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第10课《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第1课时 公共场所在哪里 教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第10课《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第1课时 公共场所在哪里 教学课件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聚焦 “公共场所在哪里”,通过界定公共场所、引导学生列举与分享相关经历,帮助学生认识公共场所的多样性及对生活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公共意识、文明素养的基础内容,为后续探讨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做铺垫。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日常接触多种公共场所,但对 “公共场所” 概念的清晰认知不足,且对其承载的生活意义感悟较浅。他们有丰富生活体验,可借交流分享、情境探究,深化对公共场所的理解,提升公共生活感知力。
核心素养分析
(一)政治认同 感受公共场所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价值,认同 “公共生活需共同维护” 的理念,增强公共生活参与感。 (二)道德素养 养成关注公共场所、珍视公共生活经历的道德品质,提升在公共场所文明行事的意识。 (三)法治观念 渗透 “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的意识,保障公共生活有序开展。 (四)健全人格 通过回忆公共场所经历,培养怀旧情感与社会认知,塑造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人格特质。 (五)责任意识 明晰认识公共场所、维护其良好环境与秩序是公民责任,主动关注与参与公共生活。
教学重点
准确识别生活中的公共场所,理解其对个人生活与成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深入感悟公共场所承载的生活价值,将对公共场所的认知转化为主动维护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各类公共场所图片、情境故事素材 )、“公共场所探索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展示校园、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拼图碎片,让学生猜场景,提问:“这些大家常去、共同活动的地方叫什么?” 引出 “公共场所在哪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 新知讲解(10 分钟)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讲解:“家庭以外,大家共同活动的场所,像学校、商场、医院等,就是公共场所。” 提问:“说说你知道的公共场所,它给你啥感受?” 学生活动:列举公共场所,分享初步印象,建立概念认知。 设计意图:借教材定义与生活列举,让学生清晰理解 “公共场所” 概念,开启学习。 2. 课堂练习(8 分钟) 教师活动:发放 “公共场所探索卡”,分组让学生填写 “我去过的公共场所:;在那里做的事:(如学习、购物 )” ,全班交流,梳理公共场所类型与功能。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梳理、交流公共场所经历,深化对其多样性的认知。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经历,系统认识公共场所的多元类型与功能,强化生活关联。 3. 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我们知道了学校、商场等是公共场所,它们方便大家生活!这些场所还藏着我们的回忆,一起找找!” 学生活动:跟随总结,为探究公共场所的生活意义做铺垫。 设计意图:归纳概念认知,引出公共场所的情感价值探究,衔接教学环节。 4. 新知讲解(7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公共场所承载回忆的案例(村头大树下、小花园 ),讲解:“公共场所记录我们的成长、回忆,见证生活足迹。” 提问:“分享你在公共场所最难忘的事!” 学生活动:回忆交流公共场所的故事,感受其情感价值。 设计意图:借教材案例与生活分享,让学生领悟公共场所承载的生活意义,深化认知。 5. 课堂练习(5 分钟) 教师活动:开展 “故事拼图” 游戏,将公共场所回忆故事拆分为片段,让学生分组拼接并讲述,评选 “最动人公共生活故事”。 学生活动:参与故事拼接与讲述,强化对公共场所情感价值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互动,深化对公共场所承载回忆、见证成长的感悟,提升情感体验。 6. 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公共场所不仅是活动的地方,还装着我们的回忆、成长!我们要认识它们、珍惜在其中的生活,还要维护好它们!” 学生活动:跟随总结,树立珍视与维护公共场所的意识。 设计意图:系统归纳公共场所的多元价值,强化学生对其的情感认同与责任意识。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公共场所的是( ) A. 自己家 B. 学校操场 C. 朋友家 答案:B 解析:A、C 是私人空间;B 是大家共同活动的场所,选 B。 公共场所的作用是( ) A. 仅供玩耍 B. 方便大家生活、承载回忆 C. 没有特别作用 答案:B 解析:A 表述片面;C 否定其价值,B 符合教材中公共场所的意义,选 B。 我们可以在公共场所( ) A. 随意破坏设施 B. 遵守规则、文明活动 C. 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答案:B 解析:A、C 是不文明行为;B 是正确做法,选 B。 判断题 只有大型商场、公园才是公共场所,学校不是。( ) 答案:× 解析:学校是大家共同活动的场所,属于公共场所,所以错误。 公共场所能留下我们的回忆、见证成长。( ) 答案:√ 解析:符合教材中公共场所的情感价值,正确。 在公共场所可以想干啥就干啥,不用管别人。( ) 答案:× 解析:需遵守规则、文明行事,所以错误。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知道它们方便生活,还藏着我们的回忆!让我们珍惜这些地方,下次去公共场所,要文明又开心哟!”
五、布置作业 绘制 “我最爱的公共场所” 手抄报,画上场所样子和难忘故事。 周末和家人去公共场所(如公园 ),记录新的经历与发现,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 公共场所在哪里 概念:家庭外,大家共同活动的场所(学校、商场…… ) 价值:方便生活,承载回忆、见证成长 行动:认识、珍惜,文明参与
教学反思
教学中借多环节让学生认识公共场所,但部分学生对其情感价值理解较浅。后续可组织 “公共场所回忆展”,让学生展示照片、讲述故事;同时,开展 “文明小使者” 行动,在公共场所实践文明行为,巩固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第10课
第四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统编版)三年级

第1课时 公共场所在哪里
1
2
3
4
5
6
7
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公共场所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空间,认同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与环境对社会和谐的价值,增强社会公共生活的归属感。
道德素养:感受公共场所承载的美好回忆与成长意义,培养爱护公共场所、珍惜公共生活的品德,提升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意识。
法治观念:认识到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活动的区域,需遵守公共规则,初步理解法治对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保障作用,增强规则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识别、分享公共场所,塑造关注社会生活、善于回忆与表达的人格特质,提升社会认知与情感交流能力。
责任意识:明确在公共场所应履行爱护环境、维护秩序的责任,激发主动参与公共生活、守护公共空间的责任意识。
2
新知导入
对比教材中大型公共场所(如火车站 )的图片,“同学们,这是哪里?生活中还有哪些大家一起活动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会参与公共生活。人人都遵守规则,言行文明,互帮互助,公共生活才会和谐美好。
3
新知讲解
第一模块:公共场所在哪里
生活中的很多活动发生在家庭以外的各种场所。学校、商场、 医院、公园……这些大家共同活动的场所,就是公共场所。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境,把故事续编下去。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发言中至少提及一个公共场所,看哪个组提到的公共场所多。
活动园
情境二:乔乔下楼时扭伤了脚。
情境三:丽丽去乡下奶奶家过暑假。
情境四:薇薇和妈妈上街买东西。
情境五: … …
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很多活动发生在公共场所。这里承载着我 们的回忆,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记录着我们生活的一个个足迹。
村头的大树下是我童年的游乐场。我们在这里乘凉、玩游戏,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这里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妈妈说,我第一次走路就是在楼下的小花园。上幼儿园的时候,大家经常在这里滑滑梯、捉迷藏。现在,我时常在这里陪奶奶散步。小小的花园,见证了我的成长。
6
课堂练习
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公共场所的是( )
A. 自己家的客厅
B. 学校的操场
C. 朋友家的小院
(2)公共场所的特征是( )
A. 只有家人能去
B. 大家共同活动,家庭以外的场所
C. 随便破坏也没关系
(3)公共场所对我们的意义是( )
A. 没有特别意义
B. 承载回忆、见证成长
C. 只能用来玩耍
B
B
B
2. 判断题
(1)学校、商场、公园都是公共场所。( )
(2)公共场所是个人专属的,别人不能随便去。( )
(3)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经历能留下美好回忆。( )

×

5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好多公共场所,知道它们是大家共同活动的地方!这些地方还藏着我们的成长故事和快乐回忆!让我们好好爱护公共场所,继续在公共生活里留下美好呀!
7
板书设计
10.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公共场所在哪里
概念特征:大家共同活动、家庭以外的场所(学校、商场等 )
情境续编:挖掘更多公共场所(图书馆、邮局等 )
意义价值:承载回忆、见证成长,丰富生活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