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我们都是热心人第11课第四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统编版)三年级上第1课时 身边的热心人1234567素养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热心行为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认同乐于助人、传递关爱的社会价值,增强对和谐社会氛围的向往与追求。道德素养:感受身边热心人的善意与温暖,培养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品德,提升在生活中主动传递关爱的道德实践能力。法治观念:认识到热心助人是道德倡导与社会鼓励的行为,了解践行热心行为与社会公德建设的关联,增强道德层面的行为自觉。健全人格:通过分享、感悟热心故事,塑造积极向善、关爱他人的人格特质,提升情感共鸣与社会共情能力。责任意识:明确每个人都可成为热心人,有责任传递关爱、帮助他人,激发主动践行热心行为的持续责任感。2新知导入观看一段生活中热心助人的短视频(路人帮老人提重物、同学为淋雨伙伴撑伞 ),“视频里的人做了什么?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3新知讲解第一模块:身边的热心人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热心人。他们善良、热情,乐于助人,传递关爱。从这个出口出,到路口左转就是儿 童活动中心了。老爷爷,您请坐!说一说,你得到过他人哪些关心或帮助。你当时有什么感受 回想一 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一、得到他人的关心或帮助及感受有一次上学路上,我不小心崴了脚,疼得没法走路。同班的小明看到后,二话不说就扶着我慢慢往学校走,还帮我背了沉重的书包。到了教室后,他又主动告诉老师我的情况,让老师联系了我家长。当时心里特别温暖,原本因为疼痛和着急产生的慌乱感一下子减轻了很多,觉得有人帮忙的感觉真好,也特别感激小明的热心。二、给过别人的关心或帮助同桌丽丽有次感冒了,咳嗽得厉害,脸色也不太好。我看到后,把自己的保温杯递给她,让她多喝点热水,还从家里带了些感冒药给她,并提醒她注意休息。还有一次,在小区里看到一位老奶奶拎着很重的菜篮子,走得很吃力,我主动上前帮她把菜篮子提到了她家楼下。热心人的行动充满善意。他们默默助人,只希望能够为他人 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送上一份爱心。雷锋是一位热心助人的解放军战士,是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的好榜样。雷锋雨中送母子一天,雷锋从驻地启程,打算乘坐火车前往外地出差。刚出门, 天空忽然阴云密布,刹那间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时,他看见一位大 嫂在雨中艰难前行。大嫂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年幼的孩子, 一只手还拉 着一个稍大些的小女孩,在泥泞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车站走去。 雷锋见状,毫不犹豫地快步迎了上去。他迅速脱下自己身上的雨披, 披在了大嫂的肩头,而后俯下身,将小女孩稳稳地背了起来。就这 样,雷锋陪着他们一起走到车站。顺利登上火车后,雷锋留意到小女 孩浑身湿透,正冻得瑟瑟发抖。他立刻脱下自己贴身穿的绒衣,给小 女孩穿上。火车到站,雷锋又坚持把大嫂和孩子们一路送到家中。大 嫂满含热泪,紧紧握住雷锋的手,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 啊!”雷锋说:“军民本就是一家亲,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说完,他 便转身离去。弘扬雷锋精神爱心贡献社会你还知道哪些雷锋乐于助人的故事 大家都来讲一 讲,开一个雷锋故事会。阅读角黄丽丽就读的大学有很多志愿者团队,她参加了其中的“向日葵 志愿者”服务队,为一所乡村小学提供帮扶。志愿者用募捐所得的图 书为学校建立了爱心图书室,他们还利用假期为孩子们开展各类专题 讲座和实践活动,有时还会带领孩子们前往市区参观博物馆。如今, 每当志愿者到来时,孩子们都会欢欣雀跃地呼喊:“向日葵哥哥、姐姐 来 了 ! ”爱心捐赠图书共享你或身边的人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吗 请采访一位志愿者,听听他的故事。如果学校计划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你有什么好建议 你想参加什么样的志愿者活动 建议学校组织 “社区敬老探访” 活动,同学们可分组到社区养老院,陪老人聊天、读报,帮忙打扫房间,表演简单节目。我想参加这个活动,既能给老人带去温暖,也能学会关爱长辈。还可组织 “校园周边环保行”,清理垃圾、宣传垃圾分类,让环境更整洁。6课堂练习1. 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热心行为的是( )A. 故意躲开需要帮助的人B. 主动帮同学整理书包C. 抢着先玩游乐设施(2)得到他人帮助时,我们会( )A. 觉得理所当然B. 感受到温暖和感激C. 无所谓(3)雷锋的行为体现了( )A. 只关心自己B. 热心助人、传递关爱的精神C. 为了出名才帮助人BBB2. 判断题(1)身边的热心人能给我们带来帮助和温暖。( )(2)只有大人才能成为热心人,我们小孩做不到。( )(3)热心行为只会帮助别人,对自己没好处。( )√××5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身边有好多热心人,他们帮我们撑伞、开门、指路…… 我们也得到过很多帮助,还能去帮助别人!热心行为让生活超温暖,让我们都当热心人,把爱传递下去!7板书设计11.我们都是热心人身边的热心人发现热心行为:共伞、开门、让座等(主动帮助,传递关爱 )分享关爱经历:得到帮助很温暖,帮助别人很开心感悟社会意义:学习雷锋精神,让社会更友善、更美好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聚焦 “身边的热心人”,通过呈现生活中热心助人的场景、讲述雷锋及志愿者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善意与关爱,理解热心行为对生活的积极意义,为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传递关爱的品质奠定基础,是道德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一定观察,但对 “热心人” 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行为,对热心行为背后的善意、爱心及传递关爱的意义感悟不深。他们有较强的情感共鸣能力,可借故事分享、情境体验,深化对热心人的认知,激发助人意愿。核心素养分析(一)政治认同 感受热心人传递的社会正能量,认同 “互帮互助、传递关爱” 的社会风尚,增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认同。 (二)道德素养 养成善于发现身边热心人、尊重与学习热心行为的道德品质,提升乐于助人、传递关爱的意识与意愿。 (三)法治观念 渗透 “关爱他人、热心助人是道德倡导,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虽无直接法治条文,但助力营造法治保障下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健全人格 通过认识热心人、感受关爱,培养积极情感与社会同理心,塑造友善、温暖的人格特质。 (五)责任意识 明晰发现热心人、传承热心精神、主动助人是个人责任,愿为营造温暖社会环境出力。教学重点识别身边的热心人及其行为,理解热心行为对生活的积极意义。教学难点从内心深处认同热心行为的价值,将学习热心人转化为主动助人、传递关爱的行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热心人助人场景图片、雷锋故事视频、志愿者活动资料 )、“热心人发现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生活中热心助人的短视频(如路人帮老人提东西、同学给淋雨的伙伴分享雨伞 ),提问:“视频里谁的行为让你觉得温暖?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引出 “身边的热心人”,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1. 新知讲解(10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身边热心人助人的图文(共伞、开门、指路、让座 ),讲解:“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善良、热情,乐于传递关爱的热心人。” 提问:“这些场景里,热心人做了啥?你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热心行为?” 学生活动:观察图文,描述热心行为,分享身边见闻,初步识别热心人。 设计意图:借教材示例与生活分享,让学生直观认识身边热心人及行为,建立认知基础。 2. 课堂练习(8 分钟) 教师活动:发放 “热心人发现卡”,让学生分组填写 “我发现的热心人:;他做的热心事:;我的感受:____” ,全班交流,梳理身边热心事例。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回忆、记录身边热心人及事迹,深化对热心行为的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实践,系统发现身边热心人,强化对热心行为的关注与感受。 3. 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我们身边有好多热心人,他们用小事传递关爱!还有像雷锋这样的榜样,一生都在热心助人,一起了解!” 学生活动:跟随总结,为学习雷锋及志愿者故事做铺垫。 设计意图:归纳身边热心人认知,引出榜样人物,拓宽学习维度。 4. 新知讲解(7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雷锋雨中送母子的故事及阅读角内容,播放雷锋故事短视频,讲解:“雷锋是热心助人的榜样,他用行动诠释关爱,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提问:“雷锋做了啥热心事?他的行为对你有啥启发?” 学生活动:倾听故事、观看视频,交流雷锋事迹的启发,感受榜样力量。 设计意图:借榜样故事与视频,让学生领悟热心行为的深远价值,树立学习榜样的意识。 5. 课堂练习(5 分钟) 教师活动:开展 “雷锋故事接力” 活动,让学生分组讲述知道的雷锋助人故事,评选 “最佳故事讲述组”,引导思考 “如何向雷锋学习”。 学生活动:参与故事讲述与交流,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明确学习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接力,强化对雷锋热心精神的认知,激发向榜样学习的意愿。 6. 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雷锋叔叔用一生热心助人,是我们学习的大榜样!还有志愿者们,也在用行动传递关爱,一起看看!” 学生活动:跟随总结,为了解志愿者活动做过渡。 设计意图:归纳雷锋精神学习内容,引出志愿者活动,丰富热心行为认知。 7. 新知讲解(7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志愿者帮扶乡村小学的阅读角内容及图片,讲解:“志愿者们用行动帮助他人,让生活更温情。” 提问:“你或身边人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吗?讲讲你的了解!” 学生活动:分享对志愿者活动的知晓情况,感受热心行为的多元实践。 设计意图:借志愿者案例,让学生认识热心行为的不同形式,拓宽对 “热心人” 的理解。 8. 课堂练习(5 分钟) 教师活动:发放 “志愿者故事卡”,让学生分组采访交流(可假设或联系实际 )“志愿者的热心事”,并填写 “志愿者姓名 / 群体:;热心事:;我的体会:____” ,全班分享。 学生活动:分组模拟采访、交流,深化对志愿者热心行为的感知与认同。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践,强化对志愿者热心精神的理解,激发参与助人行动的意愿。 9. 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身边热心人、雷锋叔叔、志愿者,都在用行动传递爱!我们要发现他们、学习他们,也成为热心人!” 学生活动:跟随总结,树立成为热心人的意识,明确行动方向。 设计意图:系统归纳不同类型热心人及行为,强化学生传递关爱的责任意识。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身边热心人行为的是( ) A. 独自玩耍不理人 B. 给淋雨的同学分享雨伞 C. 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答案:B 解析:A、C 是不关心、不礼貌行为;B 是热心助人,选 B。 雷锋是( ) A. 只关心自己的人 B. 热心助人的解放军战士榜样 C. 虚构的人物 答案:B 解析:A 与雷锋精神不符;C 错误,雷锋是真实榜样,选 B。 志愿者的行为是( ) A. 为了出名 B. 用行动帮助他人、传递关爱 C. 没事做才去 答案:B 解析:A、C 误解志愿者动机;B 符合志愿者精神,选 B。 判断题 只有做大事才是热心人,小事不算。( ) 答案:× 解析:热心人可通过小事传递关爱,所以错误。 雷锋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热心助人、传递关爱。( ) 答案:√ 解析:符合教材中雷锋精神的内涵,正确。 志愿者活动离我们小学生很远,不用参与。( ) 答案:× 解析:小学生也可参与简单志愿者活动(如班级互助 ),所以错误。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发现身边好多热心人,还有雷锋叔叔、志愿者榜样!他们用小事、大事传递爱!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做个热心小伙伴,把爱传递下去!”五、布置作业 制作 “身边热心人” 手抄报,画上热心人故事或自己想帮助他人的场景。 本周内,主动做一件热心小事(如帮同学整理文具、给长辈捶背 ),记录过程与感受,下节课分享。板书设计我们都是热心人 —— 身边的热心人 身边:同学、路人…… 小事传递爱 榜样:雷锋 —— 一生助人,成精神 志愿:志愿者 —— 多样行动,暖生活 行动:学榜样,做热心小事教学反思教学中借多环节让学生认识热心人,但部分学生对 “主动成为热心人” 的行动转化不足。后续可设立 “热心行动打卡” 活动,鼓励学生记录助人小事;开展 “热心之星” 评选,及时肯定鼓励,强化学生主动助人的习惯,真正成为热心传递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堂无忧】第11课《我们都是热心人》第1课时 身边的热心人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11课《我们都是热心人》第1课时 身边的热心人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善良在传递.mp4 视频素材:帮忙提重物.mp4 视频素材:雷锋雨中送母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