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16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16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秦统一中国
第 9 课
公元
前259年
公元
前221年
公元
前210年
出生赵
回到秦
立秦王
加冕礼
秦统一
政驾崩
9岁
13岁
22岁
39岁
50岁
嬴政帝王之路
公元
前247年
秦始皇的一生
生平大事
前259 正月,嬴政生于赵都邯郸
前257 秦国围攻赵国邯郸,子楚(嬴政之父)逃离赵国,返回咸阳
前247 庄襄王死,政即位。骊山陵开始建设
前230 内史腾攻入韩都,俘虏韩王。韩灭
前227 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嬴政,失败。
前221齐国降秦。六国尽灭,统一天下。号始皇帝,全国设36郡,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和货币。
前219 派徐福往东海蓬莱求仙药
前215 蒙恬驱逐匈奴,开始修筑长城
前213 焚毁除秦记、医药学、占卜和农艺技术以外的其他书籍
前212 开始营建阿房宫。坑杀儒生460余人。
前210 携次子胡亥巡游天下,病死沙丘。
1.经过
韩-赵-魏-楚-燕-齐(远交近攻)
一、秦灭六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前230年—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材料一: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梁启超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灭六国的条件。
2.背景(原因)
1.人民渴望结束战乱,统一天下(民心所向)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条件。(国力强大)
3.重用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一、秦灭六国
秦朝的疆域
东到东海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3.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便于国家制定统一的政策,有利于消除阻隔,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主要措施 作用(意义)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交通
军事
秦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何影响?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二:“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三:“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皇帝








军事
行政
监察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皇帝
制度
三公制度
君主专制
右丞相印
废分封 行郡县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皇帝








郡(守)
县(令)
军事
行政
监察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郡县制
皇帝
制度
三公
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项目
周 朝
秦 朝
最高统治者称呼
最高统治者权力
统治地方的方式

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分封制
郡县制
皇帝
1.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郡县制作用:
对当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
对后世: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二)文化——统一文字
小篆成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意义:
有利于政令在全国推行,有利于各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影响汉字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刀币
1.统一货币
(三)经济
圆形方孔钱
(秦半两)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布币
度:长度(尺、寸)
量:容量(升、斗)
衡:重量(斤、两)
2.统一度量衡
作用:解决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便利了商品的交换,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
作用:解决各地换算间的困难,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 ——《汉书 贾山传》
(四)交通: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作用:使秦国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五)军事:南凿灵渠,北修长城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南凿灵渠(广西桂林),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
北击匈奴,
修长城(临洮—辽东)
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些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确立统一的疆域;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长城等。
材料研读:《史记》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的文字描述,请你说说这些举措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秦灭六国
巩固统一
的措施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交通:修驰道,统一车轨
军事:南开灵渠,北击匈奴
秦统一中国
原因:民心所向、国力强大、重用人才经过:秦灭六国(BC221)
结果: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政治:确立
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君主专制)
中央:三公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郡县制
秦朝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