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第10课《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第2课时 爱护公共设施和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第10课《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第2课时 爱护公共设施和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第10课
第四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统编版)三年级

第2课时 爱护公共设施和维护公共秩序
1
2
3
4
5
6
7
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
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感受公共设施与秩序对社会和谐的价值,认同 “共同维护公共生活” 的理念,增强公共生活责任感。
(二)道德素养
养成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道德品质,提升公共生活文明行为水平。
(三)法治观念
渗透 “爱护公共设施是法定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受法律保障” 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四)健全人格
通过认识公共设施与秩序的重要性,培养社会公德心与规则意识,塑造文明有序的人格特质。
(五)责任意识
明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是公民责任,主动践行文明行为,劝阻不文明现象。
2
新知导入
观看“公共设施默默服务” 短视频(长椅供人休息、路灯照亮道路 ),“这些设施像朋友一样帮我们,我们该咋对待它们?公共生活里还有啥需要注意的?”
3
新知讲解
第二模块:爱护公共设施
公共场所里有许多公共设施,它们就像朋友一样默默地为我们提供帮助。
当你在公园里走累的时候,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 下来歇一歇。
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 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环境的清洁。”
请帮你的“朋友”作一个自我介绍吧。
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它是为了方便大 家的生活而设置的。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分类垃圾箱、交通信号灯、 护栏、花坛、休息椅、街道指示牌、过街天桥、小区健身器械、路灯、 凉亭、公厕 … …
相交链接
我是公园里的长椅。有人坐在我上面左右摇晃,甚至站在上 面又蹦又跳。我的骨头已经断了几根,没人再愿意亲近我了。
我是公共汽车站牌。有人把各类小广告贴在我身上, 非常难看,还影响我为乘车人指路。
你还知道哪些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
五岁的云云和爸爸一起去散步。她一个人跑在前面,不幸掉进了 没有井盖的窨(yìn) 井里。经过消防救援人员和热心群众的全力援 救,云云终于被救出来。原本健康活泼的云云全身多处受伤,在医院 治疗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行走能力。经调查,是因为有人偷走了窨井盖, 才酿成了这样的悲剧。
阅读角
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这些无声的“朋友”(窨井盖等公共设施 )被伤害,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自己。就像文中,偷走窨井盖,让云云掉进井里受伤,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身体伤痛和财产损失,影响大家正常生活 。
活动园
公共设施名称:共享单车
现状:存在乱停乱放、车身被涂鸦、部件损坏(如车座丢失、车链脱落 )等情况,影响正常使用和城市美观。
文明使用建议:使用后按指定停车区域有序停放;不随意破坏、涂鸦车身,发现损坏及时反馈运维人员;家长引导孩子文明用车,不私自加装或拆卸部件 。
公共设施名称:社区健身器材
现状:部分器材因长期日晒雨淋、人为不当使用(如攀爬、摇晃过度 ),出现螺丝松动、表面锈蚀、部件断裂等问题,有安全隐患。
文明使用建议:使用时遵循操作说明,不过度用力、违规玩法;定期检查器材状况,发现问题告知物业或社区;小朋友使用需大人陪同,避免危险操作 。
如果发现公共设施已经损坏,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会有专业 人员一起来“照顾”我们的“朋友”。
1. 室外消防栓被损坏,可以向消防部门反映。
2. 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打“110”电话报警。
3. 路灯坏了,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反映。
4. 小区健身器械坏了,找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维修。
一、类似事情
图书馆场景:在学校图书馆,有同学会小声交谈讨论书籍内容,虽然声音不大,但在需要安静阅读的环境里,还是会干扰到周围认真看书的同学 ;也有过同学把喝完的饮料瓶、零食袋随手放在书架旁,破坏图书馆整洁环境的情况。
公园场景:在小区附近公园长椅上,见过有人躺着占满整条长椅晒太阳,让其他想坐下来休息的居民没地方坐;还有人在公园草坪上随意踩踏,甚至野餐留下很多垃圾,影响草坪美观和植被生长。
二、行为影响
图书馆内行为影响
交谈影响:破坏图书馆安静氛围,让专注阅读、学习的人思路被打断,没办法很好地汲取知识,降低阅读和学习效率,也违背图书馆公共秩序规则。
乱扔垃圾影响:弄脏图书馆环境,增加保洁人员工作量,还可能因为垃圾堆积滋生细菌,影响大家身体健康,也破坏大家对图书馆美好环境的体验。
公园内行为影响
长椅躺卧影响:侵占公共资源,使有休息需求的人无法使用,引发邻里、居民间的不便与矛盾,破坏公共场所和谐氛围。
踩踏草坪、乱扔垃圾影响:伤害草坪植被,破坏公园绿化景观,让公园失去美观性和生态价值,垃圾堆积还会污染土壤、水体,影响公园生态环境,也给其他游客带来糟糕的游玩体验。
1.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表达对国家的敬重与热爱。
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我们要保持安静,认真倾听,不大声喧哗、随意插话,爱护展品,不触摸、损坏 ,遵循参观秩序,尊重讲解与文物。
2.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时,我们要自觉排队候车、乘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有需要的人让座,不大声吵闹、霸占座位,保持车厢内整洁 ,维护公共交通文明环境。
3.在图书馆阅读时,我们要保持安静,轻声走动,爱护书籍,不随意涂画、损坏,有序借阅归还 ,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6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是( )
A. 在长椅上乱涂乱画
B. 主动清理垃圾桶旁垃圾
C. 破坏健身器材
在图书馆,维护公共秩序应( )
A. 大声喧哗找同学
B. 安静阅读、轻拿轻放
C. 随意占座
遇到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正确做法是( )
A. 不管不顾
B. 一起破坏
C. 报告相关部门
C
B
B
2. 判断题
公共设施坏了没关系,有专人修,不用我们管。( )
在公共场所,只要自己开心,咋做都行。( )
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能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
×
×

5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好多公共场所,知道它们是大家共同活动的地方!这些地方还藏着我们的成长故事和快乐回忆!让我们好好爱护公共场所,继续在公共生活里留下美好呀!
7
板书设计
10.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公共场所在哪里
概念特征:大家共同活动、家庭以外的场所(学校、商场等 )
情境续编:挖掘更多公共场所(图书馆、邮局等 )
意义价值:承载回忆、见证成长,丰富生活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展开,通过展现公共设施的作用、破坏后果及维护秩序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是培养学生公共文明素养的核心内容,助力构建和谐公共生活。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公共设施有一定认知,但对其重要性及破坏影响理解不深,在公共秩序遵守上存在知行不一情况。他们有较强模仿与实践能力,可借案例分析、实践活动,深化认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核心素养分析
(一)政治认同 感受公共设施与秩序对社会和谐的价值,认同 “共同维护公共生活” 的理念,增强公共生活责任感。 (二)道德素养 养成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道德品质,提升公共生活文明行为水平。 (三)法治观念 渗透 “爱护公共设施是法定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受法律保障” 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四)健全人格 通过认识公共设施与秩序的重要性,培养社会公德心与规则意识,塑造文明有序的人格特质。 (五)责任意识 明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是公民责任,主动践行文明行为,劝阻不文明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掌握具体行动方法。
教学难点
将爱护设施、维护秩序的意识转化为长期稳定的文明行为习惯,主动担当公共生活责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公共设施作用、破坏案例、秩序维护场景 )、“公共设施守护卡”“秩序维护行动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播放 “公共设施默默服务” 短视频(如长椅供人休息、路灯照亮道路 ),提问:“这些设施像朋友一样帮我们,我们该咋对待它们?公共生活里还有啥需要注意的?” 引出 “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块:爱护公共设施 1. 新知讲解(8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公共设施 “自我介绍” 图文,讲解:“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朋友’,为生活提供便利。” 提问:“你身边的公共设施‘朋友’有哪些?它们帮了你啥?” 学生活动:列举公共设施,分享其作用,感受设施价值。 设计意图:借教材示例与生活分享,让学生认识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建立情感联结。 2. 课堂练习(7 分钟) 教师活动:发放 “公共设施守护卡”,分组让学生填写 “我身边的公共设施:;它的作用:;我会咋爱护它:____” ,全班交流,梳理爱护方法。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梳理设施作用与爱护举措,强化保护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实践,明确爱护公共设施的具体方法,提升行动认知。 3. 新知讲解(7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破坏公共设施的案例(长椅损坏、站牌被贴广告 )及阅读角故事,讲解:“破坏设施会给生活带来危害,损害大家利益。” 提问:“破坏设施有啥后果?遇到破坏行为该咋办?” 学生活动:分析破坏后果,交流应对方法,深化爱护必要性认知。 设计意图:借负面案例与故事,让学生认识破坏设施的危害,增强保护责任感。 4. 课堂练习(6 分钟) 教师活动:开展 “设施守护小侦探” 活动,呈现设施破坏场景(如垃圾桶被踢倒、健身器材损坏 ),让学生分组判断危害、提出解决办法,评选 “最佳守护方案”。 学生活动:参与场景分析,强化应对破坏行为的实践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辨析,提升学生处理设施问题的能力,巩固爱护意识。 5. 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公共设施是‘朋友’,要爱护!发现破坏要想办法解决,让它们一直为我们服务!接下来,看看公共秩序咋维护!” 学生活动:跟随总结,为探究维护公共秩序做铺垫。 设计意图:归纳爱护设施内容,自然衔接维护秩序教学。 第三模块:维护公共秩序 1. 新知讲解(8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维护公共秩序图文(图书馆、公园场景 ),讲解:“公共场所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同场所规则不同。” 提问:“在图书馆、乘车时,该咋维护秩序?”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不同公共场所的秩序要求,建立规则认知。 设计意图:借教材场景与提问,让学生明晰不同公共场所的秩序规则,奠定行动基础。 2. 课堂练习(7 分钟) 教师活动:发放 “秩序维护行动卡”,分组让学生填写 “公共场所:;应遵守的秩序:;我的文明行动:____” ,全班交流,梳理文明行为。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梳理不同场所秩序与行动,强化秩序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实践,明确不同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提升行动指导。 3. 新知讲解(7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不文明秩序行为(图书馆吵闹、公园躺长椅 ),讲解:“不文明行为会破坏公共生活和谐,影响大家。” 提问:“遇到不文明行为,你会咋做?” 学生活动:分析不文明影响,交流劝阻方法,深化维护秩序责任感。 设计意图:借负面案例,让学生认识不文明行为危害,增强主动维护意识。 4. 课堂练习(6 分钟) 教师活动:开展 “秩序维护小卫士” 活动,呈现不文明秩序场景(如乘车插队、景区乱画 ),让学生分组模拟应对,评选 “最佳文明小卫士”。 学生活动:参与场景模拟,强化维护秩序的实践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模拟,提升学生应对不文明行为的能力,巩固秩序意识。 5. 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维护公共秩序,遵守规则、劝阻不文明!爱护设施、守秩序,公共生活才美好,我们要一直坚持!” 学生活动:跟随总结,强化爱护设施、维护秩序的长期意识。 设计意图:系统归纳模块内容,强化学生文明行为的持续性与责任感。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是( ) A. 在长椅上乱涂乱画 B. 主动清理垃圾桶旁垃圾 C. 破坏健身器材 答案:B 解析:A、C 是破坏行为;B 是爱护设施的表现,选 B。 在图书馆,维护公共秩序应( ) A. 大声喧哗找同学 B. 安静阅读、轻拿轻放 C. 随意占座 答案:B 解析:A、C 破坏秩序;B 符合图书馆秩序要求,选 B。 遇到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正确做法是( ) A. 不管不顾 B. 一起破坏 C. 报告相关部门 答案:C 解析:A 是不负责任;B 是错误效仿;C 是正确应对,选 C。 判断题 公共设施坏了没关系,有专人修,不用我们管。( ) 答案:× 解析:我们应爱护设施、及时反馈问题,所以错误。 在公共场所,只要自己开心,咋做都行。( ) 答案:× 解析:需遵守秩序,维护公共生活和谐,所以错误。 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能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 答案:√ 解析:符合教材中文明行为的意义,正确。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公共设施是‘朋友’要爱护,公共秩序靠大家维护!让我们当文明小卫士,爱护设施、守秩序,让公共生活甜甜的!”
五、布置作业 周末开展 “公共设施与秩序小调查”,记录身边设施维护情况、秩序遵守现象,下节课分享。 制作 “文明小贴士” 卡片,贴在公共场所(如班级、小区 ),提醒大家爱护设施、守秩序。
板书设计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 爱护设施与维护秩序 爱护设施:认 “朋友”、知危害、会爱护、敢劝阻 维护秩序:明规则、守行为、阻不文明、共维护 目标:让公共生活更美好
教学反思
教学中借多环节让学生掌握知识,但部分学生实践转化仍需加强。后续可设立 “文明监督岗”,让学生轮流监督、记录文明行为;开展 “文明之星” 评选,激励学生持续践行,巩固教学效果,真正养成文明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