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7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永年区期末)一辆重4000千克的货车装着2台机器,通过一座限重6吨的桥,这两台机器的质量可能分别是( )A.400千克和2吨 B.790千克和680千克C.800千克和1300千克 D.3吨2.(2024秋 峡江县期末)1毫升水大约有20~25滴,中国约有14亿人口,如果每人节约1滴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吨水?(1毫升水的质量是1克)下列答案中错误的是( )A.1400吨水 B.70吨水 C.60吨水3.(2024秋 夏津县期末)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均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 ),如果1袋食盐的净含量是500克,那么2袋食盐的净含量是1( )A.克,千克 B.克,吨 C.吨,千克4.(2024秋 甘井子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条的是,这张纸条的是( )A.B.C.D.无法确定5.(2024秋 永登县期末)优优看到的是图( )A. B. C.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5春 海阳市期中)4分米= 厘米 87厘米﹣70毫米= 厘米= 分米100毫米= 厘米 2千米﹣60米= 米7.(2025春 信都区期中)一个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搭成这个几何体用了 个小正方体。8.(2025春 陵城区期末)把800毫米、280厘米、7分米、2米、2千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9.(2024秋 海州区期末)6000克= 千克3千克= 克10.(2024秋 沙坪坝区期末)在横线里填“>”“<”或“=”。7m 7dm 19dm 2m 500cm 6m三.判断题(共5小题)11.(2024春 张店区期末)射线有端点,所以长度可以测量. .12.(2024春 裕华区期末)把一块饼分成3块,小明吃了一块,小亮说:“小明吃了这块饼的”. .13.(2023秋 济宁期末)800的末尾有两个0,所以800×5的积的末尾也有两个0。 14.(2024春 洛宁县期中)六(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15.(2024春 封丘县期中)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一个标准的乒乓球,看到的图形都是圆。 四.计算题(共2小题)16.(2024秋 南京月考)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597+598+599+602+603+60410.01+9.98+9.97+10.02+10.0417.(2023秋 宣恩县月考)竖式计算。507×3 83×3 369×2320×8 6×350 8×205五.解答题(共2小题)18.(2024春 博山区期末)把4千克糖平均分成8包,每包重千克,每包占总千克数的。19.(2024春 洛龙区期末)下面每个物体都是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请你仔细观察,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在横线上。(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六.应用题(共3小题)20.(2024春 越秀区期末)位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30米,曾经是世界第一高塔。但百余年后,这样的高塔比比皆是。广州就有一座高600米的广州塔,已经远高于埃菲尔铁塔了。请你算一算,埃菲尔铁塔的高度相当于广州塔的几分之几?21.(2024春 通道县期中)某农具厂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已经生产了300个零件,还剩900个零件没有做完,还剩下的零件占计划的几分之几?22.(2024春 沧州期中)军舰鸟素有“飞行冠军”之称,它每小时可飞行400km;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军舰鸟的,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比信鸽的飞行速度快了。(1)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2)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7章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题号 1 2 3 4 5答案 B A A B B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永年区期末)一辆重4000千克的货车装着2台机器,通过一座限重6吨的桥,这两台机器的质量可能分别是( )A.400千克和2吨 B.790千克和680千克C.800千克和1300千克 D.3吨【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专题】综合判断题;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1吨=1000千克,依此先将这辆货车的重量换算成吨,然后用6吨减这辆大车的重量,即可计算出2台机器最重的重量,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中的总重量,最后再选择即可。【解答】解:4000千克=4吨6﹣4=2(吨)2吨=2000千克A.400千克+2吨=2吨400千克,2吨400千克>2吨,因此不满足。B.790千克+680千克=1470千克,1470千克<2吨,因此满足。C.800千克+1300千克=2100千克,2100千克>2吨,因此不满足。故选:B。【点评】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2.(2024秋 峡江县期末)1毫升水大约有20~25滴,中国约有14亿人口,如果每人节约1滴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吨水?(1毫升水的质量是1克)下列答案中错误的是( )A.1400吨水 B.70吨水 C.60吨水【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专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把14亿化成1400000000,再用1滴乘1400000000就是节约的滴数,再用1400000000滴分别除以20、25,求出节约的水是多少毫升,即多少克,再把这些克数除以进率1000000化成吨数,然后再作选择。【解答】解:14亿=14000000001×1400000000=1400000000(滴)1400000000÷20=70000000(毫升)1×700000000=70000000(克)70000000克=70吨1400000000÷25=56000000(毫升)1×56000000=56000000(克)56000000克=56吨即节约的水在56吨~70吨之间即节约的大是70吨或60吨答:上述答案中错误的是1400吨水。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乘数乘法的应用、整数除法的应用。3.(2024秋 夏津县期末)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均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 ),如果1袋食盐的净含量是500克,那么2袋食盐的净含量是1( )A.克,千克 B.克,吨 C.吨,千克【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专题】综合判断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g)作单位,一个苹果大约70克,每日食盐的摄入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1千克=1000克,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500×2=1000(克)1000克=1千克人均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2袋食盐的净含量是1千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单位换算问题。4.(2024秋 甘井子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条的是,这张纸条的是( )A.B.C.D.无法确定【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分析】一张长方形纸条的是,表示把长方形纸条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2个小长方形,则2份是4个长方形。据此解答。【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条的是,这张纸条的是4个小长方形。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2024秋 永登县期末)优优看到的是图( )A. B. C.【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专题】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答案】B【分析】优优在这个柜子的侧面,看到的是它的侧面。【解答】解:如图:优优看到的是图: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看清优优所在位置是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5春 海阳市期中)4分米= 40 厘米 87厘米﹣70毫米= 80 厘米= 8 分米100毫米= 10 厘米 2千米﹣60米= 1940 米【考点】长度的单位换算.【专题】综合填空题;应用意识.【答案】40;80;8;10;1940。【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进行填空。【解答】解:4分米= 40厘米 87厘米﹣70毫米= 80厘米= 8分米100毫米= 10厘米 2千米﹣60米= 1940米故答案为:40;80;8;10;1940。【点评】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7.(2025春 信都区期中)一个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搭成这个几何体用了 8 个小正方体。【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专题】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答案】8。【分析】根据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形状可知,该几何体下层5个小正方体,分两行,前面2个后面3个,左、右齐;上面3个小正方体,在下层后排小正方体上,据此解答。【解答】解:5+3=8(个)答:搭成这个几何体用了8个小正方体。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8.(2025春 陵城区期末)把800毫米、280厘米、7分米、2米、2千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千米 > 280厘米 > 2米 > 800毫米 > 7分米 【考点】长度的单位换算.【专题】综合填空题;应用意识.【答案】2千米;280厘米;2米;800毫米;7分米。【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进行填空。【解答】解:2千米>280厘米>2米>800毫米>7分米故答案为:2千米;280厘米;2米;800毫米;7分米。【点评】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9.(2024秋 海州区期末)6000克= 6 千克3千克= 3000 克【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数据分析观念.【答案】6,3000。【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6000克=6千克 3千克=3000克故答案为:6,3000。【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2024秋 沙坪坝区期末)在横线里填“>”“<”或“=”。7m > 7dm 19dm < 2m 500cm < 6m【考点】长度的单位换算.【专题】综合填空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进行填空。【解答】解:7m>7dm 19dm<2m 500cm<6m故答案为:>;<;<。【点评】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三.判断题(共5小题)11.(2024春 张店区期末)射线有端点,所以长度可以测量. × .【考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2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射线虽然有端点,但是长度不可以测量,只有线段的长度可以测量;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和特征进行解答.12.(2024春 裕华区期末)把一块饼分成3块,小明吃了一块,小亮说:“小明吃了这块饼的”.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综合判断题;分数和百分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块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块饼的.本题中,把一块饼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饼的多少不一定,因为不是平均分的,无法确定,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块饼平均分成3份,小明吃了一块,小亮说:“小明吃了这块饼的”,原题没有说是“平均分”,所以每份不一定是这块饼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注意“平均分”这一要素.13.(2023秋 济宁期末)800的末尾有两个0,所以800×5的积的末尾也有两个0。 × 【考点】一位数乘三位数.【专题】综合判断题.【答案】×【分析】计算出800×5的结果,再进行判断。【解答】解:800×5=4000;所以800×5的积的末尾有三个0,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问题。14.(2024春 洛宁县期中)六(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综合判断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分析】根据题意,男生占6份,女生占5份,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解答】解:六(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故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理解。15.(2024春 封丘县期中)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一个标准的乒乓球,看到的图形都是圆。 √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专题】图形与位置;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乒乓球的特点,乒乓球的每个纵切面或横切面都是圆的,据此判断。【解答】解: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一个标准的乒乓球,看到的图形都是圆。该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四.计算题(共2小题)16.(2024秋 南京月考)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597+598+599+602+603+60410.01+9.98+9.97+10.02+10.04【考点】加减法中的巧算.【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答案】3603;50.02。【分析】每一项加数都写成600加减一个整数的形式即可简算;每一项加数都写成10加减一个小数的形式即可简算。【解答】解:597+598+599+602+603+604=600﹣3+600﹣2+600﹣1+600+2+600+3+600+4=600×6+3=360310.01+9.98+9.97+10.02+10.04=10+0.01+10﹣0.02+10﹣0.03+10+0.02+10+0.04=10×5+0.02=50.02【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基准数法计算整数和小数加法的简便方法。17.(2023秋 宣恩县月考)竖式计算。507×3 83×3 369×2320×8 6×350 8×205【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专题】运算能力.【答案】1521;249;738;2560;2100;1640。【分析】根据一位是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507×3=152183×3=249369×2=738320×8=25606×350=21008×205=1640【点评】本题考查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五.解答题(共2小题)18.(2024春 博山区期末)把4千克糖平均分成8包,每包重千克,每包占总千克数的。【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把4千克糖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包,求每包占总千克数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总包数;求每包重千克,用总千克数除以8。【解答】解:4÷8(千克)1÷8答:每包重千克,每包占总千克数的。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19.(2024春 洛龙区期末)下面每个物体都是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请你仔细观察,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在横线上。(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②和⑤ 。(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②、③和⑤ 。(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③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专题】空间观念.【答案】(1)②和⑤;(2)②、③和⑤;(3)③。【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首先明确各个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然后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②和⑤。(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②、③和⑤。(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③。故答案为:(1)②和⑤;(2)②、③和⑤;(3)③。【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六.应用题(共3小题)20.(2024春 越秀区期末)位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30米,曾经是世界第一高塔。但百余年后,这样的高塔比比皆是。广州就有一座高600米的广州塔,已经远高于埃菲尔铁塔了。请你算一算,埃菲尔铁塔的高度相当于广州塔的几分之几?【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题意,用埃菲尔铁塔的高度除以广州塔的高度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330÷600答:埃菲尔铁塔的高度相当于广州塔的。【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21.(2024春 通道县期中)某农具厂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已经生产了300个零件,还剩900个零件没有做完,还剩下的零件占计划的几分之几?【考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答案】。【分析】计划生产数量=已生产数量+剩下数量,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即剩下数量除以计划生产数量,就可求出还剩下的零件占计划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解答】解:900÷(900+300)=900÷1200答;还剩下的零件占计划的。【点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22.(2024春 沧州期中)军舰鸟素有“飞行冠军”之称,它每小时可飞行400km;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军舰鸟的,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比信鸽的飞行速度快了。(1)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2)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应用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60;(2)72。【分析】(1)求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用军舰鸟的飞行速度乘,据此解答;(2)求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用信鸽的飞行速度乘(1),据此解答。【解答】解:(1)40060(千米/时)答: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0千米。(2)60×(1)=60=72(千米/时)答: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是每小时72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掌握。考点卡片1.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知识点归纳】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分数的分类:(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2)假分数:和真分数相对,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关系.形式为:整数+真分数.【命题方向】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米,第二根用,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同样长分析:分别求得两根绳子剩余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解:第一根剪去米,剩下的长度是:32(米);第二根剪去,剩下的长度是3×(1)(米).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故选:A.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不同的是,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注意的是,在除法里除数不能为零,所以分数中分母也能为零。3.一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②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③不要漏加进位数字。【方法总结】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常考题型】计算38×4时,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乘第二个因数4,得( )。答案:120口算题。26×6=19×7=53×2=答案:156;133;1064.一位数乘三位数【知识点归纳】1、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方法总结】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也分了两个层次:(1)横式计算。通过横式计算说明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基本算法:可以把三位数因数分拆成几百、几十、和几,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将几个部分积相加。(2)竖式计算。通过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将使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计算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常考题型】一个微波炉758元,要买3个,总共要花多少钱?答案:758×3=2274(元)一个电饭煲268元,要买2个,总共要花多少钱?答案:268×2=536(元)5.质量的单位换算【知识点归纳】1吨=1000千克=1000000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000克=2斤,1斤=500克.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1千克的沙子与1000克的棉花相比( )A、一样重 B、沙子重 C、棉花重分析:把1千克换算成用克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1×1000=1000;1千克=1000克;所以,1千克的沙子与1000克的棉花一样重.故选:A.点评:单位不同,先换成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例2:2.05千克= 2 千克 50 克= 2050 克.分析:把2.05千克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2就是千克数,再把0.05千克化成克数,用0.05乘进率1000;把2.05千克化成克数,用2.05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解:0.05×1000=50(克),2.05千克=2千克50克;2.05×1000=2050(克),2.05千克=2050克;故答案为:2,50,205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6.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知识点归纳】1.概念:直线:一根拉得很紧的线,就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一条线段可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射线: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一条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注意:(1)线和射线无长度,线段有长度.(2)直线无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2.直线、射线、线段区别:直线没有端点,两边可无限延长;射线有一端有端点,另一端可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而两个端点间的距离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B、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直线是无限延长的 D、直线的长度大于射线的长度分析:根据线段、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而进行判断即可.解:A,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A说法正确;B,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B说法正确;C,直线是无限延长的,C说法正确;D,射线和直线无法度量长度,因此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和特点.例2:下列四个图中的线段(或直线、射线)能相交的是( )A、(1)B、(2)C、(3)D、(4)分析:根据:直线是无限长的,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线段不能无限延伸;据此特点,将图中能延长的线延长,看是否能相交即可.解答:(1)是两条直线,可以无限延伸,延伸之后会相交;(2)一条射线,向D端延长,另一条是直线,能无限延伸,但是不会相交;(3)一条射线,只能向D端无限延伸,另外是一条线段,延长射线后不会相交;(4)两条都是线段,不能延伸,所以不会相交;所以四个图中的线段(或直线、射线)能相交的是(1).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7.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知识点归纳】视图定义: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有时也叫做侧视图.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线,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线所称的角叫做视角.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一个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则此物体从左面看是( )分析:这个几何体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正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下行二个,上行一个位于右面;从上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上行二个,下行一个位于右面;从左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下行二个,上行一个位于左面.由此判断.解:从左面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左边一列二个正方形,右边一个正方形与左边一列下边的一个成一行;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8.长度的单位换算【知识点归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和3.6千米相等的是( )A、360米 B、3600米 C、3千米6米分析:根据题意,先把3.6千米换算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解:3.6×1000=3600;所以,3.6千米=3600米;故选:B.点评: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例2:用“米”作单位计算,“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 )A、8.6+5.6 B、8.06+5.06 C、8.06+5.6分析:此题应先把复名数换算成单名数,再进行计算:(1)把8米6厘米换算成米数,先把6厘米换算成米数,用6除以进率100,得数再加上8即可;(2)把5米60厘米换算成米数,先把60厘米换算成米数,用60除以进率100,得数再加上5即可,据此即可做出正确选择.解:因为8米6厘米=8.06米,5米60厘米=5.6米,所以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8.06+5.6(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9.加减法中的巧算【知识点归纳】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形如: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形如:(a+b)+c=a+(b+c)3、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减去这些减数的和,差不变.形如:a﹣b﹣c=a﹣(b+c)4、以上运算定律、性质同样适用于多个加数或减数的计算中5、添去括号原则:在加减法运算中,如果给加号后面的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给减号后面的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其添上或去掉括号部分的运算符号要改变.即“+”变“﹣”,“﹣”变“+”【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1000+999﹣998﹣997+996+…+104+103﹣102﹣101=( )A、225 B、900 C、1000 D、4000分析:将算式四个分为一组,然后找一下共有几组这样的数,然后根据规律解答.解:1000+999﹣998﹣997+996+…+104+103﹣102﹣101,=(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4+103﹣102﹣101),=4×225,=900.故选:B.点评:此题也可这样理解:此算式除了1000和后三项103﹣102﹣101,其它每四个数字为一组,结果为0,因此此算式的结果为1000+103﹣102﹣101=1000+(103﹣102)﹣101=1000+1﹣101=900.经典题型:例2:899999+89999+8999+899+89分析:四个加数都加1减1,化成整百、整千、整万、…的数,然后再计算;解:①899999+89999+8999+899+89,=(900000﹣1)+(90000﹣1)+(9000﹣1)+(900﹣1)+(90﹣1),=999990﹣5,=999985;点评:考查了简便运算,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律简便计算.【解题方法点拨】加减法的巧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几个数相加,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加数中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一些加数交换左右顺序,先进行结合,然后再与其他的一些加数相加,得出结果.2、在加减法混合算式与连减算式中.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在简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号和“﹣”号的使用.3、几个相近的数相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百的数为“基准数”,再把大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和,小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差,将加法改为乘法计算.4、几个数相加减时,如不能直接“凑整”,我们可以利用加整减零,减整加零变更被减数用减数来间接“凑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