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物质的转化[学习目标] 1.熟知酸、碱、盐的性质,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2.能理解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元素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辨析物质的形成过程。任务一 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2)与较活泼金属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碱反应;(5)与某些盐反应。[交流研讨1] (1)盐酸可与下列物质反应:写出盐酸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铁: , ;②氧化铜: , ;③烧碱: , ;④硝酸银: , 。提示:①2HCl+FeFeCl2+H2↑ 置换反应 ②2HCl+CuOCuCl2+H2O 复分解反应③HCl+NaOHNaCl+H2O 复分解反应④HCl+AgNO3AgCl↓+HNO3 复分解反应(2)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为 。提示:不同酸溶液中都含有H+(3)酸能与某些盐反应,而不是所有的盐的原因为 。提示: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酸与盐才能反应2.碱的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3)与酸反应;(4)与某些盐反应。[交流研讨2] (1)指出下表中各物质的类别。物质 CO2 HCl MgCl2 CaO BaCl2类别 提示:酸性氧化物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盐(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 , ;② , ;③ , 。提示:①2NaOH+CO2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 ②HCl+NaOHNaCl+H2O 复分解反应 ③2NaOH+MgCl2Mg(OH)2↓+2NaCl 复分解反应(3)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为 。提示:不同碱溶液中都含有OH-3.盐的性质(1)盐+金属新金属+新盐CuSO4+ZnCu+ZnSO4,置换反应;(2)盐+酸新盐+新酸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3)盐+碱新碱+新盐MgCl2+2NaOHMg(OH)2↓+2NaCl,复分解反应;(4)盐+盐新盐+新盐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基于以上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反应类型上来看,酸与金属单质、盐与金属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CaO B.Na2CO3C.CaCO3 D.CO2答案:B2.基于物质分类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SO2和CO2均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CaSO3难溶于水,Ca(HSO3)2溶于水。将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随着SO2不断通入,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澄清。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SO2+CaOCaSO3(2)SO2+Ca(OH)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任务二 物质的转化1.物质转化的实例(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①2Ca+O22CaO,化合反应;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③CaO+CO2CaCO3,化合反应;④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⑤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⑥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①O2 ②H2O ③Ca(OH)2(或CaO) ④Ca(OH)2 ⑤HCl(答案合理即可)。[交流研讨1] 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你发现从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有什么规律?提示: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2.物质转化的应用——物质制备方法的选择(1)确定物质制备方法的依据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2)工业生产中最适当方法的选择[交流研讨2] 以工业制取NaOH为例,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①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H2O2NaOH;②碱与盐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2)从原料来源、成本等角度考虑工业上能否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钠?现在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氢氧化钠?提示:方法①不能用于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因为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工业上制取NaOH过去曾采用方法②。现在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1.下列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是(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⑤ D.全部答案:D2.氯化镁是一种盐,请按要求写出一个生成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1)置换反应: ;(2)碱与酸反应: ;(3)盐与酸反应: ;(4)盐与盐反应: ;(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答案:(1)Mg+2HClMgCl2+H2↑(2)Mg(OH)2+2HClMgCl2+2H2O(3)MgCO3+2HClMgCl2+CO2↑+H2O(4)MgSO4+BaCl2MgCl2+BaSO4↓(5)MgO+2HClMgCl2+H2O1.(2024·江西赣州高一上检测)下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即“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2.(2024·河北唐县高一上检测)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CO2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CO2与C能够发生化合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3.以铁、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发生的反应有(已知Fe与CuO在高温下能反应)( )A.6个 B.5个C.4个 D.3个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判断反应能否进行。下图中用线连接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4.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方案一:ZnH2Cu;方案二:CuOCuSO4Cu。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答案:B解析:方案一中:Zn+H2SO4ZnSO4+H2↑,H2+CuOCu+H2O。反应需加热,①正确;H2还原CuO时需先通H2排出空气,否则易爆炸,反应结束后还需通入H2至生成的Cu冷却,否则Cu又易被氧化,②、④正确。课时测评3 物质的转化(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1-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题点一 酸、碱、盐的性质1.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隐藏化学变化的是( )A.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C.荷风送秋香,竹露滴清响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答案:D2.小明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一个没有壳的蛋。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 )A.醋 B.高粱酒C.酱油 D.食盐水答案:A解析: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钙盐和二氧化碳气体。小明的实验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选用的应该是酸,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是( )A.MgO B.Ca(OH)2C.K2CO3 D.CO2答案:C解析:MgO是碱性氧化物,不能与碱发生反应,A不符合题意;Ca(OH)2是碱,不能与碱发生反应,B不符合题意;K2CO3是盐,可以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可以与碱Ca(OH)2反应产生CaCO3沉淀;可以与BaCl2反应产生BaCO3白色沉淀,C符合题意;CO2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酸发生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4.(2024·南京十三中高一上检测)物质R既能与某些酸反应,又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还能与某些金属反应。在下列物质中,R可能是( )A.KNO3 B.AgNO3C.HCl D.CO2答案:B解析:AgNO3与盐酸、氯化钠溶液、铁均能反应。5.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D解析: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而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沉淀产生。题点二 物质之间的转化6.(2024·山东临朐高一上检测)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时,发生的反应为C+H2OCO+H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答案:D7.常温下,有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A.酸、碱 B.氧化物、酸C.单质、氧化物 D.氧化物、碱答案:C8.(2024·山东汶上高一上检测)下列各组变化中,只能通过加入酸才能实现转化的是( )A.FeFeSO4 B.CuOCuCl2C.CaCO3CO2 D.NaOHNa2CO3答案:B解析:Fe可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故A不符合;CuO只能加入盐酸,反应生成CuCl2,故B符合;CaCO3可高温分解生成CO2,故C不符合;NaOH可与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2CO3,故D不符合。9.(10分)根据碱的通性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物质 NaOH HNO3 CO2 Na2CO3 CuCl2类别(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碱 酸 酸性氧化物 盐 盐(2)①2HNO3+Ba(OH)2Ba(NO3)2+2H2O;②CO2+Ba(OH)2BaCO3↓+H2O[或2CO2+Ba(OH)2Ba(HCO3)2];③Na2CO3+Ba(OH)2BaCO3↓+2NaOH;④CuCl2+Ba(OH)2Cu(OH)2↓+BaCl2。10.(6分)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H2O、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如下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CuCl2Cu(OH)2CuO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2)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铜盐、碳酸盐、碱式盐、含氧酸盐(任选三个即可)(2)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3)①(4)CuO+H2Cu+H2O解析:(1)铜绿是Cu2(OH)2CO3,根据盐的分类,它可以是铜盐、碳酸盐、碱式盐、含氧酸盐等。(2)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3)反应①是化合反应。(4)由题给信息,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Cu+H2O。11.(3分)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与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答案:B解析:A、C、D中的反应均有两种物质生成,而B项只生成一种物质——碱。12.(3分)(2024·江苏扬州高一上检测)如图为某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氧化物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答案:C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该反应能将二氧化碳甲烷化,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可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A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中反应物是CO2和H2O,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则反应物均为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中反应物是CO2和H2O,生成物是CH4和O2,反应物没有单质存在,则不是置换反应,C符合题意;该反应将CO2转化为CH4,CO2是无机物,甲烷是有机物,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不符合题意。13.(5分)(2024·安徽南陵高一上检测)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 个。答案:(1)Fe CO2(2)CuSO4+Ba(OH)2Cu(OH)2↓+BaSO4↓(3)1解析:(1)题给五种物质中,常温下水只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铁只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二氧化碳与水和氢氧化钡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硫酸铜溶液除能与铁反应外,还能与氢氧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故C为氢氧化钡,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则B为硫酸铜,D为二氧化碳,A为铁,E为水。(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与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14.(9分)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X牙膏 Y牙膏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石灰石生石灰碳酸钙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③ 。答案:(1)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1)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9张PPT)第3课时 物质的转化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熟知酸、碱、盐的性质,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 反应类型。2.能理解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元素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组 成,辨析物质的形成过程。学习目标任务一 酸、碱、盐的性质新知构建1.酸的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2)与较活泼金属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碱反应;(5)与某些盐反应。(1)盐酸可与下列物质反应:写出盐酸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铁: , ;②氧化铜: , ;③烧碱: , ;④硝酸银: , 。交流研讨1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2)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为 。(3)酸能与某些盐反应,而不是所有的盐的原因为 . 。不同酸溶液中都含有H+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酸与盐才能反应2.碱的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3)与酸反应;(4)与某些盐反应。(1)指出下表中各物质的类别。交流研讨2物质 CO2 HCl MgCl2 CaO BaCl2类别 . . . . .酸性氧化物酸盐碱性氧化物盐(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 , ;② , ;③ , 。(3)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为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同碱溶液中都含有OH-Cu+ZnSO4置换CaCl2+H2O+CO2↑复分解Mg(OH)2↓+2NaCl复分解AgCl↓+NaNO3复分解基于以上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反应类型上来看,酸与金属单质、盐与金属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归纳总结学以致用1.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CaO B.Na2CO3C.CaCO3 D.CO2√2.基于物质分类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SO2和CO2均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CaSO3难溶于水,Ca(HSO3)2溶于水。将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随着SO2不断通入,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澄清。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SO2+Ca(OH)2返回任务二 物质的转化新知构建1.物质转化的实例(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①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答案合理即可)。O2H2OCa(OH)2(或CaO)Ca(OH)2HCl交流研讨12.物质转化的应用——物质制备方法的选择(1)确定物质制备方法的依据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2)工业生产中最适当方法的选择交流研讨2学以致用1.下列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是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⑤ D.全部√2.氯化镁是一种盐,请按要求写出一个生成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1)置换反应: ;(2)碱与酸反应: ;(3)盐与酸反应: ;(4)盐与盐反应: ;(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返回随堂演练√1.(2024·江西赣州高一上检测)下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即“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2.(2024·河北唐县高一上检测)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复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CO2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CO2与C能够发生化合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3.以铁、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发生的反应有(已知Fe与CuO在高温下能反应)A.6个 B.5个C.4个 D.3个根据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判断反应能否进行。下图中用线连接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返回课时测评题点一 酸、碱、盐的性质1.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隐藏化学变化的是A.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C.荷风送秋香,竹露滴清响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2.小明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一个没有壳的蛋。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A.醋 B.高粱酒C.酱油 D.食盐水√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钙盐和二氧化碳气体。小明的实验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选用的应该是酸,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是A.MgO B.Ca(OH)2C.K2CO3 D.CO2√MgO是碱性氧化物,不能与碱发生反应,A不符合题意;Ca(OH)2是碱,不能与碱发生反应,B不符合题意;K2CO3是盐,可以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可以与碱Ca(OH)2反应产生CaCO3沉淀;可以与BaCl2反应产生BaCO3白色沉淀,C符合题意;CO2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酸发生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4.(2024·南京十三中高一上检测)物质R既能与某些酸反应,又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还能与某些金属反应。在下列物质中,R可能是A.KNO3 B.AgNO3C.HCl D.CO2√AgNO3与盐酸、氯化钠溶液、铁均能反应。5.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而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沉淀产生。√√√Fe可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故A不符合;CuO只能加入盐酸,反应生成CuCl2,故B符合;CaCO3可高温分解生成CO2,故C不符合;NaOH可与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2CO3,故D不符合。9.(10分)根据碱的通性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NaOH HNO3 CO2 Na2CO3 CuCl2类别 碱酸酸性氧化物盐盐铜盐、碳酸盐、碱式盐、含氧酸盐(任选三个即可)铜绿是Cu2(OH)2CO3,根据盐的分类,它可以是铜盐、碳酸盐、碱式盐、含氧酸盐等。+3H2O①反应①是化合反应。(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A、C、D中的反应均有两种物质生成,而B项只生成一种物质——碱。12.(3分)(2024·江苏扬州高一上检测)如图为某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氧化物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3.(5分)(2024·安徽南陵高一上检测)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FeCO2题给五种物质中,常温下水只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铁只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二氧化碳与水和氢氧化钡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硫酸铜溶液除能与铁反应外,还能与氢氧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故C为氢氧化钡,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则B为硫酸铜,D为二氧化碳,A为铁,E为水。(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 个。BaSO4↓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与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14.(9分)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盐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难溶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3课时物质的转化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3课时物质的转化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