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习目标] 1.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能运用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能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任务一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化学计量数之比 2∶1∶2物质微粒数之比 2∶1∶2扩大NA倍之后 2NA∶NA∶2NA物质的量之比 2∶1∶2相同状况下体积之比 2∶1∶2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粒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2.构建“已知量、未知量均为物质的量”的解题模型在标准状况下,5.4 g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是多少?答案:6.72 L解析:n(Al)===0.2 mol2Al+2NaOH+6H2O2Na[Al(OH)4]+3H2↑2 30.2 mol n(H2)=,n(H2)=0.3 mol,V(H2)=n(H2)·Vm=0.3 mol×22.4 L·mol-1=6.72 L。3.构建“已知量、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解题模型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效热”,就是利用铁缓慢氧化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若56 g铁粉完全氧化成氧化铁,则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多少?答案:16.8 L解析:4Fe + 3O22Fe2O34×56 g 3×22.4 L56 g V(O2)=,V(O2)==16.8 L。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Fe和CuSO4溶液反应,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 L,生成的铜的质量为32 g。(1)计算反应消耗的Fe的质量。(2)计算反应后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1)28 g (2)0.5 mol·L-1解析:32 g铜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Fe+CuSO4FeSO4+Cu1 1 10.5 mol 0.5 mol 0.5 mol(1)反应消耗的Fe的质量m(Fe)=0.5 mol×56 g·mol-1=28 g;(2)反应后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FeSO4)==0.5 mol·L-1。1.书写格式规范化: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各物理量、物质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且数据的运算要公式化并带单位。2.单位运用对应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量单位不一致,要注意两个量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任务二 化学计算中的关系式法1.利用化学方程式构建关系式的解题模型把一定量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10 g沉淀,计算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答案:2.8 g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CO2+Ca(OH)2CaCO3↓+H2O得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CO ~ CaCO328 100m(CO) 10 g则=,m(CO)=2.8 g。当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2.利用“守恒”构建关系式的解题模型4.6 g钠在空气中久置,计算最终得到Na2CO3的质量。答案:10.6 g解析:钠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Na2CO3,过程中钠的原子个数不变,可得关系式:2Na ~ Na2CO32×23 1064.6 g m(Na2CO3)则=,m(Na2CO3)==10.6 g。1.标准状况下,3.25 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 L氢气,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1 mol 1 mol3.25 g x LB.Zn+2HClZnCl2+H2↑65 g 1 L3.25 g x LC.Zn+2HClZnCl2+H2↑1 mol 22.4 L0.05 mol x LD.Zn+2HClZnCl2+H2↑65 g 1 mol3.25 g x L答案:C解析:比例式应注意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对应”。2.0.56 g氧化钙恰好与20 mL盐酸反应,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0 mol·L-1 B.0.20 mol·L-1C.0.50 mol·L-1 D.1.00 mol·L-1答案:D解析: CaO + 2HClCaCl2+H2O56 g 2 mol0.56 g c(HCl)×20×10-3 L则:=解得c(HCl)=1.00 mol·L-1。3.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答案:(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2)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为13.44 L。解析:(1)n(Al)==0.4 mol。2Al + 2NaOH+6H2O2Na[Al(OH)4]+3H2↑2 20.4 mol n(NaOH)=,n(NaOH)=0.4 mol,c(NaOH)==0.8 mol·L-1。(2)2Al+2NaOH+6H2O2Na[Al(OH)4]+3H2↑2 mol 3×22.4 L0.4 mol V(H2)V(H2)==13.44 L。4.在室温下,向100 mL CuSO4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经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发生反应:2Cu2++4I-2CuI↓+I2,反应完全后,用0.625 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测定:I2+2S22I-+S4,消耗了20 mL Na2S2O3溶液,计算原饱和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原饱和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5 mol·L-1。解析:设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CuSO4~I2~2S22 20.1 L×x 0.625 mol·L-1×0.02 L=,解得x=0.125 mol·L-1。课时测评21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题点一 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答案:D解析: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10.8 g,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0.2 g,则原钠块中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A.4.6 g B.6.2 gC.7.8 g D.9.2 g答案:A解析:设产生0.2 g氢气需钠的质量为x。2Na+2H2O2NaOH+H2↑46 g 2 gx 0.2 g=,解得x=4.6 g,则氧化钠的质量是10.8 g-4.6 g=6.2 g,n(Na2O)==0.1 mol。根据反应:4Na+O22Na2O可知,被氧化的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0.2 mol,被氧化的钠的质量为0.2 mol×23 g·mol-1=4.6 g。3.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33.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A.1.0 mol·L-1 B.2.0 mol·L-1C.1.5 mol·L-1 D.3.0 mol·L-1答案:B解析:2Al+2NaOH+6H2O2Na[Al(OH)4]+3H2↑2 mol 67.2 Ln(NaOH) 33.6 Ln(NaOH)==1.0 mol,c(NaOH)==2.0 mol·L-1。题点二 应用关系式法计算4.向200 mL 0.1 mol·L-1的Fe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过滤,小心加热沉淀,直到水分蒸干,再灼烧到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固体的质量为( )A.4.36 g B.2.82 gC.1.60 g D.1.44 g答案:C解析:FeSO4与NaOH反应生成Fe(OH)2,加热过程中Fe(OH)2被氧气氧化成Fe(OH)3,Fe(OH)3受热分解为Fe2O3和H2O,最后得到的固体为Fe2O3,根据Fe原子守恒,得2FeSO4~Fe2O3,则n(Fe2O3)==0.01 mol,m(Fe2O3)=0.01 mol×160 g·mol-1=1.60 g。5.向Fe2O3和铁屑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而产生的Fe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原混合物中Fe2O3和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C.1∶2 D.1∶3答案:C解析:设原混合物中含有x mol Fe,y mol Fe2O3,由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和Fe2(SO4)3+Fe3FeSO4得到Fe2O3~Fe2(SO4)3~Fe~3FeSO4,可见y mol的Fe2O3参加反应转化为3y mol FeSO4,同时消耗y mol的Fe;又由Fe+H2SO4FeSO4+H2↑可知,(x-y) mol的Fe与硫酸反应产生(x-y) mol的FeSO4和(x-y) mol H2;则有[3y mol+(x-y) mol]∶(x-y) mol=4∶1,整理得y∶x=1∶2,故合理选项是C。6.某废水处理站用甲醇(CH3OH)处理含氨废水,反应为NH3+2O2N+H++H2O,6H++6N+5CH3OH3N2↑+5CO2↑+13H2O。在处理过程中,NH3转化为N的转化率可达95%,而N转化为N2的转化率可达96%。若每天处理含NH3 0.034 g·L-1的废水500 m3,则理论上每天所需甲醇的质量为( )A.24.32 kg B.30.00 kgC.25.30 kg D.4.08 kg答案:A解析:根据甲醇处理含氨废水的反应原理可得关系式:NH3~N~CH3OH,理论上每天所需甲醇的质量为×95%×96%××32 g·mol-1=2.432×104 g=24.32 kg。7.21 g铁粉与8 g硫粉混合加热,若不考虑其他损失,可生成硫化亚铁的质量为( )A.33 g B.24 gC.29 g D.22 g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n(Fe)=0.375 mol,n(S)=0.25 mol。由S+FeFeS可知Fe过量,按S的量计算,反应生成的n(FeS)=n(S)=0.25 mol,所以m(FeS)=22 g。8.标准状况下,将钠、镁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硫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A.1∶1 B.2∶3C.3∶2 D.2∶1答案:C解析:钠能与H2SO4反应,也能与水反应放出H2,根据关系式:2Na~H2,则得到0.15 mol H2;镁与H2SO4反应放出H2,但与水不反应,根据关系式:Mg~H2~H2SO4,0.3 mol Mg与100 mL 1 mol·L-1 H2SO4反应,H2SO4不足,产生0.1 mol H2,则产生的H2的体积之比是0.15∶0.1=3∶2,故选C项。9.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铁粉有剩余B.Cl-浓度减小C.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D.溶液质量增加5.6 g答案:C解析:n(Fe)==0.02 mol,n(FeCl3)=25×10-3 L×2 mol·L-1=0.05 mol,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由离子方程式可知,铁离子是过量的,A错误;氯离子不参加反应,浓度不变,B错误;由A项分析知铁离子剩余,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C正确;由离子方程式可知,1.12 g的铁全部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1.12 g,D错误。10.(6分)已知:①碳酸钠高温下不分解;②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9 g,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了3.1 g,试计算:(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 g。(2)在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答案:(1)10.6 (2)3.36解析:(1)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则:2NaHCO3Na2CO3+H2O+CO2↑ Δm168 g 106 g 62 gm 3.1 g故m=×168 g=8.4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9 g-8.4 g=10.6 g。(2)剩余固体为碳酸钠,质量为19 g-3.1 g=15.9 g,物质的量为=0.15 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5 mol×22.4 L·mol-1 =3.36 L。11.(6分)已知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将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 。答案:2.24 L 7.3 g解析:浓盐酸足量,产生Cl2的体积和被氧化的HCl的质量都是由8.7 g MnO2决定的。根据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4 mol HCl中只有2 mol HCl被氧化为Cl2;8.7 g MnO2的物质的量==0.1 mol,设反应生成Cl2的体积为V,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x,则有:MnO2+4HCl(浓)MnCl2+Cl2↑+2H2O~2HCl(被氧化)1 mol 22.4 L 2×36.5 g0.1 mol V x列比例式:=,=解得V=2.24 L,x=7.3 g。12.(10分)把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10 mL 4 mol·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 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 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测得其中c(H+)=0.4 mol·L-1。请回答下列问题:(1)残留固体1.28 g为 (填化学式)。(2)原混合物粉末中,m(CuO)= g。(3)滤液稀释到200 mL后,c(Fe2+)= mol·L-1。(4)稀释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AgCl)= mol。(5)原混合物总质量为m(总)= g。答案:(1)Cu (2)1.6 (3)0.9 (4)0.44(5)13.6解析:根据题中信息,还有较多H+剩余,且滤液中没有Cu2+,可知残留物没有Fe、Fe2O3、CuO,1.28 g固体只有Cu,而Cu残留说明溶液中没有Fe3+,阳离子为H+和Fe2+,反应有:CuO+2H+Cu2++H2O、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Fe+Cu2+Fe2++Cu、Fe+2H+Fe2++H2↑,1.28 g Cu的物质的量n===0.02 mol,CuO物质的量为0.02 mol,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设原有Fe为x mol,Fe2O3为y mol,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2x=2y+2×0.02+2×0.04,又根据电荷守恒知:2×(x+2y)+0.2×0.4=0.11×4将上述两式联立解出:x=0.1,y=0.04。(2)依据上述计算可知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所以氧化铜质量m(CuO)=0.02 mol×80 g·mol-1= 1.6 g。(3)由上述计算可知溶液中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为0.1 mol+2×0.04 mol=0.18 mol,c(Fe2+)===0.9 mol·L-1。 (4)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依据Cl-~AgCl得到,n(AgCl)=n(Cl-)=0.110 L×4 mol·L-1=0.44 mol。(5)由计算可知原混合物含有Fe为0.1 mol,Fe2O3为0.04 mol,CuO为0.02 mol,原混合物的总质量m(总)=0.1 mol×56 g·mol-1+0.04 mol× 160 g·mol-1+0.02 mol×80 g·mol-1= 13.6 g。13.(11分)某研究小组以工厂废渣(Fe3O4、Al2O3)为原料制取Fe2O3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a”的名称为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3)“氧化”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4)“沉铁”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100 g含Al2O3 51%的废渣“碱溶”时理论上需 mL 5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1)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 (2)过滤 烧杯、漏斗(3)4Fe2++4H++O24Fe3++2H2O (4)Fe3++3OH-Fe(OH)3↓ (5)200解析:(1)“酸溶”时Fe3O4与硫酸反应产生FeSO4、Fe2(SO4)3、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2)根据流程可知:“操作a”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该操作的名称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3)“氧化”是在酸性条件下,FeSO4被O2氧化为Fe2(SO4)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2++4H++O24Fe3++2H2O;(4)在“沉铁”步骤,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二者反应产生Fe(OH)3沉淀和Na2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5)100 g含Al2O3 51%的废渣中含有Al2O3的质量是m(Al2O3)=100 g×51%=51 g,其物质的量n(Al2O3)==0.5 mol,“碱溶”时会发生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0.5 mol Al2O3在理论上需消耗1 mol NaOH,需5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V(NaOH)==0.2 L=200 mL,这时恰好完全反应。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1张PPT)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章 第二节 金属材料1.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能运用物质的 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有关计算。2.能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习目标任务一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新知构建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 2∶1∶2物质微粒数之比 _________扩大NA倍之后 2NA∶NA∶2NA物质的量之比 _________相同状况下体积之比 _________2∶1∶22∶1∶22∶1∶2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粒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归纳总结2.构建“已知量、未知量均为物质的量”的解题模型在标准状况下,5.4 g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是多少?答案:6.72 L典例13.构建“已知量、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解题模型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效热”,就是利用铁缓慢氧化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若56 g铁粉完全氧化成氧化铁,则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多少?答案:16.8 L典例2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归纳总结学以致用Fe和CuSO4溶液反应,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 L,生成的铜的质量为32 g。(1)计算反应消耗的Fe的质量。答案:28 g (2)计算反应后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0.5 mol·L-1 1.书写格式规范化: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各物理量、物质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且数据的运算要公式化并带单位。2.单位运用对应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量单位不一致,要注意两个量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特别提醒返回任务二 化学计算中的关系式法新知构建1.利用化学方程式构建关系式的解题模型把一定量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10 g沉淀,计算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答案:2.8 g典例3 当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归纳总结2.利用“守恒”构建关系式的解题模型4.6 g钠在空气中久置,计算最终得到Na2CO3的质量。答案:10.6 g典例4 返回随堂演练√比例式应注意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对应”。√2.0.56 g氧化钙恰好与20 mL盐酸反应,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0 mol·L-1 B.0.20 mol·L-1C.0.50 mol·L-1 D.1.00 mol·L-1 3.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 (2)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答案: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为13.44 L。 返回课时测评题点一 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10.8 g,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0.2 g,则原钠块中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A.4.6 g B.6.2 gC.7.8 g D.9.2 g√ 3.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33.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A.1.0 mol·L-1 B.2.0 mol·L-1C.1.5 mol·L-1 D.3.0 mol·L-1√ 题点二 应用关系式法计算4.向200 mL 0.1 mol·L-1的Fe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过滤,小心加热沉淀,直到水分蒸干,再灼烧到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固体的质量为A.4.36 g B.2.82 gC.1.60 g D.1.44 g√5.向Fe2O3和铁屑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而产生的Fe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原混合物中Fe2O3和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C.1∶2 D.1∶3√√ 7.21 g铁粉与8 g硫粉混合加热,若不考虑其他损失,可生成硫化亚铁的质量为A.33 g B.24 gC.29 g D.22 g√8.标准状况下,将钠、镁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硫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A.1∶1 B.2∶3C.3∶2 D.2∶1√钠能与H2SO4反应,也能与水反应放出H2,根据关系式:2Na~H2,则得到0.15 mol H2;镁与H2SO4反应放出H2,但与水不反应,根据关系式:Mg~H2~H2SO4,0.3 mol Mg与100 mL 1 mol·L-1 H2SO4反应,H2SO4不足,产生0.1 mol H2,则产生的H2的体积之比是0.15∶0.1=3∶2,故选C项。9.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铁粉有剩余B.Cl-浓度减小C.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D.溶液质量增加5.6 g√10.6 (2)在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3.362.24 L7.3 g 12.(10分)把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10 mL 4 mol·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 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 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测得其中c(H+)=0.4 mol·L-1。请回答下列问题:(1)残留固体1.28 g为 (填化学式)。Cu(2)原混合物粉末中,m(CuO)= g。1.6 依据上述计算可知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所以氧化铜质量m(CuO)=0.02 mol×80 g·mol-1= 1.6 g。(3)滤液稀释到200 mL后,c(Fe2+)= mol·L-1。0.9 (4)稀释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AgCl)= mol。0.44 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依据Cl-~AgCl得到,n(AgCl)=n(Cl-)=0.110 L×4 mol·L-1=0.44 mol。(5)原混合物总质量为m(总)= g。13.6 由计算可知原混合物含有Fe为0.1 mol,Fe2O3为0.04 mol,CuO为0.02 mol,原混合物的总质量m(总)=0.1 mol×56 g·mol-1+0.04 mol× 160 g·mol-1+0.02 mol×80 g·mol-1= 13.6 g。13.(11分)某研究小组以工厂废渣(Fe3O4、Al2O3)为原料制取Fe2O3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Fe2(SO4)3+4H2O (2)“操作a”的名称为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过滤烧杯、漏斗根据流程可知:“操作a”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该操作的名称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3)“氧化”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4)“沉铁”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100 g含Al2O3 51%的废渣“碱溶”时理论上需 mL 5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00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