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不等式及其性质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及其性质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只要是涉及到范围的问题,都和不等式有关.【例1】 (1)(多选)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若a>1,则<1B.对任意实数a,都有a2≥aC.若ac2>bc2,则a>bD.若a>b>0,c<d<0,则>(2)已知-1<x<4,2<y<3.试求x-y与3x+2y的取值范围.反思感悟不等式及其性质的2个关注点(1)作差法是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基本方法;(2)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证明不等式,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条件;当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时,常选择特殊值法.二、基本不等式 能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并能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掌握基本不等式的一些常见变形.【例2】 (1)已知-1<x<3,则y=(1+x)(3-x)的最大值是 ;(2)已知x>1,且x-y=1,则x+的最小值是 .反思感悟利用基本不等式解题的关注点(1)前提:“一正”“二定”“三相等”;(2)配凑:要根据式子的特征灵活变形,配凑出积、和为常数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3)方法:一是消元法;二是将条件灵活变形,利用常数“1”代换的方法;三是配凑法.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方程、函数的联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例3】 (1)(多选)若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3,4),则( )A.a>0 B.a+b=0C.12a+c=0 D.b2-4ac=49a2(2)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①-x2+5x-4>0;②≥-2;③m2x2+2mx-3<0.反思感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问题(1)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受a的符号、b2-4ac的符号的影响,且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密切联系;(2)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常就“二次项系数”“判别式Δ”“两个根的大小”对参数进行讨论.四、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不等式的应用题常以函数为背景,多是解决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优化问题,在解题中主要涉及不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根据题设条件构建数学模型是解题关键.【例4】 (1)某项研究表明:在考虑行车安全的情况下,某路段车流量F(单位时间内经过测量点的车辆数,单位:辆/时)与车流速度v(假设车辆以相同速度v行驶,单位:米/秒)、平均车长l(单位:米)的值有关,其公式为F=.若平均车长l=6.05,则最大车流量为 辆/时;(2)国家原计划以2 400元/吨的价格收购某种农产品m吨.按规定,农户向国家纳税为:每收入100元纳税8元(称作税率为8个百分点,即8%).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积极的收购政策.根据市场规律,税率降低x个百分点,收购量能增加2x个百分点.试确定x的范围,使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不低于原计划的78%.反思感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注点(1)审题要准,初步建模;(2)设出变量,列出函数关系式;(3)根据题设构造二次函数或基本不等式的形式解决问题.章末复习与总结【例1】 (1)AC 对于A,因为a>1,所以<1,故A正确;对于B,可取a=,则a2<a,故B错误;对于C,因为ac2>bc2,所以c2>0,所以a>b,故C正确;对于D,若a>b>0,c<d<0,则有a-c>b-d>0,所以<,若e<0,不等式成立,若e≥0则不等式不成立,故D错误.(2)解:因为-1<x<4,2<y<3,所以-3<-y <-2,所以-4<x-y<2.由-1<x<4,2<y<3,可得-3<3x<12,4<2y<6,所以1<3x+2y<18.【例2】 (1)4 (2)3 解析:(1)法一 ∵-1<x<3,∴1+x>0,3-x>0,∴≤=2.∴(1+x)(3-x)≤4,当且仅当1+x=3-x,即x=1时取等号.法二 ∵y=(1+x)(3-x)=-x2+2x+3=-(x-1)2+4,又∵-1<x<3,∴y≤4.(2)∵x>1,∴x-1>0.又y=x-1,∴x+=x+=x-1++1≥2+1=3,当且仅当x=2时,等号成立,则x+的最小值是3.【例3】 (1)ACD 由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3,4),可得a>0,且x1=-3,x2=4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即b=a,c=-12a,即12a+c=0,a+b=2a>0,b2-4ac=a2+48a2=49a2.故选A、C、D.(2)解:①原不等式等价于x2-5x+4<0,∵方程x2-5x+4=0的两根分别为x1=1,x2=4,∴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x<4}.②不等式≥-2可化为+2≥0,即≥0,则原不等式等价于(x-11)(x-5)≥0且x-5≠0,解得x<5或x≥11,故≥-2的解集为{x|x<5或x≥11}.③当m=0时,-3<0恒成立,解集为R.当m≠0时,二次项系数m2>0,Δ=16m2>0,不等式可化为(mx+3)(mx-1)<0.当m>0时,解不等式得-<x<,当m<0时,解不等式得<x<-.∴当m=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R;当m>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当m<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例4】 (1)1 900 解析:F=≤=1 900,当且仅当v=11时等号成立.(2)解:设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为y元,则y=2 400m(1+2x%)(8-x)%=-m(x2+42x-400)(0<x≤8).依题意得y≥2 400m×8%×78%,即-m(x2+42x-400)≥2 400m×8%×78%,整理得x2+42x-88≤0,解得-44≤x≤2.根据x的实际意义,所以0<x≤2.故x的取值范围是{x|0<x≤2}.2 / 2(共22张PPT)章末复习与总结一、不等式及其性质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及其性质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只要是涉及到范围的问题,都和不等式有关.【例1】 (1)(多选)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B. 对任意实数 a ,都有 a2≥ aC. 若 ac2> bc2,则 a > b解析:AC 对于A,因为 a >1,所以 <1,故A正确;对于B,可取 a = ,则 a2< a ,故B错误;对于C,因为 ac2> bc2,所以 c2>0,所以 a > b ,故C正确;对于D,若 a > b >0, c < d<0,则有 a - c > b - d >0,所以 < ,若 e <0,不等式成立,若 e ≥0则不等式不成立,故D错误.解析: 对于A,因为 a >1,所以 <1,故A正确;对于B,可取 a = ,则 a2< a ,故B错误;对于C,因为 ac2> bc2,所以 c2>0,所以 a > b ,故C正确;对于D,若 a > b >0, c < d<0,则有 a - c > b - d >0,所以 < ,若 e <0,不等式成立,若 e ≥0则不等式不成立,故D错误.(2)已知-1< x <4,2< y <3.试求 x - y 与3 x +2 y 的取值范围.解:因为-1< x <4,2< y <3,所以-3<- y <-2,所以-4< x - y <2.由-1< x <4,2< y <3,可得-3<3 x <12,4<2 y <6,所以1<3 x +2 y <18.反思感悟不等式及其性质的2个关注点(1)作差法是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基本方法;(2)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证明不等式,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条件;当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时,常选择特殊值法.二、基本不等式 能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并能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掌握基本不等式的一些常见变形.【例2】 (1)已知-1< x <3,则 y =(1+ x )(3- x )的最大值是 ;4 解析: 法一 ∵-1< x <3,∴1+ x >0,3- x >0,∴ ≤ =2.∴(1+ x )(3- x )≤4,当且仅当1+ x =3- x ,即 x =1时取等号.法二 ∵ y =(1+ x )(3- x )=- x2+2 x +3=-( x -1)2+4,又∵-1< x <3,∴ y ≤4.(2)已知 x >1,且 x - y =1,则 x + 的最小值是 .3 解析: ∵ x >1,∴ x -1>0.又 y = x -1,∴ x + = x + = x -1++1≥2 +1=3,当且仅当 x =2时,等号成立,则x + 的最小值是3.反思感悟利用基本不等式解题的关注点(1)前提:“一正”“二定”“三相等”;(2)配凑:要根据式子的特征灵活变形,配凑出积、和为常数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3)方法:一是消元法;二是将条件灵活变形,利用常数“1”代换的方法;三是配凑法.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方程、函数的联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例3】 (1)(多选)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 bx + c <0的解集为(-3,4),则( )A. a >0 B. a + b =0C. 12 a + c =0 D. b2-4 ac =49 a2解析:ACD 由不等式 ax2- bx + c <0的解集为(-3,4),可得 a >0,且 x1=-3, x2=4是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 c =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即 b = a , c =-12 a ,即12 a + c =0, a + b =2 a >0, b2-4 ac = a2+48 a2=49 a2.故选A、C、D.解析: 由不等式 ax2- bx + c <0的解集为(-3,4),可得 a >0,且 x1=-3, x2=4是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 c =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即 b = a , c =-12 a ,即12 a + c =0, a + b =2 a >0, b2-4 ac = a2+48 a2=49 a2.故选A、C、D.(2)解下列关于 x 的不等式:①- x2+5 x -4>0;② ≥-2;③ m2 x2+2 mx -3<0.解:①原不等式等价于 x2-5 x +4<0,∵方程 x2-5 x +4=0的两根分别为 x1=1, x2=4,∴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1< x <4}.②不等式 ≥-2可化为 +2≥0,即 ≥0,则原不等式等价于( x -11)( x -5)≥0且 x -5≠0,解得 x <5或 x ≥11,故 ≥-2的解集为{ x | x <5或 x ≥11}.③当 m =0时,-3<0恒成立,解集为R.当 m ≠0时,二次项系数 m2>0,Δ=16 m2>0,不等式可化为( mx +3)( mx -1)<0.当 m >0时,解不等式得- < x < ,当 m <0时,解不等式得 < x <- .∴当 m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R;当 m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 x < };当 m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 x <- }.反思感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问题(1)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受 a 的符号、 b2-4 ac 的符号的影响,且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密切联系;(2)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常就“二次项系数”“判别式Δ”“两个根的大小”对参数进行讨论.四、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不等式的应用题常以函数为背景,多是解决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优化问题,在解题中主要涉及不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根据题设条件构建数学模型是解题关键.【例4】 (1)某项研究表明:在考虑行车安全的情况下,某路段车流量 F (单位时间内经过测量点的车辆数,单位:辆/时)与车流速度v (假设车辆以相同速度 v 行驶,单位:米/秒)、平均车长 l (单位:米)的值有关,其公式为 F = .若平均车长 l =6.05,则最大车流量为 辆/时;1 900 解析: F = ≤ =1 900,当且仅当 v =11时等号成立.(2)国家原计划以2 400元/吨的价格收购某种农产品 m 吨.按规定,农户向国家纳税为:每收入100元纳税8元(称作税率为8个百分点,即8%).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积极的收购政策.根据市场规律,税率降低 x 个百分点,收购量能增加2 x 个百分点.试确定 x 的范围,使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不低于原计划的78%.解:设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为 y 元,则 y =2 400 m (1+2 x %)(8- x )%=- m ( x2+42 x -400)(0< x ≤8).依题意得 y ≥2 400 m ×8%×78%,即- m ( x2+42 x -400)≥2 400 m ×8%×78%,整理得 x2+42 x -88≤0,解得-44≤ x ≤2.根据 x 的实际意义,所以0< x ≤2.故 x 的取值范围是{ x |0< x ≤2}.反思感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注点(1)审题要准,初步建模;(2)设出变量,列出函数关系式;(3)根据题设构造二次函数或基本不等式的形式解决问题.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复习与总结.docx 章末复习与总结.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