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课件26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课件26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核素
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
道尔顿 实心球
汤姆森 葡萄干面包
卢瑟福 行星模型
薛定谔
电子云模型
玻尔 量子轨道
分层排布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每个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约为1.673×10-27kg,每个电子的质量约9.109×10-31kg,为质子质量的1/1836。质量很小,使用相对质量,近似1
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
质量数(A):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加起来所得的数值。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X
A
Z
元素化合价
每个离子所带电荷数
每个分子所含原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字母代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
原子核内质子(核电荷数)
电子层
每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2、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8个
3、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为18个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出,其中也包括从元素周期表得到的启示
练习:画出前18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的元素是碳(C)、3倍的元素是氧(O)。
2、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锂(Li)或磷(P)。
3、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金属元素是铍(Be)或铝(Al)。
特殊结构的元素
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理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列成一个横行
3、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列成一个纵行
1、含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周期
1、概念:元素周期表中,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2、周期数:7个
3、每周期元素种类:2 8 8 18 18 32 32
4、周期分类:三短四长,短周期:1、2、3;
长周期:4、5、6、7
6、与原子结构关系: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5、每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
36、54、86、118

2、主族(A):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副族(B):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1、概念: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第Ⅷ族)
3、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特别记忆:列序数<8时,主族和副族的族序数=列序数;列序数大于10时,主族和副族的族序数=列序数的个位数(第Ⅷ族和0族除外)。
碱金属
稀有气体
卤族
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H、Be、 Al
2、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2倍:C、S
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3倍:O
4、周期数是族序数的2倍:Li
5、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Na
特殊位置的元素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
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ⅠA族都是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
B
练习
2.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是(  )
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
C
练习
三、核素
原子 11H 21H 31H
名称 氕(pie) 氘(dao) 氚(chuan)
—— 重氢 超重氢
符号 H D T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和联系
同位素的应用:
氢有三种同位素:
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材料
铀有三种同位素:
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
碳有三种同位素:
碳12作为原子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
碳14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
古董鉴定、测定年代、化学分析。医学诊断、检查金属有无沙眼或裂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