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与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与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与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导学案
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
①知道西晋建立及统一全国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了解八王之乱,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了解少数民族内迁及其带来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民族交往与交融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衰亡、八王之乱。
教学难点: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
基础考点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完善西晋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过程。
思维导引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西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完成全国统一的政权。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1.研读右栏史料,分析西晋的统治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世家大族占有大量土地,但没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只知道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2.八王之乱
(1)原因: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2)影响: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西晋的灭亡
(1)背景:成都和今山西西部分别出现了成汉、汉两个割据政权,与西晋并立;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
(2)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腐朽的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和内迁各族武力进攻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史料实证
西晋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晋书·鲁褒传》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根据《西晋北方各族内迁分布图》,填写各民族内迁路线。
氐人、羌人 生活在西北,由西向东迁入关中地区
匈奴人、羯人 分布在漠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由北向南迁到汾河流域一带
鲜卑人 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时空观念
达标训练
1.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匈奴左贤王刘宣与将领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材料中“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 (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牧野之战D.国人暴动
2.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习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政权分立的加剧 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
3.“(咸宁五年)十一月,大举伐吴。”“(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三月 孙皓大惧,面缚舆标,降于军门。”材料描述的是(  )
A.淝水之战,前秦失败 B.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C.匈奴灭晋,东晋北伐 D.八王之乱,西晋衰落
4.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西晋时的“八王之乱”有关。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  )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 B.推恩令的实行
C.君主的腐朽统治 D.民族矛盾激化
5.《晋书》记载:“自惠皇失政,难起萧墙(内乱),骨肉相残,黎元涂炭 戎兵接而宗庙隳,支属肇其祸端,戎羯乘其间隙,悲夫!”材料反映了 (  )
A.晋惠帝大封诸侯王导致内乱
B.内外交困冲击了西晋王朝的统治
C.北方各族内迁促进民族交融
D.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6.西晋时鲁褒曾在《钱神论》中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这说明西晋的社会风气是 (  )
A.唯利是图,贪图享乐 B.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不重门第,鄙视富贵 D.能力至上,不计名利
7.学者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此观点旨在强调 (  )
A.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灾难 B.少数民族推进江南开发
C.文明在交融中焕发生机 D.少数民族文化更为先进
8.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的大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魏帝此言反映了 (  )
A.司马昭位重权大,处处为民着想
B.司马昭爱民之心,天下百姓皆知
C.司马昭夺取魏国政权,建立西晋
D.司马昭蛮横专权,魏帝形同傀儡
9.某历史论文写道:“前后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爆发在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期间。司马家族的王爷们前赴后继,不惜以最狠的手段骨肉相残。他们在洛阳城里打得头破血流,西晋王朝也变得奄奄一息。”该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
A.《分封同姓诸王的原因》
B.《内讧的结果————没有赢家》
C.《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
D.《十六国与前秦的建立》
10. 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的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内迁的匈奴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西晋时期(  )
A.民族交融得到一定发展 B.鲜卑与黄帝有血缘关系
C.诸侯王的势力日益强大 D.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故,继位的惠帝司马衷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爆发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材料二 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无数人丧生,突荒连年,疫病流行,广大人民田荒家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关中诸郡,百姓饥馑,白骨蔽野,百无一存。 长安城中,户不过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全城公私用车仅四辆,一斗来值金二两,人相食,死者过半。
材料三 西晋时,山西发生饥荒,皇族司马腾乘机掳掠内迁各族人民,卖往山东、河北做奴婢,用来换取军粮。当时20多岁的石勒,也在被掠卖的行列中。他历尽饥饿、疾病、死亡的威胁,被卖到山东做奴隶,后来石勒起兵反晋,建立后赵政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八王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八王之乱的危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统治者是如何对待内迁各族人民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西晋会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参考答案
1-10 AABAB ACDBA
11.(1)直接原因:皇帝无能,贾氏专权,诸王争夺皇权。
(2)危害: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饱受痛苦,西晋王朝从此衰落。
(3)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4)原因:战乱不断;统治者腐朽堕落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