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一、文学常识1. 作者及背景(1)《论语》是记录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散文集,由________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____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2)本文选自《论语·先进》,记录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关于________的讨论,体现了儒家“________”的政治理想和“________”的教育理念。2. 字词梳理(1)拼音① 千乘之国( ) ② 哂之( ) ③ 铿尔( )④ 舞雩( ) ⑤ 喟然( ) ⑥ 俟君子( )⑦ 曾皙( ) ⑧ 鼓瑟( )(2)通假字① 鼓瑟希,铿尔(“希”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__)② 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__)③ 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__)(3)单字词翻译① 摄乎大国之间(摄:________)② 比及三年(比及:________)③ 且知方也(方:________)④ 以俟君子(俟:________)⑤ 端章甫(端:________;章甫:________)⑥ 异乎三子者之撰(撰:________)(4)翻译段落①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二、文本探究1. 文章的结构(1)文章以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2)四位弟子的述志顺序为:(率尔对答)→(治理小国)→________(愿为小相)→________(描绘春景)。2. 文章的主旨(1)通过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展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强调________与________的结合。(2)孔子对曾皙的赞赏,体现了他对、________的生活境界的向往,暗含对________的追求。三、课内阅读阅读文本一(子路述志)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 子路的性格特点是( )A. 谦虚谨慎 B. 直率自信 C. 含蓄委婉 D. 淡泊洒脱2. 孔子“哂之”的原因是( )A. 认为子路的志向不切实际 B. 批评子路态度不够谦让C. 对子路的才能表示怀疑 D. 对子路的回答感到失望阅读文本二(曾皙述志)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 曾皙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他(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礼乐教化的追求C.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D. 对仕途的淡泊2. 孔子“与点”的深层原因是( )A. 曾皙的回答富有诗意 B. 曾皙的志向符合儒家“礼治”理想C. 曾皙的性格与孔子相似 D. 曾皙的回答最具实用性 答案一、文学常识1. (1)孔子;语录;孔子;儒家(2)志向;礼治;因材施教2. (1)① shèng ② shěn ③ kēng ④ yú ⑤ kuì ⑥ sì ⑦ xī ⑧ sè(2)① 稀;稀疏 ② 暮;晚春 ③ 欤;语气词(3)① 夹在 ② 等到 ③ 正道 ④ 等待 ⑤ 穿礼服;戴礼帽 ⑥ 才能(4)① 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懂得是非准则。② 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二、文本探究1. (1)对话;问志;述志;评志(2)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2. (1)足食足兵;礼乐教化;社会治理(2)和谐自然;闲适洒脱;理想人格三、课内阅读(示例答案)文本一:1. B 2. B文本二:1. C 2.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