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培优课 函数零点的综合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 培优课 函数零点的综合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培优课 
函数零点的综合问题
目录
典型例题·精研析
01
知能演练·扣课标
02
典型例题·精研析
01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根据零点情况求参数值(范围)
【例1】 (1)若函数 f ( x )=ln x - + a 在区间(1,e)上存在零
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
( -1,1) 
解析: 因为 y =ln x , y =- 在(1,e)上单调递增,则
函数 f ( x )=ln x - + a 在区间(1,e)上单调递增,且函数
图象连续不间断,故若 f ( x )在区间(1,e)上存在零点,则
解得 -1< a <1.
(2)若函数 f ( x )=|2 x -2|- b 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b 的取值范
围为 .
解析: 由 f ( x )=|2 x -2|- b =
0,得|2 x -2|= b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分别画出 y =|2 x -2|与 y = b 的图
象,如图所示.则当0< b <2时,两函数图
象有两个交点,从而函数 f ( x )=|2 x -
2|- b 有两个零点.
(0,2) 
通性通法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范围)的方法
(1)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
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
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
法求解.
【跟踪训练】
1. 若函数 f ( x )= x3+ ax2+ bx + c 有三个零点0,1, x0,且 x0∈
(1,2),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0) B. (1,2)
C. (2,3) D. (-3,-2)
解析:  因为函数 f ( x )= x3+ ax2+ bx + c 有三个零点0,1,
x0,所以解得所以 f
( x )= x3+ ax2+(-1- a ) x = x ( x -1)( x + a +1),所以
x0=-1- a ,又 x0∈(1,2),所以1<-1- a <2,解得-3< a
<-2.
2. 已知函数 f ( x )=3 x + x -5的零点 x0∈[ a , b ],且 b - a =1,
a , b ∈N*,则 a = , b = .
解析:∵函数 f ( x )=3 x + x -5,∴ f (1)=31+1-5=-1<
0, f (2)=32+2-5=6>0,∴ f (1) f (2)<0,且函数 f
( x )在R上是增函数,∴ f ( x )的零点 x0在区间[1,2]内.∴ a =
1, b =2.
1 
2 
题型二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例2】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2+2( m -1) x +2 m +6=0.
(1)若方程有两个实根α,β,且满足0<α<1<β<4,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1) f ( x )的大致图象如图(ⅰ)所示,

解得- < m <- ,∴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 ).
解:设 f ( x )= x2+2( m -1) x +2 m +6,
(2)若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①有两个正根,此时如图(ⅱ),可得
即∴-3< m ≤-1.
②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此时如图(ⅲ),可得 f (0)<0,
得 m <-3.
③有一个正根,另一根为0,此时如图(ⅳ),可得
∴ m =-3.
综上所述,当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时,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1].
通性通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可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交点
的情况,先将函数草图上下平移,确定根的个数,用判别式限制,再
左右平移,确定对称轴有无超过区间,或是根据根的正负情况,用根
与系数的关系进行限制.
【跟踪训练】
1.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2-2 x + m =0的两根同号,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1 B. m ≤0
C. 0< m ≤1 D. 0≤ m ≤1
解析:  关于 x 的方程 x2-2 x + m =0的两根同号,则判别式大于
等于0且两根之积大于零,则有解得0< m ≤1,
故选C.
2. 方程8 x2-( m -1) x + m -7=0两实根一个大于2,另一个小于
2,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设 f ( x )=8 x2-( m -1) x + m -7,符
合题意的函数 f ( x )图象如图.方程一根大于2,
另一根小于2,等价于 f (2)<0,即8×22-( m
-1)·2+ m -7=27- m <0,解得 m >27.故 m
的取值范围是(27,+∞).
知能演练·扣课标
02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已知2是函数 f ( x )= xn -8( n 为常数)的零点,且 f ( m )=
56,则 m 的值为(  )
A. -3 B. -4
C. 4 D. 3
解析: 因为2是函数 f ( x )= xn -8( n 为常数)的零点,所以
2 n =8,得 n =3,所以 f ( x )= x3-8,因为 f ( m )=56,所以
m3-8=56,得 m =4,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若函数 f ( x )= mx - m +1在区间[0,1]上无零点,则 m 的取值
范围为(  )
A. 0< m <1 B. m >1
C. m <0 D. m <1
解析:  当 m =0时,则 f ( x )=1,此时 f ( x )无零点,符合
题意;当 m ≠0时,令 f ( x )=0,则 x = ,故 x = <0或 x
= >1,解得0< m <1或 m <0,综上可知 f ( x )= mx - m +1
在区间[0,1]上无零点,则 m <1,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二次函数 y = x2+( m -3) x +2 m 的图象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
标分别为 x1, x2,且0< x1<2< x2,如图所示,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0
C. m >5
解析:  由题意可得即解得0< m < .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已知函数 f ( x )=若函数 y = f ( x )- m2有两
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
A. (0,1) B. {-1,0,1}
C. [0,1] D. {0,1}
解析:  由 y = f ( x )- m2有两个不同的零
点,即方程 f ( x )= m2有两个不同的解,即函数
y = f ( x )与 y = m2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画出函数 y = f (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
象可得 m2=1或 ,解 m =±1或 m =0,即 m
∈{-1,0,1}.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已知 a , b , c , d 都是常数, a > b , c > d ,若 f ( x )=2 024-
( x - a )( x - b )的零点为 c , d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
A. a > c > b > d B. a > b > c > d
C. c > d > a > b D. c > a > b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由题意设 g ( x )=( x - a )( x - b ),则 f ( x )=2
024- g ( x ),且 g ( x )=0的两个根是 a , b .由题意知 f ( x )
=0的两根是 c , d ,也就是 g ( x )=2 024的两根,画出 g ( x )
(开口向上)及 y =2 024的大致图象(图略),则 y =2 024与 g
(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 c , d , g ( x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
点的横坐标就是 a , b ,则 c , d 在 a , b 外,又 a > b , c > d ,由
图得 c > a > b >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多选)已知函数 f ( x )= ax - x - a ( a >0, a ≠1),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 a >1时, f ( x )有1个零点
B. 当 a >1时, f ( x )有2个零点
C. 当0< a <1时, f ( x )没有零点
D. 当0< a <1时, f ( x )有1个零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作出函数 y = ax 与 y = x + a
的图象,当 a >1时,如图①, y
= ax 与 y = x + a 有2个交点,则 f
( x )有2个零点;当0< a <1
时,如图②, y = ax 与 y = x + a 有1个交点,则 f ( x )有1个零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多选)已知 f ( x )= ax2+ bx + c ( a >0),分析该函数图象的
特征,若方程 f ( x )=0一根大于3,另一根小于2,则下列推理一
定成立的是(  )
B. 4 ac - b2≤0
C. f (2)<0 D. f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函数 f (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方
程 f ( x )=0一定有两实数根,故Δ= b2-4 ac >
0,所以4 ac - b2<0,故B错误;由图可知,必有
f (2)<0, f (3)<0,所以C、D一定成立;若
f ( x )= x2-7 x +6,方程 f ( x )=0的根为 x1=1<2, x2=6>3,此时- = ,所以此时2<- <3不成立.故A错误.故选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试写出一个实数 a = ,使得函数 f ( x )= ax2
+4 x -1在(-1,1)上恰有一个零点.
解析:不妨取 a =1,则 f ( x )= x2+4 x -1,则 f (1)=4, f
(-1)=-4,即得 f (1) f (-1)<0,又 f ( x )= x2+4 x -1
图象的对称轴为 x =-2,则 f ( x )在(-1,1)上单调递增,故 f
( x )= x2+4 x -1在(-1,1)上恰有一个零点.
1(答案不唯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f ( x )=3 x2-5 x + a 的一个零点在区间(-2,0)内,
另一个零点在区间(1,3)内,∴即
解得-12< a <0,故 a 的取值范围为(-12,0).
9. 若函数 f ( x )=3 x2-5 x + a 的一个零点在区间(-2,0)内,另
一个零点在区间(1,3)内,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1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已知函数 f ( x )=若函数 g ( x )= f
( x )- k 有三个零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令 g ( x )= f ( x )- k =0,可得
f ( x )= k ,作出 y = f ( x )的图象,如
图.由图可知,当 y = k 与 y = f ( x )的图
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时,-1< k <1,所
以 k 的取值范围是(-1,1).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已知函数 f ( x )= x2- bx +3.
(1)若 f (0)= f (4),求函数 f ( x )的零点;
解: 由 f (0)= f (4)得3=16-4 b +3,即 b =4,
所以 f ( x )= x2-4 x +3,令 f ( x )=0即 x2-4 x +3=0得
x1=3, x2=1.
所以 f ( x )的零点是1和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若函数 f ( x )一个零点大于1,另一个零点小于1,求 b 的取
值范围.
解: 因为 f ( x )的零点一个大于1,
另一个小于1,如图.
需 f (1)<0,即1- b +3<0,所以 b >
4.
故 b 的取值范围为(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已知函数 f ( x )=2 x -4 x - m , x ∈[-1,1].
(1)当 m =-2时,求函数 f ( x )的零点;
解: 当 m =-2时, f ( x )=2 x -4 x +2,令2 x -4 x +2
=0,得2 x =2或2 x =-1舍去,解得 x =1.
∴函数的零点为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若函数 f ( x )在[-1,1]上有零点,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 f ( x )=2 x -4 x - m =0 2 x -4 x = m ,
令 g ( x )=2 x -4 x ,
函数 f ( x )有零点等价于方程2 x -4 x = m 有解,等价于 m
在 g ( x )的值域内,
设 t =2 x ,∵ x ∈[-1,1],∴ t ∈[ ,2],
则 y = t - t2=-( t - )2+ ,当 t = 时, ymax= ,当 t
=2时, ymin=-2.
∴ g ( x )的值域为[-2, ].
∴ m 的取值范围为[-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若在定义域内存在实数 x0使 f ( x0+1)= f ( x0)+ f (1)成立,
则称函数有“漂移点” x0.
(1)请判断函数 f ( x )= 是否有漂移点?并说明理由;
解: 假设函数 f ( x )= 有“漂移点” x0,则 =
+2,
即 + x0+1=0,由此方程无实根,与题设矛盾,所以函
数 f ( x )= 没有漂移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求证:函数 f ( x )= x2+3 x 在(0,1)上存在漂移点;
解: 证明:令 h ( x )= f ( x +1)- f ( x )- f (1)
=( x +1)2+3 x+1-( x2+3 x )-4=2×3 x +2 x -3,
所以 h (0)=-1, h (1)=5.所以 h (0) h (1)<0,
又 h ( x )在(0,1)上连续,所以 h ( x )=0在(0,1)
上至少有一个实根 x0,
即函数 f ( x )= x2+3 x 在(0,1)上存在漂移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若函数 f ( x )=lg 在(0,+∞)上有漂移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 若 f ( x )=lg 在(0,+∞)上有漂移点
x0,所以lg =lg +lg a 成立,即 =
· a , a >0,
整理得 a = =( )2,
由 x0>0,得0< <1,则0< a <1.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谢 谢 观 看!函数零点的综合问题
题型一 根据零点情况求参数值(范围)
【例1】 (1)若函数f(x)=ln x-+a在区间(1,e)上存在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2)若函数f(x)=|2x-2|-b有两个零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为    .
通性通法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范围)的方法
(1)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跟踪训练】
1.若函数f(x)=x3+ax2+bx+c有三个零点0,1,x0,且x0∈(1,2),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2,0) B.(1,2)
C.(2,3) D.(-3,-2)
2.已知函数f(x)=3x+x-5的零点x0∈[a,b],且b-a=1,a,b∈N*,则a=    ,b=    .
题型二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例2】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2m+6=0.
(1)若方程有两个实根α,β,且满足0<α<1<β<4,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通性通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可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情况,先将函数草图上下平移,确定根的个数,用判别式限制,再左右平移,确定对称轴有无超过区间,或是根据根的正负情况,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限制.
【跟踪训练】
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0的两根同号,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0
C.0<m≤1 D.0≤m≤1
2.方程8x2-(m-1)x+m-7=0两实根一个大于2,另一个小于2,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培优课 函数零点的综合问题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1)(-1,1) (2)(0,2)
解析:(1)因为y=ln x,y=-在(1,e)上单调递增,则函数f(x)=ln x-+a在区间(1,e)上单调递增,且函数图象连续不间断,故若f(x)在区间(1,e)上存在零点,则解得-1<a<1.
(2)由f(x)=|2x-2|-b=0,得|2x-2|=b.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y=|2x-2|与y=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0<b<2时,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从而函数f(x)=|2x-2|-b有两个零点.
跟踪训练
1.D 因为函数f(x)=x3+ax2+bx+c有三个零点0,1,x0,所以解得所以f(x)=x3+ax2+(-1-a)x=x(x-1)(x+a+1),所以x0=-1-a,又x0∈(1,2),所以1<-1-a<2,解得-3<a<-2.
2.1 2 解析:∵函数f(x)=3x+x-5,∴f(1)=31+1-5=-1<0,f(2)=32+2-5=6>0,∴f(1)f(2)<0,且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f(x)的零点x0在区间[1,2]内.∴a=1,b=2.
【例2】 解:设f(x)=x2+2(m-1)x+2m+6,
(1)f(x)的大致图象如图(ⅰ)所示,

解得-<m<-,
∴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2)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①有两个正根,此时如图(ⅱ),可得
即∴-3<m≤-1.
②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此时如图(ⅲ),可得f(0)<0,得m<-3.
③有一个正根,另一根为0,此时如图(ⅳ),可得∴m=-3.
综上所述,当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
跟踪训练
1.C 关于x的方程x2-2x+m=0的两根同号,则判别式大于等于0且两根之积大于零,则有解得0<m≤1,故选C.
2.解:设f(x)=8x2-(m-1)x+m-7,符合题意的函数f(x)图象如图.方程一根大于2,另一根小于2,等价于f(2)<0,即8×22-(m-1)·2+m-7=27-m<0,解得m>27.故m的取值范围是(27,+∞).
1 / 1培优课 函数零点的综合问题
1.已知2是函数f(x)=xn-8(n为常数)的零点,且f(m)=56,则m的值为(  )
A.-3 B.-4
C.4 D.3
2.若函数f(x)=mx-m+1在区间[0,1]上无零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  )
A.0<m<1 B.m>1
C.m<0 D.m<1
3.二次函数y=x2+(m-3)x+2m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且0<x1<2<x2,如图所示,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0 B.m>
C.m>5 D.0<m<
4.已知函数f(x)=若函数y=f(x)-m2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0,1) B.{-1,0,1} C.[0,1] D.{0,1}
5.已知a,b,c,d都是常数,a>b,c>d,若f(x)=2 024-(x-a)(x-b)的零点为c,d,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a>c>b>d B.a>b>c>d C.c>d>a>b D.c>a>b>d
6.(多选)已知函数f(x)=ax-x-a(a>0,a≠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a>1时,f(x)有1个零点 B.当a>1时,f(x)有2个零点
C.当0<a<1时,f(x)没有零点 D.当0<a<1时,f(x)有1个零点
7.(多选)已知f(x)=ax2+bx+c(a>0),分析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若方程f(x)=0一根大于3,另一根小于2,则下列推理一定成立的是(  )
A.2<-<3 B.4ac-b2≤0
C.f(2)<0 D.f(3)<0
8.试写出一个实数a=    ,使得函数f(x)=ax2+4x-1在(-1,1)上恰有一个零点.
9.若函数f(x)=3x2-5x+a的一个零点在区间(-2,0)内,另一个零点在区间(1,3)内,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函数f(x)=若函数g(x)=f(x)-k有三个零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函数f(x)=x2-bx+3.
(1)若f(0)=f(4),求函数f(x)的零点;
(2)若函数f(x)一个零点大于1,另一个零点小于1,求b的取值范围.
12.已知函数f(x)=2x-4x-m,x∈[-1,1].
(1)当m=-2时,求函数f(x)的零点;
(2)若函数f(x)在[-1,1]上有零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3.若在定义域内存在实数x0使f(x0+1)=f(x0)+f(1)成立,则称函数有“漂移点”x0.
(1)请判断函数f(x)=是否有漂移点?并说明理由;
(2)求证:函数f(x)=x2+3x在(0,1)上存在漂移点;
(3)若函数f(x)=lg 在(0,+∞)上有漂移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培优课 函数零点的综合问题
1.C 因为2是函数f(x)=xn-8(n为常数)的零点,所以2n=8,得n=3,所以f(x)=x3-8,因为f(m)=56,所以m3-8=56,得m=4,故选C.
2.D 当m=0时,则f(x)=1,此时f(x)无零点,符合题意;当m≠0时,令f(x)=0,则x=,故x=<0或x=>1,解得0<m<1或m<0,综上可知f(x)=mx-m+1在区间[0,1]上无零点,则m<1,故选D.
3.D 由题意可得即解得0<m<.故选D.
4.B 由y=f(x)-m2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即方程f(x)=m2有两个不同的解,即函数y=f(x)与y=m2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画出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可得m2=1或,解m=±1或m=0,即m∈{-1,0,1}.故选B.
5.D 由题意设g(x)=(x-a)(x-b),则f(x)=2 024-g(x),且g(x)=0的两个根是a,b.由题意知f(x)=0的两根是c,d,也就是g(x)=2 024的两根,画出g(x)(开口向上)及y=2 024的大致图象(图略),则y=2 024与g(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c,d,g(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a,b,则c,d在a,b外,又a>b,c>d,由图得c>a>b>d.
6.BD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ax与y=x+a的图象,当a>1时,如图①,y=ax与y=x+a有2个交点,则f(x)有2个零点;当0<a<1时,如图②,y=ax与y=x+a有1个交点,则f(x)有1个零点.
7.CD 函数f(x)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方程f(x)=0一定有两实数根,故Δ=b2-4ac>0,所以4ac-b2<0,故B错误;由图可知,必有f(2)<0,f(3)<0,所以C、D一定成立;若f(x)=x2-7x+6,方程f(x)=0的根为x1=1<2,x2=6>3,此时-=,所以此时2<-<3不成立.故A错误.故选C、D.
8.1(答案不唯一) 解析:不妨取a=1,则f(x)=x2+4x-1,则f(1)=4,f(-1)=-4,即得f(1)f(-1)<0,又f(x)=x2+4x-1图象的对称轴为x=-2,则f(x)在(-1,1)上单调递增,故f(x)=x2+4x-1在(-1,1)上恰有一个零点.
9.(-12,0) 解析:∵f(x)=3x2-5x+a的一个零点在区间(-2,0)内,另一个零点在区间(1,3)内,∴即解得-12<a<0,故a的取值范围为(-12,0).
10.(-1,1) 解析:令g(x)=f(x)-k=0,可得f(x)=k,作出y=f(x)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当y=k与y=f(x)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时,-1<k<1,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1,1).
11.解:(1)由f(0)=f(4)得3=16-4b+3,即b=4,所以f(x)=x2-4x+3,令f(x)=0即x2-4x+3=0得x1=3,x2=1.
所以f(x)的零点是1和3.
(2)因为f(x)的零点一个大于1,另一个小于1,如图.
需f(1)<0,即1-b+3<0,所以b>4.
故b的取值范围为(4,+∞).
12.解:(1)当m=-2时,f(x)=2x-4x+2,令2x-4x+2=0,得2x=2或2x=-1舍去,解得x=1.
∴函数的零点为1.
(2)f(x)=2x-4x-m=0 2x-4x=m,
令g(x)=2x-4x,
函数f(x)有零点等价于方程2x-4x=m有解,等价于m在g(x)的值域内,
设t=2x,∵x∈[-1,1],∴t∈[,2],
则y=t-t2=-(t-)2+,当t=时,ymax=,当t=2时,ymin=-2.
∴g(x)的值域为[-2,].
∴m的取值范围为[-2,].
13.解:(1)假设函数f(x)=有“漂移点”x0,则=+2,
即+x0+1=0,由此方程无实根,与题设矛盾,所以函数f(x)=没有漂移点.
(2)证明:令h(x)=f(x+1)-f(x)-f(1)=(x+1)2+3x+1-(x2+3x)-4=2×3x+2x-3,
所以h(0)=-1,h(1)=5.
所以h(0)h(1)<0,
又h(x)在(0,1)上连续,所以h(x)=0在(0,1)上至少有一个实根x0,
即函数f(x)=x2+3x在(0,1)上存在漂移点.
(3)若f(x)=lg 在(0,+∞)上有漂移点x0,所以lg =lg +lg a成立,即=·a,a>0,
整理得a==()2,
由x0>0,得0<<1,则0<a<1.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1).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