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4课时(课件25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4课时(课件25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四课时 卤族元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了解卤族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从原子结构角度认识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的本质原因
从结构认识元素性质递变的本质原因
教学目标
重难点
3、初步学会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推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复习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决定
相似性
表现
决定
递变性
决定
问题: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是否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呢?
判断依据 规律
单 质 的 氧化性
资料--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程度
越容易反应,非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一种非金属能把另一种非金属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
与同一种变价金属反应
金属被氧化后的价态越高,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气态氢化物或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
气态氢化物或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其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1、物理性质
卤素单质 颜色(常态) 密度 熔、沸点℃
F2 淡黄绿色(气体)
Cl2 黄绿色(气体) Br2 深红棕色(液体) I2 紫黑色(固体) Chlorine
Fluorine
Bromine
Iodine
六、卤素(第ⅦA族)
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颜色逐渐加深
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 得电子能力 非金属性 单质的氧化性
氟 F 9 7 2
氯 Cl 17 7 3 溴 Br 35 7 4 碘 I 53 7 5 2、卤素原子结构的递变性
推测 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大
同 主 族 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 失电子能力 金属性 得电子能力 非金属性
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
结构上的相同 性质上的相似
决定
(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
(回忆氯气的性质)
卤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卤素单质 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 产物稳定性
F2
Cl2
Br2
I2
暗处
很稳定
光照或点燃
较稳定
加热
不如氯化氢稳定
不断加热
不稳定
结论:
>
>
>
HF>HCl>HBr>HI
从上到下,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
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P103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4-1 现象 方程式 氧化性比较 结论
①4mLKBr+1mL氯水 Cl2>Br2 氧化性Cl2>Br2>I2
②4mLKI+1mL 氯水 Cl2>I2 ③4mLKI+1mL 溴水 Br2>I2 无色变
为橙色
无色变
为紫红色
无色变为紫红色
结论:
X=Cl、Br、I
F2与水:
注意:HX(除氟外)都为强酸,且酸性HCl(3)卤素单质与水反应
(4)卤素单质与碱反应
X=Cl、Br、I
(5)卤素单质与金属反应
F2与所有金属反应;Cl2与大多数金属反应;Br2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I2只和活泼金属反应
单质 元素非金属性 单质 氧化性 与H2反应剧烈程度 氢化物稳定性 对应离子还原性 最高价含氧酸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F2 无
Cl2 HClO4 Br2 HBrO4 I2 HIO4
逐渐减弱
3、卤素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决定
决定
相似性
决定
递变性
性质
结构
决定
表现
【课堂小结】
补充1:卤族元素的特殊性
(1)F无正价,无含氧酸,而Cl、Br、I都有正化合价和含氧酸
(2)Cl2易液化,Br2易挥发、I2易升华
(3)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2
(5)活泼的卤素单质能置换不活泼的卤素单质,
但F2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 原因是 2F2+2H2O=4HF +O2
(4)I2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补充2:卤素离子的检验
(1)沉淀法--AgNO3溶液
(2)置换--萃取法
滴加
加适量新制
饱和氯水
加入CCl4(下层)
或汽油(上层),
振荡
从上到下




结构
性质
决定
小结:同主族元素
性质的递变规律(从上到下)
1.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主要原因是(  )
A.单质均有颜色
B.均为双原子分子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D.均为非金属元素
2.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有误的是(  )
A.Cl2+2I-===I2+2Cl-
B.I2+2Br-===Br2+2I-
C.Cl2+2Br-===Br2+2Cl-
D.Br2+H2O===HBr+HBrO
3.下列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A.氯化钾 B.溴水 C.碘酒 D.氯气
【自我检测】
C
B
A
4.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卤化氢中HF最稳定
B.卤素原子序数越大,卤素单质越难与氢气反应
C.卤素原子序数越大,其氢化物越稳定
D.卤素单质与氢气越难反应,生成的氢化物越不稳定
5.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溶液 D.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①无色→②褐色→③蓝色→④无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D、B、C
2I-+Cl2===I2+2Cl-
I2+2NaOH===NaI+NaIO3+H2O
1.F2通入水中会剧烈反应,且有另一种单质气体生成,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书写化学方程式。
【问题导思】
2.氧化性F2>Cl2,那么能否用F2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Cl2。
F2 会先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无法置换出Cl2
1.已知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为 F2>Cl2>Br2>I2,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 Cl2+2NaBr == 2NaCl+Br2。下列说法或化学方程式不成立的是(  )
A.Cl2 与 I-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2NaF+I2===2NaI+F2
C.还原性:Cl-<Br-<I-
D.少量 Cl2 通入到 NaBr 和 NaI 的混合溶液中,Cl2 优先氧化 I-
【应用体验】
B
由氧化性:F2>Cl2>Br2>I2可知,还原性:Cl-<Br-<I-,
2.在硬质玻璃管中的 A、B、C 处依次放有浸有 KBr 溶液、KI 溶液、淀粉溶液的三个棉球(如图所示)。由左端导入Cl2,在B处加热,可观察到 A 处棉球呈________色,B处棉球呈现________色,C处棉球呈________色。将试管冷却后,在B、C之间的玻璃管内壁上有________色的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Br
KI
淀粉
红棕
紫红

紫黑
固体
碘易升华,碘蒸气冷凝为固体
【随堂演练】
1.卤族元素的下列性质与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无关的是(  )
A.都能与钠反应 B.都可以形成无氧酸
C.氟没有正价 D.均可形成氢化物
2.卤素按F、Cl、Br、I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增多起主要作用
B.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起主要作用
C.其单质的密度增大起主要作用
D.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大起主要作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Cl、Br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B.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规律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D.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砹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
4.(2021·黔西南州同源中学高一检测)砹(At)属于卤族元素,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H2化合的能力:At2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C.砹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D.砹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
5.现有失去标签的A、B、C、D、E五个集气瓶,分别充满H2、O2、Cl2、HCl、HBr五种气体中的一种,其中C是黄绿色,A、C混合见光爆炸,C、D混合在瓶壁上出现橙红色小液滴,E遇潮湿空气出现白雾,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卤化氢
(1)物理性质
卤化氢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
(2)卤化氢的三大性质比较
①热稳定性:HF>HCl>HBr>HI
②酸性:HF(弱)③还原性:HF(3)卤化氢的制备——难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
熔、沸点依次升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