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1-5.3滚动训练[训练范围:第一节~第三节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 分)1.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205 g的是 ()A.一颗图钉B.一册八年级物理课本C.一张课桌D.一把木椅2.“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真实写照。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荧屏,如图 G-1所示,为了让演员能够很轻松地举起大鼎,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 ( )A.铜 B.铁C.石头 D.泡沫塑料3.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冰块全部熔化成水B.将铝块拉成铝线C.将月壤带到地球D.将菜刀刃磨薄4.下列有关质量、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克B.氧气瓶中的氧气供病人急救时恰好用去一半,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不变C.由 可知,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密度就越大D.汞的密度是13.6×10 kg/m ,表示 1m 汞的质量为5.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B.先测出一枚大头针和一块橡皮的总质量,再测出橡皮的质量,求其差C.先测出 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 100D.先测出 100 枚大头针的总质量,再测出 101枚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其差6.如图G-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甲、乙两种液体,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上,天平再次保持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B.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C.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D.无法比较7.如图G-3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2:1 B.3:4 C.4:3 D.1:2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40分)8.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他先把天平放在 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G-4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待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 g。9.如图G-5所示为小明班级用的桶装矿泉水,细心的小明发现桶上有“净含量18 L”的字样。桶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 kg;将这些水全部倒入盆中,待水都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 g,冰的体积是 m 。10.如图G-6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m-V 关系图像。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 (选填“>”“=”或“<”)ρB,其中 (选填“A”或“B”)物质可能是水。三、实验探究题(14分)11.在“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组用3个铝块、小亮组用3个松木块分别进行实验。(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组用天平测体积为 10 cm 的铝块的质量,如图 G-7 甲所示,图中操作的错误之处是 。改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实验次数1中横线上。接下来他们继续测量了另外两个铝块的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小亮组则测量了3个松木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 实验次数 m/g V/cm 物质 实验次数 m/g V/cm 铝块 1 10 松木块 4 108 2162 54 20 5 32 643 108 40 6 10 20(2)分析表格中1、2、3(或4、5、6)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3)比较小明组和小亮组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4)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 。(5)在本实验中,我们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是为了 。(6)小明发现实验桌上还有一个未知实心物块,他通过实验测得其质量为 32.4g、体积为 12 cm ,通过计算他判断该物块可能是 (选填“铝块”或“松木块”)。四、计算题(11分)12.一只容积为 300 cm 的瓶子中盛有0.2kg的水,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 kg 的小石子投入瓶子中,当乌鸦投入25 块相同的石子后,水刚好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求:(1)乌鸦投入瓶中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滚动训练1. B 2. D 3. D 4. D 5. C 6. C7. A 8. 水平 左 52.49. 18 180002×10 10. > A11.(1)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27(2)相同 (3)不同 (4)密度(5)寻找普遍规律 (6)铝块12. (1)1×10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