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同步导学案知识框架教学目标①知道东晋兴亡和南朝更迭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②了解江南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认识到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理解劳动人民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江南地区开发。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基础考点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2.政治特点: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3.祖逖等人北伐取得了怎样的成果,结果如何 西晋与北方政权的多次交战,有怎样的影响 (1)成果:东晋初期,朝廷多次北伐,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2)结果: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有的统帅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些内耗最终导致东晋未能恢复中原。(3)影响: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4.东晋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家国情怀西晋末年,祖逖流亡江南,为恢复中原,他自行招募军队,渡江北伐。船到中流,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说:我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复返!跟随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志感动。二、南朝的统治1.王朝:420—589年,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2.政治表现: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社会比较安定;梁武帝统治后期政治日益败坏,大规模叛乱长时间无法平息,南朝处于明显劣势。思维导引南京是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南下移民和南方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2.研读史料,概括东晋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兴修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实行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手工业 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商业 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思维引导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虽然得到开发,但仍落后于北方地区。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史料实证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达标训练1.南朝时期的江南和岭南地区,牛犁耙耕都较为普遍,铁制农具大量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有长足发展,农副业产量大增。这说明了当时(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耕地面积不断增加2.三国两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越窑、瓯窑、婺州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此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权分立加剧 B.南方手工业发展C.民族交融加强 D.农业技术的进步3.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A.民族交融 B.经济发展 C.农业落后 D.百姓困苦4.东晋时期有一名将,曾率军北伐至黄河流域,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少数民族不敢南扰,维护了东晋的安定。“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就是关于他的典故,他是 ( )A.祖逖 B.曹操 C.袁绍 D.苻坚5.某兴趣小组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以下史料,摘录如表。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为( )内容 出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史记》“(南方)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A.经济重心南移 B.城市商业繁荣C.民族关系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6.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纷纷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有一部分流民还进入了今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北方的饮食传入南方 B.北方社会得到安定团结C.北方人成功躲避了战乱 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7.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 )A.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B.东晋偏安导致江南政体混乱C.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 D.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支持8.南朝(420——589年)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政权更迭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C.政权并立形成 D.商品经济发达9.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这说明( )A.国家统一促进人口迁徙 B.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C.人口迁徙影响区域开发 D.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10.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图材料二: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发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江南地区在缫丝、织布、制瓷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摘编自李文艳《新时代洛阳客家文化资源利用路径研究》材料三:南北朝历史思维导图(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一个魏晋时期内迁的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的名称。(2)据材料二,说出魏晋时期南方社会发展的表现。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3)据材料三,写出该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参考答案1-10 BBBAA DDACA11.(1)氐族;前秦(2)表现: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联系:北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3)时代特征:政权分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