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第1课时 离子键 第四章 第三节 化学键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 合物的概念,会判断离子化合物。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培养“宏观辨识与 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学习目标任务一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新知构建1.从微观角度认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稳定性。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氯化钠的,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提示:交流研讨1氯化钠中Na+和Cl-为什么可以结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提示:Na+和Cl-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交流研讨22.离子键概念 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 ________________成键本质 __________(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带相反电荷离子阴离子、阳离子静电作用哪些元素间容易形成离子键?指出这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提示: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活泼金属:第ⅠA族(Na、K),第ⅡA族(Ca、Mg);活泼非金属:第ⅥA族(O、S),第ⅦA族(F、Cl)。交流研讨33.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学以致用1.正误判断(1)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形成离子键。 ( )提示:错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2)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 )提示:错误。AlCl3不属于离子化合物(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所以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 )提示:错误。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离子化合物只有电离后才能导电2.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元素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用元素符号填空)。(2)a元素与表中元素能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有 (填两种)。元素 a b c d e f g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Na与ClNa2S、NaCl返回任务二 电子式新知构建1.电子式(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式子。(2)常见粒子的电子式①原子的电子式:如Na原子为_______、Cl原子为______。②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如Na+、Mg2+、Al3+等。最外层电子(价电子)·Na③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画出最外层电子数,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以表示其所带的电荷数。如氯离子:____________、硫离子:_____________等。④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相同离子不合并,分列在另一离子的周围。如氧化钙:_____________、硫化钾:_______________等。交流研讨1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Cl: 。CaCl2: 。交流研讨2书写电子式的注意事项1.一个“·”或“×”代表一个电子,原子的电子式中“·”(或“×”)的个数即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同一原子的电子式不能既用“×”又用“·”表示。3.“[ ]”在所有的阴离子、复杂的阳离子中出现。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学以致用错误。错误。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BaCl2: ;K2O: 。返回随堂演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总能量降低D.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Cl-间也存在离子键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静电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A项错误;一般地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但不是所有,如AlCl3中就不存在离子键,B项错误;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总能量降低,对外释放能量,C项正确;化合物CaCl2中,只存在Ca2+与Cl-之间的离子键,而两个Cl-间不存在离子键,D项错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的作用仅仅局限于相邻的两个阴、阳离子之间B.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C.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3.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Cl2 B.HClC.NaCl D.N2Cl2和N2为单质,不属于化合物,HCl中不含离子键,不属于离子化合物,故选C。√电子式中的“·”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A项错误;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仅要标明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要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B项错误;化合物中多个相同的离子要结合离子之间的成键情况,合理分布,C项正确、D项错误。√返回课时测评题点一 离子键的概念及理解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键的是A.6和8 B.8和11C.12和9 D.11和17√2.下列物质含离子键的是A.KCl B.H2OC.HCl D.CH4√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题点二 离子化合物的理解及判断4.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HClO B.NH3C.NH4Cl D.CO2√5.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A.KCl B.Na2SC.Na2O D.K2S√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元素位于第ⅥA族且不是氧元素;K2S电离出的K+与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6.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B.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易溶于水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不一定能导电,如固体氯化钠不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A错误;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碳酸钙是离子化合物,但碳酸钙难溶于水,B正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金属铜能导电,C错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氢不是离子化合物,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D错误。7.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8,A和B化合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形成+1价阳离子B.Z一定能与水反应C.Z一定是MO型离子化合物D.Z中含有离子键√A是Na,B是O,它们可以形成Na2O和Na2O2,均可以与水反应,均含有离子键。√9.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B.C.D.√√11.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H的电子式为Na+[︰H]-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C.微粒半径:H-<Li+D.NaH与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NaH的电子式为Na+[︰H]-,A正确;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B正确;锂离子和H-的电子层排布相同,但是锂离子的核电荷数比H-大,所以微粒半径:H->Li+,C错误;NaH与H2O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在这个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D正确。12.化合物Q+[X2W2Z2Y6]-是一种新型高能含能材料。W、X、Y、Z、Q分别位于短周期的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单质的沸点:Z>Y>QC.W、Y、Z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D.该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W、X、Y、Z、Q分别位于短周期的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则W为H元素;其中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由化合物中Q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可知,Q为Na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根据“层多径大,核大径小”原则,原子半径:X>Y>Z,故A错误;Y为N元素、Z为O元素,Q为Na元素,单质的沸点:Q>Z>Y,故B错误;W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Y、Z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硝酸铵和亚硝酸铵等,故C正确;该化合物中H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Ca(OH)22∶1[H︰]-Ca2+[︰H]-14.(14分)设X、Y、Z代表三种元素。已知: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③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四核42个电子的-1价阴离子。据此,请填空:(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X ,Y ,Z 。(2)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用电子式表示X、Z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钾氯氧H++返回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 离子键[学习目标] 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会判断离子化合物。 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任务一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1.从微观角度认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交流研讨1] 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稳定性。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氯化钠的,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提示:[交流研讨2] 氯化钠中Na+和Cl-为什么可以结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提示:Na+和Cl-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2.离子键概念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 阴离子、阳离子成键本质 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交流研讨3] 哪些元素间容易形成离子键?指出这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提示: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活泼金属:第ⅠA族(Na、K),第ⅡA族(Ca、Mg);活泼非金属:第ⅥA族(O、S),第ⅦA族(F、Cl)。3.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正误判断(1)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形成离子键。( )(2)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所以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提示:(1)错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2)错误。AlCl3不属于离子化合物(3)错误。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离子化合物只有电离后才能导电2.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元素 a b c d e f g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1)上述元素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用元素符号填空)。(2)a元素与表中元素能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有 (填两种)。答案:(1)Na与Cl (2)Na2S、NaCl任务二 电子式1.电子式(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2)常见粒子的电子式①原子的电子式:如Na原子为·Na、Cl原子为︰。②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如Na+、Mg2+、Al3+等。③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画出最外层电子数,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以表示其所带的电荷数。如氯离子:[︰︰]-、硫离子:[︰︰]2-等。④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相同离子不合并,分列在另一离子的周围。如氧化钙:Ca2+]2-、硫化钾:K+]2-K+等。[交流研讨1] 有的同学将MgO的电子式写为,这样书写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提示:不正确。MgO为离子化合物,应写为Mg2+]2-,阴离子的电子式必须加[ ],并指明电荷数。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Cl:。CaCl2:。[交流研讨2] 有的同学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Na2S的形成过程为2Na+SNa+]2-Na+,这样书写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提示:不正确。应书写为,反应的原子应写为电子式,且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不是化学方程式,不能用“”,应用“”。书写电子式的注意事项1.一个“·”或“×”代表一个电子,原子的电子式中“·”(或“×”)的个数即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同一原子的电子式不能既用“×”又用“·”表示。3.“[ ]”在所有的阴离子、复杂的阳离子中出现。4.在化合物中,如果有多个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必须是间隔的,即不能将两个阴离子或两个阳离子写在一起,如CaCl2要写成[︰]-Ca2+︰]-,不能写成Ca2+︰,也不能写成Ca2+[︰]-[︰]-。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时,由于不是化学方程式,不能用“”,应用“”。“”前是原子的电子式,“”后是化合物的电子式。1.下列电子式及形成过程是否正确,错误的请写出正确电子式。(1)S2-:[︰︰]-2 。(2)Na2S:N[︰︰]2- 。(3)Cl-:︰︰- 。(4)CaF2:Ca2+[︰︰]-[︰︰]- 。(5)KCl的形成过程: 。(6)MgCl2的形成过程:Mg+Cl2[︰Mg2+︰ 。答案:(1)错误。[︰︰]2-(2)错误。Na+[︰︰]2-Na+(3)错误。[︰︰]-(4)错误。[︰︰]-Ca2+[︰︰]-(5)错误。(6)错误。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BaCl2: ;K2O: 。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总能量降低D.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Cl-间也存在离子键答案:C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静电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A项错误;一般地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但不是所有,如AlCl3中就不存在离子键,B项错误;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总能量降低,对外释放能量,C项正确;化合物CaCl2中,只存在Ca2+与Cl-之间的离子键,而两个Cl-间不存在离子键,D项错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键的作用仅仅局限于相邻的两个阴、阳离子之间B.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C.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答案:D3.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Cl2 B.HClC.NaCl D.N2答案:C解析:Cl2和N2为单质,不属于化合物,HCl中不含离子键,不属于离子化合物,故选C。4.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氮原子:︰︰B.O2-:︰︰C.Na2O:Na+]2-Na+D.CaCl2:Ca2+[︰︰答案:C解析:电子式中的“·”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A项错误;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仅要标明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要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B项错误;化合物中多个相同的离子要结合离子之间的成键情况,合理分布,C项正确、D项错误。5.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钠离子的电子式:[︰︰]+B.Cl-的结构示意图:C.质量数为35的核素氯ClD.NaCl的形成过程:答案:B解析:A项简单阳离子电子式为其离子符号;C项质量数为35的核素氯应为Cl;D项箭头右侧应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应为。课时测评27 离子键(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点一 离子键的概念及理解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A.6和8 B.8和11C.12和9 D.11和17答案:A2.下列物质含离子键的是( )A.KCl B.H2OC.HCl D.CH4答案:A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答案:D题点二 离子化合物的理解及判断4.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HClO B.NH3C.NH4Cl D.CO2答案:C解析:HClO分子由H、Cl、O原子构成,不含离子键,不属于离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NH3分子由N、H原子构成,不含离子键,不属于离子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NH4Cl由N和Cl-构成,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CO2分子由C、O原子构成,不含离子键,不属于离子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5.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KCl B.Na2SC.Na2O D.K2S答案:D解析: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元素位于第ⅥA族且不是氧元素;K2S电离出的K+与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6.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B.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易溶于水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离子化合物不一定能导电,如固体氯化钠不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A错误;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碳酸钙是离子化合物,但碳酸钙难溶于水,B正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金属铜能导电,C错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氢不是离子化合物,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D错误。7.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8,A和B化合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形成+1价阳离子B.Z一定能与水反应C.Z一定是MO型离子化合物D.Z中含有离子键答案:C解析:A是Na,B是O,它们可以形成Na2O和Na2O2,均可以与水反应,均含有离子键。题点三 电子式8.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Na+[︰︰]2-Na+B.[Ca2+][︰︰]2-C.[︰︰]-Ca2+[︰︰]-D.Na+[︰︰]-答案:B9.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B.C.D.答案:B10.(2024·山东临沂高一期末)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He)轰击某原子核实现了首次人工核转变,该核反应为HeXYH。已知: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7Y的中子数为9B.16Y2和17Y2互为同素异形体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D.仅由上述三种主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答案:B解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为O元素Y为O;依据质子和质量守恒,X为N。17Y为O,中子数为17-8=9,A正确;16Y2和17Y2分别为16O2和17O2,二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X、Y分别为N、O,N的非金属性小于O,通常情况下,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2O,C正确;三种主族元素分别为H、N、O,仅由这三种主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4NO3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D正确。11.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H的电子式为Na+[︰H]-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C.微粒半径:H-<Li+D.NaH与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答案:C解析: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NaH的电子式为Na+[︰H]-,A正确;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B正确;锂离子和H-的电子层排布相同,但是锂离子的核电荷数比H-大,所以微粒半径:H->Li+,C错误;NaH与H2O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在这个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D正确。12.化合物Q+[X2W2Z2Y6]-是一种新型高能含能材料。W、X、Y、Z、Q分别位于短周期的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B.单质的沸点:Z>Y>QC.W、Y、Z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D.该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W、X、Y、Z、Q分别位于短周期的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则W为H元素;其中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由化合物中Q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可知,Q为Na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根据“层多径大,核大径小”原则,原子半径:X>Y>Z,故A错误;Y为N元素、Z为O元素,Q为Na元素,单质的沸点:Q>Z>Y,故B错误;W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Y、Z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硝酸铵和亚硝酸铵等,故C正确;该化合物中H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13.(10分)CaH2属于离子化合物,是一种生氢剂,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方程式中除CaH2外,属于离子化合物的还有: 。(2)CaH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写出CaH2的电子式: 。答案:(1)Ca(OH)2 (2)2∶1 [H︰]-Ca2+[︰H]-14.(14分)设X、Y、Z代表三种元素。已知: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③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四核42个电子的-1价阴离子。据此,请填空:(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X ,Y ,Z 。(2)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用电子式表示X、Z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答案:(1)钾 氯 氧 (2)H++OH-H2O (3)解析:根据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确定X为第ⅠA族元素,Y为第ⅦA族元素,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Z为Y的前一周期的第ⅥA族元素;不难判断出,Y和Z两种元素分别为Cl和O,则形成四核42个电子的-1价阴离子为Cl,X+为K+。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第1课时离子键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第1课时离子键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