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一、文学常识1. 作者及背景(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广东新会人,中国著名________学家、________家,参与设计了、等重要建筑,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2)本文发表于1962年《人民日报》“拙匠随笔”专栏,针对当时城市建筑设计中“________”(如住宅区重复单调)和“________”(如街道风格杂乱)的问题,提出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辩证统一”的美学原则。2. 字词梳理(1)拼音① 鳟鱼( ) ② 瓦垄( ) ③ 廊庑( )④ 谐调( ) ⑤ 轮廓( )二、文本探究1. 文章的结构(填空式梳理)(1)总起:提出艺术创作中“________”的核心问题,强调“持续性”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的重要性。(2)分论:音乐:以舒伯特《鳟鱼五重奏》为例,说明“________”与“________”的统一。绘画: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例,分析“________”与“________”的结合。建筑:以________、________为例,论证“重复与变化辩证统一”的美学价值。(3)结论:批评现实中“________”与“________”的弊端,倡导“百花齐放、和谐统一”的城市设计理念。2. 文章的主旨本文通过分析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中“________”与“________”的辩证关系,强调艺术创作需在________中求________,在________中求________,最终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3. 重难点突破(1)论证方法:① 类比论证:将建筑中的“重复”比作音乐中的“________”,绘画中的“________”,增强抽象概念的形象性。② 对比论证:以“颐和园长廊”与“假设的混乱排列”对比,突出“________”的美学价值。③ 举例论证:列举、________、________等实例,具体说明重复与变化的应用。(2)修辞手法:① “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运用________,强调长廊重复的极致性。② “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运用________,将城市街道比作艺术作品,凸显其韵律感。三、课内阅读阅读文本一(原文第1段)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1. 文中“持续性”指的是________。2. 作者认为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二(原文第8段)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1. 文中“前三殿”与“后三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2. 作者将故宫建筑比作“主题与变奏”“伴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三(原文第12段)颐和园里的谐趣园,绕池环览整整三百六十度周圈,也可以看到这点。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1. 作者设想长廊“千变万化”的排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四、学业测试(融合近两年真题思路)1. 选择题(1)下列对“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重复是为了统一,变化是为了丰富B. 二者需辩证统一,不可偏废C. 建筑中的重复是“千篇一律”,变化是“千变万化”D. 音乐中的“主题与变奏”是典型例子(2)文中“通感”的含义是( )A. 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沟通B. 不同艺术门类相通的规律C. 修辞手法的一种D. 建筑与音乐的相似性答案一、文学常识1. (1)梁思成,思成,建筑,教育,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2)千篇一律,千变万化。2. (1)① zūn yú ② wǎ lǒng ③ láng wǔ ④ xié tiáo ⑤ lún kuò(2)① 形式单调无变化;② 变化不离本质;③ 前后顾盼;④ 协调一致;⑤ 荒唐至极;⑥ 接连不断出现;⑦ 闲适自在;⑧ 视觉混乱;⑨ 指挥统领;⑩ 突出显眼; 音乐节奏; 规律变化。(4)① In artistic creation, there is often a problem of repetition and variation. ② Countless buildings古今中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文本探究1. (1)重复与变化;(2)主题,变奏,重复排列,螺旋变化,人民大会堂,故宫;(3)千篇一律,千变万化。2. 重复,变化,统一,丰富,变化,统一。3. (1)① 主题,重复排列;② 重复的美学价值;③ 故宫,颐和园,人民大会堂。(2)① 夸张;② 比喻。三、课内阅读文本一1. 时间或空间转移的持续;2.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本二1. 大同小异的重复;2. 说明故宫建筑的重复与变化如同音乐般和谐。文本三1. 对比突出重复的美学价值;四、学业测试1. (1)C;(2)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