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课程标准: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时空线索1927-1937年-(国共对峙时期的探索)宁汉合流192719281929193019311932193319341935西安事变19361937二期北伐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立井冈朱毛会师东北易帜新军阀混战十几个工农割据根据地围剿红军九一八第五次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长征开始遵义会议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八一宣言全面侵华攘外必先安内走向抗日红军改编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为主席。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一)政治上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北伐战争二次北伐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北洋军阀组织基础国共合作对象性质国内革命战争军阀争夺地盘和统治权力的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张作霖国共合作不同利益集团的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张作霖国内革命战争军阀争夺地盘和统治权力的战争思考1: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一)政治上1928年4月,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1928年5月3日,日本制造“济南惨案”1928年6月4日,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其子张学良从前线动身赶回沈阳,稳定了东北局势。案发皇姑屯站以东,史称皇姑屯事件。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一)政治上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和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北洋政府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张学良和有关报道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一)政治上思考:观察地图和表格,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①军阀各自为政;内乱混战不断。②帝国主义势力尚未清除;③国共两党处在对峙中。他们缺乏效命国家的意识,只要与南京(国民政府)之间没有利害冲突,他们就可以长期与南京合作;但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这些军阀就将见机行事,甚至还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展开较量。——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一)政治上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1.原因:①政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②政策: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通过改订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实行币制改革。③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高涨;④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不等于健康发展。民族工业因为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所以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只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这些条约使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关税自主权,并提高了税率。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更没有使中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二)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2.表现:(1)部门:棉纺织业、面粉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 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2)市场:碱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3)产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3.影响:(1)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外国经济侵略。(2)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民族工商业受其压迫摧残越来越严重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二)经济上官僚资本主义1.概念:是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发展演变:国民党官僚资本以四大家族为代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没收。3.特点:它具有买办性、垄断性和封建性。(1936年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4.影响: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但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反动的经济。新中国成立后立即没收。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二)经济上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两兄弟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政治上:与清朝的君主专制、民国初期的军阀专制不同,南京国民政府打着“革命、统一”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实际上是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地方割据势力仍然大量存在,国家并未实现真正的统一。2.经济上:一方面,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统一全国税收、改革币制(法币)、关税自主、鼓励工商业等措施;另一方面,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3.外交上:一方面,执行“亲美反苏”的外交政策,对日本的侵略执行妥协退让政策,导致美国在华势力迅速膨胀,日本侵华不断加剧;另一方面,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要求实行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4.思想文化上:打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旗号,以“革命者”的虚假身份蒙蔽群众;以“训政”为借口,大力推行所谓的“党国”思想。本质上它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南昌起义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1)背景:蔡和森说:“只有以进攻对付进攻,以暴动对付暴动,以政变对付政变,才能制胜一切敌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占领南昌城后撤出,分成两部分。(2)概况: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3)意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2、八七会议“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1)召开①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2)内容②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③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④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概况: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2)结果: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3)意义:以退为进,使人民武装力量得以保存和发展,也表明武装进攻城市的方针在当时行不通。3、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起义》毛泽东作于1927年9月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3)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5、“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武装起义和根据地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相继写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三者结合起来,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①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原因②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且主要集中于城市,农村相对薄弱,且有较好的群众基础。(1)内容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①建立: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形成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指引中国革命胜利发展。(4)意义②发展:经济——土地革命、经济建设;军事——反围剿斗争;政治——建立红色苏维埃政府。5、“工农武装割据”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一)背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里歼敌人。——毛泽东(1930.12)毛泽东李德博古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签到瑞金,直接指挥根据地作战毛泽东被罢免党内主要职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专家李德,任军事顾问“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第四次围剿失败后,为发动第五次围剿,蒋介石做了多方面准备,提出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政治上在根据地周围施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经济上对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军事上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中国近代史》①蒋介石为围剿红军,做了更充足的准备②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战术变化:运动游击战到阵地阻击战三、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开始:(2)历程:①②③④⑤①②③毛泽东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贵州挺进,随后攻克遵义 ,并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1935年10月,与陕北红军会师于吴起镇“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逃跑主义错误,突破四道封锁线后,仅剩三万余人,危亡旦夕④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二)过程⑤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越草地机关纵队从苏区带出来的大量辎重装备仍然挑着,坛坛罐罐也舍不得扔掉,连印刷机、印刷纸张、野战医院的X光机甚至屎尿盆都带着,部队一天能走完的路,陪着这样臃肿庞大的机关就得走两天甚至三天。——红三军团四师十一团政治委员王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三、红军长征王稼祥周恩来毛泽东◎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①组织问题:②军事问题:(1)内容(2)意义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由张闻天负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军事行动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长征后与共产国际失联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真正起步,当时中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戴海东三、红军长征(三)意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①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②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③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④铸就了长征精神一次鱼水情深的远征一次检验真理的远征一次艰苦卓绝的远征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征一次开创新局的远征三、红军长征长征精神的内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弘扬长征精神!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是要实现什么?为了走好长征路我们应该做什么?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济:官僚资本敛财自绝于民道路:违背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选择,亦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政治:专制统治国民党人民的抉择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党政治:人民革命政权经济:打土豪,分土地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