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综合提升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二、两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一)离子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一、离子共存1.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实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反应,若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若不反应,则能大量共存。2.“三看”突破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1)看要求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2)看条件题干是否有“隐含条件”①“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大量存在有色离子,如:Cu2+ Fe3+ Fe2+ Mn | | | |蓝色 棕黄色 浅绿色 紫红色②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酸性溶液;b.常温下,pH<7的溶液;c.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③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碱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碱性溶液;b.常温下,pH>7的溶液;c.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溶液。(3)看反应①能否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Mg2+与OH-,Ca2+与C、S都不能大量共存;②能否生成水。如H+与OH-;③能否生成挥发性物质。如H+与C、HC、S2-等不能大量共存。针对练1.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a2+、N、Cl-B.K+、N、OH-、Br-C.Fe2+、H+、N、Cl-D.Na+、Mg2+、OH-、S答案:A针对练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S、Cl-B.K+、Cu2+、Cl-、OH-C.Mg2+、Ba2+、C、SD.Ag+、Ca2+、Cl-、N答案:A解析:H+、Na+、S、Cl-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Mg2+、Ba2+与C可以生成MgCO3、BaCO3沉淀,Ba2+与S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Ag+与Cl-生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针对练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K+、I-、NB.H+、Na+、C、MnC.H+、Mg2+、Cl-、SD.Ba2+、Al3+、Cl-、S答案:C解析:银离子和碘离子生成碘化银沉淀,故A错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B错误;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Ba2+与S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针对练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中:N、Ca2+、Cl-、N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Ba2+、Cl-、NC.含有大量HC的溶液:Na+、N、Cl-、H+D.无色透明溶液中:K+、I-、S、Mn答案:B解析:Ca2+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a+、Ba2+、Cl-、N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HC、H+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Mn为紫红色,为有色离子,I-、Mn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二、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判:根据题给信息,联想所学知识,判断主要的反应物、生成物。若反应物、生成物中主要元素化合价不一致的,要考虑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就要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二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配平主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三补:根据溶液的介质条件以及电荷守恒补足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酸性环境可以消耗或生成酸,碱性环境可以消耗或生成碱。针对练5.(1)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K2Cr2O7、KCl、CrCl3、Cl2、HCl、H2O,已知氧化性:K2Cr2O7>Cl2,写出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2)+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在稀盐酸中,NaNO2会与Fe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M,气体M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①反应过程Ⅱ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则M的化学式为 ,过程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根据图示信息,写出反应过程 Ⅰ 的离子方程式: 。③写出在酸性条件下,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K2Cr2O7+14HCl3Cl2↑+2KCl+2CrCl3+7H2O(2)Cr2+3HS+5H+2Cr3++3S+4H2O(3)①NO Fe2++NOFe(NO)2+②O2+4Fe(NO)2++4H+4Fe3++4NO+2H2O③4Fe2++O2+4H+4Fe3++2H2O考向一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2024·福建合格考)ClO2是一种重要消毒剂,该物质属于( )A.氧化物 B.酸C.碱 D.盐答案:A解析:二氧化氯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答案选A。2.(2024·福建合格考)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Fe(OH)3胶体 B.盐酸C.酒精溶液 D.硝酸银溶液答案:A解析:Fe(OH)3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A符合题意;盐酸是HCl的水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酒精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硝酸银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3.(2023·辽宁合格考)在物质的分类中,与云、雾属于同一类分散系的是( )A.泥沙水 B.油水混合物C.KOH溶液 D.Fe(OH)3胶体答案:D解析:云、雾属于胶体。泥沙水属于悬浊液,不属于胶体,A不符合题意;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不属于胶体,B不符合题意;KOH溶液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D符合题意。考向二 离子反应4.(2024·北京合格考)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KNO3固体 B.熔融的NaClC.NaOH溶液 D.稀硫酸答案:A5.(2024·福建合格考)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Fe3+、OH- B.Ba2+、Cl-、SC.Mg2+、Cl-、N D.H+、Na+、C答案:C解析: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a2+与S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Mg2+、Cl-、N在水溶液中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H+与C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6.(2024·福建合格考)离子方程式Ag++Cl-AgCl↓中,Cl-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A.Cl2 B.NaClC.HClO D.KClO3答案:B解析:离子方程式Ag++Cl-AgCl↓中Cl-来源于盐酸或可溶性的盐酸盐,故选B。考向二 氧化还原反应7.(2024·福建合格考)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2NaOHNa2SO3+H2OB.3NO2+H2O2HNO3+NOC.2Na+2H2O2NaOH+H2↑D.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答案:A解析:反应SO2+2NaOHNa2SO3+H2O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反应3NO2+H2O2HNO3+NO中,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由+4价升高到+5价和降低到+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反应2Na+2H2O2NaOH+H2↑中,Na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1价,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至0价,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中,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由0价升高到+1价和降低到-1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8.(2023·山东合格考)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B.反应中还原剂一定被氧化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答案: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正确;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一定被氧化,故B正确;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故D错误。9.(2023·广西合格考)工业上利用反应CO+H2OCO2+H2生产H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A.CO B.H2OC.CO2 D.H2答案:B解析: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故选B。10.(2024·北京合格考节选)氮化铝(Al)是一种新型材料。Al与N2可直接化合为AlN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Al+N22AlN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答案:Al 降低 单元检测卷(一) 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种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单位为mg·L-1)为Ca—48.00、K—39.00、Mg—3.10、Zn—0.08、F—0.02等,则对此矿泉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矿泉水不导电 B.该矿泉水能导电C.该矿泉水是电解质 D.该矿泉水是非电解质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知,该矿泉水不是纯净物,故该矿泉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D错误;该矿泉水中存在钙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等,因此可以导电,A错误,B正确。2.入春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中小水滴直径范围是( )A.小于1 nm B.1~100 nmC.大于100 nm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雾是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矿泉水 B.蔗糖溶液C.牛奶 D.稀硫酸答案:C解析:矿泉水是溶液,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A错误;蔗糖溶液是溶液,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B错误;牛奶是胶体,当光束通过牛奶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选项C正确;稀硫酸是溶液,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D错误。4.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组合是( )A.Na+、K+、Cu2+、SB.Ba2+、Na+、N、Cl-C.K+、Al3+、S、Cl-D.Mg2+、Ca2+、Cl-、N答案:B解析: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Ba2+、Na+、N、Cl-相互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OH-反应,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Al3+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Mg2+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5.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Cl2→Cl- B.SO2→SO3C.N→NH3 D.C→CO2答案:B解析:氯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需加入还原剂,A错误;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需加入氧化剂,B正确;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错误;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错误。6.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TiCl4+2Mg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TiCl4是还原剂 B.Mg被氧化C.TiCl4发生氧化反应 D.Mg得到电子答案:B解析:TiCl4中Ti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Mg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7.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石灰水和稀盐酸混合B.小苏打溶液和柠檬水混合制汽水C.人工盐(含有硫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钾)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D.氯化钠溶液和蔗糖水的混合溶液可治疗腹泻答案:A解析:发生了离子反应OH-+H+H2O,生成水,溶液总质量不变,A符合题意;HC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生了离子反应,CO2逸出,使溶液总质量变小,B不符合题意;S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发生了离子反应,溶液总质量变小,C不符合题意;NaCl与蔗糖不发生反应,D不符合题意。8.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2Na+2NH32NaNH2+H2↑B.2NH3+3CuO3Cu+N2+3H2OC.NH3+HClNH4ClD.3SiH4+4NH3Si3N4+12H2答案:B解析:题干所给反应中,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NH3作还原剂。A项,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NH3作氧化剂;B项,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NH3作还原剂;C项,NH3中N、H两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D项,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NH3作氧化剂;故选B。9.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①Na+、OH-、S ②H+、Cl-、S ③Na+、K+、OH- ④Na+、K+、NA.②③④ B.②①④C.②③① D.②①③答案:A解析: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②符合;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③符合;盐电离出的既有金属阳离子又有酸根阴离子,符合的是④;①可能由碱、盐组成,不符合题意。10.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氧化物中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单质也属于纯净物,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正确;化学反应不仅仅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错误。1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硅、一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B.雾、稀豆浆、氯化钠溶液均为胶体C.分子中含三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三元酸D.烧碱、醋酸、稀硫酸均属于电解质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氯化钠溶液不是胶体,B错误。分子中含三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三元酸,C正确。稀硫酸属于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D错误。12.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u(OH)2和盐酸;Cu(OH)2和CH3COOHB.BaCl2和Na2SO4;Ba(OH)2和CuSO4C.NaHCO3和NaHSO4;Na2CO3和NaHSO4D.NaHCO3(过量)和Ca(OH)2;Ca(HCO3)2和NaOH(过量)答案:D解析:盐酸是强酸,离子方程式中用离子表示;CH3COOH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中用化学式表示,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错误。BaCl2和Na2SO4反应生成的NaCl易溶于水,Ba(OH)2和CuSO4反应生成的Cu(OH)2难溶于水,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错误。NaHC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Na+和HC,Na2C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Na+和C,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错误。NaHCO3(过量)和Ca(OH)2的反应、Ca(HCO3)2和NaOH(过量)的反应都可以用Ca2++2HC+2OH-CaCO3↓+2H2O+C表示,故D正确。1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答案:B14.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OH-H2OB.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Fe(OH)3+3H+C.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CCaCO3+2OH-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S+2H++2OH-BaSO4↓+2H2O答案:C解析: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写化学式,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Mg(OH)2Mg2++2H2O,故A错误;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离子方程式中要注明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故B错误;石灰乳中Ca(OH)2不全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存在,要写化学式,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OH)2+CCaCO3+2OH-,故C正确;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NaHSO4与Ba(OH)2以1∶1比例反应,氢氧根过量:Ba2++S+H++OH-BaSO4↓+H2O,故D错误。15.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A.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B.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D.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答案:A解析: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直至导电能力几乎为0,再加稀H2SO4,导电的离子是H2SO4电离出的H+和S,导电能力会逐渐增强,符合图示,故A正确;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导电能力几乎是0的状态,不符合图示,故B错误;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反应生成CH3COOK,开始阶段导电能力逐渐增强,不符合图示,故C错误;Cu(OH)2悬浊液中加HNO3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Cu(NO3)2和水,开始阶段导电能力逐渐增大,不符合图示,故D错误。16.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还原性:N>Cl-C.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情况可表示为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答案:D解析: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N是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因此ClO-是氧化剂,Cl-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N>Cl-,A、B均正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变化至0价,故每生成1个N2,转移6个电子,C正确。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大量H+,废水呈酸性,不可以直接排放,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回答下列问题:(1)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其中“两碱”通常指烧碱和纯碱。从物质的分类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它属于 类。(2)现有以下物质:①Cu ②BaCO3固体 ③乙醇 ④稀硫酸 ⑤熔融氯化钠 ⑥CO2。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①如下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字母代号)。②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请举出一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标注“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①下列关于生石灰(CaO)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CaO是纯净物,属于碱类B.CaO既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C.CaO是纯净物,属于盐类D.小纸袋中的物质可长期持续作干燥剂②某同学将生石灰和CO2、CuO固体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 (填字母)。A.酸 B.碱C.氧化物 D.干燥剂答案:(1)Na2CO3 盐(2)①④⑤ ②⑤(3)①A ②Ba2++2OH-+2H++BaSO4↓+2H2O(合理即可)(4)①B ②C解析:(1)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类,不是碱,故从物质的分类看,不恰当的是Na2CO3。(2)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故能导电的是①Cu、④稀硫酸、⑤熔融氯化钠;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②BaCO3固体、⑤熔融氯化钠属于电解质。(3)①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离子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A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置换反应,C是离子反应;②稀硫酸和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是H++OH-H2O,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BaSO4↓+2H2O。(4)①CaO是纯净物,CaO不能电离出OH-,不属于碱类,A错误;CaO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是金属氧化物,CaO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B正确;CaO属于氧化物,是纯净物,C错误;小纸袋中的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失去干燥作用,不能长期持续作干燥剂,D错误;故选B。②生石灰和CO2、CuO固体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故选C。18.(12分)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只含Cl-、C、S、Na+、K+、Mg2+、Cu2+中的某几种。经实验: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取少量原溶液加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③取少量原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 ,说明理由: 。(3)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Mg2+、Cl- S、C Na+、K+(2)是 根据电中性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3)Mg2++2OH-Mg(OH)2↓解析:根据溶液无色可知,一定不存在有色离子Cu2+;根据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存在C、S。根据①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结合②可知溶液中不存在C、S,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Mg2+。③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该白色沉淀为AgCl,原溶液中存在Cl-。(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Mg2+、Cl-;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C、S;可能含有的离子是Na+、K+。(2)根据溶液为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唯一的阴离子Cl-,所以实验③可以省略。(3)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19.(12分)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中盛放的是 溶液。(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然后,对反应过程中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 硫酸钠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 猜想Ⅰ: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 不成立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猜想Ⅱ成立【反思与评价】 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理由是 。可以改为向废液中加入少量 ,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猜想Ⅱ成立。答案:(1)氢氧化钠(NaOH)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或H++OH-H2O) 硫酸钠 Ⅰ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钠、硫酸都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石蕊溶液20.(14分)(1)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②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化学计量数都是5。a.KMnO4的化学计量数是 。b.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上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2)现有下列反应:Ⅰ.2H2O+Cl2+SO2H2SO4+2HClⅡ.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①Cl2、H2SO4、KMnO4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HCl、MnCl2、SO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②反应Ⅰ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③反应Ⅱ中浓盐酸表现 (填“还原性”或“氧化性”)。答案:(1)①KMnO4 ②a.8b.+H2SO4MnSO4+I2+KIO3+K2SO4+H2O(2)①KMnO4>Cl2>H2SO4 SO2>HCl>MnCl2 ②1∶2 ③还原性解析:(1)①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锰元素被还原,还原产物是MnSO4,KMnO4是氧化剂。②a.在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中,KMnO4是氧化剂,KI作还原剂。I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和+5价,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化学计量数都是5,则10KI~5I2,5KI~5KIO3,反应中碘元素失去的电子总数为[0-(-1)]×10+[+5-(-1)]×5=40;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根据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则有8KMnO4~8MnSO4,故KMnO4的化学计量数为8。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法是,从还原剂中变价的元素出发指向氧化剂中变价的元素,因此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MnSO4+I2+KIO3+K2SO4+H2O。(2)①由反应Ⅰ知氧化性:Cl2>H2SO4,还原性:SO2>Cl-,由反应Ⅱ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Mn2+;故Cl2、H2SO4、KMnO4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H2SO4;HCl、MnCl2、SO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2>HCl>MnCl2;②在反应Ⅰ中氧化产物为H2SO4,还原产物为HCl,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③在反应Ⅱ中HCl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4张PPT)章末综合提升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概 念 梳 理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二、两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一)离子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返回分 层 突 破一、离子共存1.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实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反应,若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若不反应,则能大量共存。2.“三看”突破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1)看要求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③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碱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碱性溶液;b.常温下,pH>7的溶液;c.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溶液。√√ √√二、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判:根据题给信息,联想所学知识,判断主要的反应物、生成物。若反应物、生成物中主要元素化合价不一致的,要考虑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就要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二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配平主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三补:根据溶液的介质条件以及电荷守恒补足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酸性环境可以消耗或生成酸,碱性环境可以消耗或生成碱。+4H2O(3)在稀盐酸中,NaNO2会与Fe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M,气体M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①反应过程Ⅱ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则M的化学式为 ,过程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根据图示信息,写出反应过程Ⅰ的离子方程式: . 。③写出在酸性条件下,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 . 。NOO2+4Fe(NO)2++4H+4Fe3++2H2O返回教 考 衔 接考向一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2024·福建合格考)ClO2是一种重要消毒剂,该物质属于A.氧化物 B.酸C.碱 D.盐√二氧化氯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答案选A。2.(2024·福建合格考)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Fe(OH)3胶体 B.盐酸C.酒精溶液 D.硝酸银溶液√Fe(OH)3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A符合题意;盐酸是HCl的水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酒精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硝酸银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3.(2023·辽宁合格考)在物质的分类中,与云、雾属于同一类分散系的是A.泥沙水 B.油水混合物C.KOH溶液 D.Fe(OH)3胶体√云、雾属于胶体。泥沙水属于悬浊液,不属于胶体,A不符合题意;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不属于胶体,B不符合题意;KOH溶液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D符合题意。考向二 离子反应4.(2024·北京合格考)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A.KNO3固体 B.熔融的NaClC.NaOH溶液 D.稀硫酸√√ √√ 8.(2023·山东合格考)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B.反应中还原剂一定被氧化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正确;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一定被氧化,故B正确;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故D错误。√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故选B。Al降低返回单 元 检 测 卷1.一种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单位为mg·L-1)为Ca—48.00、K—39.00、Mg—3.10、Zn—0.08、F—0.02等,则对此矿泉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矿泉水不导电 B.该矿泉水能导电C.该矿泉水是电解质 D.该矿泉水是非电解质√由题中信息知,该矿泉水不是纯净物,故该矿泉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D错误;该矿泉水中存在钙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等,因此可以导电,A错误,B正确。2.入春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中小水滴直径范围是A.小于1 nm B.1~100 nmC.大于100 nm D.无法确定√雾是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矿泉水 B.蔗糖溶液C.牛奶 D.稀硫酸√矿泉水是溶液,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A错误;蔗糖溶液是溶液,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B错误;牛奶是胶体,当光束通过牛奶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选项C正确;稀硫酸是溶液,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D错误。√√氯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需加入还原剂,A错误;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需加入氧化剂,B正确;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错误;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错误。√TiCl4中Ti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Mg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7.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石灰水和稀盐酸混合B.小苏打溶液和柠檬水混合制汽水C.人工盐(含有硫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钾)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D.氯化钠溶液和蔗糖水的混合溶液可治疗腹泻√√题干所给反应中,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NH3作还原剂。A项,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NH3作氧化剂;B项,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NH3作还原剂;C项,NH3中N、H两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D项,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NH3作氧化剂;故选B。√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②符合;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③符合;盐电离出的既有金属阳离子又有酸根阴离子,符合的是④;①可能由碱、盐组成,不符合题意。10.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氧化物中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单质也属于纯净物,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正确;化学反应不仅仅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错误。1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硅、一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B.雾、稀豆浆、氯化钠溶液均为胶体C.分子中含三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三元酸D.烧碱、醋酸、稀硫酸均属于电解质√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氯化钠溶液不是胶体,B错误。分子中含三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三元酸,C正确。稀硫酸属于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D错误。12.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u(OH)2和盐酸;Cu(OH)2和CH3COOHB.BaCl2和Na2SO4;Ba(OH)2和CuSO4C.NaHCO3和NaHSO4;Na2CO3和NaHSO4D.NaHCO3(过量)和Ca(OH)2;Ca(HCO3)2和NaOH(过量)√ √√15.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A.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B.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D.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 √17.(14分)回答下列问题:(1)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其中“两碱”通常指烧碱和纯碱。从物质的分类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它属于类。Na2CO3盐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类,不是碱,故从物质的分类看,不恰当的是Na2CO3。(2)现有以下物质:①Cu ②BaCO3固体 ③乙醇 ④稀硫酸 ⑤熔融氯化钠 ⑥CO2。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④⑤②⑤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故能导电的是①Cu、④稀硫酸、⑤熔融氯化钠;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②BaCO3固体、⑤熔融氯化钠属于电解质。(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①如下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字母代号)。A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离子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A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置换反应,C是离子反应;(4)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标注“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①下列关于生石灰(CaO)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CaO是纯净物,属于碱类B.CaO既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C.CaO是纯净物,属于盐类D.小纸袋中的物质可长期持续作干燥剂BCaO是纯净物,CaO不能电离出OH-,不属于碱类,A错误;CaO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是金属氧化物,CaO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B正确;CaO属于氧化物,是纯净物,C错误;小纸袋中的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失去干燥作用,不能长期持续作干燥剂,D错误;故选B。②某同学将生石灰和CO2、CuO固体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 (填字母)。A.酸 B.碱C.氧化物 D.干燥剂C生石灰和CO2、CuO固体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故选C。Mg2+、Cl-Na+、K+ (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 ,说明理由: 。是根据电中性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3)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12分)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中盛放的是 溶液。氢氧化钠(NaOH)(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然后,对反应过程中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 硫酸钠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 猜想Ⅰ: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 。氢离子和氢硫酸钠【设计实验】【反思与评价】 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理由是 . 。可以改为向废液中加入少量 ,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猜想Ⅱ成立。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 不成立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 猜想Ⅱ成立Ⅰ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钠、硫酸都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石蕊溶液KMnO4②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化学计量数都是5。a.KMnO4的化学计量数是 。8答案:KMnO4>Cl2>H2SO4SO2>HCl>MnCl2由反应Ⅰ知氧化性:Cl2>H2SO4,还原性:SO2>Cl-,由反应Ⅱ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Mn2+;故Cl2、H2SO4、KMnO4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H2SO4;HCl、MnCl2、SO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2>HCl>MnCl2;②反应Ⅰ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在反应Ⅰ中氧化产物为H2SO4,还原产物为HCl,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③反应Ⅱ中浓盐酸表现 (填“还原性”或“氧化性”)。还原性在反应Ⅱ中HCl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提升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提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