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2.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3.学习文中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破立结合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的严谨准确的语言特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习主席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的试金石。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解放思想”成为时代的呼声。为正确认识、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全国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引发这场大讨论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课堂导入教学过程作者介绍胡福明,男,1935年7月生, 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2001年退休。2018年12月,胡福明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教学过程社论是报社或杂志社在自己的报纸或杂志上,以本社名义发表的评论当前重大问题的文章。社论代表的是报刊的观点,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代表的是《光明日报》的观点。社论的作者是由报社(杂志社)指定的编辑部人员或社会上的专家,文章完成后作者不署本人名,只能署“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这种文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政治风向标”。文体知识教学过程二、背景介绍这场大讨论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动荡。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教学过程二、背景介绍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时期,中央党校也作出规定,研究党的历史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有关指示,二是以实践为检验路线是非的标准。教学过程三、初步感知(1)“实践”,即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2)“检验”,检查并验证。(3)“真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4)“唯一”,突出了“实践”这一标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5)“标准”,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解读题目教学过程中心论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标题提出论题——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导言部分明确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第一部分(第1段)挖掘根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第二部分(第2-7段)基本的原则。举例证明——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第三部分(第8-16段)上升规律——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第四部分(第17-20段)层进式结构结构梳理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明确:①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② 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③ 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明确:① 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后,才充分证明了门捷列夫制定的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② 加勒依据太阳系学说发现海王星后,才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③ 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也使它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④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才最终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2.作者说“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文中主要列举了“科学史上”的哪些事实?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明确:① 天才论。② 文艺、教育等各条战线的“黑线专政”论。③ 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必然变成走资派。④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⑤ 儒法斗争还要继续。实践证明,这些理论是反马列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3.第二部分主要批驳了“四人帮”的哪些唯心论的先验论?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明确:① 首先辩证地论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会削弱理论的意义”。② 然后反面论证“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种种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错误性”从而立起靶子,进行批判,证明错误性。③ 最后重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4.分析第二部分的论证思路。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明确:毛主席一贯严格要求不断用革命实践来检验自己提出的理论和路线,他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而是时时处处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的正确性。正是毛主席这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才保证了自己的理论不断发展。5.文中列举了毛主席重印按语写补充说明一事,主要是为了强调什么?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明确:① 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 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③ 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④ 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6.怎样理解“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这句话的含意?教学过程五、深入探究立论:文章首先确立了中心论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后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革命导师树立了光辉榜样等方面展开论述,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富有说服力。这是立论。驳论:在此过程中,又多处和驳论相结合。如反驳“有的同志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的观点;批驳“四人帮”炮制的种种歪理邪说;批驳有的同志的担心等,这样使文章的针对性更强,批判更有利。驳论是指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常用的驳论方法有:1.这篇文章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立驳结合)教学过程① 直接反驳,即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② 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 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就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然后运用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驳倒了反面论点。③ 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例如: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们所述的理论来分析,只会产生这样一个现实:即凡是走上资本主义私有化道路的国家,全部或至少大都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现实还不存在,这种材料在现实的世界上还没有。教学过程五、深入探究明确:引用论证: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实践论》《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著中的著名论断,准确、权威,具有毋庸置疑的说服力。举例论证:以门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哥白尼提出太阳说等科学史上的事实以及革命导师的事例来论证论点,选例典型,说服力强。对比论证:文章将“四人帮”种种唯心主义谬论的失败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生命力的强大进行对比,一反一正,对比鲜明,突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2.文章综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教学过程五、深入探究明确:① 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具有强说服力。② 材料丰富,立驳结合,论证方法多样。③ 有的放矢,针对性强。④ 语言准确严密,富有思辨性。3.本文有什么艺术特色?读万卷书,提升理论素养;行万里路,见微知著,行稳致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分析问题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板书设计读万卷书,提升理论素养;行万里路,见微知著,行稳致远。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