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练习卷(进阶)(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单元分层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练习卷(进阶)(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单元分层作业

资源简介

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1章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5 通州区模拟)算式19.3512×20.5138的结果是(  )
A.396.96664656 B.396.96664659
C.396.9666466 D.396.9666476
2.(2024秋 漳平市期末)某文具店购进45个小皮球,每个2.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乐乐列竖式如右图,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5个小皮球的价格 B.40个小皮球的价格
C.45个小皮球的价格 D.104个小皮球的价格
3.(2024秋 自贡期末)的积是(  )位小数。
A.十 B.十二 C.十三
4.(2024秋 高邑县期末)下列各式中两个数的积最小的是(  )
A.4.78×3.24 B.4.78×32.4 C.47.8×32.4
5.(2024春 甘井子区期末)竖式计算“1.3×3.8”时,算出13×38=494,494表示(  )
A.494个一 B.494个0.1
C.494个0.01 D.494个0.001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3秋 岱岳区期末)计算1.25×8时,可以把1.25×8看作     ,再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原来的     ,即小数点向     移动     位。
7.(2024春 廉江市校级期中)计算4.56×1.1的积比4.56这个数要    。
8.(2023秋 上街区期末)2.023×1.1的积是     位小数,3.57÷0.28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9.(2023秋 正定县期末)2.08×0.96的积有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10.(2023秋 中牟县期末)真真在计算3.7×1.6时,没有看到两个因数中的小数点,她这样计算的结果会是正确结果的     倍,正确结果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2024春 西安期末)3.5×14+3.5×0.6=3.5×14+0.6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2.(2024秋 金平区月考)a×6.5的积是三位小数,那么a至少是两位小数。    
13.(2023秋 盘山县期末)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14.(2023秋 江岸区校级期末)1.5×1.5=2.25,从乘法意义理解1.5的1.5倍是2.25。    
15.(2023秋 建始县期末)有两个小数a和b都大于1,它们的积一定大于a也大于b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6.(2024春 韶关期末)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进行验算。
1.58×2.5=
*56.2+16.39=
五.应用题(共3小题)
17.(2022秋 济源期末)在山谷中,王佳对着远处的大山高喊一声,8秒后听到回声,你能算出王佳这时距离大山多远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18.(2023春 驿城区校级期末)一种铁矿石每1kg含铁0.432kg,10000kg这种铁矿石含铁多少吨?
19.(2023春 绥德县期末)刘奶奶按每个0.5元买回600个鸡蛋,然后加工成茶叶蛋,按每3个2元卖出。
(1)刘奶奶买鸡蛋一共花了多少元?
(2)刘奶奶卖完这些鸡蛋一共可以得到多少元?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0.(2023春 英德市期中)画一画,算一算。
(1)2.22+0.38=   
(2)0.3×3=   
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1章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C A C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5 通州区模拟)算式19.3512×20.5138的结果是(  )
A.396.96664656 B.396.96664659
C.396.9666466 D.396.9666476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要求算式的计算结果就把算式算出来即可,根据小数的位数和末尾的乘积进行排除选择。
【解答】解:19.3512×20.5138一共有4+4=8位小数,尾数是6。
19.3512×20.5138=396.96664656
故选:A。
【点评】这道题小数位数比较多,要认真计算。
2.(2024秋 漳平市期末)某文具店购进45个小皮球,每个2.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乐乐列竖式如右图,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5个小皮球的价格 B.40个小皮球的价格
C.45个小皮球的价格 D.104个小皮球的价格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箭头所指的数是2.6与40的乘积,表示40个小皮球的价格,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上面的分析,箭头所指的数是2.6与40的乘积,表示40个小皮球的价格。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
3.(2024秋 自贡期末)的积是(  )位小数。
A.十 B.十二 C.十三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解答】解:2+10+1=13
所以0.12×0.00000000003的积是十三位小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乘法的计算。
4.(2024秋 高邑县期末)下列各式中两个数的积最小的是(  )
A.4.78×3.24 B.4.78×32.4 C.47.8×32.4
【考点】小数乘法;积的变化规律.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先把两个乘数都看成整数,按照整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求出整数乘法的积,然后,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要把它去掉。
【解答】解:A.4.78×3.24,有四位小数;
B.4.78×32.4,有三位小数;
C.47.8×32.4,有两位小数;
两个数的积最小的是A。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5.(2024春 甘井子区期末)竖式计算“1.3×3.8”时,算出13×38=494,494表示(  )
A.494个一 B.494个0.1
C.494个0.01 D.494个0.001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1.3表示13个0.1,3.8表示38个0.1,1.3×3.8也就是13个0.1乘38个0.1,也就是494(13×38)个0.01(0.1×0.1)。
【解答】解:竖式计算“1.3×3.8”时,算出13×38=494,494表示494个0.01。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的掌握。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3秋 岱岳区期末)计算1.25×8时,可以把1.25×8看作  125×8  ,再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原来的    ,即小数点向  左  移动  两  位。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25×8;;左;两。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1.25×8时,可以把1.25×8看作125×8,再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原来的,即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据此解答。
【解答】解:计算1.25×8时,可以把1.25×8看作125×8,再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原来的,即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故答案为:125×8;;左;两。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7.(2024春 廉江市校级期中)计算4.56×1.1的积比4.56这个数要 大  。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大。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则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1.1>1
4.56×1.1>4.56
答:计算4.56×1.1的积比4.56这个数要大。
故答案为: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积变化规律的掌握。
8.(2023秋 上街区期末)2.023×1.1的积是  四  位小数,3.57÷0.28的商的最高位是  十  位。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四;十。
【分析】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末尾有0的除外。
根据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在计算(3.57÷0.28)时,需要将被除数、除数同时乘100,变成(357÷28),然后比较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与除数的大小,由此确定商的最高位。
【解答】解:2.023是三位小数,1.21是一位小数,积的末尾不为0,所以2.023×1.1的积是四位小数。
3.57÷0.28=357÷28
因为35>28,那么357÷28的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所以3.57÷0.28的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故答案为:四;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运算。
9.(2023秋 正定县期末)2.08×0.96的积有  四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00  。
【考点】小数乘法;小数的近似数及其求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四;2.00。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①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保留哪位,就要把这位后面的数都省略。注意: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解答】解:2.08×0.96=1.9968≈2.00
答:2.08×0.96的积有四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00。
故答案为:四;2.00。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0.(2023秋 中牟县期末)真真在计算3.7×1.6时,没有看到两个因数中的小数点,她这样计算的结果会是正确结果的  100  倍,正确结果是  5.92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5.9  。
【考点】小数乘法;积的变化规律.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00;5.92;5.9。
【分析】在计算3.7×1.6时,真真没看到小数点,当成37×16来算了。3.7到37,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6到16,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它们的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10=100倍。所以她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结果的100倍。
正确计算3.7×1.6,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37×16=592,因为3.7有一位小数,1.6有一位小数,一共两位小数,所以从592的右边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就是5.92。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5.92的百分位是2,比5小,舍去,所以约是5.9。
【解答】解: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它们的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3.7×1.6=5.92≈5.9
答:正确结果是5.92,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9。
故答案为:100;5.92;5.9。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2024春 西安期末)3.5×14+3.5×0.6=3.5×14+0.6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考点】小数乘法(推广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依此判断。
【解答】解:根据解析可知,3.5×14+3.5×0.6=3.5×(14+0.6),这样才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所以原题表达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熟练掌握。
12.(2024秋 金平区月考)a×6.5的积是三位小数,那么a至少是两位小数。  √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在乘积没有0的小数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上面的分析,a×6.5的积是三位小数,那么a至少是两位小数。
如1.25×6.5=8.125
1.252×6.5=8.138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3.(2023秋 盘山县期末)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两个小数分别是2.5,0.4或2.5与0.1,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两个小数分别是2.5,0.4或2.5与0.1;
0.25×0.4=0.1,因数中一共有2+1=3位小数,积是1位小数;
0.25×0.1=0.025,因数中一共有2+1=3位小数,积是3位小数;
所以,在乘法中,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也有几位小数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当两个因数相乘,积的末尾有零的时候,积的小数位数不等于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和。
14.(2023秋 江岸区校级期末)1.5×1.5=2.25,从乘法意义理解1.5的1.5倍是2.25。  √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1.5×1.5可以表示为求1.5的1.5倍是2.25,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上面的分析,1.5×1.5=2.25,从乘法意义理解1.5的1.5倍是2.25,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法的意义。
15.(2023秋 建始县期末)有两个小数a和b都大于1,它们的积一定大于a也大于b  √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
【答案】√
【分析】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如1.2×1.3=1.56;
因此,两个小数a和b都大于1,它们的积一定大于a也大于b.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不用计算判断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6.(2024春 韶关期末)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进行验算。
1.58×2.5=
*56.2+16.39=
【考点】小数乘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3.95;72.59。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先把两个乘数都看作整数,按照整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求出整数乘法的积;然后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要把它去掉。
笔算小数加法时,先将小数点对齐,从右边最末一位开始算起,加法时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进“1”。
验算加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或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得另一个加数。
【解答】解:1.58×2.5=3.95
56.2+16.39=72.59
验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乘法、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以及加法的验算方法,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五.应用题(共3小题)
17.(2022秋 济源期末)在山谷中,王佳对着远处的大山高喊一声,8秒后听到回声,你能算出王佳这时距离大山多远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考点】小数乘法.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乘王佳听到回声的时间,求出王佳距大山的距离的2倍是多少;然后用王佳距大山距离的2倍除以2,求出王佳距大山大约多少米即可。
【解答】解:0.34×8÷2
=2.72÷2
=1.36(千米)
答:王佳这时距离大山有1.36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本题要注意8秒声音走了2个全程。
18.(2023春 驿城区校级期末)一种铁矿石每1kg含铁0.432kg,10000kg这种铁矿石含铁多少吨?
【考点】小数乘法;质量的单位换算.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4.32吨。
【分析】用每1kg铁矿石含铁的质量乘10000,即可计算出10000kg这种铁矿石含铁多少千克,再换算单位。
【解答】解:0.432×10000=4320(千克)
4320千克=4.32吨
答:10000kg这种铁矿石含铁4.32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9.(2023春 绥德县期末)刘奶奶按每个0.5元买回600个鸡蛋,然后加工成茶叶蛋,按每3个2元卖出。
(1)刘奶奶买鸡蛋一共花了多少元?
(2)刘奶奶卖完这些鸡蛋一共可以得到多少元?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1)300元;(2)400元。
【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知,600个鸡蛋,每个0.5元,则买这些鸡蛋共花了(600×0.5)元钱;
(2)600÷3=200,则600个茶叶蛋可以分成200份,平均每份3个茶叶蛋。每3个茶叶蛋卖2元,则卖600个茶叶蛋可以得到(200×2)元钱。据此解答。
【解答】解:(1)600×0.5=300(元)
答:刘奶奶买鸡蛋一共花了300元。
(2)600÷3×2
=200×2
=400(元)
答:刘奶奶卖完这些鸡蛋一共可以得到400元。
【点评】考查了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卖完这些鸡蛋一共可以得到多少钱时,也可以先求出每个鸡蛋卖的钱数,进而求出600个鸡蛋卖的钱数。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0.(2023春 英德市期中)画一画,算一算。
(1)2.22+0.38= 2.6 
(2)0.3×3= 0.9 
【考点】小数乘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2.6;
(2),0.9。
【分析】根据小数加法、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2.22+0.38=2.6
(2)0.3×3=0.9
故答案为:2.6;0.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加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考点卡片
1.小数的近似数及其求法
【知识点归纳】
近似数: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是5或大于5,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尾数字上加1.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3.8,这个数最大是  3.84  ,最小是  3.75  .
分析:(1)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3.8,这个数最大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舍去的数有:1,2,3,4,其中4是最大的,据此解答;
(2)最小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进一的数有:5,6,7,8,9,其中5是最小的,因为进一,保留后十分位是8,那么原来十分位是8﹣1=7,据此解答.
解:(1)这个数最大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舍去的数有:1,2,3,4,其中4是最大的,所以这个数是3.84;
(2)这个数最小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进一的数有:5,6,7,8,9,其中5是最小的,所以这个数是3.75;
故答案为:3.84,3.7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注意最大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最小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
例2:9.0968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9.1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9.10  ,保留整数约是  9  .
分析:9.0968精确到十分位,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似值即可.
解:9.0968≈9.1;
9.0968≈9.10;
9.0968≈9.
故答案为:9.1,9.10,9.
点评:此题考查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要看清精确到哪一位,就根据它的下一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进行四舍五入.
2.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知识点归纳】
1、加法运算: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如a+b=b+a
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如:a+b+c=a+(b+c)
2、乘法运算: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a×b=b×a.
②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如a×b×c=a×(b×c)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如a×(b+c)=ab+ac
④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积加它本身乘另一个数的积,可以把另外两个数加起来再乘这个数.如ac+bc
=(a+b)×c
3、除法运算:
①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如a÷b÷c=a÷(b×c)
②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如a÷b=(an)÷(bn)=(a÷n)÷(b÷n) (n≠0 b≠0)
4、减法运算:
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如a﹣b﹣c=a﹣(b+c)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 c=ac+ac.据此可知,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解: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可知,
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例2:125×25×32=(125×8)×(25×4),这里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分析:在125×25×32=(125×8)×(25×4)中,是把32看作8×4,然后用乘法交换律变成125×8×25×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即(125×8)×(25×4).
解:125×25×32=(125×8)×(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归纳】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一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加法的法则:小数加法的法则与整数加法的法则一样,也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小数中有小数点,因此,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的位数就必然对齐了.
步骤:①把各个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加起,满十进一;③和(计算结果)的小数点要与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小数减法的法则:小数点对齐,相同位数对齐.
步骤:①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减起,不够减时,借一当十;③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计算小数加减时,要(  )对齐.
A、首位 B、末尾 C、小数点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据此直接选择.
解: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可知:
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和应用.
例2:小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得数应是 9.38  .
分析:根据题意,用4.25减3.68得出的数,化成一位小数,再按照小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
解:根据题意可得:
4.25﹣3.68=0.57,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0.57×10=5.7;
正确的结果是:3.68+5.7=9.38.
故答案为:9.38.
点评:根据题意,先求出错误的另一个加数,化成一位小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4.小数乘法(推广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知识点归纳】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方法总结】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题方法:
1.审题:看清题目有什么特征,可否用简便方法计算;
2.转化:合理地把一个因数分解成两个数的积、和或差;
3.运算:正确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4.检查:解题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
【常考题型】
简便计算。
0.25×4.78×4 0.65×202
答案:4.78;131.3
学校举行文艺汇演,要分别订做62套合唱服和38套舞蹈服,如果平均每套用布1.8米,一共需要用布多少米?
答案:1.8×62+1.8×38=180(米)
5.小数乘法
【知识点归纳】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就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小数乘法法则:先把被乘数和乘数都看做整数,按照整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求出整数乘法的积,然后,再看被乘数和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要把它去掉.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40.5×0.56=(  )×56.
A、40.5 B、4.05 C、0.405 D、0.0405
分析:两个小数相乘,其中一个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要使积不变,则另一个小数的小数点要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
解:40.5×0.56=0.405×56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在小数乘法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
例2:昙花的寿命最少保持能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  )左右.
分析:根据题意,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也就是4小时的0.02倍,可以先求出小麦开花的时间,再进行估算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小麦开花的时间是:4×0.02=0.08(小时),
0.08小时=4.8分钟≈5分钟.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的估算,根据题意求解后,要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要注意单位不同时,化成相同的单位.
6.质量的单位换算
【知识点归纳】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1千克=1000克,
1公斤=1000克=2斤,
1斤=500克.
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1千克的沙子与1000克的棉花相比(  )
A、一样重 B、沙子重 C、棉花重
分析:把1千克换算成用克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1×1000=1000;
1千克=1000克;
所以,1千克的沙子与1000克的棉花一样重.
故选:A.
点评:单位不同,先换成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
例2:2.05千克= 2  千克 50  克= 2050  克.
分析:把2.05千克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2就是千克数,再把0.05千克化成克数,用0.05乘进率1000;
把2.05千克化成克数,用2.05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
解:0.05×1000=50(克),
2.05千克=2千克50克;
2.05×1000=2050(克),
2.05千克=2050克;
故答案为:2,50,205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7.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知识点归纳】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运算按照整数和小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三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其中一班有38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  )人.
A、38 B、40 C、42
分析:先根据“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求出三年级的总人数是多少,然后用总人数减去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即是三班的人数是多少.
解:40×3﹣(38+40)
=120﹣78,
=42(人);
答:三班有42人.
故选:C.
点评:先根据3个班的平均数求出总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例2:买10千克大米用25.5元,买4.5千克大米用(  )元.
A、11.475 B、11.48 C、11.4 D、11.47
分析:知道买10千克大米用25.5元,可求买1千克大米用多少钱,进而可求买4.5千克大米用多少钱,计算后选出即可.
解:25.5÷10×4.5
=2.55×4.5
=11.475
≈11.48(元).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先求出每千克大米的钱数,再求4.5千克大米的钱数.
8.积的变化规律
【知识点归纳】
积的变化规律:
(1)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2)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a×b的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得到的积等于(  )
A、原来的积乘10 B、原来的积乘20 C、原来的积乘100
分析:根据积的变比规律: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原来的积就乘10×10.据此进行选择即可.
解:a×b的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一个因数乘(或除以)10,另一个因数也乘(或除以)10,原来的积就乘(或除以)1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