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9.古诗三首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业练习
9.古诗三首 一、默写诗句(每空1分,共10分) 1.《暮江吟》中描写傍晚江面景色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 ________________。” 2.《题西林壁》中蕴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哲理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 3.《雪梅》中对比梅雪特点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 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每空2分,共6分) 1.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__________) 2.只缘身在此山中(缘:__________) 3.骚人阁笔费评章(骚人: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暮江吟》中“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真珠”指( ) A. 珍珠 B. 露珠 C. 月亮 2.《题西林壁》的作者苏轼是( )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3.《雪梅》中“梅雪争春未肯降”的“降”意思是( ) A. 降落 B. 投降 C. 服输 四、对比阅读(共10分) 1.《暮江吟》和《雪梅》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前者通过“”(填诗句)表达对秋夜的_______之情;后者通过梅雪 争春,暗含“”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话概括)。(6分) 2.《题西林壁》和《雪梅》都用到了“对比”手法,请任选一首 ,简析对比手法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五、拓展运用(5分)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各有长短,需要互相欣赏”的事物?请用 一句话仿写《雪梅》的哲理(例:“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 章”): 参考答案 一、默写 1.半江瑟瑟半江红 2. 只缘身在此山中 3.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解释 2.形容江水青绿色 2. 因为 3. 文人(诗人) 三、选择 3.A 2. B 3. C 四、对比阅读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或“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喜爱/赞美;事物各有长短,应相互欣赏(意思对即可)。 2.示例1:《题西林壁》通过“横看”“侧看”“远”“近”“高”“低”的视角对比,说明“角度不同,认识不同”的道理。 示例2:《雪梅》通过“梅逊雪白”“雪输梅香”的对比,突出事物各有优劣,需辩证看待。 五、拓展 示例:“牡丹芍药斗芬芳,观者难评谁更强”(符合“对比+哲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