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硫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课件) (共30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硫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课件) (共30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5.1 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一、硫酸的生产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硫和硫的氧化物SO2,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一种SO3的水化物---硫酸。下图浓硫酸的稀释,哪个是正确的?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__浓硫酸_沿器壁慢慢注入_水_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思考与交流:
根据上面关于工业制硫酸的介绍,能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2O+SO3=H2SO4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二、硫酸的性质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2)沸点:338 ℃(高沸点、难挥发酸),密度:密度为 1.84 g / cm3 (比水大)
(3)溶解性:浓H2SO4与水以任意_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2、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硫酸的性质
硫酸的稀溶液可以完全电离:
H2SO4= 2H++SO42-
(3).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
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具有和稀硫酸不同的化学性质。
①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水分,故常用 作干燥剂
常用来干燥中性气体和酸性气体:H2、O2、CO2、SO2、Cl2、 HCl等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碱性气体—NH3
还原性气体—H2S、HBr、HI
②脱水性:
浓硫酸能把蔗糖、纸张、木材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原子按2:1的个数比脱去,使这些有机物炭化。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蔗糖逐渐变黑,
b、蔗糖体积膨胀,形成黑色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解释实验现象。
现象 解释
蔗糖变黑
迅速膨胀
温度升高
气体可能是什么,如何产生的?
浓硫酸的脱水性使蔗糖碳化
产生大量气体
过程中放出热量
实验结论: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碳单质,自身被还原成SO2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比较
吸水性是指吸收物质本来就有的水(包括业态的水、水蒸气和结晶水),直接与水分子结合。
脱水性是将有机物中的氢、氧按1:2的组成脱去。
简单概括为:有水吸水、无水脱水。
③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
a、与金属的反应【实验5-3】
在带导管的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试管中加入2mL浓硫酸,塞好橡胶塞,使铜丝和浓硫酸接触。加热,将产生的气体先后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向外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将试管里的物质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只试管里,观察溶液的颜色。
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视频:
逐渐变黑色
无色
红色
蓝色
思考与交流:
回顾刚才的实验,可抽动的铜丝有什么作用?浸有碱液的棉花团有什么作用?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通过可抽动的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2)浸有碱液的棉花团可以吸收多余的SO2,以防止污染环境。
b、与非金属反应
在加热时,浓硫酸与木炭发生反应: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1)硫酸具有酸的哪些共同的性质?请举例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室用硫酸与金属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而不用浓硫酸,只是为什么?
(1)与活泼金属反应如:Fe+2H+ = Fe2+ + H2↑
与碱性氧化物作用如: MgO + 2H+ = Mg2+ +H2O
与碱作用如: H++OH-=H2O
与盐作用如: CO32-+2H+=H2O+CO2↑
(2)浓硫酸不能得到氢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硫酸分子中+6价的硫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反应中一般被还原为SO2。若反应中另有硫酸盐生成,还会同时体现浓硫酸的酸性。
反应物 变化或反应 表现性质
金属 铁、铝
锌等活泼金属 较不活泼金属 (如铜、银等) C、S、P 等非金属
还原性物质
常温下,发生钝化
加热时,生成硫酸盐、SO2和水
开始生成SO2,后来生成H2
非金属氢化物如(H2S)
低价态金属氧化物(如FeO)
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
和酸性
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
和酸性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有哪些不同?
浓硫酸,俗称坏水,化学分子式为H2SO4,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
指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
稀硫酸是指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70%的硫酸的水溶液,由于稀硫酸中的硫酸分子已经被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不具有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俗称炭化,即强腐蚀性)等特殊化学性质。
浓硫酸 稀硫酸
成分
酸性
氧化性
脱水性
吸水性
浓硫酸、稀硫酸性质异同?
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有少量H+
主要以H+、SO42-形式存在,
没有H2SO4分子
某些酸的通性(如与碱、盐、碱性氧化物
反应),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
具有酸的所有通性
强氧化性(+6价硫元素表现)可以与
不活泼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一般是SO2
弱氧化性(H+表现)只能与金属活动性
顺序表氢前的金属反应放出H2




方法 操作 结论
黏度法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两种酸
密度法 分别称量相同体积的两种酸
稀释法 将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分别加人盛有水的试管中
生雾法 将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分别滴人浓盐酸中
吸水法 将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分别滴到硫酸铜晶体(CuSO . 5H2O)上
脱水法 用玻璃棒蘸取两种酸,分别涂在纸上
钝化法 常温下,取已去除氧化膜的两块铝片(或铁片)分别放入盛有浓、稀硫酸的试管中
氧化法 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相同大小的铜片后,再分别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加热
黏稠状的是浓硫酸
质量大的是浓硫酸
放热的是浓硫酸
有白雾产生的是浓硫酸
使蓝色晶体变白的是浓硫酸
变黑的是浓硫酸
有大量气泡冒出的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浓硫酸
铜片溶解,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产生的是浓硫酸
三.硫酸盐
一些含 叫做矾。
结晶水的硫酸盐
胆矾 ,绿矾 ,
皓矾 ,明矾 ,
生石膏 ,熟石膏 ,
重晶石 。
CuSO4·5H2O
FeSO4·7H2O
ZnSO4·7H2O
KAl(SO4)2·12H2O
BaSO4
2CaSO4·H2O
CaSO4·2H2O
四、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然后再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再分别继续加入少量稀盐酸,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5—4:
操作 稀硫酸 Na2SO4溶液 Na2CO3溶液
滴加 BaCl2溶液 现象
离子方程式
再滴加 稀盐酸 现象
离子方程式
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沉淀不溶解
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沉淀不溶解
——
——
白色沉淀
Ba2++CO32-=BaCO3↓
沉淀溶解
BaCO3+2H+=Ba2++H2O+CO2↑
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有什么启示?
则证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
待测液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加BaCl2溶液
加稀盐酸
排除CO32-、SO32-、Ag+的干扰
注意:①不能用HNO3酸化,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②钡盐不能用Ba(NO3)2溶液,因为在酸性条件下 SO32-、HSO3-、SO2 等会被溶液中NO3-氧化。
2.SO32-的检验
取未知液,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四、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