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2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常熟市期末)根据列出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A.120﹣75÷5+280 B.(120﹣75÷5)+280C.280+120﹣75÷5 D.(120﹣75)÷5+2802.(2025春 渝中区期中)向阳路绿化带里有松树5棵,杨树比松树多1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和杨树总棵数的4倍,柏树有多少棵?正确列式是( )A.(5+10)×4 B.(5+10+5)×4C.5×4+103.(2025春 增城区期中)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A.18+5×6 B.24÷(4+2) C.15﹣6+2 D.2+8÷24.(2025春 泗水县期中)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5克大米,需要多少个星期就能节约910克大米?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910÷5÷7 B.910÷5×7 C.910÷55.(2025春 高密市期中)戏曲社为六个年级的同学准备了手工制作的书签作为现场互动礼物,书签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每类有42个。用42×5÷6解决的问题是( )A.每类书签平均有多少个B.平均为每个年级准备了多少个书签C.平均为每班准备了多少个书签D.一共有多少个书签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秋 合肥期末)把“12+6=18,36÷18=2,50×2=10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7.(2024秋 新都区期末)把算式28+14=42和42×10=42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8.(2024秋 丰县期末)把12+18=30,30×3=90,270÷90=3这三道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9.(2025春 罗山县期中)把32﹣24=8,8×6=48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10.(2024秋 裕华区期末)58+62=120,120÷3=40,合成一个算式为 。三.判断题(共5小题)11.(2024春 富平县期中)44﹣28÷4,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12.(2024春 阎良区期中)要使8×(□+5)=72,□里应该填4。 13.(2024春 江海区校级期中)计算32×(18﹣12)÷17,应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14.(2024春 茂名期中)计算17×(217﹣54)÷90,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15.(2024春 泗水县期中)20×5÷20×5=100÷100=1 四.计算题(共2小题)16.(2025春 青浦区期末)列式计算。(1)87除336减249的差,商是多少?(2)256加上2个16相乘的积,结果是多少?17.(2025春 慈溪市期末)用递等式计算。14×30﹣2356+84÷725×(216÷9)五.应用题(共2小题)18.(2025春 鼓楼区期末)黄花有24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黄花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列式解答)黄花:红花:19.(2025春 鼓楼区期末)小乐家去年第三季度共缴纳水费180元,第四季度平均每月缴纳水费55元。小乐家去年下半年共缴纳水费多少元?六.操作题(共1小题)20.(2022秋 大足区期末)王叔叔和张叔叔都是外卖员,张叔叔今天送了多少单外卖?七.解答题(共2小题)21.(2024秋 潜江期末)课后托管时间,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共读好书”活动,冯老师为班级图书角购买《草房子》和《典籍里的中国》两种新书,每种书各买了3套,一共要花多少钱?(《草房子》每套39元,《典籍里的中国》每套80元)22.(2025春 普陀区期末)李老师去花店买花,用100元买了8枝康乃馨后,余下的钱还可以买多少枝玫瑰?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2章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题号 1 2 3 4 5答案 D B B A B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常熟市期末)根据列出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A.120﹣75÷5+280 B.(120﹣75÷5)+280C.280+120﹣75÷5 D.(120﹣75)÷5+280【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运算能力.【答案】D【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减法120﹣75=45,再算除法45÷5=9,最后算加法9+280=289。找出按此运算顺序计算的一项即可。【解答】解: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减法120﹣75=45,再算除法45÷5=9,最后算加法9+280=289,由此可得:A.120﹣75÷5+280,先算除法75÷5=15,然后算减法120﹣15=105,最后算加法105+280=385,与题意不符;B.(120﹣75÷5)+280,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即先算除法75÷5=15,再算减法120﹣15=105,最后算加法105+280=385,与题意不符;C.280+120﹣75÷5,先算除法75÷5=15,再算加法280+120=400,最后算减法400﹣15=385,与题意不符;D.(120﹣75)÷5+280,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即先算减法120﹣75=45,再算除法45÷5=9,最后算加法9+280=289,与题意相符。故选:D。【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2.(2025春 渝中区期中)向阳路绿化带里有松树5棵,杨树比松树多1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和杨树总棵数的4倍,柏树有多少棵?正确列式是( )A.(5+10)×4 B.(5+10+5)×4C.5×4+10【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运算能力.【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杨树棵数=松树棵数+10棵,柏树棵数=(松树棵数+杨树棵数)×4,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5+10+5)×4=20×4=80(棵)即柏树有多少棵?正确列式是(5+10+5)×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3.(2025春 增城区期中)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A.18+5×6 B.24÷(4+2) C.15﹣6+2 D.2+8÷2【考点】表内乘加、乘减;表内除加、除减.【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答案】B【分析】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选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解:A.18+5×6,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不符合题意;B.24÷(4+2),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符合题意;C.15﹣6+2,先算减法,再算加法,不符合题意;D.2+8÷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表内乘加、乘减和除加的计算。4.(2025春 泗水县期中)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5克大米,需要多少个星期就能节约910克大米?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910÷5÷7 B.910÷5×7 C.910÷5【考点】表外乘除混合.【专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用节约大米的克数除以每天节约大米的克数,再除以7解答即可。【解答】解:910÷5÷7=182÷7=26(个)答:需要26个星期就能节约910克大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5.(2025春 高密市期中)戏曲社为六个年级的同学准备了手工制作的书签作为现场互动礼物,书签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每类有42个。用42×5÷6解决的问题是( )A.每类书签平均有多少个B.平均为每个年级准备了多少个书签C.平均为每班准备了多少个书签D.一共有多少个书签【考点】表外乘除混合.【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由题干已知书签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每类有42个,一共有六个年级。用每类书签的个数乘5,求出书签的总个数,再除以年级数,即可求出平均为每个年级准备的书签个数。由于题干没有告知班级数,无法计算平均为每班准备了多少个书签。用每类书签的个数乘5,求出书签的总个数。【解答】解:A.每类书签平均有42个,这是题干中的信息,不需要解决。B.42×5÷6=210÷6=35(个)所以“平均为每个年级准备了多少个书签?”能用42×5÷6解决,符合题意。C.题干没有告知班级数,无法计算平均为每班准备了多少个书签,所以不能用42×5÷6解决。D.42×5=210(个),一共有210个书签。不能用42×5÷6解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整数乘除法的应用,明确数量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秋 合肥期末)把“12+6=18,36÷18=2,50×2=10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50×[36÷(12+6)]=100 。【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运算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用12加上6求出和,然后再用36除以求出的和求出商,最后用50乘求出的商即可。【解答】解:把“12+6=18,36÷18=2,50×2=10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50×[36÷(12+6)]=100。故答案为:50×[36÷(12+6)]=100。【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7.(2024秋 新都区期末)把算式28+14=42和42×10=42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28+14)×10=420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28+14)×10=420。【分析】先用28加上14求出和,在意求出的和乘10即可。【解答】解:把算式28+14=42和42×10=42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28+14)×10=420。故答案为:(28+14)×10=420。【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8.(2024秋 丰县期末)把12+18=30,30×3=90,270÷90=3这三道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270÷[(12+18)×3]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270÷[(12+18)×3]。【分析】先用12加上18求出和,再用求出的和乘上3求出积,然后用270除以求出的积,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把12+18=30,30×3=90,270÷90=3这三道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270÷[(12+18)×3]。【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9.(2025春 罗山县期中)把32﹣24=8,8×6=48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32﹣24)×6=48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答案】(32﹣24)×6=48。【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把32﹣24=8,8×6=48合并成综合算式是(32﹣24)×6=48。故答案为:(32﹣24)×6=48。【点评】本题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0.(2024秋 裕华区期末)58+62=120,120÷3=40,合成一个算式为 (58+62)÷3=40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58+62)÷3=40。【分析】先用58加上62求出和,再用求出的和除以3求解。【解答】解:58+62=120,120÷3=40,合成一个算式为:(58+62)÷3=40。故答案为:(58+62)÷3=40。【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三.判断题(共5小题)11.(2024春 富平县期中)44﹣28÷4,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 【考点】表内除加、除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44﹣28÷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计算44﹣28÷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12.(2024春 阎良区期中)要使8×(□+5)=72,□里应该填4。 √ 【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可通过验算的方法,把□=4代入算式的左边,求得结果,再与72作比较。【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8×(4+5)=72要使8×(□+5)=72,□里应该填4,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一道判断题,可以根据给出的答案,代入原来的式子进行判断即可。13.(2024春 江海区校级期中)计算32×(18﹣12)÷17,应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 【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32×(18﹣12)÷17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计算32×(18﹣12)÷17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14.(2024春 茂名期中)计算17×(217﹣54)÷90,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即可。【解答】解:计算17×(217﹣54)÷90,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除法。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15.(2024春 泗水县期中)20×5÷20×5=100÷100=1 × 【考点】表外乘除混合.【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答案】×【分析】因为都是同一级运算,所以可以交换中间5和20的位置进行简算。【解答】解:20×5÷20×5=20÷20×5×5=1×5×5=25所以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注意按照运算顺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不要错用运算定律。四.计算题(共2小题)16.(2025春 青浦区期末)列式计算。(1)87除336减249的差,商是多少?(2)256加上2个16相乘的积,结果是多少?【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运算能力.【答案】(1)1;(2)512。【分析】(1)先用336减去249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87即可;(2)先用16乘16求出积,再用256加上求出的积即可。【解答】解:(1)(336﹣249)÷87=87÷87=1答:商是1。(2)256+16×16=256+256=512答:结果是512。【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17.(2025春 慈溪市期末)用递等式计算。14×30﹣2356+84÷725×(216÷9)【考点】表外乘加、乘减;表外除加、除减;表外乘除混合.【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答案】397;68;600。【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3)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解答】解:14×30﹣23=420﹣23=39756+84÷7=56+12=6825×(216÷9)=25×24=600【点评】本题考查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五.应用题(共2小题)18.(2025春 鼓楼区期末)黄花有24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黄花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列式解答)黄花:红花:【考点】表外乘加、乘减.【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96朵。【分析】黄花的朵数乘3,就是红花的朵数,再把黄花、红花的朵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的朵数。【解答】解:线段图如下:24×3+24=72+24=96(朵)答:黄花和红花一共有96朵。【点评】本题考查整数乘加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9.(2025春 鼓楼区期末)小乐家去年第三季度共缴纳水费180元,第四季度平均每月缴纳水费55元。小乐家去年下半年共缴纳水费多少元?【考点】表外乘加、乘减.【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345元。【分析】第四季度平均每月缴纳的水费乘第四季度的月份数,求出第四季度一共缴纳的水费,再加上第三季度缴纳的水费,即可求出去年下半年一共缴纳的水费。【解答】解:一季度=3个月55×3+180=165+180=345(元)答:小乐家去年下半年共缴纳水费345元。【点评】本题考查整数乘加的应用,先用乘法求出第四季度一共缴纳的水费是解题的关键。六.操作题(共1小题)20.(2022秋 大足区期末)王叔叔和张叔叔都是外卖员,张叔叔今天送了多少单外卖?【考点】表外乘加、乘减.【专题】应用意识.【答案】48单。【分析】比23的2倍多2的数是(23×2+2),据此计算。【解答】解:23×2+2=46+2=48(单)答:张叔叔今天送了48单外卖。【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单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解答。七.解答题(共2小题)21.(2024秋 潜江期末)课后托管时间,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共读好书”活动,冯老师为班级图书角购买《草房子》和《典籍里的中国》两种新书,每种书各买了3套,一共要花多少钱?(《草房子》每套39元,《典籍里的中国》每套80元)【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357元。【分析】先求出《草房子》和《典籍里的中国》的单价之和,即一套书的价钱,再乘各买的套数,即可求出一共要花的钱数。【解答】解:(39+80)×3=119×3=357(元)答:一共要花357元。【点评】本题考查整数乘加的应用,明确数量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还可以分别求出3套《草房子》、3套《典籍里的中国》的价钱,再把求得的结果相加。22.(2025春 普陀区期末)李老师去花店买花,用100元买了8枝康乃馨后,余下的钱还可以买多少枝玫瑰?【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答案】6枝。【分析】根据题意,一枝康乃馨6元,买了8枝,先用6乘8求出买康乃馨用去的钱数,然后用总钱数减去康乃馨的钱数,求出余下的钱数,然后再除以每枝玫瑰的单价即可求解。【解答】解:(100﹣6×8)÷8=(100﹣48)÷8=52÷8=6(枝)……4(元)答:余下的钱还可以买6枝玫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考点卡片1.表内乘加、乘减【知识点归纳】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2、名称:乘数×乘数=积【方法总结】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如:5+5+5+5 看成4个5,可以表示:5×4或 4×5。3、加法改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4、快速算乘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关键。5、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6、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常考题型】1、列式计算。(1)4个6连加的和是多少?(2)4乘5的积再加上13得多少?答案:(1)4×6=24;(2)4×5+13=332、我会口算:5×9﹣5= 6×4+4= 7×5+5=答案:40;28;402.表外乘加、乘减【知识点归纳】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方法总结】“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常考题型】1、算一算。4×1﹣2= 2×3+2= 3×5﹣4= 2×2+3=答案:2;8;11;7填一填。(1)5个3相加的和是( ),再加上4的结果是( )。答案:15;19(2)4乘4的积是( ),再减去8的结果是( )。答案:16;83.表内除加、除减【知识点归纳】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方法总结】1、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常考题型】口算题。32÷8﹣2= 27÷3+4= 72÷9+6=答案:2;13;14填一填。21÷7+3,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结果是( )。答案:除;加;64.表外除加、除减【知识点归纳】1、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2、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3、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4、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例:8÷2=4则2为除数。8为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常考题型】1、填空。(1)在一个算式里有除法,也有减法,要先算( ),再算( )。答案:除法;减法(2)8+25÷5时,应先算( ),后算( )。答案:除法;加法2、计算。6÷6+7 78﹣21÷3 82+24÷3答案:8;71;905.表外乘除混合【知识点归纳】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常考题型】口算题。18÷2×5= 45÷5×3= 9÷3×7= 2×3×8=答案:45;27;21;48李大爷有高血压需长期吃药,医生嘱咐他每天吃6片。李大爷有事要外出8天,药瓶已有24片药,应再放多少片药就够了?答案:6×8﹣24=24(片)体育老师买了4桶羽毛球共花了240元,每桶12个,求每个羽毛球平均多少钱?答案:240÷4÷12=5(元)6.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常考题型】1、解决问题。(1)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多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2)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比女生的3倍少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答案:(1)37×3+5+37=153(人)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153人。(2)37+5=42(人)42÷3=14(人)14+37=51(人)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51人。7.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知识点归纳】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在乘加乘减的学习过程中,乘加的解题思路,其实就是把问题分成“同数连加”加一个“其他数”,也就是比几个几多几。而乘减是需要运用“假设法”来理解,假设把那个“其他数”看成和“同数连加”是一样的加数,然后再去掉缺少的部分,其实就是比几个几少几。【常考题型】小明邀请3个好朋友来家做客,3个好朋友每人吃4块糖,小明自己吃2块,他准备15块糖够吗?答案:3×4+2=14(块)14<15答:他准备15块糖够。8.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知识点归纳】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1、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常考题型】黑天鹅有45只,白天鹅比黑天鹅少36只。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答案:45÷(45﹣36)=5旅游团有70人,一辆大巴车可以最多坐46人,一辆客车最多可以坐6人,现在坐满了一辆大巴车,还需要几辆客车?答案:(70﹣46)÷6=4(辆)9.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1.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常考题型】填一填。计算(230+48)÷(200﹣61)时,应先算( )法和( )法,最后算( )法。答案:加;减;除计算888÷[200﹣(40+50)]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答案:加;减;除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360÷(70﹣4×16)158﹣[(27+54)÷9]答案:乘法﹣减法﹣除法,60;加法﹣除法﹣减法,14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