.1
100
二、长度的测量
国际单位:米(m)
单位之间的换算
一、长度的单位
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认 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放 规范操作
看 视线正对刻度线
读 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记 数字+单位
课堂小结
国际单位:秒(s)
实验室测量工具:秒表
三、时间的测量
什么是误差
造成误差的原因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减小误差的方法
四、误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