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简介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自学导学单
课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学习目标:
1. 语言运用:积累“子规”“五溪”“夜郎”等地理意象词,体会托月寄情的表达效果。
2. 思维能力:梳理“闻讯-写景-寄情”的情感脉络,分析意象组合的深层含义。
3.审美创造:感受明月载愁的意境美,尝试用“物象传情”法写友情。
4.文化自信:理解“托物言志”的诗学传统与“重义轻利”的文人风骨。
学习建议:
标注诗中意象词;查阅唐代“左迁”制度与龙标地理位置。
【开头语】
亲爱的同学:
这首盛唐的月光诗,是通往李白友情宇宙的飞船!今天,你将化身“愁心解码员”——从飘零的杨花里破译贬谪之痛,在皎洁的明月中触摸诗仙的赤诚。请带上你的心与想象,启航这场穿越千年的精神驰援!
【导学主体】
一、预学·初探
1.扫清障碍
(1)生字词注音释义:
左迁(zuǒ qiān):________(贬官降职,古代尊右卑左)
子规(zǐ guī):________(杜鹃鸟,啼声哀切)
五溪(wǔ xī):________(湘黔交界五条溪流,指荒僻之地)
(2)精彩/难懂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 ________(为何选这两种意象?)
“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愁心如何寄给明月?)
2.整体感知
一句话概括:________(李白借杨花、子规等意象渲染悲凉氛围,托明月寄愁心,表达对贬谪友人的深切牵挂。)
诗歌脉络:
第一句:________(闻讯:杨花子规泣春残)
第二句:________(遥想:友人贬途艰险)
第三句:________(寄情:托明月传愁心)
第四句:________(随行:伴友至蛮荒)
3.初感疑惑
核心问题: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的“风”指什么风?)
文化小贴士:________(唐代夜郎在今湖南沅陵,非贵州古夜郎国)
二、共学·深究
1.聚焦语言·品味赏析
赏析句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的赏析:
将________(明月)化作________(情感快递员),________(“寄”字)使抽象愁心具象化。________(“随君”)二字以________(拟人手法)让明月有了________(陪伴的体温),突破________(空间限制),体现李白________(浪漫主义特质)。
解析:“直到”暗含坚定感,表明情谊不因贬谪而中断。
2.探究思维·理解内涵
核心情感:借自然意象,抒发________(对友人的担忧)与________(精神共鸣的坚定)。
深入思考:选用“________”(杨花)暗示________(友人如飘絮般身不由己),________(子规)象征________(仕途悲歌),反映唐代文人________(对贬谪的集体焦虑),启示我们________(困境中更需精神支持)。
解析:杨花在暮春凋零,子规啼血,双重视听意象强化悲剧氛围。
3. 审美体验·尝试创造
(1)想象画面:
①构图分层:________(前景:凋零杨花铺地→中景:子规泣血枝头→远景:明月孤悬夜郎)
②色彩情感:________(灰白落花显萧瑟,暗绿枝叶衬血羽,冷月清辉泻愁光)
(2)小小创作(二选一):
①仿写:用“托物寄情”法写思念:
“我托________(蒲公英)载________(思念),________(乘风)飞越________(书窗纱)。”
②改写:若你是王昌龄,收到诗会如何回应?
“________”(明月照我夜郎路,犹似故人策马声!)
4.文化浸润·拓展认知
文化链接:体现________(“明月寄相思”的诗歌传统)和________(“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
我的看法:这种“精神守望”启示我们________(真情可跨越时空壁垒)。
解析:关联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理解明月作为中华情感载体的文化基因。
三、延学·拓展
1.梳理巩固
好词佳句:________(子规、愁心、明月、夜郎)
思维导图核心分支:
闻讯(意象悲景)→ 遥想(贬途艰辛)→ 寄情(托月传心)→ 随行(精神相伴)
2.拓展阅读
推荐篇目:________(李白《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对比思考:________(同写别情,《赠汪伦》直白热烈,《芙蓉楼》含蓄孤高)
3.联系生活
生活启发:________(给远方亲友寄手写明信片,借用古诗意象表达心意)
4.跨学科联结(选做)
历史:________(探究唐代贬官制度与文人命运)
地理:________(绘制王昌龄从江宁到龙标的贬谪路线图)
【结束语】
月光航程结束!请自问:
1.你会托什么自然物传递情感?为什么?
2.“愁心”二字在今天可替换为什么更贴切的词?
记住:最远的距离,挡不住最近的真心。
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