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第9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2课时 我为学校出点力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第9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2课时 我为学校出点力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第9课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统编版)一年级

第2课时 我为学校出点力
1
2
3
4
5
6
7
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学校是成长共同体,认同学生为学校出力对校园发展的价值,增强对学校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道德素养:培养爱护校园、主动担当的品德,提升发现问题、协同解决问题的道德实践能力。
法治观念:认识到参与学校建设是学生权利与责任,间接理解集体事务中依法有序参与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参与学校改进实践,塑造积极主动、协作担当的人格特质,提升社会参与和问题解决能力。
责任意识:明确作为学校一员有责任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付诸行动,激发持续为学校美好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
2
新知导入
校园教室美好场景与存在小问题的对比图片(整洁教室与杂乱走廊 ),“同学们,校园有美好也有可改进的地方,我们能为学校做些啥让它更美好?”
3
新知讲解
第二模块:我为学校出点力
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要为学校出一 份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学校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
你们学校还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请分组调查,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或撰写报告等方式记录下来。
活动园
图书馆里很多课外书都是旧版,想看的新故事书、科普书少,很难借到感兴趣的新书 。
操场塑胶跑道有好几处开裂、起翘,跑步时容易绊倒,还影响运动体验 。
对于图书馆,大家说:“想看《流浪地球》新设定集,图书馆只有老版小说,希望多买热门新书!” 提到跑道,纷纷表示:“跑步时被翘起来的塑胶绊倒过,赶紧修修吧,不然不敢放开跑啦” 。
老师讲:“图书馆采购会参考推荐,但流程需要时间,会加快选书、采购进度,满足大家阅读需求 。” 谈及跑道,回应:“已记录破损位置,会联系后勤部门尽快维修,保障同学们运动安全 。”
我们还可以行动起来,与同学、老师一起,为学校建设向校长提出建议。
校长您好!我们发现图书馆藏书更新慢,想看的新书少;操场塑胶跑道有破损,易绊倒。建议定期采购热门新书,尽快维修跑道,让校园生活更美好,您看可行不?
同学们的建议很用心!图书馆会加快新书采购,月底前上架一批热门读物。跑道维修已安排,下周动工。感谢大家为校园建设出力,期待更多好想法!
学校可以改进的地方,有些直接与我们的行为相关,可以通过 我们的行动解决。那我们就做一个行动方案,赶快行动起来吧。
校园环境改善行动方案
一、行动背景
发现校园垃圾桶周边常有垃圾散落,图书馆书籍乱架、破损情况多,这些问题与我们日常行为相关,可通过行动解决。
二、行动目标
让垃圾桶周边整洁,垃圾准确入桶率超 90% 。
图书馆书籍有序归架,每月破损率降低至 5% 以内 。
三、具体行动
(一)“垃圾归位” 行动
分组: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安排 2 - 3 名同学,课间巡查教学楼垃圾桶,提醒同学规范投放。
宣传:制作 “垃圾乖乖进桶,校园闪闪发亮” 小贴士,贴在垃圾桶旁,呼吁大家爱护环境。
(二)“图书守护” 行动
志愿排班:招募班级同学当图书馆志愿者,每周二、四午休时间,协助管理员整理书架、修补轻微破损书籍。
文明倡导:在班级分享 “图书是知识朋友,轻拿轻放爱护它” 倡议,减少书籍损坏。
四、时间安排
本方案从 [开始日期] 起执行,每周总结行动效果,根据情况调整优化,持续推进校园环境变好 。
6
课堂练习
1. 单项选择题
(1)为学校出点力,我们可以( )
A. 只发现问题,不解决
B. 调查问题、提建议、做行动
C. 等老师解决所有问题
(2)提建议时,要( )
A. 只说自己想法,不管是否可行
B. 结合调查,提合理、可行建议
C. 随便提,不用考虑结果
(3)行动方案要( )
A. 明确做什么、谁来做、何时做
B. 只写目标,不用管步骤
C. 自己做,不与同学合作
A
B
B
2. 判断题
(1)我们能发现学校问题,也能参与解决,为校出力。( )
(2)提建议不重要,不用认真思考。( )
(3)行动方案制定后,要坚持执行,才能有效果。( )

×

5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学校好多可改进的地方,还学会提建议、定方案!学校是我们的家,让我们用行动当 “校园小管家”,一起让学校更美好、更迷人!
7
板书设计
9.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我为学校出点力
发现问题:调查校园,记录改进点与看法
提出建议:合理可行,协同师生,提交校长
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步骤,付诸实践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聚焦 “我为学校出点力”,引导学生发现学校可改进之处,通过调查、提建议、定行动方案,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学会用实际行动参与学校建设,让学校更美好。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校园生活认知,但主动发现学校问题、参与改进的意识较弱。他们有参与热情,却在调查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执行行动方案上需指导,可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责任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理解学校是成长共同体,认同学生为学校出力对校园发展的价值,增强对学校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道德素养:培养爱护校园、主动担当的品德,提升发现问题、协同解决问题的道德实践能力。 法治观念:认识到参与学校建设是学生权利与责任,间接理解集体事务中依法有序参与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参与学校改进实践,塑造积极主动、协作担当的人格特质,提升社会参与和问题解决能力。 责任意识:明确作为学校一员有责任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付诸行动,激发持续为学校美好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学校可改进的地方,完成调查记录。 帮助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合作,提出合理建议并制定行动方案。
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度理解 “为学校出力” 的意义,将调查、建议转化为持续、有效的行动。 引导学生在行动方案执行中,协调各方,克服困难,真正推动学校改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校园问题调查示例、建议与行动方案模块 )、“学校改进调查卡”“建议与行动方案记录单”(用于实践记录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校园美好场景与存在小问题的对比图片(如整洁教室与杂乱走廊 ),提问:“同学们,校园有美好也有可改进的地方,我们能为学校做些啥让它更美好?”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整理走廊、爱护环境” 等,唤起为学校出力的意识,导入主题。 设计意图:以对比图片直观呈现校园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为校出力的兴趣,自然导入课时内容。
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块:我为学校出点力 1. 发现学校可改进之处 教师活动:发放 “学校改进调查卡”,讲解调查方法(观察校园、采访师生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校园调查,记录 “有待改进的地方” 及 “不同人看法” 。邀请小组分享调查结果,梳理校园常见问题(环境、设施、活动等 )。 学生活动:学习调查方法,分组实践调查,如 “一组查校园环境,二组访老师需求” ,填写调查卡。分享发现,如 “走廊垃圾多,同学觉得要及时打扫” ,明确学校可改进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地调查,让学生主动发现校园问题,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后续出力做铺垫。 2. 提出建议,参与学校建设 教师活动:呈现 “建议与行动方案记录单”,引导学生结合调查结果,分组讨论 “针对问题的改进建议” 。讲解提建议的合理、可行原则,鼓励学生与同学、老师协作完善建议,尝试向校长提交。 学生活动:研讨问题解决建议,如 “针对走廊垃圾,建议设置提醒牌、增加值日频次” ,填写建议单,与老师沟通完善,准备提交校长。 设计意图:通过建议研讨与协作,让学生学会理性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3. 制定行动方案,付诸实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 “可通过自身行为解决的问题”,发放 “行动方案记录单”,组织分组制定行动方案(如 “校园清洁行动”“爱护设施倡议” ),明确行动步骤、分工与时间。 学生活动:梳理可自主解决的问题,如 “保持教室整洁”,分组制定行动方案,如 “小组轮流提醒同学整理桌面” ,明确责任与流程,准备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行动方案制定,让学生将想法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培养执行力与持续改进的意识。
三、课堂练习 1. 单项选择题 (1)为学校出点力,我们可以( ) A. 只发现问题,不解决 B. 调查问题、提建议、做行动 C. 等老师解决所有问题 答案:B (2)提建议时,要( ) A. 只说自己想法,不管是否可行 B. 结合调查,提合理、可行建议 C. 随便提,不用考虑结果 答案:B (3)行动方案要( ) A. 明确做什么、谁来做、何时做 B. 只写目标,不用管步骤 C. 自己做,不与同学合作 答案:A 2. 判断题 (1)我们能发现学校问题,也能参与解决,为校出力。(√) (2)提建议不重要,不用认真思考。(×,合理建议能推动学校改进 ) (3)行动方案制定后,要坚持执行,才能有效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学校好多可改进的地方,还学会提建议、定方案!学校是我们的家,让我们用行动当 “校园小管家”,一起让学校更美好、更迷人!
板书设计
我为学校出点力 发现问题:调查校园,记录改进点与看法 提出建议:合理可行,协同师生,提交校长 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步骤,付诸实践
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改进,但在 “建议反馈与行动持续推进” 上,缺乏跟踪指导。后续可设立 “校园改进成果角”,定期展示建议回复与行动成效,激励学生持续为校出力,真正实现教学对校园建设的推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