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一骑红尘起新征,少年执笔赴青云——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从"一骑红尘"到"笔扫千军"的逆袭攻略高一高二慢慢走,高三必须加速冲 (高三开学第一课)荔枝快跑,高三狂飙!《长安的荔枝》导入01荔枝的高三隐喻02目录简介0304CONTENTS“荔枝学习法”(高三学习方法改进)高三语文一日常规第一部分长安荔枝载史鉴,青春驿站赴鹏程!《长安的荔枝》《长安的荔枝》简介《长安的荔枝》,讲述了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半生勤恳却始终默默无闻,却在命运的拨弄下,突然接到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 “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空间和自然规律的残酷赛跑。接到任务的李善德如坠冰窟,他深知,这背后是同僚的算计与陷害,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甚至连累家人。但看着家中妻子孩子的笑颜,李善德咬紧牙关,决心放手一搏,这场看似不可能的冒险就此拉开帷幕。《长安的荔枝》简介李善德最初估算从岭南运送两瓮约四十枚荔枝到长安,平均一枚耗费十七贯五百钱,但实际运作远超预估。在右相杨国忠干预下,除去层层贪墨,真实费用前前后后大概共花了57600贯大钱。在唐朝,这些钱可买大米7000万斤,按3元一斤计算,折合人民币2.1亿元,平均每颗荔枝成本是525万元。同时,一颗荔枝在唐代价值11条人命——《新唐书》记载,为运送荔枝‘人马僵毙相望于道’。《长安的荔枝》励志李善德为找到合适的荔枝品种、储存方式、转运载具和路线,进行了三轮“荔枝转运的极限测试”,累计耗费4500贯,研发出“分枝植瓮法”“盐洗隔水法”“冰镇冷冻法”三法结合的荔枝运输方法。《长安的荔枝》金句: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长安的荔枝》金句: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奋斗、拼搏、加油、目标、分数、自我、梦想······Pick你的高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否只停留在诗与远方?比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可怕的是陷入自我感动的假性努力:笔记工整,从来不看;上课听讲,出窍走神;资料很多,没有规划;无视短板,追随大流······计划性针对性本质性第二部分妃子笑中观隐喻,书山路上砺锋芒。荔枝的高三隐喻长安荔枝载史鉴,青春驿站赴鹏程李善德为找到合适的荔枝品种、储存方式、转运载具和路线,进行了三轮“荔枝转运的极限测试”,不恰如我们为了高考前进行的三轮复习吗?第一轮复习:基础梳理与全面覆盖(高三上学期9月—次年1月)核心目标: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扫清盲点。第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与能力提升(次年2月—4月)核心目标:聚焦高频考点,强化解题技巧,突破薄弱环节。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与冲刺拔高(次年5月—高考前)核心目标:模拟实战状态,提升答题速度与准确率,调整应考心态。了解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高考评价体系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一核四层四翼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大题 分 类 分值 题型设置一.现代文阅读 信息类文本阅读 9-12分 3-4个客观题10分 1-2个主观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6+10分 2个单项选择题+2个主观题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22分 3个选择题9分(断句+文化常识+内容理解)+翻译8分+主观题5分古代诗歌阅读 9分 1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名句名篇默写 6分 3个理解性默写题三.语言文字运用 两个小语段阅读 (议论类、描写类、说明类为主) 主观题 9分 修辞5、成语2病句4连贯(补句4)或标点9分 补写句子(连贯)+得体+图文转换+压缩语段+仿写+扩写+逻辑推断+微写作+应用文四.写作 议论文 60分 新材料作文或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心中有卷,明确考向阅读能力信息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表达能力考核重点:两大关键能力速读,筛选整合精读,审美鉴赏古诗文阅读读通与读懂守成与创新思辨与情境命题基础:三大必备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文学审美知识中外文化知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中外优秀文化中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的常识。高考命题原则0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境新颖,贴近实际02.考查基础,变换情境,设问科学,注重创新0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0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0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06.起点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0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0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0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妃子笑=百姓哭?高三生=高三“牲”?1)荔枝3天变质 vs 高三记忆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荔枝的高三隐喻2)你的知识及时保鲜了吗?(引入错题本/滚动复习法)荔枝的高三隐喻3)唐代30里换马 vs 高三“知识驿站”(周测/月考节点)如果能预测未来,你觉得你会在哪个驿站掉队?4)李善德接受任务时的内心VS我们高考前的心路高考前的各大心理战役,你是否能够战胜?因此,我们高三学生现在也是“荔枝运送者”:荔枝=?我们的理想大学保鲜剂=?认真整理的错题本驿卒=?我们的各科老师策马/驿路=?高三的奋斗节奏青云/风流=?暗指金榜题名记住:我们首先是吃荔枝的人,不是被运送的荔枝。破驿路荔枝困局,闯高三书山险关!如果李善德是你班主任,他会怎么骂你现在的学习计划?路线迂回?保鲜失败?驿站摸鱼?第三部分岭南丹荔映卷帙,长安蹄声醒少年。一骑荔红惊长安,少年挥笔战云霄!没有一颗荔枝能鲜到长安,除非改写规则(高三学习方法创新与指导)……谁说语文不能拿高分?(相反,现在是数学难拿高分)东华历史 袁佳鑫 语文135清华大学(现研一)泉五物理 卓孟毅 语文150清华大学(现大三)华附物理 唐楚玥 语文146北京大学(现大四)杭二物理 王奕文 语文142北京大学(现大二)【旧闻速递】据媒体报道,福建泉州五中考生卓孟毅在2024年的高考中总分678分,其中语文考了满分150分。新高考:教考衔接!首先要说明的是,多年来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事实上都是教材的核心内容及最基本追求,所以教、考本身的精神都是一致的。今天,高中课标对教、学、考一致性的追求,高考评价体系把引导教学作为三大核心功能之一,可以说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认知。考试命题着力于与教材关联、衔接,要求考生在备考中重视教材、回归教材、用好教材。目前直接教考衔接的题:第阅读主观题4、5,8、9,阅读选项6、7题,文言11题、13题翻译、14简答理解题,诗歌鉴赏15选项、16简答理解题,17古诗文默写;21、22语言运用,23作文,均出现形式多样的教考衔接。新高考:教考衔接!(2025全国一卷)5.与本文类似,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也把种树比作对待孩子,二者的养护理念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6分)《种树郭橐驼传》属于60篇必背之列,这次把现代文阅读和必备60篇结合考查,为60篇古诗文命题开辟了新路!背诵的,不仅仅考默写,这个要告诉给学生!还可能放进现代文考!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往、去,与《屈原列传》“使使如秦受地”“臣请往如楚”的“如”意义相同。B.与,音yù,参与,与《离骚》“恐年岁之不吾与”的“与”读音、意义均不相同。C.曷为,“曷”作“为”的前置宾语,与《短歌行》“何以解忧”的“何以”结构相同。D.若,连词,如果,与《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若”意义相同。《屈原列传》《离骚》《短歌行》都是高中60篇的篇目,但是《烛之武退秦师》属于必修下册,不属于背诵默写的篇目。所以,只要是经典篇目,比如《鸿门宴》《兰亭集序》这些,虽然不需要默写,但是一定要“熟读”,也就是字字句句过关。B项考到了语音,这是高考近二十年来第一次考语音!您发现了吗?C项里面出现了语法术语“前置宾语”,再次打脸那些提倡“淡化术语”的专家。提示,古诗文教学,不要高大上,不要玩弄新概念,不要“生命美学”,你就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就够了!新高考:教考衔接!2025年全国二卷作文关联教材古诗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新高考:教考衔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学生要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要在表达与交流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理解。统编语文教材在包括写作在内的多个板块均设置了相关的学习活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思考人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个人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关联,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本题体现了对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的呼应。——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关于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的解析那么高三备考需要:岭南丹荔映卷帙,长安蹄声醒少年如果我们把高三备考比作“荔枝运输”:①需要科学的“路线规划”(合理的学习计划)②需要警惕“保鲜焦虑”(良好的考试心态)③需要牢牢记住“为谁而跑”的目标(目标意识)④需要脚踏实地踏上取经路,拒绝“小聪明”如果我们把高三备考比作“荔枝运输”:①需要科学的“路线规划”(合理的学习计划)阶段性重点规划:(一)基础攻坚期(高三9月—次年1月):全面覆盖,扫清盲点10月前:完成教材古诗文64篇默写全覆盖,整理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表;12月前:梳理现代文阅读各题型答题模板(如小说人物形象分析=身份+性格+情节作用);次年1月:完成近3年高考真题基础题部分(选择+默写),分析高频考点。(二)专题提升期(次年2月—4月):聚焦弱项,强化技巧目标:突破高频考点,形成解题思维(如作文立意、诗歌情感分析)。(三)冲刺模拟期(5月—高考前):实战演练,查漏补缺目标:适应考试节奏,优化答题策略,保持稳定心态。如果我们把高三备考比作“荔枝运输”:①需要科学的“路线规划”(合理的学习计划)每日任务(总计1—1.5小时)晨读(30分钟):①古诗文默写(每天2篇教材必背篇目,含易错字标注);②作文素材朗读(人物事例、名言警句,如《人民日报》评论金句)。专项突破(1小时):周一/周四:语言文字运用(字音字形/成语辨析/病句各10题+错题整理);周二/周五:古诗文阅读(文言文1篇+诗歌1首,翻译/鉴赏题按步骤书写);周三/周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各1篇,标注选项与原文对应关系)。周末复盘(2小时):整理本周错题,按“错误类型—错误原因—正确思路”分类(如文言文“实词释义错误”“翻译漏得分点”);默写本周易错古诗文句子,制作“个人易错字清单”。如果我们把高三备考比作“荔枝运输”:①需要科学的“路线规划”(合理的学习计划)个性化分层规划:基础薄弱(80分以下):优先保证一轮基础题(默写、字音、病句)正确率,放弃难题;中等水平(80—110分):主攻专题突破,提升文言文翻译、作文结构等中档题得分;高分段(110分以上):强化作文思辨性(如二元关系题“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分析)、现代文阅读深度解读。如果我们把高三备考比作“荔枝运输”:②需要警惕“保鲜焦虑”(良好的考试心态)(一)考前:用“确定性”对抗焦虑,建立可控感学会拆解“宏大目标”为“具体行动”,避免“必须考XX分”“一定要考上XX大学”的绝对化思维,转而关注“每天掌握3个错题类型”“作文素材多积累2个案例”等小目标,通过“完成即正向反馈”积累信心。(二)考中:用“问题解决”替代“情绪内耗”,聚焦当下①遇难题:启动“止损思维”,避免“蝴蝶效应”②答题时:用“仪式感动作”强化“掌控感”(三)考后:用“成长型思维”替代“结果评判”,避免连锁反应“考后复盘三不问”:不问他人答案(“你选择题最后一题选什么?”),不问“考砸了怎么办”,不问“这次排名会降多少”。稳定的心态本身,就是高考最强大的“加分项”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会克制欲望、学会忍耐与吃苦:自我塑造的过程痛苦但有用③需要牢牢记住“为谁而跑”的目标(目标意识)如果我们把高三备考比作“荔枝运输”:高一高二时,在课堂上有浑水摸鱼的同学,在作业上有直接抄答案的同学,课堂提问有随机敷衍的同学……托尔斯泰说过,真正的聪明人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情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的弱点。而耍小聪明的人特点只有一个:自欺欺人。耍小聪明的人,赢得了一百米,赢不了一百公里。如果我们把高三备考比作“荔枝运输”:④需要脚踏实地踏上取经路,拒绝“小聪明”拒绝假努力:您运送的"假装努力"已变质新鲜的不只是长安的荔枝,更是保持清醒的认知。从“荔枝”的历史沉思,到青春的拼搏豪情:第四部分高三语文一日常规(四)高三语文一日常规(1)早上至少要花半个小时背诵语文。读背内容首先是高考必考的古诗文,在正确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背诵,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高考主要考理解性情境默写,不是上下句衔接填空。除此之外,读背其他语文基础知识板块内容:【成语】重点是近义成语;【文言实词】建议结合老师讲过的考题中的文段,边读文言文段,边记老师点拨过的实词含义;【文化常识】主要是古代科举考试常识、官职职务及其任免升降常识、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令等;高考和周测【优秀作文】、老师的【下水作文】,作文立意分析等都可以在早读时间读背。最忌讳的是早读没有通盘计划,看到老师巡视,慌忙换书装模作样,每次读背内容都是从前几篇开始。高三语文一日常规(2)课上注意听讲,认真做笔记。每节课都要在基础知识积累、解题技巧运用、命题规律把握等方面有所得。要能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并当堂掌握,不能当堂掌握的课后抓紧时间熟悉,课上不懂的,及时查资料或者请教老师。语文知识往往可以从一个点出发,引出一条线,一个面,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状或树状知识体系,平时所学都是为了让这个体系更丰富。一个专题的知识学过之后,学生只记住了几个常考的或易错的知识点,知识不成系统,是达不到提高应试成绩的目的的。高三语文一日常规(3)课后要有适当练习时间,听练结合一般日常中语文作业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随堂配套内容】,当堂能掌握的,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二是【语文高考专题练习】,成语、病句、衔接、得体、图文转换等,二、三十分钟作业量;三是【语文套题】,一套卷子作文除外,两、三天完成,每天30分钟到50分钟作业量。高三语文一日常规(4)课后善于总结与反思,梳理成知识点。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将军,总是在他面前吵吵着要提升。他报告:“我应当进入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因为,我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哈德良皇帝随意指着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如果不擅长总结,十年的资历,只不过是一年经验的十次重复而已。优秀不是时间的累积,而是不断反省后的创造力。高三语文一日常规(4)课后善于总结与反思,梳理成知识点。对照考纲要求,重在梳理成线条;把零散于考点中面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和能力的链:1、可以训练审题技巧,巩固典型题目,形成思维习惯:提高做题的效率,提升整体做题节奏养成做题良好习惯,规范思考和作答。2、可以重视知识积累的迁移和运用:加强专项训练,突破重难点,克服做题“瓶颈”。3、可以精选精练,加快节奏,突出技巧训练:高考真题和模拟练习,合理分配时间,反复磨合,突出单位时间效率。高三语文一日常规(5)挤时间练字与阅读挤时间练字要力求把字写规范,写工整,卷面书写是高考作文能否突破50分、总分能否突破120、130分的最关键因素,没有之一;挤时间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高三语文一日常规(6)六个雷区要避免1.觉得时间还早,不着急,这种佛系心理要不得。2.疯狂刷题,急于求成。有些同学提前慌张了,从准高三变成高三,自己真的怕了,焦虑要不得。3.过于看重分数。这就是本末倒置了,重要的是知识本身还有自己的反思总结。4.熬夜学习,感动自己。5.过度依赖手机。6.左右摇摆。有些同学看了很多学习方法、听了很多故事,自己反而纠结了。比如,在跟不跟老师的节奏的问题上,一会儿觉得老师讲的慢,自己来,一会儿觉得有些学不来,又想听听老师的,各种模式来一下,最后失败。最后,用罗翔老师的话寄语同学们:罗翔:“做你该做的事情,并接受它的(可能)事与愿违”高三第一封信(摘录)同学们,未来的一年中,你们一定会经常惊觉,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似乎你能听得到高考呼啸而来的声音,一页一页的倒计时推着你向前走。现在想想离高考还有十个月!细数下来就剩二百多天!该做的事情、可做的事情有太多?《时间之书》里有一段话:“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时间的力量在高三更显,它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它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它是“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接下里你每一天的度过都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只要我们不放弃,凡事就必有转圜的余地,必能迎来高光时刻。同学们,专注于当下该做的事情吧,平整土地,播下种子,静待花开吧!祝新的一年,山河远阔,前路浩荡!愿心之所向,跋山涉水,披荆以往!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