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第2课时共价键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第2课时共价键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共价键
[学习目标] 1.了解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会识别判断共价化合物,熟知分子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 3.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本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1.认识共价键的形成——微观探析
[交流研讨1] 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探究Cl2分子的形成过程,并用电子式表示。
提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形成过程为︰·+·︰︰︰︰。
[交流研讨2]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氢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HCl分子的?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并对比Cl2的形成过程,思考共价键形成后,成键原子一般处于什么状态?
提示:氢原子和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氢原子和氯原子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H·+·︰H︰︰;成键原子一般都达到稳定结构。
[交流研讨3] 根据电子式,分析Cl2和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有无偏向问题,并思考成键原子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提示:Cl2分子中,由同种原子(Cl)形成的1对共用电子,共用电子对位于成键的原子中间,成键原子不显电性;HCl分子中,由不同种原子(H、Cl)形成的1对共用电子,由于Cl原子得电子能力比H原子强,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Cl原子显-1价,H原子显+1价。
2.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
(3)分类
3.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正误判断
(1)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共价键。(  )
(2)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3)稀有气体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
提示:(1)错误。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NH4Cl中存在离子键
(2)正确
(3)错误。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共价键
2.下列元素最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
A.Na B.Mg
C.Al D.Si
答案:D
解析: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在形成单质时形成非极性键,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化合物时一般形成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与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形成化合物时一般形成离子键,Na、Mg、Al均为活泼金属元素,Si为非金属元素,且Si原子最外层有4个价电子,既不易失电子,又不易得电子,易形成共价键。
3.研究化学键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的某些性质,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CaCl2 B.CO2
C.H2SO4 D.K2O2
答案:D
解析: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CO2与H2SO4中只含有共价键,K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任务二 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
1.分子结构的测定方法:X射线衍射法。
2.常见单质的电子式与结构式
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1对共用电子的图示叫做结构式。
分子 H2 N2 Cl2
电子式 H︰H ︰N N︰ ︰︰︰
结构式 H—H N≡N Cl—Cl
3.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空间结构
分子 H2O CO2 CH4
电子式 H︰︰H ︰︰C︰︰ H︰︰H
结构式 OCO
空间结构 V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1.正误判断
(1)HCl、BF3和CO2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2)N2和CO2的电子式分别为︰N︰︰︰N︰和︰︰︰︰。(  )
(3)N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
提示:(1)错误。HCl中H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BF3分子中B原子为6电子结构
(2)错误。N2和CO2的电子式应分别为︰N N︰和︰︰C︰︰
(3)正确
2.写出下列微粒或物质的电子式。
(1)OH-:        ;
(2)NaOH:        。
答案:(1)[︰︰H]-
(2)Na+[︰︰H]-
3.根据已知结构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O—Cl:          ;
(2)H2O2:            。
答案:(1)H︰︰︰
(2)H︰︰︰H
4.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
(1)H2:       ;
(2)NH3:       。
答案:(1)H·+·HH∶H 
(2)3H×+··HH
任务三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化学键
(1)概念: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分类
(3)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交流研讨1] H2和Cl2反应生成HCl分子的过程中,化学键发生了哪些变化,试用流程图表示。
提示:
[交流研讨2] 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反应吗?有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吗?
提示:不一定,如NaCl受热熔化断裂离子键,HCl溶于水断裂共价键,都不是化学变化;NaCl溶液蒸发结晶,有离子键形成,属于物理变化。
2.分子间作用力
(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比化学键弱,比范德华力强。
(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水分子间的氢键可使其密度在固态时小于液态时的密度。
[交流研讨3] “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2O的稳定性强于H2S”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只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而H2O的稳定性是由H—O键稳定性决定的,H2O的稳定性强于H2S,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无关。
1.正误判断
(1)NaHSO4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
(2)化学键既可存在于分子内的原子间,又可存在于分子之间。(  )
(3)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
(4)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  )
提示:(1)错误。NaHSO4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2)错误。化学键不存在于分子之间
(3)错误。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4)正确
2.关于氢键及范德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C.沸点:HI>HBr>HCl>HF
D.H2O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H2O之间形成氢键所致
答案:B
解析: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A错误;若分子间含有氢键,则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时除克服范德华力外,还需要破坏氢键,所以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沸点都升高,B正确;第ⅦA族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其他元素氢化物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因此沸点:HF>HI>HBr>HCl,C错误;H2O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氢氧键比较稳定,与分子间形成氢键无关,D错误。
3.物质变化与化学键的关系。
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经常进行的操作,请将对应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碘的升华 ②加热熔化氢氧化钠 ③食盐溶解于水 ④氯化氢溶解于水 ⑤氧气溶解于水 ⑥过氧化钠溶解于水
其中没有发生化学键断裂的是    ;只发生离子键断裂的是    ;只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    ;既发生离子键断裂,又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    。
答案:①⑤ ②③ ④ ⑥
1.(2024·湖南沅江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Na2O
答案:D
解析:CCl4中是共价键,Na2O中是离子键。
2.(2024·山东高唐高一检测)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的是(  )
A.加热分解KClO3 B.NaOH溶于水
C.加热分解HClO D.Na2CO3受热熔化
答案:A
解析:加热分解KClO3生成KCl和氧气,反应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故A选;NaOH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破坏离子键,故B不选;加热分解HClO破坏共价键,故C不选;Na2CO3受热熔化,破坏离子键,故D不选。
3.下列关于范德华力与氢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比氢键的作用还要弱
B.范德华力与氢键共同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
C.范德华力与氢键的强弱都只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D.任何物质中都存在范德华力,而氢键只存在于含有N、O、F的物质中
答案:A
解析:范德华力弱于氢键,A正确;由分子组成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的物质,其物理性质受范德华力和氢键影响,B错误;氢键的强弱主要与形成氢键的原子的得失电子的能力有关,C错误;只有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才存在范德华力,D错误。
4.某地一辆装载砒霜的货车因故滑入河道,部分砒霜散落到河中。砒霜的主要成分是As2O3,有剧毒,致死量为0.1 g,可用于制造杀虫剂和灭鼠剂等。As2O3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微溶于水生成H3AsO3;其对应的盐均有毒,其中碱金属对应的盐溶于水,其他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
(1)As2O3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H3AsO3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2)向该河水中加入    (填“生石灰”或“NaOH”)可减轻砷对河水的污染。
答案:(1)共价 共价 (2)生石灰
解析:(2)由“碱金属对应的盐溶于水,其他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知,选用生石灰而不选用NaOH来减轻砷对河水的污染。
课时测评28 共价键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题点一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1.科学家发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的照射下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点火时氢原子会在该频率下持续燃烧。上述“结合力”的实质是(  )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B
解析: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的照射下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实质为水中化学键断裂得到氢原子,水中的氢氧键为极性共价键,则“结合力”的实质是极性共价键,B项正确。
2.下列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
A.CH4 B.NH3
C.HCl D.N2
答案:A
解析:CH4、NH3、HCl、N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依次为4、3、1、3。
3.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极性共价键的是(  )
A.H2O B.KCl
C.CaF2 D.NaOH
答案:A
解析: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只含极性共价键,选项A正确;氯化钾中只存在离子键,选项B错误;氟化钙中只存在离子键,选项C错误;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选项D错误。
4.(2024·云南大理高一检测)表中物质与其所含键的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aCl2 H2O Na2O2 NaOH
键的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答案:B
解析:CaCl2中不含共价键,A错误;H2O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正确;Na2O2中存在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和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错误;NaOH中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D错误。
题点二 共价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5.下列物质结构与对应的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结构式 B.氨气的电子式 C.氯化钠的电子式 D.氮气分子的结构式
CH4 ︰H Na︰︰ N≡N
答案:D
解析:甲烷的结构式为,故A错误;氨气的电子式为H︰︰,故B错误;氯化钠的电子式为Na+[︰︰]-,故C错误。
6.(2024·安徽阜阳高一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B.氮气的电子式:︰N︰︰︰N︰
C.CO2分子的电子式:OCO
D.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H·+·︰H+[︰︰]-
答案:A
解析:Cl只能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A正确;氮气中存在氮氮三键,氮气的电子式为︰N N︰,故B错误;二氧化碳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溴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氢原子与溴原子之间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溴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H·+·︰H︰︰,故D错误。
题点三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7.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答案:D
解析:“固体氯→液氯→氯气”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了范德华力,“氯气→氯原子”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8.(2024·贵州毕节高一检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第ⅣA族~第ⅦA族中某一族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H2S B.HCl
C.PH3 D.SiH4
答案:D
解析:在第ⅣA族~第ⅦA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里,NH3、H2O、HF因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高于同主族其他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只有第ⅣA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不存在该反常现象,故a点代表的应是SiH4。
9.(2024·乌鲁木齐高一期末)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NH3的熔、沸点比PH3的熔、沸点高
②稳定性:HF>HCl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NH3和PH3的结构相似,但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PH3分子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存在导致NH3的熔、沸点升高,故①选;HF、HCl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因为H—X共价键稳定性依次减弱,与氢键无关,故②不选;冰中存在氢键,相同质量时其体积比水大,则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③选;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其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故④不选。
10.在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破坏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过程的是(  )
A.冰→水→水蒸气→H2和O2
B.2Na+Cl22NaCl
C.2H2+O22H2O
D.2H2O22H2O+O2↑
答案:D
解析:A项只形成非极性键;B项只形成离子键;C项只破坏非极性键形成极性键。
11.(2024·河北滦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NaClO的电子式为Na︰︰O︰
B.SCl2的电子式为︰︰︰︰
C.用电子式表示CaF2的形成过程为
2︰·+·Ca·Ca2+[︰︰
D.已知SCN-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结构,则其电子式为[︰︰C ]-
答案:D
12.对事实:“100 ℃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温度达到2 200 ℃以上时,水分解为H2和O2”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100 ℃所提供的能量,破坏了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B.2 200 ℃所提供的能量,破坏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C.100 ℃及2 200 ℃时,水分子均变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D.对比温度值可知,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强
答案:C
解析:100 ℃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说明破坏了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故A正确;温度达到2 200 ℃以上时,水分解为H2和O2,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故B正确;100 ℃时,只是水的状态变化,无化学变化,无化学键的断裂,故C错误;2 200 ℃时破坏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100 ℃时破坏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说明前者比后者强,故D正确。
13.(2024·广西桂林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SO4中只含离子键
B.HCl、HBr、HI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
C.加热熔化硝酸钾时需克服共价键 
D.NH3和CO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Na2SO4中既有Na+和S之间的离子键,又有S和O间的共价键,故A错误;由于HCl、HBr、HI分子组成相似,结构相似,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故B正确;加热熔化硝酸钾时需克服离子键,故C错误;NH3中H只有2电子结构,故D错误。
14.(10分)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密切相关。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氯水 ②氦气 ③过氧化钠
④硫酸 ⑤碘 ⑥硫酸氢钠 ⑦氯化钠。回答下列问题: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2)碘的升华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学键    (填“是”或“否”)发生变化。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
(3)将NaHSO4溶于水,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为             。
(4)设计实验证明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
答案:(1)② ④
(2)物理 否 Na+[︰︰︰]2-Na+
(3)NaHSO4Na++H++S Na+和HS (4)将连接石墨电极和灯泡(电流表)的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然后将石墨电极插入熔融的氯化钠中,灯泡亮(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15.(11分)A、B、C、D、E、F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C与E同主族;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 ∶ 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F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除外);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1)E的名称为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       ,AB-离子的电子式为       。
(2)A、B、C的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        ;B的最简单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
(3)F2C和F2E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    ,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硫 Na+[︰︰H]- [︰C N︰]-
(2)CH4<NH3<H2O 共价键和离子键
(3)H2O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A是C元素,B是N元素,C是O元素,D是Na元素,E是S元素,F是H元素。(2)B的最简单氢化物NH3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反应生成Z,则Z的化学式是NH4NO3,其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和离子键。(3)F2C和F2E分別是H2O、 H2S,由于在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H2O的沸点比H2S 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9张PPT)
第2课时 共价键
 
第四章 第三节 化学键
1.了解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 的形成过程。
2.会识别判断共价化合物,熟知分子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
3.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本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析”的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任务一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新知构建
交流研讨1
交流研讨2
根据电子式,分析Cl2和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有无偏向问题,并思考成键原子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提示:Cl2分子中,由同种原子(Cl)形成的1对共用电子,共用电子对位于成键的原子中间,成键原子不显电性;HCl分子中,由不同种原子(H、Cl)形成的1对共用电子,由于Cl原子得电子能力比H原子强,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Cl原子显-1价,H原子显+1价。
交流研讨3
共用电子对
原子
静电作用
非金属
(3)分类
3.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____________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共用电子对
学以致用
1.正误判断
(1)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共价键。 (  )
提示:错误。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NH4Cl中存在离子键
(2)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提示:正确
(3)稀有气体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  )
提示:错误。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共价键
2.下列元素最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A.Na B.Mg
C.Al D.Si

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在形成单质时形成非极性键,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化合物时一般形成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与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形成化合物时一般形成离子键,Na、Mg、Al均为活泼金属元素,Si为非金属元素,且Si原子最外层有4个价电子,既不易失电子,又不易得电子,易形成共价键。
3.研究化学键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的某些性质,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CaCl2 B.CO2
C.H2SO4 D.K2O2

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CO2与H2SO4中只含有共价键,K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返回
任务二 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
新知构建
1.分子结构的测定方法:______________。
2.常见单质的电子式与结构式
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1对共用电子的图示叫做结构式。
分子 H2 N2 Cl2
电子式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结构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X射线衍射法
H︰H
︰N N︰
H—H
N≡N
Cl—Cl
3.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空间结构
分子 H2O CO2 CH4
电子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结构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空间结构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V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学以致用
2.写出下列微粒或物质的电子式。
(1)OH-:      ;
(2)NaOH:        。
3.根据已知结构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O—Cl:       ;
(2)H2O2:       。
4.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
(1)H2:     ____  ;
(2)NH3:  ________     。
返回
任务三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新知构建
1.化学键
(1)概念:相邻的原子之间______的相互作用。
(2)分类
(3)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______和新化学键______的过程。
强烈
离子键
共价键
断裂
形成
H2和Cl2反应生成HCl分子的过程中,化学键发生了哪些变化,试用流程图表示。
提示:
交流研讨1
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反应吗?有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吗?
提示:不一定,如NaCl受热熔化断裂离子键,HCl溶于水断裂共价键,都不是化学变化;NaCl溶液蒸发结晶,有离子键形成,属于物理变化。
交流研讨2
2.分子间作用力
(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______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比化学键____,比范德华力____。
(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______,水分子间的氢键可使其密度在固态时______液态时的密度。
较强


升高
小于
“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2O的稳定性强于H2S”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只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而H2O的稳定性是由H—O键稳定性决定的,H2O的稳定性强于H2S,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无关。
交流研讨3
学以致用
1.正误判断
(1)NaHSO4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  )
提示:错误。NaHSO4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2)化学键既可存在于分子内的原子间,又可存在于分子之间。 (  )
提示:错误。化学键不存在于分子之间
(3)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  )
提示:错误。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4)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 (  )
提示:正确
2.关于氢键及范德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C.沸点:HI>HBr>HCl>HF
D.H2O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H2O之间形成氢键所致

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A错误;若分子间含有氢键,则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时除克服范德华力外,还需要破坏氢键,所以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沸点都升高,B正确;第ⅦA族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其他元素氢化物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因此沸点:HF>HI>HBr>HCl,C错误;H2O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氢氧键比较稳定,与分子间形成氢键无关,D错误。
3.物质变化与化学键的关系。
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经常进行的操作,请将对应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碘的升华 ②加热熔化氢氧化钠 ③食盐溶解于水 ④氯化氢溶解于水 ⑤氧气溶解于水 ⑥过氧化钠溶解于水
其中没有发生化学键断裂的是   ;只发生离子键断裂的是   ;只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   ;既发生离子键断裂,又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  。
①⑤
②③


返回
随堂演练

1.(2024·湖南沅江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Na2O
CCl4中是共价键,Na2O中是离子键。

2.(2024·山东高唐高一检测)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的是
A.加热分解KClO3 B.NaOH溶于水
C.加热分解HClO D.Na2CO3受热熔化
加热分解KClO3生成KCl和氧气,反应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故A选;NaOH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破坏离子键,故B不选;加热分解HClO破坏共价键,故C不选;Na2CO3受热熔化,破坏离子键,故D不选。

3.下列关于范德华力与氢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范德华力比氢键的作用还要弱
B.范德华力与氢键共同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
C.范德华力与氢键的强弱都只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D.任何物质中都存在范德华力,而氢键只存在于含有N、O、F的物质中
范德华力弱于氢键,A正确;由分子组成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的物质,其物理性质受范德华力和氢键影响,B错误;氢键的强弱主要与形成氢键的原子的得失电子的能力有关,C错误;只有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才存在范德华力,D错误。
4.某地一辆装载砒霜的货车因故滑入河道,部分砒霜散落到河中。砒霜的主要成分是As2O3,有剧毒,致死量为0.1 g,可用于制造杀虫剂和灭鼠剂等。As2O3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微溶于水生成H3AsO3;其对应的盐均有毒,其中碱金属对应的盐溶于水,其他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
(1)As2O3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H3AsO3属于   .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2)向该河水中加入    (填“生石灰”或“NaOH”)可减轻砷对河水的污染。
共价
共价
生石灰
由“碱金属对应的盐溶于水,其他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知,选用生石灰而不选用NaOH来减轻砷对河水的污染。
返回
课时测评
题点一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1.科学家发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的照射下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点火时氢原子会在该频率下持续燃烧。上述“结合力”的实质是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离子键和共价键

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的照射下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实质为水中化学键断裂得到氢原子,水中的氢氧键为极性共价键,则“结合力”的实质是极性共价键,B项正确。
2.下列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A.CH4 B.NH3
C.HCl D.N2

CH4、NH3、HCl、N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依次为4、3、1、3。
3.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极性共价键的是
A.H2O B.KCl
C.CaF2 D.NaOH

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只含极性共价键,选项A正确;氯化钾中只存在离子键,选项B错误;氟化钙中只存在离子键,选项C错误;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选项D错误。
4.(2024·云南大理高一检测)表中物质与其所含键的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CaCl2 H2O Na2O2 NaOH
键的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CaCl2中不含共价键,A错误;H2O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正确;Na2O2中存在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和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错误;NaOH中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D错误。
题点二 共价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5.下列物质结构与对应的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甲烷的结构式 B.氨气的电子式 C.氯化钠的电子式 D.氮气分子的结构式
CH4 N≡N



题点三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7.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固体氯→液氯→氯气”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了范德华力,“氯气→氯原子”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8.(2024·贵州毕节高一检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第ⅣA族~第ⅦA族中某一族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H2S
B.HCl
C.PH3
D.SiH4

在第ⅣA族~第ⅦA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里,NH3、H2O、HF因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高于同主族其他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只有第ⅣA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不存在该反常现象,故a点代表的应是SiH4。
9.(2024·乌鲁木齐高一期末)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NH3的熔、沸点比PH3的熔、沸点高
②稳定性:HF>HCl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NH3和PH3的结构相似,但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PH3分子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存在导致NH3的熔、沸点升高,故①选;HF、HCl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因为H—X共价键稳定性依次减弱,与氢键无关,故②不选;冰中存在氢键,相同质量时其体积比水大,则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③选;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其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故④不选。

A项只形成非极性键;B项只形成离子键;C项只破坏非极性键形成极
性键。

12.对事实:“100 ℃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温度达到2 200 ℃以上时,水分解为H2和O2”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100 ℃所提供的能量,破坏了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B.2 200 ℃所提供的能量,破坏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C.100 ℃及2 200 ℃时,水分子均变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D.对比温度值可知,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强

100 ℃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说明破坏了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故A正确;温度达到2 200 ℃以上时,水分解为H2和O2,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故B正确;100 ℃时,只是水的状态变化,无化学变化,无化学键的断裂,故C错误;2 200 ℃时破坏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100 ℃时破坏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说明前者比后者强,故D正确。
13.(2024·广西桂林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O4中只含离子键
B.HCl、HBr、HI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
C.加热熔化硝酸钾时需克服共价键 
D.NH3和CO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14.(10分)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密切相关。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氯水 ②氦气 ③过氧化钠 ④硫酸 ⑤碘 ⑥硫酸氢钠 ⑦氯化钠。回答下列问题: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2)碘的升华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学键  (填“是”
或“否”)发生变化。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
(3)将NaHSO4溶于水,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为       。


物理

(4)设计实验证明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
            .
   。
将连接石墨电极和灯泡(电流表)的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然后将石墨电极插入熔融的氯化钠中,灯泡亮(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15.(11分)A、B、C、D、E、F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C与E同主族;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 ∶ 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F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除外);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1)E的名称为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   .
      ,AB-离子的电子式为        。

Na+
[︰C N︰]-
(2)A、B、C的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    .
   ;B的最简单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
CH4<NH3<
H2O
共价键和离子键
由题中信息可知,A是C元素,B是N元素,C是O元素,D是Na元素,E是S元素,F是H元素。B的最简单氢化物NH3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反应生成Z,则Z的化学式是NH4NO3,其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和离子键。
(3)F2C和F2E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   ,其主要原因是    .
      。
H2O
水分子
间存在氢键
由题中信息可知,A是C元素,B是N元素,C是O元素,D是Na元素,E是S元素,F是H元素。F2C和F2E分別是H2O、H2S,由于在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H2O的沸点比H2S高。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