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高频考点分析及2026 年备考建议(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高频考点分析及2026 年备考建议(学案)

资源简介

2021-202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高频考点分析
及 2026 年备考建议
目录
一、古诗文默写高频考点 1
二、名著阅读高频考点 2
三、综合运用高频考点 3
四、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 5
五、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 7
六、作文高频考点 8
七、教学启示 9
八、2026 年备考建议 10
以下是根据安徽省近5年(2021-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整理的高频考点分析报告,含高频考点、真题举例,真题解析,教学启示(针对老师)及2026年备考建议:
一、古诗文默写高频考点
(一)高频考点
诗词名句记忆:对经典古诗词、文言文名句的准确背诵与书写,涵盖初中教材重点篇目,如《论语》《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理解性默写:要求考生依据给定情境、主题或情感,精准筛选并填写契合的古诗文句子,考查对诗文内容、主旨、情感的深入理解。如体现诗人壮志豪情、忧国忧民情怀、豁达胸襟等的句子。
易错字书写:关注易写错、混淆的字,像 “罔”“殆”“直”(“玉盘珍羞直万钱”)、“沧”(“直挂云帆济沧海”)、“汗”(“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二)真题举例
(2021 年)《论语 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023 年)从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我们感受到长江奔腾不息的气势;从杜甫《望岳》“,” 中,我们领略到泰山高大雄伟的风姿。
(2024 年)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从《岳阳楼记》“,” 中,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开阔胸襟和崇高境界;从《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三)真题解析
2021 年真题答案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考生需精准记忆《论语 为政》中此句,理解其阐述学习与为师关系的内涵,方能准确作答。
2023 年真题答案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解答时要回忆《望岳》全诗,明晰该句从远望角度展现泰山横跨齐鲁、绵延不绝的高大雄伟形象,符合题目对泰山风姿描述的要求。
2024 年真题答案依次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考生要深刻领会三首诗词的情感主旨,依据 “济世情怀”“开阔胸襟和崇高境界”“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等提示,从相应诗词中筛选出准确语句,同时注意 “厦”“庇”“俱”“赢” 等易错字书写。
二、名著阅读高频考点
(一)高频考点
名著基本信息:作家作品对应、时代背景、主要情节概括等,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 斯诺及故事发生时代背景。
人物形象分析:考查对名著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人物关系的把握,如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憨厚贪吃、唐僧的慈悲但有时固执等。
情节排序与理解:梳理名著情节发展顺序,理解关键情节对塑造人物、推动故事、表达主题的作用,如《骆驼祥子》中祥子三起三落买车情节。
主题思想探究:挖掘名著深层主题,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人性思考、文化内涵等,如《简 爱》对女性独立人格和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
(二)真题举例
(2021 年)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人物一: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 “开明” 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 8 万元要他的首级。
人物二: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南京虽然悬赏 25 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2.(2023 年)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西游记》邮票,分别是 “A. 天竺收玉兔;B. 流沙河收沙僧;C. 三打白骨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为三枚邮票排序。
3.(2024 年)请从《艾青诗选》中任选一首诗,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 “诗中有画” 的特点。
(三)真题解析
2021 年真题,人物一是周恩来,他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求学,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蒋介石悬赏抓捕对象;人物二是毛泽东,描述符合其外貌特征及当时被国民党悬赏情况。考生需对《红星照耀中国》中主要人物事迹、形象有深入了解。
2023 年真题答案是 “BCA”。“流沙河收沙僧” 在取经初期,“三打白骨精” 发生在取经途中,“天竺收玉兔” 是接近取经尾声,考生要熟悉《西游记》整体情节脉络才能正确排序。
2024 年真题,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诗句通过 “土地”“河流”“风”“黎明” 等意象,勾勒出被侵略者蹂躏的祖国大地画面,展现对祖国深深眷恋和对侵略者愤恨。考生要选取典型诗句,分析意象营造画面及表达情感。
三、综合运用高频考点
(一)高频考点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在特定情境对话、信息转述、口语交际中,做到语言通顺、逻辑合理、符合身份场合,如向老师请假、在班级活动中发言等。
图文转换:解读图表(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徽标、漫画等蕴含信息,用准确语言表述,如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某现象变化趋势。
活动策划与组织: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目的、流程、实施方法等,如举办 “传统文化进校园” 活动。
宣传语、标语拟写:根据给定主题,创作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突出主题的宣传语、标语,如创建文明城市宣传语。
(二)真题举例
(2022 年)复兴学校开展以 “多彩体育伴我行” 为主题的校园体育节活动,邀请你参与筹备工作,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开幕式上,你作为班级方阵引导员,需要向大家介绍班级特色。请从文化、艺术、体育等角度,写一段 100 字左右的班级解说词。
(2024 年)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科技馆,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任务,请你完成。
科技馆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科技馆各展厅的主题,请你根据下面的介绍,为三个展厅选择合适的宣传语。
人工智能厅:宣传语__________
航空航天厅:宣传语__________
低碳新能源厅:宣传语__________
备选宣传语:A. 智慧赋能 遇见未来;B. 长空逐日,九天揽月;C. 青山绿水,风光无限
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浓厚兴趣。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发言,请你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使对话完整。
甲: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
乙:是啊,比如智能语音助手能帮我们查询信息、播放音乐。
丙:还有智能扫地机器人,能自动清扫房间。
你: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你: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真题解析
2022 年真题,写班级解说词要紧扣 “多彩体育伴我行” 主题,从文化、艺术、体育等角度入手。如 “大家好,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 [班级] 方阵。我们班文化氛围浓厚,有诗词朗诵社团。艺术上,同学们绘画、舞蹈才艺出众。体育方面更是强者如云,校运会多项冠军出自我们班。我们将以饱满热情参与体育节,展现青春风采!” 要突出班级特色,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
2024 年真题,人工智能厅宣传语选 A “智慧赋能 遇见未来”,突出人工智能智慧特性及对未来影响;航空航天厅选 B“长空逐日,九天揽月”,体现探索天空星体特点;低碳新能源厅选 C“青山绿水,风光无限”,契合低碳环保绿色主题。补写句子,第一空可填 “像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让出行更安全便捷” 等体现人工智能应用的句子;第二空可填 “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呢” 等承上启下句子,使对话逻辑连贯。
四、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
(一)高频考点
内容概括:梳理文章情节、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层次,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如概括记叙文六要素、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议论文论点及论据。
词句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包括表层与深层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如赏析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修辞手法句子。
人物形象分析(记叙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品质、情感变化,如分析小说主人公形象。
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判断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阐述其对说明事物特征、事理的作用,如列数字使说明更准确具体。
论证方法及作用(议论文):识别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如举例论证增强说服力。
标题含义与作用:探究文章标题深层含义,分析其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设置悬念、充当线索等方面作用,如《背影》标题对表现父子深情作用。
文章结构与思路:理清文章行文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如记叙文叙事顺序、议论文论证过程。
(二)真题举例
(2021 年)请阅读《当蟋蚌不再歌唱》,回答问题。
文章第②段叙写了作者怎样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 “不再歌唱” 的含义。
(2023 年)阅读《中国地图》(小说),回答问题。
小说标题 “中国地图” 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2024 年)阅读《山中的小草》(散文),回答问题。
文章写了几种小草?作者对它们分别有着怎样的情感?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子为对小草的描写句)
(三)真题解析
2021 年真题,文章第②段叙写作者小时候在田野听蟋蟀歌唱及后来城市生活中蟋蟀歌声消失经历。作用是为下文写对蟋蟀歌声怀念及对城市生活中缺失自然之声感慨做铺垫。标题 “不再歌唱” 表层指城市中听不到蟋蟀歌声,深层指现代生活中人们与自然渐行渐远,失去许多美好自然体验。
2023 年真题,小说标题 “中国地图” 意蕴:一是指父亲珍藏的实体中国地图,承载对祖国热爱;二是父亲在自家责任田种出形似中国地图庄稼,象征对土地眷恋和对祖国山河热爱;三是父亲带儿子看 “中国地图” 田,传递爱国情怀,体现对祖国山河守护传承。父亲是爱国、勤劳、朴实,热爱土地,注重对孩子爱国教育的人,从其珍藏地图、精心种 “中国地图” 田、教育儿子等情节可看出。
2024 年真题,文章写多种小草,如狗尾巴草、车前草等,作者对小草有喜爱、赞美之情,从小草坚韧生命力、装点自然等描写可体会。赏析句子可从修辞(如拟人、比喻)、用词(如生动动词、形容词)、描写角度(视觉、触觉等)分析,如某句用拟人修辞赋予小草人格,生动展现小草活泼姿态,表达作者喜爱。
五、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
(一)高频考点
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如 “之”“其”“而”“以”“为” 等)、虚词(如 “则”“乃”“于”“者” 等)在不同语境含义与用法,如 “之” 作助词 “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用法。
文言句子翻译:准确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做到实词准确翻译、虚词恰当处理、句式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句翻译。
文意理解与概括: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概括事件、人物特点、文章主旨等,如概括《曹刿论战》中曹刿形象及长勺之战取胜原因。
文言文对比阅读:对两篇或多篇文言文进行对比,从内容、主题、人物、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异同,如《送东阳马生序》与《媭砧课诵图序》对比阅读分析学习态度、环境等。
文言断句(近年有考查趋势):根据文言文语法、语感、语境,正确划分句子停顿节奏,如 “其 一 犬 坐 于 前”(正确断句为 “其一 / 犬坐于前”)。
(二)真题举例
(2021 年)阅读《三峡》(节选)与课外一篇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
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023 年)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与《媭砧课诵图序》对比阅读,回答问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
援疑质理 援:__________
给 “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句子断句。
(2024 年)阅读《出师表》与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节选)对比阅读,回答问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以光先帝遗德 光:__________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_________
两文都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
(三)真题解析
2021 年真题,“阙” 通 “缺”,空隙、缺口;“溯” 是逆流而上。句子翻译为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自非” 翻译为 “如果不是”,“亭午”“夜分”“曦月” 准确翻译,注意否定句翻译。
2023 年真题,“致” 是得到;“援” 是引、提出。句子断句为 “树根安二巨石 / 一姊氏捣衣以为砧 / 一使拯坐而读”,根据句子意思,“树根安二巨石” 主谓宾完整,“姊氏捣衣以为砧”“使拯坐而读” 分别是两件事,可据此断句。
2024 年真题,“光” 是发扬光大;“驱驰” 是奔走效劳。两文主人公诸葛亮、关天培都有忠诚爱国、尽职尽责精神品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对蜀汉忠诚,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关天培在《关忠节公家传》(节选)中为保卫国家奋勇抗敌,体现忠诚爱国、尽职守责,从相关事迹可分析得出。
六、作文高频考点
(一)高频考点
审题立意:准确理解作文题目、材料含义,确定写作主题、方向,从不同角度挖掘题目内涵,如材料作文从多则材料提炼共同主题。
选材构思:围绕主题选取新颖、典型、真实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如记叙文按事件发展顺序、议论文采用
3. 情感表达:在作文中真挚、自然地表达情感,如亲情、友情、师生情、对社会现象感悟等,避免虚假、空洞抒情。
4. 语言运用:运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描写方法(肖像、动作、心理等),使文章富有文采。
5. 文体特征:符合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要求,记叙文有完整事件、清晰线索、鲜明人物;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二)真题举例
(2025 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长江一路向东,在不同地段呈现不同的姿态:在群山间曲折蜿蜒,在峡谷中奔腾激荡,在平原上昂扬奔放……
成长也是如此。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三)真题解析
2025 年作文题,材料将长江不同地段姿态与成长类比,核心是成长如长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与经历。
审题立意上,要紧扣 “成长” 与 “不同阶段不同姿态”,可写成长中面对困难的坚韧、取得成绩的昂扬、经历挫折的曲折等,体现成长多样性与动态性。
选材构思可结合自身经历,如学习上从成绩平平(曲折蜿蜒)到努力后取得进步(奔腾激荡),再到保持良好状态稳步前行(昂扬奔放);或生活中与人交往从生疏(曲折)到熟悉(奔腾)再到默契(昂扬)等,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顺序组织材料,使文章结构清晰。
情感表达要真挚,写出不同成长阶段的感受,如面对困难的迷茫、取得进步的喜悦等。语言运用上,可运用比喻手法,将成长阶段比作长江不同地段,增加文采;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成长过程,使文章更生动。
七、教学启示
古诗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背诵默写,更要引导理解诗文内涵、情感,结合背景知识加深感悟,通过理解性默写练习巩固,注重易错字纠正与强化。
名著阅读教学:指导学生系统阅读名著,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探究主题,开展读书交流会、名著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
综合运用教学:创设多样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表达、图文转换、活动策划等能力,注重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引导关注生活,将语文知识用于实际。
现代文阅读教学:教授概括内容、理解词句、分析人物、把握结构等方法技巧,通过不同文体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发表独特见解。
文言文教学:夯实文言实词、虚词基础,引导掌握翻译方法,通过对比阅读拓展视野,培养文言文语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文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作文教学:加强审题立意训练,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注重情感表达真实性,指导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开展仿写、续写、改写等练习,提升写作水平,鼓励个性化表达。
八、2026 年备考建议
古诗文默写:制定系统背诵计划,涵盖教材重点篇目,定期进行理解性默写练习,整理易错字并反复书写,结合诗文含义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名著阅读:按考纲要求阅读指定名著,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针对高频考点进行专项练习,如人物分析、情节排序等。
综合运用:多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锻炼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学习图文转换方法,练习拟写宣传语、策划活动方案等,注重逻辑与创新,积累相关素材与技巧。
现代文阅读:广泛阅读不同文体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掌握各类题型解题方法,定期进行限时训练,提高阅读速度与准确率,培养概括、分析、鉴赏能力。
文言文阅读:梳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用法与含义,进行翻译练习,掌握断句技巧,通过对比阅读练习,提高文言文理解与分析能力,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语感。
作文: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进行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专项训练,注重情感表达与语言锤炼,尝试不同文体写作,借鉴优秀范文优点,定期练习并修改,提升写作水平,形成个人风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