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习目标] 1.能从钠原子的结构(微观)角度分析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宏观)。 2.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氧气、水的反应,会分析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任务一 探究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 常温 加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交流研讨1] (1)请描述实验室中保存钠的方法;通过钠的保存方法,试比较钠与煤油密度的相对大小。提示: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2)请描述金属钠的取用方法;通过钠的取用方法,试描述钠的硬度特点。提示: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刀切下一小块钠,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钠的硬度较小。(3)请写出下列装置中除镊子、酒精灯以外的三种仪器的名称。提示:三脚架、泥三角、坩埚。(4)已知氧化钠(Na2O)为白色粉末,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粉末。试写出钠分别在常温、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对上述两个反应的对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4Na+O22Na2O,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1.钠为银白色固体,密度比煤油大,质软,硬度较小,熔点较低,用小刀可以切割。2.钠与氧气能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注意事项:①取用金属钠时,不能用手拿,应该用镊子夹取。②切取钠时,剩余的钠块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2.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已知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试写出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交流研讨2] 试预测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2Na+H22NaH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Ca(OH)2和CO2 B.Na和O2C.Zn和盐酸 D.C和O2答案:C解析:Zn和盐酸反应只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故选C。2.(1)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①钠在常温下与O2反应: 。②钠在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 。(2)试比较等质量的钠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完全反应后转移电子数目的关系。 答案:(1)①②(2)相同质量的两块钠,分别发生上述反应,转移的电子数:①=②。任务二 钠与水的反应1.理论预测(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钠含有Na元素,水含有H、O两种元素。(2)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钠具有强还原性,水中H为+1价,有氧化性,遇水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初步预测钠与水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2)现象及解释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化成小球 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小球运动发出“嘶嘶”的响声 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巧记助学】 实验现象可速记为浮、熔、游、响、红。(3)实验结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其中,钠为还原剂,水为氧化剂,H2O中的H元素被还原。[交流研讨] (1)请描述金属钠要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提示:钠比煤油的密度大,保存在煤油中能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2)把钠投入足量稀盐酸中有何现象?相比钠与水的反应哪个更剧烈?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浮、熔、游、响;钠与盐酸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剧烈;2Na+2HCl2NaCl+H2↑。(3)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固体物质全部消失,未见紫红色金属铜出现。写出钠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1.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H2↑+2Na+。2.钠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3.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巧记助学】 钠遇水记四点:浮熔游响全,遇酸酸优先,遇碱、盐水在前。1.正误判断(1)钠块可以直接用手取用。( )(2)钠失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应该用沙土盖灭。( )(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H2ONa++OH-+H2↑。( )提示:(1)错误。钠块不能用手取用,应该用镊子取用(2)正确(3)错误。应该为2Na+2H2O2Na++2OH-+H2↑2.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填序号)。①MgSO4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a2SO4溶液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Ca(HCO3)2溶液 ⑥FeCl3溶液答案:①④⑤⑥解析:在题给几种溶液中,金属钠均先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①中Mg2++2OH-Mg(OH)2↓;②中NaHCO3+NaOHNa2CO3+H2O,生成的Na2CO3溶解度大于NaHCO3,故不会产生沉淀;③中Na2SO4与NaOH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④中反应消耗水,溶液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降低,析出Ca(OH)2沉淀;⑤中Ca2++HC+OH-CaCO3↓+H2O;⑥中Fe3++3OH-Fe(OH)3↓。1.下列叙述与金属的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A.良好的导电性 B.反应中易失电子C.延展性 D.导热性答案:B解析: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不包括得失电子能力;易失电子是化学性质,故A、C、D均为物理性质。2.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是( )A.氧化钠 B.过氧化钠C.氢氧化钠 D.碳酸钠答案:B解析:金属钠与空气中的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3.(2025·山东青州高一检测)下列保存少量金属钠的方法正确的是( )A.放在细沙中B.放在煤油中C.放在水中D.放在四氯化碳(密度大于1 g·cm-3)中答案:B解析: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细沙不能隔绝空气,故A错误;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达到隔绝空气和水的目的,故B正确;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能保存在水中,故C错误;钠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将金属钠投入到四氯化碳中,会浮在液面上,达不到隔绝空气和水以保存金属钠的目的,故D错误。4.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答案:②④⑤⑥解析: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钠投入水中,不会沉入水底,应浮在水面上;钠与水反应有NaOH生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而不是变红色,故①③不正确。课时测评9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题点一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存在、保存1.(2025·浙江温州高一检测)在做钠的实验时,能示意“实验中会用到锋利物品应引起注意”的图标是( )答案:A解析:切割钠时需要用到小刀等锐器,需要提醒学生注意锐器,A符合题意;B图代表防止烫伤,故B不符合题意;C图代表明火,实验过程中应正确使用火源,并束好长发、系紧宽松衣物,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图标为排气扇,在做制备有毒气体或易挥发物质的实验时需要用到,起到排气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2.(2025·铜仁二中高一检测)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然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开观察。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能得出的钠的物理性质是( )A.钠在常温下是固体B.钠的熔点很低C.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D.金属钠很软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知钠在常温下是固体;“用小刀切开”说明钠很软;切开后可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没有加热将钠熔化,因此不能得出其熔点很低的性质。3.(2025·四川雅安高一期中)下列有关钠的存在、保存及取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钠需要密封保存在四氯化碳中C.实验室中可直接用药匙取用钠D.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答案:A解析:金属钠活泼性强,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A正确;金属钠密度小于四氯化碳,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故B错误;实验室中金属钠为块状固体,取用金属钠时用镊子,故C错误;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和发生危险,故D错误。题点二 钠与氧气的反应4.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现象是( )A.黄烟,生成白色固体B.黄雾,生成淡黄色固体C.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D.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答案:C5.(2025·铜仁二中高一检测)化学反应中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 B.Ca(OH)2和CO2C.Mg和O2 D.C和O2答案:C解析:Na与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A项错误;Ca(OH)2与少量CO2反应生成物为CaCO3,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Ca(HCO3)2,B项错误;Mg和O2的反应生成物只有MgO,C项正确;C和O2反应时因O2的量不同有CO和CO2两种不同的生成物,D项错误。题点三 钠与水的反应6.(2025·山东利津高一检测)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 )答案:A解析:Na的密度比煤油大,但比水小,故Na处于水与煤油的界面上跳动,且Na与H2O反应能产生H2,会有气泡生成。题点四 钠与酸、碱、盐的反应7.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答案:C解析:钠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所以首先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一系列现象,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消耗了水,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8.(2025·山东肥城高一检测)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 B.K2SO4C.NaOH D.CuSO4答案:D解析:对于A、B、C都是消耗Na,产生H2,2Na→H2↑,投入46 g Na,放出2 g H2,溶液质量均增加。对于D,钠首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放出H2,然后NaOH与Cu2+生成Cu(OH)2沉淀,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由方程式可以看出,溶解46 g Na,生成98 g沉淀和2 g H2,溶液质量减少54 g。9.(2025·江西奉新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成小球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其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受热易熔成小球说明其熔点低B.钠与CuSO4粉末反应时放出大量热C.一定条件下,Na可与CuSO4反应生成CuD.将无水CuSO4粉末改为CuSO4溶液,反应现象相同答案:D解析: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说明钠的熔点低,故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一定条件下,Na可与CuSO4反应生成Cu,反应放热,故B、C正确;将无水CuSO4粉末改为CuSO4溶液,则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不会置换出铜单质,反应现象不同,故D错误。10.(8分)(2024·江西高安高一期末)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1)将一小块钠放在陶土网上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实验中还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其原因可能为2Na+CO2C+Na2O2或4Na+3CO2C+2Na2CO3,这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也属于 (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1)钠受热熔化,然后剧烈燃烧,出现黄色火焰,陶土网上有淡黄色粉末生成 2Na+O2Na2O2 (2)置换 氧化还原解析:(1)钠受热熔化并燃烧,出现黄色火焰,产生淡黄色粉末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2Na+O2Na2O2。(2)根据反应的特点可知,给出的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1.(3分)(2024·北京房山区高一期末)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钠与足量盐酸反应:2Na+2H2O2Na++2OH-+H2↑D.钠与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答案:D解析:电荷不守恒,A错误;Na优先与H2O反应,与Cu2+不能发生置换反应,B错误;Na与H+反应,H+主要来源于酸,不能写成H2O,C错误。12.(3分)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与足量氧气在常温下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答案:B解析:不论是加热还是常温缓慢氧化,最终都是→,故等质量的两块钠失去的电子数一样多;但加热时产物为Na2O2,而常温时产物为Na2O,故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B正确。13.(9分)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2NaCl(熔融)2Na+Cl2↑。回答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1)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的颜色为 。(2)Na、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 (填化学式)。(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答案:(1)2Na+O2Na2O2 淡黄色(2)Na2CO3(3)2Na+CuCl2+2H2OCu(OH)2↓+H2↑+2NaCl解析:(1)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加热,反应方程式为2Na+O2Na2O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2)Na、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Cl2溶液中,首先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uCl2+2H2OCu(OH)2↓+H2↑+2NaCl。14.(10分)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 ,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A、B的化学式分别为 、 。答案:(1)Na2O 2Na+O2Na2O2(2)C CO解析:(1)根据C是淡黄色固体,C为Na2O2,则B为Na2O,A为Na,A→C的反应为2Na+O2Na2O2。(2)C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为CO2,A为碳,B为CO。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9张PPT)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1.能从钠原子的结构(微观)角度分析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宏观)。2.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氧气、水的反应,会分析钠与酸、碱、盐溶液 的反应,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学习目标任务一 探究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条件 常温 加热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新知构建1.钠与氧气的反应(1)请描述实验室中保存钠的方法;通过钠的保存方法,试比较钠与煤油密度的相对大小。提示: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2)请描述金属钠的取用方法;通过钠的取用方法,试描述钠的硬度特点。提示: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刀切下一小块钠,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钠的硬度较小。交流研讨11.钠为银白色固体,密度比煤油大,质软,硬度较小,熔点较低,用小刀可以切割。2.钠与氧气能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注意事项:①取用金属钠时,不能用手拿,应该用镊子夹取。②切取钠时,剩余的钠块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归纳总结2.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已知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试写出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试预测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研讨2学以致用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Ca(OH)2和CO2 B.Na和O2C.Zn和盐酸 D.C和O2√Zn和盐酸反应只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故选C。2.(1)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①钠在常温下与O2反应: 。②钠在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 。(2)试比较等质量的钠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完全反应后转移电子数目的关系。 .相同质量的两块钠,分别发生上述反应,转移的电子数:①=②。返回任务二 钠与水的反应新知构建1.理论预测(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钠含有Na元素,水含有H、O两种元素。(2)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钠具有强还原性,水中H为+1价,有______性,遇水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初步预测钠与水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氧化氢氧化钠和氢气2.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2)现象及解释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____钠熔化成小球 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____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反应产生的______推动小球运动发出“嘶嘶”的响声 钠与水______反应,产生气体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 有______物质生成巧记助学 实验现象可速记为浮、熔、游、响、红。小低氢气剧烈碱性(3)实验结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钠为______剂,水为______剂,H2O中的____元素被还原。还原氧化H交流研讨归纳总结巧记助学 钠遇水记四点:浮熔游响全,遇酸酸优先,遇碱、盐水在前。学以致用2.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填序号)。①MgSO4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a2SO4溶液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Ca(HCO3)2溶液 ⑥FeCl3溶液①④⑤⑥返回随堂演练√1.下列叙述与金属的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良好的导电性 B.反应中易失电子C.延展性 D.导热性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不包括得失电子能力;易失电子是化学性质,故A、C、D均为物理性质。√2.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是A.氧化钠 B.过氧化钠C.氢氧化钠 D.碳酸钠金属钠与空气中的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3.(2025·山东青州高一检测)下列保存少量金属钠的方法正确的是A.放在细沙中B.放在煤油中C.放在水中D.放在四氯化碳(密度大于1 g·cm-3)中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细沙不能隔绝空气,故A错误;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达到隔绝空气和水的目的,故B正确;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能保存在水中,故C错误;钠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将金属钠投入到四氯化碳中,会浮在液面上,达不到隔绝空气和水以保存金属钠的目的,故D错误。4.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②④⑤⑥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钠投入水中,不会沉入水底,应浮在水面上;钠与水反应有NaOH生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而不是变红色,故①③不正确。返回课时测评题点一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存在、保存1.(2025·浙江温州高一检测)在做钠的实验时,能示意“实验中会用到锋利物品应引起注意”的图标是√切割钠时需要用到小刀等锐器,需要提醒学生注意锐器,A符合题意;B图代表防止烫伤,故B不符合题意;C图代表明火,实验过程中应正确使用火源,并束好长发、系紧宽松衣物,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图标为排气扇,在做制备有毒气体或易挥发物质的实验时需要用到,起到排气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2.(2025·铜仁二中高一检测)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然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开观察。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能得出的钠的物理性质是A.钠在常温下是固体B.钠的熔点很低C.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D.金属钠很软√从题干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知钠在常温下是固体;“用小刀切开”说明钠很软;切开后可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没有加热将钠熔化,因此不能得出其熔点很低的性质。3.(2025·四川雅安高一期中)下列有关钠的存在、保存及取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钠需要密封保存在四氯化碳中C.实验室中可直接用药匙取用钠D.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金属钠活泼性强,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A正确;金属钠密度小于四氯化碳,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故B错误;实验室中金属钠为块状固体,取用金属钠时用镊子,故C错误;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和发生危险,故D错误。题点二 钠与氧气的反应4.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现象是A.黄烟,生成白色固体B.黄雾,生成淡黄色固体C.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D.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5.(2025·铜仁二中高一检测)化学反应中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A.Na和O2 B.Ca(OH)2和CO2C.Mg和O2 D.C和O2√Na与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A项错误;Ca(OH)2与少量CO2反应生成物为CaCO3,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Ca(HCO3)2,B项错误;Mg和O2的反应生成物只有MgO,C项正确;C和O2反应时因O2的量不同有CO和CO2两种不同的生成物,D项错误。题点三 钠与水的反应6.(2025·山东利津高一检测)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Na的密度比煤油大,但比水小,故Na处于水与煤油的界面上跳动,且Na与H2O反应能产生H2,会有气泡生成。题点四 钠与酸、碱、盐的反应7.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钠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所以首先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一系列现象,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消耗了水,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8.(2025·山东肥城高一检测)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HCl B.K2SO4C.NaOH D.CuSO4√9.(2025·江西奉新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成小球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其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受热易熔成小球说明其熔点低B.钠与CuSO4粉末反应时放出大量热C.一定条件下,Na可与CuSO4反应生成CuD.将无水CuSO4粉末改为CuSO4溶液,反应现象相同√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说明钠的熔点低,故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一定条件下,Na可与CuSO4反应生成Cu,反应放热,故B、C正确;将无水CuSO4粉末改为CuSO4溶液,则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不会置换出铜单质,反应现象不同,故D错误。10.(8分)(2024·江西高安高一期末)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1)将一小块钠放在陶土网上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钠受热熔化,然后剧烈燃烧,出现黄色火焰,陶土网上有淡黄色粉末生成2Na+置换氧化还原根据反应的特点可知,给出的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电荷不守恒,A错误;Na优先与H2O反应,与Cu2+不能发生置换反应,B错误;Na与H+反应,H+主要来源于酸,不能写成H2O,C错误。12.(3分)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与足量氧气在常温下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淡黄色 (2)Na、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 (填化学式)。Na2CO3Na、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2Na+CuCl214.(10分)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 ,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O(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A、B的化学式分别为 、 。CCOC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为CO2,A为碳,B为CO。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