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Are you Su Hai 单元复习 教案+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3 Are you Su Hai 单元复习 教案+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英语 三年级上册
Unit 3 Are you Su Hai
单元复习
学完这一课,学生能够掌握:
1.词汇:Unit 3的重点词汇及核心考点;
2.语法:用“Are you ... ”句型确认某人身份;用“What class ... ”询问对方所在班级;
3.交际功能:询问某人是谁;询问某人在哪个班级。
1.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及核心考点;
2.掌握确认某人身份和询问对方所在班级的疑问句及其答语。
掌握确认某人身份和询问对方所在班级的疑问句及其答语。
课堂导入
给出图片和备选单词,让大家选择合适的单词完成对话,让学生感受本单元的具体语境,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活动】给出图片和备选单词,让大家选择合适的单词完成对话,帮助学生复习本单元重要的情景交际用语。
【学生活动】看图片和对话,完成选词填空任务。
新知探究
Step 1: 话题梳理
【教师活动】梳理本单元的话题及功能、组织“头脑风暴”,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话题的内容及其相关的词汇、句型,引导学生基于前面复习的内容整合本单元学习的重点知识,思考并构建单元知识脑图。
【学生活动】梳理本单元重点知识,思考并构建单元知识脑图。
Step 2: 考点突破
【教师活动】通过“展示李红、李雷和伙伴们在学校的活动”这一个整体情境组织梳理必过考点,让学生通过练习练会核心考点,并以练习带动考点复现、复习和应用,使学生真正掌握本单元的语法点。
【学生活动】梳理“excuse me”的用法、“sorry”的用法、“Here I am!”的含义和用法、“with”与“and”的用法区别,完成相关练习。
Step 3: 重点突破
【教师活动】通过“展示李红、李雷和伙伴们在学校的活动”这一个整体情境组织梳理核心句型,让学生通过练习练会重要知识点,并以练习带动知识复现、复习和应用,使学生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学生活动】1. 梳理如何用“Are you ... ”句型确认某人身份;
梳理如何询问某人所在班级。
Step 4: 知识输出
【教师活动】安排学生进行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反复练习本课所学情景交际用语,进一步引导学生输出核心知识。
【学生活动】先玩猜一猜的游戏。然后根据自己拿到的名牌,用新身份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在活动中运用核心句型和核心词汇。
知识梳理
1.New words
are you no not yes ha but oh sorry twin we with class in
right
2.Expressions
(1)—Are you Jake 你是杰克吗?—No, I’m not. I’m John. 不,我不是。我是约翰。
(2)—What class are you in, Su Yang 苏洋,你在哪个班?—I’m in Class 2. 我在二班。
(3)Here I am! 我在这儿呢!
(4)Excuse me. 对不起;打扰一下。
课后任务
布置学生课下完成:
Review what we learnt in this unit.(共20张PPT)
Unit 3
Revision
Are you Su Hai
英语译林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Word
bank
me
are
class
not
Choose the right word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Excuse ___,
___ you Su Hai
No, I’m ___. I’m Su Yang.
____ ____ are you in
I’m in Class 2.
me
are
not
what
What
class
Lead-in
lyric
话题:Are you Su Hai (询问并识别人物)
功能:Ask who someone is.
(询问某人是谁。)
Ask what class someone is in.
(询问某人在哪个班级。)
话题梳理
Are you Su Hai
Ask who someone is
Ask what class someone is in
—What class are you in
—I’m in Class 1 / Class 2.
—Are you Su Hai
—Yes, I am. / No, I’m not.
话题梳理
1.用“Are you ... ”句型确认某人身份
李红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好像她幼时的玩伴李雷,李红不太确定,她上前询问:
Yes, __ ___.
____ ____ Li Lei
Are you
I am
重点突破
1.用“Are you ... ”句型确认某人身份
我们可以使用句型“Are you + 姓名 ”询问对方“你是……吗?”,对方可以用“Yes, I am.”作肯定回答,用“No, I’m not. I’m + 自己真实姓名.”作否定回答并介绍自己真实身份。例如:
重点突破
—Are you Jake 你是杰克吗?
—No, I’m not. I’m John. 不,我不是。我是约翰。
2.如何询问某人所在班级
李红想知道李雷在哪个班级,她继续询问:
I’m __ Class 1.
_____ class are you __
What
in
in
重点突破
2.如何询问某人所在班级
我们可以使用“What class are you in ”询问对方“你在哪个班级?”,对方可以回答“I’m in Class 1 /...”。
注意:“Class 1 / ...”中的“Class”首字母应大写。例如:
—What class are you in, Su Yang
苏洋,你在哪个班?
—I’m in Class 2.
我在二班。
重点突破
3.“excuse me”的用法
中午李雷和同学正在餐厅吃饭,这时李红也想和他们坐在一起用餐,她礼貌性地打断他们二人时可以说 _____。
A. Sorry!
B. Excuse me!
C. Good morning!
B
考点突破
3.“excuse me”的用法
“excuse me”意思是“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用来表示礼貌地打断别人或引起注意。例如你想请别人帮忙,就可以说:
Excuse me, can you help me
打扰一下,你能帮我吗?
考点突破
4.“sorry”的用法
李雷不小心把汤洒在了李红的衣服上,他感到很抱歉,她应该对李红说什么?
A. Sorry!
B. Excuse me!
C. It's OK!
考点突破
4.“sorry”的用法
“sorry”意思是“对不起、抱歉”。当我们做了不好的事情,或者让别人不开心时,就可以用它来道歉。当别人对你说 sorry,你可以这样回应:
It's OK! / That's all right. / ...意思是“没关系、没事的”。
考点突破
5.“Here I am!”的含义和用法
李红听到好朋友李梅在不远处叫她,于是她大声应答:
A. Yes, I am.
B. I’m Li Hong.
C. Here I am!
考点突破
(1) “Here I am!”字面意思是“我在这儿呢!”,可以回应别人的呼唤或寻找。
(2) 到达约定的地点时,你也可以对朋友说:Here I am! (我到啦!)
(3) 玩捉迷藏时朋友找不到你,你也可以笑着喊:Ha ha! Here I am! (哈哈!我在这儿呢!)
5.“Here I am!”的含义和用法
考点突破
6.“with”与“and”的用法区别
李梅帮李红把裙子擦干净了,她也想坐下来和李红他们一起用餐,她问道:Can I eat ____ you
A. and
B. with
C. to
B
考点突破
with 和 and 都有“和、与”的意思,但用法有区别。
观察:我和你一起在一班。
I’m in Class 1 with you. / You and I are in Class 1.
with是介词,“with+人 / 物”常常放在句子末尾。
and是连词,把两者紧紧连在一起,前后地位平等。
6.“with”与“and”的用法区别
考点突破
Let’s play a game!
Yes, I am. / No, I’m not. I’m Su Li / ...
Are you Li Ying / ...
Task 1
角色扮演:根据你拿到的名牌,用新身份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
—Hi, I‘m ...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What class are you in
—I’m in Class 1 / ...
Jenny
Class 1
Jack
Class 3
Task 2
知识梳理
Try to make more friends.
New words
are you no
not yes ha
but oh sorry twin we with
class in right
Try to make more friends.
Expressions
—Are you Jake 你是杰克吗?
—No, I’m not. I’m John. 不,我不是。我是约翰。
—What class are you in, Su Yang
苏洋,你在哪个班?
—I’m in Class 2.
我在二班。
1
2
3
Here I am! 我在这儿呢!
Excuse me. 对不起;打扰一下。
4
Bye-by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