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促织》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1)本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山东淄川人,世称“聊斋先生”,代表作《________》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2)本文通过促织事件,深刻揭露了________的荒淫无道和________的横征暴敛,反映了封建社会________的悲惨命运。
2. 字词梳理
(1)拼音
① 迂讷( ) ② 裨益( ) ③ 翕辟( ) ④ 觇视( ) ⑤ 藁葬( )
(2)字词释义
① 尚:宫中尚促织之戏( )
② 居:居为奇货( )
③ 比:宰严限追比( )
④ 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
⑤ 造:径造庐访成( )
⑥ 固:少年固强之( )
⑦ 庠:俾入邑庠( )
⑧ 过:裘马过世家( )
⑨ 贴:民日贴妇卖儿( )
⑩ 售:久不售( )
顾: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
靡:靡计不施( )
(3)文段翻译
原文: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________,交代朝廷征促织的背景。
(2)第二部分(第2-4段):故事的________,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遭受的苦难及求卜得虫。
(3)第三部分(第5-7段):故事的________,写促织得而复失、成子化虫及斗虫过程。
(4)第四部分(第8-9段):故事的________,写成名献虫后因祸得福,揭露封建官僚的丑恶。
2.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________的悲惨遭遇,深刻批判了________的腐朽和________的贪婪,表达了对________的深切同情,同时讽刺了封建制度下________的荒诞现实。
3. 重难点突破
(1)对比手法:成名“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的命运转折,凸显统治者的压迫;游侠儿“”与百姓“”的生活对比,揭露社会不公。
(2)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成子化虫的情节看似荒诞,实则通过________手法,反映了________的社会现实。
三、课内阅读
阅读文段(选自课文第5段)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1. 成子“窃发盆”的行为体现了他________的性格特点,为后文________埋下伏笔。
2. 成妻“面色灰死”的描写,从________角度表现了________的心理状态。
3. “业根”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反映了成妻________的情绪。
答案总结
一、文学常识
1. (1)蒲松龄 留仙 柳泉居士 聊斋志异
(2)封建统治者 官吏 底层百姓
2. (1)① yū nè ② bì yì ③ xī pì ④ chān shì ⑤ gǎo zàng
(2)① 崇尚 ② 储存 ③ 追逼 ④ 止 ⑤ 到 ⑥ 坚持 ⑦ 学校 ⑧ 超过 ⑨ 抵押 ⑩ 考取 只是 无
(3)① 直 值 ② 裁 才 ③ 翼 翌 ④ 有 又
(4)试着让它斗了一下,发现它很有才能,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令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里正。市上的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笼子养着,抬高它的价钱,储存起来当作稀奇的货物。
二、文本探究
1. (1)起因 (2)发展 (3)高潮 (4)结局
2. 成名一家 封建官僚制度 官吏 百姓 人不如虫
3. (1)家破人亡 富贵荣华 笼养促织 贴妇卖儿
(2)浪漫主义 百姓走投无路
三、课内阅读
1. 好奇 化虫救父
2. 神态 绝望无助
3. 祸种 愤怒与恐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