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导学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导学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简介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4课《次北固山下》自学导学单
课题:《次北固山下》(王湾)
学习目标:
1.语言运用:积累“客路”“风正”“残夜”等凝练词汇,体会对仗工整的音韵美。
2.思维能力:梳理“行舟-观景-思乡”的情感线,分析时空转换的叙事逻辑。
3.审美创造:感受江景时空交织的意境,尝试用对偶句描写旅途见闻。
4.文化自信:理解“鸿雁传书”的乡愁传统与“新旧更替”的东方哲学。
学习建议:
标注平仄感受韵律;查阅“北固山”地理文化意义。
【开头语】
亲爱的同学:
这首停泊千年的唐诗,是打开盛唐气象的船票!今天,你将化身“江舟解码员”——从平阔的潮水中破译时空密码,在初生的红日里触摸诗人的乡愁。请带上你的心与画笔,启航这场穿越千年的江上之旅!
【导学主体】
一、预学·初探
1.扫清障碍
(1)生字词注音释义:
风正(fēng zhèng):________(风顺而平和)
残夜(cán yè):________(夜将尽时)
归雁(guī yàn):________(北归的大雁)
(2)精彩/难懂句子:
“海日生残夜” ________(日如何从夜中“生”出?)
“乡书何处达” ________(为何托大雁传书?)
2.整体感知
一句话概括:________(诗人舟行北固山下,描绘江上壮景,抒发思乡之情。)
诗歌脉络:
首联 (1-2句):________(叙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 (3-4句):________(写景: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颈联 (5-6句):________(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 (7-8句):________(抒情:乡书托雁,遥寄洛阳)
3. 初感疑惑
核心问题:________(“江春入旧年”如何体现季节更替?)
文化小贴士:________(古代交通不便,游子常借物寄情)
二、共学·深究
1. 聚焦语言·品味赏析
赏析句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我的赏析:
“________”(平)与“________”(阔)构成________(横向空间张力),“________”(正)与“________”(悬)形成________(纵向平衡美感)。四词精准捕捉________(江行最佳时刻),展现________(盛唐开阔气象),为后文________(时空哲思)作铺垫。
解析:“悬”字暗含物理平衡,帆因风顺而垂直如悬,体现观察之微。
2. 探究思维·理解内涵
核心情感:通过江景时空变化,表达________(对自然的惊叹)与________(客居思乡的怅惘)。
深入思考:“海日生残夜”蕴含________(新旧事物更替的必然性),反映中国人________(“否极泰来”的辩证思维),启示我们________(以积极心态面对变革)。
解析:“生”“入”二字化静为动,将自然现象升华为生命哲思。
3.审美体验·尝试创造
(1)想象画面:
①构图视角:________(俯视:江面如镜→平视:孤帆远影→仰视:归雁掠空)
②光影设计:________(靛蓝残夜透橘红日轮,银帆镶金边,雁影划破晓雾)
(2)小小创作(二选一):
①仿写:用对偶句写日落:
“________(云烧半壁赤),________(舟载满江金)。”
②改写:若你是传书的大雁,会向诗人故乡带什么话?
“________”(洛阳牡丹已含苞,待君归马踏香尘!)
4.文化浸润·拓展认知
文化链接:体现________(“鸿雁传书”的情感符号)和________(“天人感应”的哲学观)。
我的看法:这种“物候寄情”传统启示我们________(珍视自然与情感的联结)。
解析:关联《汉书·苏武传》雁足系书典故,理解大雁的文化象征意义。
三、延学·拓展
1.梳理巩固
好词佳句:________(客路、风正、残夜、归雁)
思维导图核心分支:
叙事(行舟)→ 写景(江阔帆悬)→ 哲理(日生春入)→ 抒情(雁寄乡愁)
2.拓展阅读
推荐篇目:________(王湾《奉使登终南山》/张继《枫桥夜泊》)
- 对比思考:________(同写客愁,《枫桥》重夜泊孤寂,《次北固》重晨景哲思)
3.联系生活
生活启发:________(用手机拍摄旅途晨景,配四句仿古诗文)
4.跨学科联结(选做)
地理:________(探究长江下游潮汐规律)
美术:________(用水墨长卷表现“时空更替”意境)
【结束语】
江舟停棹!请自问:
1.“海日生残夜”蕴含怎样的人生智慧?
2.你的“乡书”最想寄给谁?
记住:最深的乡愁,是穿越时空仍不褪色的晨光。
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