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B)(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B)(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秋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B卷)
期中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融入宇宙怀抱】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在那浩瀚无垠的夜空之下,我独自凌空站立于山巅,四周万籁俱寂,唯有星辰与我对话。手中的酒杯轻轻摇曳,月光如水,我细细zhēn酌着这杯中的佳酿,仿佛能品出岁月【甲】__________的味道,每一滴都【乙】____________着过往的风霜雨露。翘首远望,天际边似乎有未知的奥秘在【丙】____________,心中那份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被无限放大。此刻,我仿佛融入了宇宙的怀抱,渺小而又自由,思绪随着夜风飘向那遥远而神秘,【丁】___________着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zhēn酌( ) (2)翘首( )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甲、乙、丙、丁四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蕴含 召唤 找寻 沉淀
B.蕴含 召唤 沉淀 找寻
C.沉淀 召唤 蕴含 找寻
D.沉淀 蕴含 召唤 找寻
3.语段中“风霜雨露”的短语类型是( )
A.偏正短语 B.并列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4.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领悟经典之义】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名句。(7分)
让我们在诗的海洋中徜徉。刘桢的《赠从弟》首联直接点出“松”“风”之较量:“亭亭山上松,(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颔联用优美的语句展现莺歌燕舞的美景:“(2),。”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颈联用反衬来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的意境:“(3),。”《黄鹤楼》中,崔颢在尾联直抒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4)?。”
二、阅读(45分)
【热爱祖国山川】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甲】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灔澦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灔澦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6.[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时期地理学家__________(人名)。(2分)
7.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略无阙处 雄才大略 B.回清倒影 有来无回
C.属引凄异 引经据典 D.发大溪口 有时朝发白帝
8.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9.古代文人常借助江水景象表达情感。请结合【甲】【乙】诗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分)
选文 《渡荆门送别》 《三峡》
划线句景物的状态 静态 ①__________
江水形象解读 “江入大荒流”一句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读出了作者的豪迈之情。诗人顺着长江水进入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将故乡水②________化(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③ 的情感。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之水夏急猛、秋清澈、春富趣,展示了祖国山水的秀丽景象,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
10.[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灔澦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2分)
①作者到瞿塘关时,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等到夏秋水涨时,____________________。
11.(1)[乙][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2)[乙][丙]两个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深切缅怀徐老】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5分)
缘悭一面徐知免
①我有幸结识徐知免先生是在2015年。那年,他已95岁,我未足40岁,刚刚任职《如皋日报》副刊编辑。《深圳特区报》刊出相关专访,我才知道这位法文翻译家是如皋人。报上刊有照片,他长圆形的脸上,架着一副大眼镜,目光有神。两颊尽是白色美髯,与银色的鬓毛、眉毛,浑然一体。嘴角轻轻一抿,露出淡淡一笑,慈眉善目,甚是亲切。
②老人亲和又易亲近。因公私兼顾——编辑的约稿工作及个人的藏书喜好,我去函徐老。他回电相约长聊。翌日下午,电话那边,徐老娓娓道来。电话这边,我侧过头,用肩膀、脸颊夹紧话筒,双手贴着键盘,啪啪作响,录下他的叙述。此次交流,前后两个多小时。徐家湾的故乡情结,磨头遭遇日军的境况,闻一多先生的授课,朱自清先生的奖掖,冯至先生的签名……往事悠悠,历历在目。令我难忘的是,他还向我透露了些许独家“旧闻”:抗战期间,他中学毕业后,力拒家人的安排——进入银行“点票子”,偷偷报考中法大学,孑身赴滇。在昆明最窘迫的时刻,徐先生只能当去兰州带来的皮衣皮扎,计划弃学打工。魏建功先生发现他的困苦,力劝他向韩德馨(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学家)等同乡学习,又取出20块钱助他暂渡难关。徐先生追忆恩人时,话声嘶哑,一度哽咽。
③也许是受魏先生的影响,徐老尤重乡情。通话意犹未尽,他在惊蛰日又书长札,表示家乡来信让他感到亲切、温馨。信末又言:“写了这么多,可见我是多么高兴认识你。愿我今年能再回如皋时看见你。”此非客套,就在电话聊天结束时,他也约我赴宁,去他府上喝罗宋汤。我未把见面当回事,觉得徐老会像周有光先生那样长寿,来日方长。
④随后的数月,我俩已尽去生分,无话不谈。徐老谦逊谨慎,他郑重其事地告知:青年人没有亲历抗战往事,希望我不要为他写传,即便要写,尽量从简。我趁机向他约稿。徐老陆续寄来回忆朱自清、冯至、闻一多的旧文,我一一刊出。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徐老身体稍好,便撰文两篇回忆家乡——《我故乡的三位老师》《避寇·乡居》(见诸2015年7月2日、9月21日《如皋日报》)。我有幸成为第一个读者,真切感触到徐老的乡情。样报寄去南京,徐老认认真真阅读,他还向张子清教授(南通人)推荐《如皋日报》。他俩赞扬报上的地方掌故,颇具特色。我既愧怍又感激。
⑤令我感激的还有徐老的教诲,就像他的译作,语言浅显,不失内涵。我写的字,有些扭捏,像熬不出头的小媳妇。于是,我写信惯用打字。徐老“鼓动”我动笔。我硬着头皮写去一通。他幽默地勉励道:王羲之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写字的。你用笔写的信……笔划更舒展一些就更好了,多加强信心。我由此觉悟,乐意书写。还有编文,他发现给我的散文发表时,略有修订。他未生气,更未诘责,只是让我读读他回忆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徐先生早年编辑《大国民报》,约来朱先生的佳作,发稿时将“呆”改为“待”,受到朱先生的耳提面命。编辑需要尊重作者,一字一句,应当斟酌。朱先生、徐老的编辑理念,深入我心。
⑥入秋前后,徐老又有来函,述及天气炎热,身无大恙,但是走路不稳,老态龙钟,取消当年回如计划,希望我去南京看他。我盘算着如皋市政协的工作人员正在采访家乡名人,何不请他们同行。可惜他们有规定,优先考虑将军、科学家。我很遗憾。国庆节过后倒传来好消息——徐老寄赠译著《胡萝卜须》,扉页题字:昨夜“杜鹃”夹雨过南京,淅沥终宵。今天气晴明,因寄一本赠彭伟兄。
⑦挨过酷暑,迎来秋凉,徐老身心俱佳。谁料2015年冬至刚过,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传来噩耗:徐老于梦中仙逝。缘悭一面①,我心中满是悔恨,无限愧疚。对于徐老,我念念难忘。数年后,我拍下他的大量手稿,其中还有《个旧日记》及自编散文目录。徐老生前打算出书,终老未果。若有机缘,我希冀编印一本《徐知免文集》,方可不负徐老的“倾盖如故②”。
(作者:彭伟。源自《文汇报》2024年1月15日。有删改)
注:①缘悭一面:指缺少一面之缘,谓无缘相见。②倾盖如故:新认识却像老友一样友谊深厚。
12.本文叙述了“我”与徐知免先生交往的哪些事?请梳理文章,简要概括,把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① →② →③ →④ →⑤徐老赠“我”译著
13.徐知免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
14.根据括号中的要求赏析下面语句。(4分)
(1)他长圆形的脸上,架着一副大眼镜,目光有神。两颊尽是白色美髯,与银色的鬓毛、眉毛,浑然一体。嘴角轻轻一抿,露出淡淡一笑,慈眉善目,甚是亲切。(从描写方法角度)
(2)电话这边,我倒过头,用肩膀、脸颊夹紧话筒,双手贴着键盘,啪啪作响,录下他的叙述。(从词语运用角度)
15.文章表述了作者怎样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中表达感情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传承长江文化】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0分)
材料一 长江安徽段八百里,历史文化厚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至少提前到5300年前,还有铜陵的青铜、马鞍山的钢铁、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以及“芜湖铁打姑孰画”……有学者研究,长江安徽段流经吴楚文化交汇区、江淮文化区、皖南文化区、徽州文化区,对长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着重大和深刻影响。“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仙李白一生行游四方,传世1000余首佳作,仅在安徽就留下200余首。千百年来,在长江安徽段,众多文人写就脍炙人口的名篇。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在此开启救亡图存的探索,怀爱国心、立兴国志、践强国行,前赴后继。这些都承载着长江流域民众及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是长江文化的明珠、中华文明的瑰宝。
(选自《安徽日报》,2023年09月07日)
材料二 据介绍,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被放在首要位置,健全系统保护、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沿线13省份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文物考古研究,健全长江文物保护名录制度,加强长江文物本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统筹兼顾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在项目谋划中,把准建设方向,严防大拆大建违规开发、千篇一律同质开发、政绩工程盲目举债开发等不良倾向。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各地各有关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引领,把握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关系,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生态治理充分结合、与社会发展充分结合,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选自“人民网”,2024年05月03日)
材料三 江苏省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N”规划体系,启动编制长江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特别是创新编制长江文化价值阐释弘扬、长江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等专项规划,历时两年开展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建立长江文化专项资源数据库,实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浙江是非长江水系的干流或重要支流流经区域而被国家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的省份,全省布局近90个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重点项目,同时以研学活动为突破口,累计建设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研学基地等10余个与长江文化相关的国家级、省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开发考古研学游等特色研学产品,并引导全省各地文博场所和景区景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安徽将长江安徽流域丰厚的传统文化、鲜明的革命文化、多彩的先进文化基因,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过程,打造皖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和皖江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3日)
材料四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与黄河一起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标志性象征,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多样性,“江河互济”构建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充分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丰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呈现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3日)
1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长江安徽徽段承载着长江流域民众及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是长江文化的明珠、中华文明的瑰宝。
B.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各地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引领,把握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关系。
C.安徽将整个长江流域丰厚的传统文化、鲜明的革命文化、多彩的先进文化基因,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过程。
D.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呈现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17.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18.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保护传承长江文化的具体措施。(至少答两点,2分)
19.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意义。(3分)
【读经典悟人生】
(四)名著阅读(5分)
20.如果有一本书所写的风景跨越时空,与你目之所及,心之所向,行之所信,契合相通,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一本书,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任务。
(1)目之所及——概览革命经典:在下面文段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按照①______顺序记叙了作者的见闻,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群像,符合这类作品②______的基本特点。(1分)
(2)心之所信——体会革命精神: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分析红军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2分)
文段一
“军阀的军队的任务是收税和压榨人民的血,红军为解放人民打仗。”……另一个(红军)说:“我们长征过四川时,农民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做的草鞋,一路上给我们送来了茶和热水。”
文段二
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红军战士一个个站起来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
(3)行之所向——践行革命道路:从“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群像”中任选一位,结合书中他的成长经历,说说你从中收获的精神力量。(2分)
三、专题学习活动与写作(60分)
【弘扬传统文化】
(一)专题学习活动(10分)
21. 某中学八年级拟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请你根据示例再拟写两个活动项目。(2分)
示例:引经据典话诚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有关诚信的名言和故事(写故事名即可)各一则。(2分)
①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三则新闻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三则新闻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不超过20字)(3分)
①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作弊入刑”。
②6月1日起,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
③6月2日,北京举行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
(4)在活动宣传中,宣传组准备使用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款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名为“诚信”。请你结合画面内容说说该邮票以“鼎”为主图的寓意。(3分)
【绽放思想之花】
(二)写作(50分)
2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按自己的节奏前行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团队铸就人才厚度,新生代闪耀雪场
人才涌现:曾在北京冬奥会大放光彩的自由式滑雪明星谷爱凌、苏翊鸣,因伤病遗憾缺席本次亚冬会。但令人惊喜的是,中国雪上项目的新生代选手们并未让金牌旁落。在苏翊鸣的主项单板大跳台以及谷爱凌擅长的自由式U型场地和自由式大跳台等项目中,中国选手表现出色,成功捍卫荣誉。在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中,中国选手更是实力超群,一举包揽了前三名。
成绩斐然:最终,在自由式滑雪全部10个项目中,中国选手收获7金8银4铜,共计19枚奖牌,创造了历届亚冬会的最佳战绩。这一辉煌成绩充分彰显了中国雪上项目人才储备的雄厚“厚度”,新生代选手的崛起,让我们对中国雪上运动的未来充满期待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体育界如此,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亦是如此。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期中测试卷(B)参考答案
1.斟 qiáo
2.D
3.B【解析】本题考查短语类型。“风霜雨露”中的“风霜”“雨露”这都是自然界的现象,是并列的词组。这是并列短语;故选B。
4.在“神秘”的后面添上“……的地方(远方)”
5.(1)瑟瑟谷中风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3)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北魏 郦道元
7.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把握。A.皆/方略、计谋。不相同;B.回旋/回去。不相同;C.延长/引用。不相同;D.出发/出发。相同;故选D。
8.(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
9.①动态 ②拟人 ③对家乡依依不舍、留恋
10. 江水低于澧沔堆(数十丈) 江水高于澧淨堆(数十丈)
11.(1)甲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人云霄可以看出。(2)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参考译文:二十六号,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的喊就不停的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
12. “我”与徐老电话长聊。 徐老来信希望与“我”见面。 “我”向徐老约来稿件。 徐老对“我”的教海。
13.①亲和又易亲近:与“我”通电话长聊,娓娓道来,交流了两个多小时;②有浓厚的乡情:来信希望回家乡看看,撰文两篇回忆家乡;③谦逊谨慎:不要为他写传,即便写,也尽量从简;④爱护、勉励、教导年轻人:鼓励“我”动笔写字,委婉告诉“我”要尊重作者并赠书给“我”。(意对即可)
14.(1)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了95岁的徐知免先生精神矍铄、年老而慈眉善目,亲和亲切的形象。
(2)使用一系列的动词,如“侧”“夹紧”“贴”,和拟声词“啪啪”,生动形象写出“我”与徐老通电话时专注又紧张,唯恐漏掉一句话时的姿态。
15.①对与徐老结识并能成为徐老回忆家乡文章的第一个读者感到幸运。②对徐老充满感激,感激他对自己所编辑报纸的赞扬以及对自己“动笔写字”的鼓励及“尊重作者”的编辑观念的教导。③对与徐老“缘怪一面”的悔恨、愧疚,几次徐老相约见面都未能如愿。④对徐老深切的怀念,希望能编印一本《徐知免文集》告慰徐老。(意对即可)
16.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C.材料三说的是“安徽将长江安徽流域丰厚的传统文化、鲜明的革命文化、多彩的先进文化基因,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过程”,并非整个长江流域;
故选C。
17.(1)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2)通过列举凌家滩遗址、铜陵的青铜、马鞍山的钢铁、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以及“芜湖铁打姑孰画”等具体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特产,使得说明更加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加信服作者的观点;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18.(1)将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健全系统保护、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2)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文物考古研究,健全长江文物保护名录制度,加强长江文物本体保护;(3)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兼顾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4)严防大拆大建违规开发等不良倾向,确保文化保护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至少两点)
19.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意义在于:(1)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2)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有助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3)在当今社会,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也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4)从个人角度来看,了解和学习长江文化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5)同时,长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和绿色发展理念也对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20.(1)时间 纪实性
(2)原因一:红军为解放人民而战,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原因二:红军战士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3)示例一:毛泽东。他出身农民家庭,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和探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从他的成长经历中,我收获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勇敢地迎难而上,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21.(1)①诚信演讲共参与 思考感悟讲诚信(或:走进生活找诚信)
(2)名言示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④轻诺必寡信。⑤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⑥无转其信,虽危不动,贞信以昭,其乃得人。⑦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⑧人倍信则名不达。⑨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⑩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故事示例:①曾子杀彘(猪)②商鞅立木③季布守诺(一诺千金)③韩信报恩④李苦禅烧画⑤范式守信
22.作文一【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按自己的节奏前行”这个题目强调了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特性。“节奏”可以理解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等,也可以是内心的情感节奏、思维节奏等。“按自己的节奏前行”意味着不随波逐流,不被外界的压力和干扰所左右,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目标和实现梦想。立意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一是强调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特点,不要盲目比较和模仿他人;二是鼓励勇敢做自己,坚持自己的选择和道路,不畏困难和挫折;三是探讨如何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被浮躁和焦虑所影响,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成长。
二、构思选材。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散文或议论文。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或他人按自己节奏前行的故事。比如写自己在学习上不追求速度,而是注重理解和掌握,按照自己的节奏逐步提高成绩;或者写一位艺术家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不迎合市场需求,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展现按自己节奏前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写成散文,可以从不同的方面阐述按自己节奏前行的感悟。比如可以描写大自然中不同生物的节奏,如花朵的绽放、鸟儿的飞翔等,从中领悟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各自的节奏之美;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在不同阶段如何找到并坚持自己的节奏。如果写成议论文,可以围绕“按自己的节奏前行”这个观点进行论证。可以从为什么要按自己的节奏前行、如何按自己的节奏前行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列举事例等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作文二【思路点拨】文章应紧扣 “团队与个人发展” 的主题来写。开篇引用名言点明观点;接着结合体育界的事例,阐述团队对个人的培养以及个人对团队的反哺;然后拓展到社会生活其他领域,进一步论证主题;最后提出在团队中实现个人发展的方法,要结构严谨,论证充分,语言富有文采。
范文
以团队之力,绽个人芳华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在时代的浪潮中,个人与团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就像在体育界,中国雪上项目在谷爱凌、苏翊鸣因伤缺席亚冬会的情况下,仍能在多个项目中摘金揽银,自由式滑雪项目更是创造历届最佳战绩,这背后是团队梯队建设的功劳,彰显了团队对个人发展的强大助力。
团队为个人提供成长的土壤。庞伟在国家队的悉心培养下,从天才少年成长为奥运冠军,之后又以教练身份帮助张常鸿在东京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夺冠。国家队完善的训练体系、经验丰富的教练团队,为他们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法、优质的训练资源,让他们的天赋得以充分发挥。苏炳添所在的短跑团队,在训练理念、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助力他一次次突破亚洲人极限,也带动了谢震业等年轻选手的共同进步。个人就像种子,只有在团队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个人的成长也反哺团队。吕小军在力量举领域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自己赢得荣誉,更激励着国内年轻一代力量举选手。他的训练方法和自律精神,成为团队宝贵的财富,推动国内力量举项目团队梯队的完善。在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进步都能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团队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同样重要。在科技创新领域,一个科研项目往往需要众多科研人员分工协作,从理论研究到实验验证,从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商业领域,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从市场营销到产品研发,从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团队的协同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团队中实现个人发展,需要成员具备团队精神。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团队也应关注每个成员的发展需求,为成员提供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让我们在团队中凝聚力量,实现个人的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