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神话的精神力量,学校水韵文学社即将举办“神话传说故事会”,邀请大家一起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神话故事我推荐策划组挑选了四则神话故事做宣传海报,其中有一个不适合放在这里,是哪一个故事,为什么?(PPT图片: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神笔马良、女娲造人)预设:神笔马良。是童话故事。追问:同学们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什么是神话?神话是为何而生的?让我们一起看课后的阅读提示。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许多现象还缺乏科学认识,就想象出各种解释,由此便产生了神话。追问: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故事来替换“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呢?预设: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嫦娥奔月……评价:看来,大家对神话这种体裁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任务二:神话故事我比读过渡:为参加本次活动,我班推选《女娲造人》为参赛篇目,在选择故事蓝本时,大家发现了两本版本:《风俗通》选段和袁珂新编的《女娲造人》。(PPT)《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个版本胜算率会更高一点?预设:袁珂改编的,情节更丰富,描写更生动,更具有想象力,读起来更有趣。评价:这篇课文好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散发出文学艺术的魅力,里面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进行对比阅读,看看袁珂是如何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得如此生动有趣的。(PPT出示预习任务单)完成下面的表格,至少填出3条课文段 落 《风俗通》(填写相应句子或填“无”) 增补的内容 (概括或原句) 增补的好处(结合文中的人物和情节具体分析)12345小组合作,每组确定一位组长发言预设:1、课文段落:1、2 《风俗通》:无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造人的原因:女娲感到非常孤独,显示出女娲的“人性”,有丰富的情感(板书:想象:真实合理)2、课文段落:4 《风俗通》:无①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提示:女娲怎么会突然想到创造出跟自己模样差不多的“人”这种生物呢?)显示出女娲的“人性”:其实是个活泼调皮的女孩。②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提示:女娲孤独寂寞,看着池塘里自己的模样,计上心来,遇到困难,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这体现出女娲怎样的特征?)心理描写,女娲的形象特征:聪明、充满智慧。 (板书:充满智慧)课文段落:6—8 《风俗通》:无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人”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突出人类对获得生命的欢呼,洋溢着喜悦之情。追问:作者为什么说“说也奇怪?”预设: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大胆奇特的想象是神话惯用的方法。(板书:想象:大胆奇特)课文段落:9、10 《风俗通》:无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神态描写,新生命的诞生让女娲感受到了自豪和欣慰,塑造了女娲慈母的形象。写出女娲对孩子疼爱,善良、质朴。(板书:神态)(提示:这一幕跟我们人类一样,看到孩子出生,妈妈非常的开心,给孩子取名,这里,再次体现了——想象真实合理)课文段落:12-14 《风俗通》:务剧,力不暇供。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环境描写,不辞辛苦日夜操劳,凸显女娲勤劳坚忍的品质。(板书:环境)(板书:勤劳坚忍)课文段落:15 《风俗通》: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女娲挥洒泥浆造人的经过。(板书:动作)追问:女娲第一次造人用的方法是?——抟黄泥造人。这种造人的方法弊端是什么?——费时费力,工作量太大。挥洒泥浆造人这种造人方法的优点是什么?——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这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预设:聪明、智慧课文段落:17、18 《风俗通》: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心理描写,交代了女娲创造出男女配合造人这种方法的原因。(板书:心理)追问:女娲创造的第二种造人方法挥洒泥浆造人,虽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又出现了什么难题?——世代传承的问题。为了解决世代繁衍的问题,女娲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办法:区分男女,男女通婚结合,自行繁衍后代,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世代传承的问题。三种造人方法,一次比一次——高明。女娲在造人的过程中,面对困难总能积极思考,认真探索,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预设:不怕困难、积极探索、不断进取。(板书:积极探索)小结:通过对比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袁珂通过真实合理、大胆奇特的想象,增添了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把《风俗通》中女娲造人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改编后的女娲是一个拥有喜怒哀乐充满人情味的女神,同时,在她身上,我们还发现了智慧、善良、勤劳、坚忍、探索、进取等宝贵品质。同学们,这些品质是不是只有在女娲身上才有?——不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五千年来流淌在我们中华儿女血液里的民族精神,带着我们中华文明的烙印。(板书:民族精神)任务三:神话故事我创编我班一致决定把袁珂版的《女娲造人》作为“神话传说故事会”的参赛篇目,为了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同学们决定增加对“人”的描写,请大家在下面两处情境中任选一处,运用今天学到的改编技巧进行续写,并说说创作意图。情境一: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小人儿围在女娲的身边……情境二: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过了一万八千年,动物们渐渐对人类主宰世界的方式表示不满,一头巨大无比的霸王龙恶狠狠地走向人类,露出锋利的牙齿,小人们……预设:情境一:知恩图报、善良质朴 (板书:善良)情境二:勇敢坚强、充满智慧 (板书:勇敢)任务四:神话故事我探究故事大赛结束后,水韵文学社征集活动感言,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条感言。(PPT)此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神话的艺术魅力,而且深入理解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国有《女娲造人》,希腊有《普罗米修斯造人》,同样是造人神话,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历史,希望可以继续探究。社长觉得这段留言非常有价值,所以找来《普罗米修斯造人》和文学社的同学们一起展开专题探究。提问:为了探究中西方悠久的思想文化,你们觉得用哪个版本的《女娲造人》更合适?预设:风俗通的《女娲造人》。1、比较阅读《普罗米修斯造人》和《女娲造人》(风俗通)分点概括出中西方造人神话的异同点,完成表格中的前两列。专题探究 从造人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女娲造人》(风俗通) 《普罗米修斯造人》 你发现的民族生活、思想文化、性格品质等同异2、结合资料夹中的跨学科知识以及自己的课外积累,大胆推测与分析异同点背后可能体现的中西方先民的民族生活、思想文化与性格品质。(小组合作)资料夹地理:历史:距今约10万年前,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形成。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和支配地位。约5500年至4000年前,远古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中心随之发生偏移。——选自《中国通史》政治:古希腊是世界历史上政治思想与民主实践发展最早、最重要的地区之一。雅典则是古希腊的民主典范,其政治思想强调自由、平等与公正,将政权交由全体公民平等参与。——选自《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与民主实践》预设:相同点:都用土造人推测:每个民族都生活在大地上,泥土对人类生活非常重要不同点:①黄土造人 用土造人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黄河,脚下踩的是黄土地,我们的皮肤是黄皮肤。②女娲是女性形象 普罗米修是男性形象体现了中国最开始的是母系氏族社会③女娲是一个神独立造人 普罗米修和智慧女神两个神合作完成造人一个神体现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相对比较封闭,擅长单干;古希腊多在海上贸易从事海洋经济,需要大家合作完成,更擅长合作④女娲造人中有富贵和贫贱之分 没有贫贱之分中国的贫贱之分体现出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希腊神话没提到这一点,说明古希腊讲究民主平等⑤女娲造人中没提到人性之恶 普罗米修造的人有善恶两面体现出中国性本善的思想,中国人善良的本性⑥女娲创造了很多人后安排了婚姻普罗米修斯造人后,教会他们许多生活技能,帮助他们出海婚姻说明了中国古代特别注重传宗接代,而且暗示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希腊是海洋经济,对技能需求高,出海风险大,也体现了西方人的探险精神。结束语:通过对比阅读中西方造人神话,我们发现了异同点,根据跨学科知识和自己的课外知识积累,我们对这些异同点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大胆的推测,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一份调查报告。板书:民族精神 神话充满智慧 想象:真实合理勤劳坚忍 大胆奇特积极探索 描写:神态动作善良勇敢 心理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