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7课 百家争鸣回忆春秋时期的三大变化是什么?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汉书·艺文志》百家争鸣创立:孔子孟子庄子创立:老子韩非子墨子百家争鸣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创立:孙武老子简介:阅读教材,找出老子所属学派、思想主张及经典著作的相关信息?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辩证法思想思想主张政治主张著作简介地位《老子》(《道德经》)老子材料分别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材料二:“满齿不存,舌头犹在。大道无形,道在口中。”材料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出生明志教学从政周游修订逝世孔子的一生“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简介:阅读教材,找出孔子所属学派、思想主张及经典著作的相关信息?孔氏,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以德治国;为政以德“仁”思想主张政治主张教育成就简介地位孔子著作因材施教《论语》1.孔子的思想——核心思想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具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1.孔子的思想——政治主张德“苛政猛于虎也。”——《礼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治国主张是什么?主张以德治国,统治者应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统治者要实行德政,使人民信服,社会才会稳定。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道之以德”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弘扬正气,以德治国。(1)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学生 南宫敬叔 端木赐 颜回家庭情况 鲁国贵族 富商 “居陋巷”2.孔子的教育成就(2)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P42课后活动1:请说出上述孔子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着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旧知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2.孔子的教育成就4、他的言论被弟子编成了《论语》。3.影响儒家思想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代表作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子庄子韩非兼爱、非攻、节俭、尚贤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荀子孟子《荀子》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兵家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兼相爱,交相利。”——《墨子》“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非攻兼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民贵君轻(民本思想)仁政“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材料一材料二《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材料三《三字经》: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材料四《周礼》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国学),大司徒掌建邦 之土地之图与人口之数(乡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思想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根本原因)政治:周王室衰微,社会动荡。各国招贤纳士,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文化: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百家争鸣老子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孔子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地位和影响百家争鸣背景/原因“仁”、为政以德代表人物及主张著作:《道德经》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治墨家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家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法家 韩非子: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影响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先秦诸子书》.mp4 第7课 百家争鸣.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