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力(第3课时)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引入新课1、力是 对 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 有关;3、力能使物体发生 ;力也能改变物体的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 、方向 ,且作用于 ;5、力的图示法可用一条带有 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物体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形变运动状态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箭头和标度大象举起粗大的树干要用力,蚂蚁搬动轻小的树叶也要用力,日常生活中,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有大小。那么,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它们的大小又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 新课教学测量长度时我们规定长度的单位,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我们也需要规定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它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感受力的大小手托2颗鸡蛋的力约为1牛1牛: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20牛体重50千克的八年级男生的握力约为400牛新课教学弹簧测力计测量长度用 ,测量液体体积用 ,测量温度用 。刻度尺量筒温度计那么测量力的工具又是什么呢?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测力计握力计实验室测力计 托盘称新课教学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测力计,它的内部装有可以伸缩的弹簧,其结构如图2.1-1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弹簧、挂钩、指针、拉杆和刻度盘等组成的。新课教学视频:弹簧测力计的结构新课教学弹簧、橡皮筋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橡皮筋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它对使它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反抗弹性形变的力弹力:新课教学视频:弹性与弹力新课教学弹力的种类压力、拉力、支持力、推力等都属于弹力因物体的形变有多种多样,所以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压弯的塑料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将一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把弹簧拉长,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物体的拉力。新课教学1.如图2.1 - 14所示,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长方形木板上,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0刻度线。思考:这样标0刻度线的目的是什么 排除弹簧、指针和秤钩的重力所造成的影响。2.在挂钩上悬挂1个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新课教学3.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4.根据长木板的长度和弹簧可伸长的长度,标出最大测量值和其他数值刻度线。5.在自制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文具盒或教科书等物品, 测出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再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看看两者的测量值有多大的差距。新课教学通过实验发现,弹簧受到的外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外力成正比。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圆筒测力计 实验室测力计 条形盒测力计演示测力计新课教学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待测力不能超过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明确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2.检查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若没有,要调节至对齐。3.沿弹簧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几次,以防止弹簧卡壳。使用前:新课教学2.读数时:视线垂直于刻度板,在记录数据时要带上单位。使用时:1.测量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施力,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避免因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如图所示)。 施力方向练一练读数:①读数时,先要明确最小刻度值;②读数时,应平视,使视线与刻度盘垂直;③待指针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和记录时,都要带单位(牛或N);④一般不用估读。读出下列各力的大小; ; ;2.4N3.6 N2.6N新课教学视频: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当堂检测1、用力压弹簧,弹簧会发生形变。下列能正确表示弹簧所受压力的示意图是( )C当堂检测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节指针使其指在零刻度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下方而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拉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能确定A3、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B当堂检测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填“A”或“B”);(3)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细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16 8B A22.5板书设计2.1力(3)一、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N二、力的测量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2、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等3、弹性和弹力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预习“五、重力”相关内容。2.1力(3)课后检测班级 姓名1.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B.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D.木板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2.用力压弹簧,弹簧会发生形变。下列能正确表示弹簧所受压力的示意图是(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4.托起下面几个物体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牛的是( )A.一颗黄豆 B.一瓶啤酒 C.一辆自行车 D.一个鹅蛋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节指针使其指在零刻度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下方而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拉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能确定6.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C.使用时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摩擦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其最大测量值8.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墙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手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9.如图四个完全相同弹簧秤,甲、乙均水平放置,丙、丁均竖直悬挂,四图中的弹簧秤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秤的自身重力是1N,弹簧秤受到的拉力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弹簧秤的示数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4N,乙为4N B.乙为3N,丙为5NC.丙为5N,丁为3N D.丙为4N,丁为4N10.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A. 4.2N B. 4N C. 3.8N D. 无法判断 11.如图,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使用前,弹簧测力计要沿着______方向调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为______,此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填“A”或“B”);(3)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细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13.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拉力/N 0 1 2 3 4 5 6 7弹簧长度/cm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1.5(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 cm;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③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 C B D A B A C D C水平; 2.2N; 水平向右16; 8 ;B; A ;22.5(1)刻度尺(2) 10.0 见解析 0~5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 力(第3课时)(课件23张ppt 视频 课后检测卷(含答案)).pptx 2.1力(3)课后检测(含答案).doc 弹性与弹力.mp4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mp4 测力计的正确使用.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